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教学课件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1.确定位置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3.1
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1.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有多种,每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都需要2个数据.(重点)
2.能运用各种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
教学目标——温故知新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知识储备
在地图上我们是如何确定方向的?
面对地图,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边是西,右边是东。在此基础上,还可再分出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的方向。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议一议
茫茫大海行,一首船遇到了危险,搜救船如何才能确定遇险船的位置你?
教学过程——新知探究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活动探究1
行列定位法确定物体位置
我们先从简单的位置定位开始.
想一想:你在电影院看电影时,是如何找到自己作为的?
电影票中的6排6座实际上已经确定了我们的位置.
教学过程——新知探究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活动探究1
行列定位法确定物体位置
上面我们确定电影院位置的方法就是行列定位法.
平面内,用物体所在的行数与所在的列数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叫做行列定位法.
用行列定位法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时候,必须要指明物体所在的行和列,因此确定物体位置时要有两个数据.
比如在教室里,我们要确定自己的位置,就要知自己在第几排第几列.
教学过程——新知探究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活动探究2
方位角距离定位法
除了行列定位法外,我们还可以用方位角加距离定位的方法来定位物体的位置. 前面问题中遇险船的位置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定位.
如图,以搜救船为参照位置,就可以确定遇险船的位置.
遇险船在搜救船O的北偏东23°方向,距离搜救船50海里的A处
北
23°
50海里
遇险船的位置除了有方位角外,还有一个距离,因此确定遇险船的位置时也要有两个数据.
教学过程——新知探究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活动探究2
方位角距离定位法
平面内,用物体所在的方向与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叫做方向角距离定位法.
用方向角距离定位法确定物体位置时,要有参照物(点)、方向、距离三个要素.
方向角距离定位法要有方位角和距离,因此也要有两个数据.
教学过程——新知探究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活动探究3
经纬定位法和区域定位法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采用经纬定位法和区域定位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008年5月12日14:28,我国四川省发生里氏 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境内. 我们如何确定震中的位置你?
事实上我们只要确定了震中经度和维度就可以确定震中的位置了.
平面内,用物体所在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叫做经纬定位法.
经纬定位法也要有两个数据.
教学过程——新知探究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活动探究3
经纬定位法和区域定位法
对于不需要精确位置的定位,我们还可以采用区域定位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如图是广州市地图简图的一部分.
比如我们向客人介绍一些景点的大体位置时,我们可以说:某个景点在3B区、4C区等.
这种定位物体大体位置的方法,叫做区域定位法.
区域定位法定位法也要有两个数据.
教学过程——新知应用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1.下列数据中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A.电影票上的“12排12座”B.小明住在某小区3栋7号楼C.船A在船B的南偏西62°方向D.东经130°,北纬54°的M城市
C
2.小李、小王、小张、小谢原有位置如图(横为排、竖为列),小李在第2排第4列,小王在第3排第3列,小张在第4排第2列,小谢在第5排第4列.撤走第一排,仍按照原有确定位置的方法确定新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教学过程——新知应用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B
A.小李现在位置为第1排第2列
B.小张现在位置为第3排第2列C.小王现在位置为第2排第2列
D.小谢现在位置为第4排第2列
教学过程——回归教材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阅读课本第54页例题,体会利用方位角距离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典例解析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他甲虫(A,B,C,D都在格点上).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试回答下列问题:(1)A→C=______,B→C=________,C→D=__________(2)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则该甲虫走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____(3)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从N到A应记为什么
教学过程——典例解析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解:(1)A→C为(+3,+4);B→C为(+2,0);C→D为(+1,-2).
(2)甲虫走过的路程是10.
·
P
(3)点P位置如图.
(4)∵.
∴A→N为(+2,+2)
∴N→A为(-2,-2)
教学过程——课堂小结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平面内,用物体所在的行数与所在的列数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叫做行列定位法.
平面内,用物体所在的方向与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叫做方向角距离定位法.
平面内,用物体所在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叫做经纬定位法.
定位物体大体位置的方法,叫做区域定位法.
定位物体位置要有两个数据.
教学过程——课后巩固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完成相关作业
感谢观看
教学过程——结束新课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