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6 03:1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设计思路】
2020年秋,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在浙江省全面投入使用。依托新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合理把握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模式与手段的创新是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形成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基于此,结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一课的分析,笔者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阅卷人,人民是答卷人”来设计教学,以毛泽东“进京赶考”的典故为切入,“时代之问”、“国家之成”、“人民之声”依次串联,搭建起“出卷”、“阅卷”、“答卷”的教学环节,最终达成了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落地,凸显了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教材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为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第一课教学内容。
在教材编排上,第26课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而“向社会主义过渡”则为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揭开了历史序幕。
本课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设计了四个子目,相对完整地展现了1949年到1957年中国历史的概貌,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多个领域,范围广、容量大。因此,立足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家国情怀”为出发点,突出重难点,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体系化,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初中教材有所涉及。学生对部分内容相对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所侧重,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简单处理,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问题,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
对于较为陌生、抽象的内容,比如某些理论性的知识、关键性的概念,可以借助文字材料、图片或者是影像资料,把难度较大的问题更直观、更具体的展示给学生,以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实现“头脑理论化、知识体系化、概念清晰化”,帮助学生完成历史学习思维方式由初中到高中的转变。
【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根据课标的这些要求及教科书的叙述,本课的目标包括:
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背景(素养目标:史料实证)。
2.认识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相关措施和开展的外交活动(素养目标:历史解释)。
3.分析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理解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所付出的努力来之不易(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4.立足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家国情怀”为出发点,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认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形成对社会主义制度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及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2.难点:巩固政权的斗争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设置新情境,提供新材料,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2.问题教学法:在教学的关键环节,提出引领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历史思维,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自主学习法:对于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完成的内容,利用表格、问题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以毛泽东进京赶考的文字材料和《北平解放报》导入新课
教师:1949年3月23日,在召开完七届二中全会之后党中央由西柏坡迁往北平。在路途中,毛泽东风趣地跟身旁的周恩来说道我们这是在“进京赶考”。但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提出的进京赶考,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进京赶考都不同。从西柏坡到北平,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去的路还很漫长,更艰苦也更伟大。那么历史作为出题者,会给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命制哪些难题呢?
设计意图:以历史典故“进京赶考”为引子,拉近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对“进京赶考”典故的解读,为本课教学埋下线索同时也是为本课小结作铺垫。
【讲授新课】
一、时代之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
【课件展示】20世纪中叶中外大事记(部分)时间轴(部分)
学习任务设计1:根据20世纪中叶中外大事记(部分)时间轴,分析新中国成立的时代背景。
学生活动,教师总结:
1.国际: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之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敌视和封锁中国政策。
2.国内: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社会百废待兴,农民穷苦,经济落后,综合国力不强。
教师过渡:此时的世界,纷繁复杂,面临着百年不遇的大变局。此时的中国,百废待兴,该如何走向未来?这,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
设计意图:以时间轴的形式分析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将新中国的成立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考察,更易感受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历史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这是历史交给我们的问卷。
二、国家之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课件展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场景及《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问题设计1:该会议有哪些主要内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会议名称
时间
地点
主要任务
纲领性文件
文件性质
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关于新政协的内容,难度不大,以基础知识为主。通过知识表格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较好、效率较高。关于政协会议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相关知识,可以安排学生课下做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课件展示】新中国国徽的标志及周恩来的话
问题设计2:指出新中国国徽的构成及寓意,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说明周恩来的观点:教师总结:国徽由国旗、天安门、齿轮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BD%BF%E8%BD%AE / 81352"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5%9B%BD%E5%BE%BD / _blank )和谷穗组成。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工农联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天安门则寓意了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周恩来曾说过“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此发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呐喊。30年后同样的地点,毛泽东在此庄严的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国家之成!
设计意图:通过对国徽的认真分析,理解新中国的成立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任何的政权,这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同时引用周恩来的一句话简单回顾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从而加深“新民主主义革命始于天安门,终于天安门”的理解。
【课件展示】开国大典的油画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问题设计3: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如何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师总结: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三座大山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他们分别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历史的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设计意图:新中国成立重点不是知识落实,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引导学生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入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拓宽学生的视野。将新中国成立放到民族复兴的历程中通盘考虑,放到全人类解放事业的视域中考量,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人民之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成就
教师过渡: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毛泽东所说的“进京赶考”的第一步,在时代之问的答卷下首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在接下去的7—8年间,新中国又会给大家交上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学习任务设计2:阅读教材,梳理1949-1956国家所取得的成就和作用。
成就内容 作用 特点
问题设计1:依据右表,尝试给这些成就分期。
教师总结:巩固人民政权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时期。
问题设计2:依据右表,尝试给这些成就分类。
教师总结:经济、军事、外交、政治、思想。
问题设计3:依据右表,尝试概括成就的特征。
教师总结:范围广泛;巩固人民政权与走向国际舞台先后展开;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
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等诸多领域,内容庞杂,篇幅较长。利用表格的形式,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基本知识。3个高效问题链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在感性的认识下,提升理性认识。这是新中国努力完成考题,所写的答卷。
教师过渡:新中国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对于国家发生的变化,人民肯定是感触最深的。我们首先倾听人民的第一种声音——农民的心声
【课件展示】土地改革相关资料。
问题设计1:材料反映出自古以来,农民有何“心声”?
教师总结:农民对土地的渴求。
问题设计2:为了解决农民这一“心声”,谈谈你说知道的历史上的改革或民众暴动?
教师总结:唐太宗推行均田制。明末李自成起义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平均地权的主张。
问题设计3:新中国又是如何解决农民这一“心声”。
教师总结: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
教师过渡:土地改革满足了农民对土地和面包的渴求,但此时,我国的性质仍然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中的非社会主义因素还占据着比较大的比重,因此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我们还需要对社会中的非社会主义因素加以改造。于是从1953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一张,正在改造的工商业中,广大工商业者用掌声表达着社会主义改造的支持。
设计意图:利用旧版教材关于土地问题的表述,使学生认识到土地问题关乎农民切身利益,最能反映农民的“心声”。而对比历史上关于解决土地问题的尝试,则体现出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可行性与优越性,从而有利于感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智慧。
【课件展示】工商业社会改造的照片及1952和1956年各种经济成份的变化表。
问题设计1:根据材料指出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
教师总结: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设计意图: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课文表述不多。教师主义利用了社会主义改造中的照片及图表,一方面工商业者的“掌声”揭示出广大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另一方面,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则深刻的体现出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从而习得社会改造的意义。
教师过渡:三大改造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而这期间召开的一场会议则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这场会议的名称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代表们用举手表决的“齐声”行使者自己的民主权利益。
【课件展示】学者费孝通的话及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场景
问题设计1:能否猜测这些代表的身份?
教师总结:国家干部、工人、商人、农民、学者等
问题设计2:代表们的“齐声”达成了哪些一致?
教师总结:最主要的成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课件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通过的相关材料
问题设计4:阅读教材,你了解了什么信息,得出了什么结论。
教师总结:这是一部具有国际视野,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历史发展基础上的人民宪法。从宪法制定过程中折射出一切依靠人民、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道路特色,从中可以感受到集体的智慧。
【课件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部分内容。
学习任务设计3:结合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条文,怎样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师总结:材料直观的向我们展示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众多权力,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而国家这一切权力最终都来源于人民,因此,我们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体现了中国民主的特色,因而是我们根本的政治制度。
设计意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对这一制度的学习是本课的重点,因此教师设置了较多篇幅来展开教学。从人大代表的来源、宪法的起草,到宪法的内容,梯次的问题设计有利于由浅入深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色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体现了中国民主的特色,因而是我们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的三个“声”依次串联,这是对新中国答卷所做的“阅卷”。
【总结提升】再次展示进京赶考的图片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句话
教师总结:最后让我们回到这节课初始的一个话题,“进京赶考”,我们“考”成功了吗?或许,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早有了答案。但老师认为,时代之问提出问题是出卷,新中国努力解决考题是答卷,人民评价的声响是阅卷。时代不断演进,出题的内容不断更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评价的标准必然随之提升,这就决定了作为考生的中国共产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赶考,我们一直在路上。
设计意图:重提“进京赶考”是对课堂导入的呼应,通过时代、国家、人民的之间互动,厘清教学逻辑的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回顾,进而凝练出习近平总书记提纲挈领的三句话,这不仅是新中国“进京赶考”的实质,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质,从而达成了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落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课堂容量较大,教学难度不小。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或者说最大的困惑有如下几点: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如何确定教学重难点?对于庞杂的知识点,需要处理到什么程度?
单纯从知识落实的角度来讲,本节课难度不大。但要充分发挥本节课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功能,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就需要授课教师好好地下一番功夫,费一番脑筋了。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于教材中有明确解释、理解难度不大的知识点,通常会利用知识表格或者问题引领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既节省了时间又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对于哪些学生相对陌生和需要进行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内容,提供新情景、新材料以及联系现实的方式灵活处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是啊,我们都应当能够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周恩来
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10月)
材料一:“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疯狂的土地兼并,使得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许多开明的政治家力图改革田制,缓和社会矛盾,但都未能成功。中国古代历朝的民众暴动,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平均”的口号。“平均”的要求,包含平均地权的内容。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材
材料二: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状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70-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的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和其他人,却总共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0月)
“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皮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而他们会在同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这是什么意思?我望着会场前挂着的大大的‘代表’两字,不免点起头来。
——《费孝通全集(第五卷)
(毛泽东要求起草小组阅读文件)包括:1936年苏联宪法及斯大林报告;1918年苏俄宪法;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1913年天坛宪法草案,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
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并通过决议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在近三个月时间里,全国有1.5亿余人参加讨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几乎涉及宪法草案每一个条款……
——《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二卷 1949-1978》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国营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
第二十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修改宪法;制定法律; 监督宪法的实施;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决定国民经济计划;决定大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时代是出卷人
我们是答卷人
人民是阅卷人
——习近平
2018.1
26课
国家之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人民之声: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成就
时代之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
背景
前提
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