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名称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体质特征 社会生活
元谋人 距今约 170万年 云南省 元谋县 有较多猿的特征 制造工具(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集体(群居)生活
北京人 距今约 70~20万年 北京 周口店 保留了些猿的特征 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种;
采集狩猎;群居(集体)生活
山顶洞人 距今约 3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洞穴 与现代人基本相似 使用打制石器;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采集狩猎;捕鱼;缝制衣服;爱美意识;集体(群居)生活
课前回顾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知道我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基本史实;
掌握原始农业兴起与发展的4个重要标志;
重点掌握黄河流域半坡居民、长江流域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基本知识;
壹
贰
叁
学习目标
壹·南稻北粟
——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作兴起的过程:
大约20000年前,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帮助这些植物更好生长。
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稻(去壳后称大米)
粟(俗称小米)
黍(去皮称黄米)
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2.原始农作地区分布:
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
发现早期栽培稻的遗存
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
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
发现栽培粟和黍的遗存
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图
北方地区
的先民
南方地区
的先民
原始农业的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东胡林遗址遗址出土的粟和黍
原始农业的发展
旧石器时代的刮削器
新石器时代的磨制工具
耒耜
生产工具得到不断发展,逐步符合生产生活的需求
大汶口遗址
原始手工业:制作白陶和黑陶
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白陶鬶和
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黑陶高柄杯
龙山文化遗址
原始手工业:制作“蛋壳陶”
原始农业的发展
文明之源
原始农业兴起与发展的重要标志:
原始农业的发展
农作物的种植
家畜饲养的出现
聚落的形成
磨制石器的发展
原始农业的意义: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稻作和粟作农业在我国南北方逐渐推广,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农业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同时家畜的饲养也开始出现。
壹
贰
叁
肆
原始农业的发展
文明之源
材料1:山东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距今5千年前后,大汶口原始居民会制作黑陶和白陶。大汶口晚期的墓葬,有的随葬品很多且精美,有的墓室一无所有。
材料2:良渚遗址位于浙江杭州余杭区,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祭坛上权贵的墓地里,随葬品丰富且有制作精美的玉器。普通墓葬的随葬品很少。
研读材料,思考问题:
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表明新石器晚期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私有制产生,社会阶级分化已相当明显。
远古先民在生活中发现,泥土经过火烧后会变得坚硬。受此启发,他们把用泥捏成的容器放在火堆中考烧烤,于是最早的陶器出现了。
陶器发明后以后,人类不仅可以煮熟食物,而且能够储存饮用水。这有利于人类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因此,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广西、湖南、江西等地,都出土了距今10000多年的陶器。
相关史事
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陶器之一
贰·南北方的相遇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阅读课本,梳理归纳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完成表格:
河姆渡人的生活
时间
生活地点
房屋建筑
粮食作物
生产工具
家畜饲养
生活用具
距今约7000年
长江中下游
浙江余姚
干栏式建筑
木结构水井
骨耜
水稻
陶器、玉器、乐器
象牙雕刻、漆器
猪、狗、水牛
填一填
河姆渡人的生活
河姆渡人的房屋建筑
观察图片: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样式有何特点及意义?他们为何要这样建造房屋?
建筑意义: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
影响。
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河姆渡人的生活
湖南土家族的吊脚楼
河姆渡遗址中的干栏式建筑遗存图
房屋式样: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的建筑是以大小木桩为基础,
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
房屋特点:①通风防潮;②防虫蛇猛兽;③下层可饲养家禽家畜。
在第一次发掘的400多平方米范围内,普遍发现一层或多层由稻谷、稻壳、芦苇、茎叶等等混杂而成的堆积层……有学者推测,堆积层的厚度原先当在1米以上;假定当时的平均厚度为1米,而其中的四分之一为稻谷和谷壳,则换算成稻谷的重量当在120吨以上。
——彭林《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
河姆渡人的粮食作物——水稻
河姆渡人的生活
河姆渡人的农业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陶钵碎片上绘制的稻穗
已能种植水稻,并有余粮储存
河姆渡人的生产工具——骨耜
骨耜是河姆渡遗址中最具典型性的一种农具。在先后两期考古发掘中共出土170余件。骨耜大都取材于大、中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少数也选用胯骨,器形基本保持原骨的自然形状,上端厚而窄,下端刃部薄而宽。
——黄渭金《河姆渡文化骨耜新探》
骨耜(sì)
用于翻土耕作
说明什么?
他们会制黑陶;
会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开始了原始手工业和畜牧业
河姆渡人的生活
河姆渡人的家畜饲养
河姆渡出土的陶猪
河姆渡出土的狗骨
河姆渡出土的水牛骨
原始手工业
河姆渡人的生活
河姆渡人的原始手工业
制作陶器、乐器、骨哨、象牙雕刻品和漆器
使用天然漆的碗
象牙雕刻
陶器
简单的乐器骨哨
玉器
阅读课本,梳理归纳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完成表格:
填一填
半坡居民的生活
时间
生活地点
房屋建筑
粮食作物
生产工具
家畜饲养
生活用品
距今约6000年
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
半地穴式建筑
石斧、弓箭、石器、
骨器、鱼钩(叉)
粟
猪、狗
陶器、装饰品、乐器、骨针、骨锥、纺纶
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思考: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半地穴式房屋:与地理因素有关。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较大。
房屋特点:遮风挡雨,又能防寒保暖。
半坡居民的房屋建筑
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窖场。
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坑)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合作探究: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建筑不同的原因?
1.因为河姆渡人居住在长江流域,气候湿热,干栏式房屋可以通风防潮,还可以防蛇虫猛兽之害。
2.半坡人居住在黄河流域,风大、干旱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可以防寒保暖。
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
今天的黄土高原窑洞
今天的江南水乡吊脚楼
半坡居民的房屋建筑
半坡居民的生活
都是人类顺应自然,适应环境的结果。
半坡居民的粮食作物和工具
半坡居民的生活
农业工具: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半坡人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
以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
种植业:主要种植粟;
家畜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半坡遗址出土的菜籽和粟的朽粒
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铲
半坡遗址出土的石锥、石锛、 石斧 角锥
鱼钩
猪骨
狗下颌骨
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坡居民的手工业
半坡居民的生活用具最主要的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
半坡人还有很多装饰品,并有少量的乐器,如陶埙。
遗址中还有简单的纺织工具,如:骨针、骨锥、纺纶
陶埙 装饰品 纺纶 骨锥
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绘有这类人面鱼纹的彩陶盆已成为半坡文化的典型标记
遗址名称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地处流域
原始 农业 农作物
农具
原始饲养业
原始手工业
建筑形式
相同点
距今约6000年
距今约7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长江流域
水稻
磨制石器,骨耜
猪、狗、水牛
陶器;玉器;乐器;天然漆
干栏式建筑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猪、狗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弓箭
粟
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半坡村
彩陶;装饰品;乐器;纺织
①都处于新石器时代;②都产生了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③都定居生活
河姆渡人 VS 半坡居民
1、下列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分析“市井”“背井离乡” 等词语我们可以知道,古代我国居民的生活与水井密切相关。下列哪幅图片可以说明这一点( )
C
B
课堂练习
4、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和小麦 B.水稻和粟 C.小麦和粟 D.水稻和蔬菜
A
B
3.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流域、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那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
①农作物的出现 ②家禽、家畜的饲养 ③城市的出现 ④磨制工具 ⑤聚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C
5、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原始农耕出现 B.火的使用 C.自然环境的变化 D.能建造房屋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