第1课时 一共有多少(1)
课题 认识加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联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2.在互动游戏的活动中,观察、操作、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3.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正确并熟练地进行5以内的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 学会看图说图意,能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学具。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一起来个游戏吧。请观察老师左手拿了几支粉笔?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左手拿出3支粉笔)课堂预设:学生:老师左手拿了3支粉笔,可以用3表示。(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3”)教师:再看看,老师右手拿了几支粉笔?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右手拿出2支粉笔)课堂预设:学生:老师右手拿了2支粉笔,可以用数字2表示。(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2”)教师:你能说说现在老师两只手中一共有几支粉笔吗?用数字几来表示呢?(把两只手中的粉笔合在一起)课堂预设:学生:老师的手中一共有5支粉笔,能用数字5来表示。(根据回答板书“5”)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真棒!那么“5”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知识。[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1)]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数铅笔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观察、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为后面解决问题做准备。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一共有几支铅笔?说一说,数一数。(点数法)教师:一只手有2支笔,另一只手有3支笔,如果合在一起,一共有几支笔 请同学们说一说,数一数。(课件出示第24页上面图)教师演示把两只手上的笔合并在一起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合并在一起表达的意思。让学生说图意,同桌之间交流直观感受和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把两部分放在一起就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课堂预设:学生: 1、2、3、4、5,一共有5支笔。教师:同学们说得对,可以合起来一起从头开始数,一共有5支笔。这种方法是点数法。(2)有几只熊猫?说一说,数一数。(接数法、画图法)教师:同学们真棒,学会了点数法,老师请来了我们国家的国宝——熊猫。它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教材第24页中间图) 让学生大胆地说出图意,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再点名让学生说,集体订正。课堂预设:学生1: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学生2:有2只熊猫在玩皮球。教师:如果合在一起,一共有几只熊猫 请同学们说一说,数一数。(让同学们小组交流讨论)教师:谁愿意把你的讨论结果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课堂预设:学生:3之后是4、5,一共有5只熊猫。教师:说得对,意思是接着其中的一个数继续往后数,不管怎么数, 都是一共有5只熊猫。(学生说得只要意思对,教师就要给予鼓励)教师小结: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球,要知道一共有几只熊猫,可以用“接数法”数出来,记住较大的数“3”,接着3的后面数2个数,4,5,所以一共有5只熊猫。我们还可以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帮助我们计算(画图法)。3只吃竹子的熊猫,我们就画3个圆,2只玩皮球的熊猫,就再画2个圆,合起来一共是5个圆,就是有5只熊猫。还可以摆小棒或圆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加深理解)2.认识加法算式和加号。教师:同学们真棒,3只吃竹子的熊猫, 2只玩皮球的熊猫,合在一起是5只熊猫,我们可以写成一道算式。怎样写算式呢?让学生尝试写算式,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谁愿意把自己写的算式读给大家听 老师帮你写在黑板上。给学生充足的机会锻炼,多鼓励表扬。教师:同学们做得很好, 3只吃竹子的熊猫、2只玩皮球的熊猫合起来是5只熊猫,可以写成一道加法算式。(教师边板书边说)3 + 2 = 5 加号教师:这个符号叫作加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这道算式读作:3加2等于5。教师说明:刚才求“有几支铅笔,有几只熊猫”这样的问题,在数学上,就是把数字3和2合起来,用符号“+”表示。“+”是加号。上面的关系用加法算式记为:3+2=5,读作:3加2等于5。课件演示加法算式的规范写法,一方面引起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让学生看清书写顺序。教师强调:把3和2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加号前面的“3”表示一部分,加号后面的“2”表示另一部分,等号后面的“5”表示一共有多少。教师示范读加法算式,学生齐读,同桌互读。3.摆一摆,算一算。结合教材第24页下面图,让学生逐一说明图意,再动手操作,用圆片或小棒等摆一摆,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再小组汇报,集体订正。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解决“一共有多少”这类问题,就是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计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时,可以采用点数法、接数法和画图法等。下课之后用你们充满智慧的双眼去观察,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看谁发现得多。三、当堂训练课件出示教科书P25“练一练”第1题。本题主要是巩固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根据图意,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算式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结合实际问题体会加法的意义。对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学生列出的算式可能会有几种,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应给予肯定。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加法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 1.课本第25页练一练第2题。 2.同步练习册相关习题。 在游戏中给学生留有疑问,激发探索的欲望。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不同的数数方法,及时给予肯定。从本节课开始,要逐步引导学生将图意描述完整。要把算式的每一部分与情境图对应起来,说一说它们表达的意思。学生对图意的表达可能不完整,尤其是不会提出问题,教师要做好示范。
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1)(认识加法)3 + 2 = 5 加号读作:3加2等于5。
教后反思 本节课首先创设学生熟知的情境,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初步探究问题的能力。接着通过“说、数、认、摆、算、试”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在活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