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卷】第五单元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基础卷】第五单元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15 22:17:3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基础卷】第五单元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桂林期末)下列卫生习惯有利于预防蛔虫病的是(  )
A.清洗蔬果不仔细,觉得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B.经常吸吮手指
C.喝生水
D.饭前便后洗手
【答案】D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清洗蔬果不仔细,觉得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经常吸吮手指、喝生水都不利于预防蛔虫病;饭前便后洗手有利于预防蛔虫病,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由感染性蛔虫卵引起的,人喝了带有虫卵的生水,吃了沾有感染性蛔虫卵的瓜果蔬菜、用沾有感染性蛔虫卵的手去拿食物都可能感染蛔虫病.因此要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可以预防蛔虫病。
2.(2023八上·罗湖期末)罗湖区某校生物学科周的征文中,有篇作品是:“我的家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我有厚厚的角质层外衣。我的家族繁殖能力很强……”(  )
A.涡虫 B.血吸虫 C.蛔虫 D.眼虫
【答案】C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分析题干可知,该动物体表有角质层。并且生活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说明营寄生生活。
AB、涡虫和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不符合题意;
C、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C符合题意;
D、眼虫属于单细胞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3.(2023八上·紫金期末)人体肠道内的消化液可以消化食物,却无法消化寄生在肠道中的蛔虫,主要是因为蛔虫体表有(  )
A.纤毛 B.黏液 C.外套膜 D.角质层
【答案】D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草履虫的纤毛,使其在水中旋转前进,故A不符合题意。
B.有的动物分泌黏液,具有保护作用,如鱼类,故B不符合题意。
C.软体动物有外套膜具有保护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寄生虫。成虫产大量的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经七天后发育成侵袭性虫卵,如果这时人吃了它污染的瓜果、蔬菜,进入肠道,幼虫会破卵而出,钻破消化道壁的血管。隨血液循环进入肺,钻破血管,在肺中继续发育长大,长大后它会顺气管上爬到咽喉,再随食道到消化道内。因此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是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4.(2023八上·蓬江期末)乐乐身体不适,医生给开了肠道驱虫药,以驱除钩虫、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这些肠道寄生虫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B.消化器官不发达,生殖器官发达
C.有专门的运动器官——疣足
D.营寄生生活,寄主只限儿童
【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营寄生生活的生物所处的环境条件简单而稳定,适应结果是身体的部分结构退化、部分结构加强。钩虫、蛔虫、蛲虫都属于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消化器官不发达,生殖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它们营寄生生活,寄主不只限儿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寄生类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5.(2023八上·佛山期末)蛔虫寄生在人的消化道时,不会被人体消化液消化的原因是(  )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消化管结构简单 D.生殖器官发达
【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蠕虫。成虫产大量的卵隨粪便排出体外,虫卵经七天后发育成侵袭性虫卵,如果这时人吃了它污染的瓜果、蔬菜,进入肠道,幼虫会破卵而出,钻破消化道壁的血管。隨血液循环进入肺,钻破血管,在肺中继续发育长大,长大后它会顺气管上爬到咽喉,再隨食道到消化道内。因此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是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
故答案为:B。
【分析】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6.(2023八上·盐田期末)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需要经常用湿棉球来擦拭蚯蚓的体表,其目的是(  )
A.有利于蚯蚓加快运动 B.促进蚯蚓的血液循环
C.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D.促进蚯蚓的食物消化
【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所以,在观察蚯蚓实验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其目的是保持蚯蚓体表湿润,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蚯蚓的呼吸,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蚯蚓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湿润的体壁完成的。
7.(2023八上·五常期末)蚯蚓是常见的环节动物,下列有关蚯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排出的粪便会污染土壤 B.蚯蚓是昼伏夜出的小动物
C.体节上生有刚毛,协助运动 D.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A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A、排出的粪便会增加土壤的肥力,A说法错误。
B、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所以,蚯蚓是昼伏夜出的小动物,B说法正确。
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体节上生有刚毛,协助运动,C说法正确。
D、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蚯蚓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有刚毛,靠肌肉和刚毛配合运动;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善结构,还能促进酸性或碱性土壤变为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作物的生长,另外蚯蚓排出的粪便会增加土壤的肥力。
8.(2023八上·鹤岗期末)下列不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沙蚕 B.水蛭 C.银环蛇 D.蚯蚓
【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A、沙蚕在分类学上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分节明显,体节两侧突出成具有刚毛的疣足,用以行动,A正确;
B、水蛭属于环节动物,其身体前后端各有一个吸盘,用来吸附在临时宿主身体上,或固着在物体上运动。依靠吸食人畜及其他动物的血液为食,B正确;
C、银环蛇属于爬行动物,不是环节动物,C错误;
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生活,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环形体节构成,靠前端有环带,靠体壁发达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蠕动,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
9.(2023八上·通川期末)将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发现在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与这个现象相关的结构是(  )
A.肌肉 B.刚毛 C.黏液 D.体节
【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在粗糙的纸上,刚毛能固定和支撑身体,而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蚯蚓在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主要与蚯蚓刚毛有关。
故答案为:B。
【分析】蚯蚓通过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和刚毛的配合完成运动: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
10.(2023八上·龙湖期末)如图,小明用吸管弯曲部分来表示一类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请你找出不具有此特点的动物是(  )
A.水蛭 B.蚯蚓 C.蛔虫 D.沙蚕
【答案】C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吸管弯曲部分,各部分相似,与环节动物相似,水蛭、蚯蚓和沙蚕属于环节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不具有相似的体节,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11.(2023八上·龙湖期末)下列有可能感染蛔虫病的习惯是(  )
①不戴口罩 ②喝生水 ③睡懒觉 ④随地大便 ⑤不勤洗手 ⑥早晚刷牙、洗脸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⑥
【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等。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综上所述,②喝生水、④随地大便、⑤不勤洗手,可能会感染蛔虫病。
故答案为:B
【分析】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由感染性蛔虫卵引起的,人喝了带有虫卵的生水,吃了沾有感染性蛔虫卵的瓜果蔬菜、用沾有感染性蛔虫卵的手去拿食物都可能感染蛔虫病.因此要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可以预防蛔虫病。
12.(2023八上·鹤岗期末)大雨过后,可以看到许多蚯蚓爬到地面上来了,这是由于 (  )
A.蚯蚓喜欢水多的环境 B.雨后地面上食物较多
C.土壤中缺少空气,无法呼吸 D.洞穴内太干燥
【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大雨过后,由于雨水把土壤中的缝隙塞满,导致土壤中的氧减少,使蚯蚓无法正常呼吸,所以爬出洞穴。
故答案为:C。
【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13.(2023八上·紫金期末)下列描述的是环节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A.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B.身体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C.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
D.身体表面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
【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A.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是节肢动物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
B.环节动物的特征有: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B符合题意。
C.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是线形动物的特征,C不符合题意。
D.身体表面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是软体动物的特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14.(2023八上·西安期末)下列不属于环节动物(如图)的主要特征的是(  )
A.身体呈圆筒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D.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AC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都属于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ACD不符合题意。
B.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钩虫、丝虫、蛲虫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15.(2021八上·弥勒期中)在观察蚯蚓实验过程中,最重要的操作步骤是(  )
A.经常饲喂 B.体壁
C.刚毛 D.常用浸水的纱布擦蚯蚓体表
【答案】D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因而在观察蚯蚓实验过程中,最重要的操作步骤是常用浸水的纱布擦蚯蚓体表,以维持蚯蚓正常呼吸。
故答案为:D。
【分析】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二、读图理解题
16.(2022八上·乾安期中)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过程中要经常用湿棉球轻轻擦蚯蚓体表,目的是帮助蚯蚓   。
(2)用手触摸蚯蚓腹面会感觉很粗糙,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很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   ,与蚯蚓的运动有关。
(3)①所指的结构是蚯蚓的   ,与蚯蚓的繁殖有关。
【答案】(1)呼吸
(2)刚毛
(3)环带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1)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防止蚯蚓窒息死亡。
(2)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触摸蚯蚓腹面会感觉很粗糙,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很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与蚯蚓的运动有关。
(3)环带与生殖有关,又称生殖带。环带在生殖时期它能分泌黏液形成卵茧,以适宜不良环境。雄性生殖孔一对,位于第18节腹面两侧,其旁常有乳突数个。雌性生殖孔一个,在第14节(环带)腹面正中央。蚯蚓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蚯蚓的环带中含有受精卵。
【分析】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17.(2018八上·西安期中)下图是蚯蚓的外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3]是   ,[2]端是蚯蚓的   端。
(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   构成,这样的动物叫   。
(3)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   ,具有辅助   的作用。空气中的氧气首先溶解在   中,然后渗进   ,再进入   中,由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
【答案】(1)环带;前
(2)彼此相似的体节;环节动物
(3)黏液;呼吸;体表的黏液;体壁;体壁的毛细血管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1)蚯蚓有一粗大的环是环带,靠近环带的一端是身体的前端,远离环带的一端则为后端。读图可知,[3]是环带,[2]端是蚯蚓的前端。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3)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黏液,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空气中的氧气首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中,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由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
【分析】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18.(2020八上·莲湖期中)蛔虫是雌雄异体动物,雄虫尾部常卷曲。蛔虫身体细长,属于线形动物。右图是蛔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①]   ,后端有[④]   。
(2)蛔虫的体表还有一层不透水的   ,对身体起保护作用,可以抵抗人体小肠内消化液的侵蚀作用。
(3)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但蛔虫有发达的[③]   器官,生殖能力强。
(4)可见这些特点都是与蛔虫   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答案】(1)口;肛门
(2)角质层
(3)生殖
(4)寄生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1)结合分析可知: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里,靠吸食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①口,后端有④肛门。
(2) 蛔虫体表有一层不透水的角质层,防止人体消化液的侵蚀,有保护作用。
(3)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但蛔虫的[③]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
(4)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由上述分析可知:蛔虫的这些特点都是与蛔虫寄生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分析】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基础卷】第五单元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桂林期末)下列卫生习惯有利于预防蛔虫病的是(  )
A.清洗蔬果不仔细,觉得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B.经常吸吮手指
C.喝生水
D.饭前便后洗手
2.(2023八上·罗湖期末)罗湖区某校生物学科周的征文中,有篇作品是:“我的家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我有厚厚的角质层外衣。我的家族繁殖能力很强……”(  )
A.涡虫 B.血吸虫 C.蛔虫 D.眼虫
3.(2023八上·紫金期末)人体肠道内的消化液可以消化食物,却无法消化寄生在肠道中的蛔虫,主要是因为蛔虫体表有(  )
A.纤毛 B.黏液 C.外套膜 D.角质层
4.(2023八上·蓬江期末)乐乐身体不适,医生给开了肠道驱虫药,以驱除钩虫、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这些肠道寄生虫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B.消化器官不发达,生殖器官发达
C.有专门的运动器官——疣足
D.营寄生生活,寄主只限儿童
5.(2023八上·佛山期末)蛔虫寄生在人的消化道时,不会被人体消化液消化的原因是(  )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消化管结构简单 D.生殖器官发达
6.(2023八上·盐田期末)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需要经常用湿棉球来擦拭蚯蚓的体表,其目的是(  )
A.有利于蚯蚓加快运动 B.促进蚯蚓的血液循环
C.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D.促进蚯蚓的食物消化
7.(2023八上·五常期末)蚯蚓是常见的环节动物,下列有关蚯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排出的粪便会污染土壤 B.蚯蚓是昼伏夜出的小动物
C.体节上生有刚毛,协助运动 D.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8.(2023八上·鹤岗期末)下列不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沙蚕 B.水蛭 C.银环蛇 D.蚯蚓
9.(2023八上·通川期末)将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发现在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与这个现象相关的结构是(  )
A.肌肉 B.刚毛 C.黏液 D.体节
10.(2023八上·龙湖期末)如图,小明用吸管弯曲部分来表示一类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请你找出不具有此特点的动物是(  )
A.水蛭 B.蚯蚓 C.蛔虫 D.沙蚕
11.(2023八上·龙湖期末)下列有可能感染蛔虫病的习惯是(  )
①不戴口罩 ②喝生水 ③睡懒觉 ④随地大便 ⑤不勤洗手 ⑥早晚刷牙、洗脸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⑥
12.(2023八上·鹤岗期末)大雨过后,可以看到许多蚯蚓爬到地面上来了,这是由于 (  )
A.蚯蚓喜欢水多的环境 B.雨后地面上食物较多
C.土壤中缺少空气,无法呼吸 D.洞穴内太干燥
13.(2023八上·紫金期末)下列描述的是环节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A.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B.身体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C.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
D.身体表面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
14.(2023八上·西安期末)下列不属于环节动物(如图)的主要特征的是(  )
A.身体呈圆筒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D.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15.(2021八上·弥勒期中)在观察蚯蚓实验过程中,最重要的操作步骤是(  )
A.经常饲喂 B.体壁
C.刚毛 D.常用浸水的纱布擦蚯蚓体表
二、读图理解题
16.(2022八上·乾安期中)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过程中要经常用湿棉球轻轻擦蚯蚓体表,目的是帮助蚯蚓   。
(2)用手触摸蚯蚓腹面会感觉很粗糙,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很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   ,与蚯蚓的运动有关。
(3)①所指的结构是蚯蚓的   ,与蚯蚓的繁殖有关。
17.(2018八上·西安期中)下图是蚯蚓的外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3]是   ,[2]端是蚯蚓的   端。
(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   构成,这样的动物叫   。
(3)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   ,具有辅助   的作用。空气中的氧气首先溶解在   中,然后渗进   ,再进入   中,由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
18.(2020八上·莲湖期中)蛔虫是雌雄异体动物,雄虫尾部常卷曲。蛔虫身体细长,属于线形动物。右图是蛔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①]   ,后端有[④]   。
(2)蛔虫的体表还有一层不透水的   ,对身体起保护作用,可以抵抗人体小肠内消化液的侵蚀作用。
(3)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但蛔虫有发达的[③]   器官,生殖能力强。
(4)可见这些特点都是与蛔虫   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清洗蔬果不仔细,觉得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经常吸吮手指、喝生水都不利于预防蛔虫病;饭前便后洗手有利于预防蛔虫病,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由感染性蛔虫卵引起的,人喝了带有虫卵的生水,吃了沾有感染性蛔虫卵的瓜果蔬菜、用沾有感染性蛔虫卵的手去拿食物都可能感染蛔虫病.因此要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可以预防蛔虫病。
2.【答案】C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分析题干可知,该动物体表有角质层。并且生活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说明营寄生生活。
AB、涡虫和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不符合题意;
C、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C符合题意;
D、眼虫属于单细胞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3.【答案】D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草履虫的纤毛,使其在水中旋转前进,故A不符合题意。
B.有的动物分泌黏液,具有保护作用,如鱼类,故B不符合题意。
C.软体动物有外套膜具有保护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寄生虫。成虫产大量的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经七天后发育成侵袭性虫卵,如果这时人吃了它污染的瓜果、蔬菜,进入肠道,幼虫会破卵而出,钻破消化道壁的血管。隨血液循环进入肺,钻破血管,在肺中继续发育长大,长大后它会顺气管上爬到咽喉,再随食道到消化道内。因此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是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4.【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营寄生生活的生物所处的环境条件简单而稳定,适应结果是身体的部分结构退化、部分结构加强。钩虫、蛔虫、蛲虫都属于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消化器官不发达,生殖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它们营寄生生活,寄主不只限儿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寄生类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5.【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蠕虫。成虫产大量的卵隨粪便排出体外,虫卵经七天后发育成侵袭性虫卵,如果这时人吃了它污染的瓜果、蔬菜,进入肠道,幼虫会破卵而出,钻破消化道壁的血管。隨血液循环进入肺,钻破血管,在肺中继续发育长大,长大后它会顺气管上爬到咽喉,再隨食道到消化道内。因此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是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
故答案为:B。
【分析】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6.【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所以,在观察蚯蚓实验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其目的是保持蚯蚓体表湿润,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蚯蚓的呼吸,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蚯蚓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湿润的体壁完成的。
7.【答案】A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A、排出的粪便会增加土壤的肥力,A说法错误。
B、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所以,蚯蚓是昼伏夜出的小动物,B说法正确。
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体节上生有刚毛,协助运动,C说法正确。
D、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蚯蚓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有刚毛,靠肌肉和刚毛配合运动;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善结构,还能促进酸性或碱性土壤变为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作物的生长,另外蚯蚓排出的粪便会增加土壤的肥力。
8.【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A、沙蚕在分类学上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分节明显,体节两侧突出成具有刚毛的疣足,用以行动,A正确;
B、水蛭属于环节动物,其身体前后端各有一个吸盘,用来吸附在临时宿主身体上,或固着在物体上运动。依靠吸食人畜及其他动物的血液为食,B正确;
C、银环蛇属于爬行动物,不是环节动物,C错误;
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生活,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环形体节构成,靠前端有环带,靠体壁发达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蠕动,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
9.【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在粗糙的纸上,刚毛能固定和支撑身体,而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蚯蚓在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主要与蚯蚓刚毛有关。
故答案为:B。
【分析】蚯蚓通过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和刚毛的配合完成运动: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
10.【答案】C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吸管弯曲部分,各部分相似,与环节动物相似,水蛭、蚯蚓和沙蚕属于环节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不具有相似的体节,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11.【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等。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综上所述,②喝生水、④随地大便、⑤不勤洗手,可能会感染蛔虫病。
故答案为:B
【分析】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由感染性蛔虫卵引起的,人喝了带有虫卵的生水,吃了沾有感染性蛔虫卵的瓜果蔬菜、用沾有感染性蛔虫卵的手去拿食物都可能感染蛔虫病.因此要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可以预防蛔虫病。
12.【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大雨过后,由于雨水把土壤中的缝隙塞满,导致土壤中的氧减少,使蚯蚓无法正常呼吸,所以爬出洞穴。
故答案为:C。
【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13.【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A.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是节肢动物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
B.环节动物的特征有: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B符合题意。
C.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是线形动物的特征,C不符合题意。
D.身体表面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是软体动物的特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14.【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AC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都属于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ACD不符合题意。
B.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钩虫、丝虫、蛲虫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15.【答案】D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因而在观察蚯蚓实验过程中,最重要的操作步骤是常用浸水的纱布擦蚯蚓体表,以维持蚯蚓正常呼吸。
故答案为:D。
【分析】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16.【答案】(1)呼吸
(2)刚毛
(3)环带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1)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防止蚯蚓窒息死亡。
(2)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触摸蚯蚓腹面会感觉很粗糙,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很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与蚯蚓的运动有关。
(3)环带与生殖有关,又称生殖带。环带在生殖时期它能分泌黏液形成卵茧,以适宜不良环境。雄性生殖孔一对,位于第18节腹面两侧,其旁常有乳突数个。雌性生殖孔一个,在第14节(环带)腹面正中央。蚯蚓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蚯蚓的环带中含有受精卵。
【分析】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17.【答案】(1)环带;前
(2)彼此相似的体节;环节动物
(3)黏液;呼吸;体表的黏液;体壁;体壁的毛细血管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1)蚯蚓有一粗大的环是环带,靠近环带的一端是身体的前端,远离环带的一端则为后端。读图可知,[3]是环带,[2]端是蚯蚓的前端。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3)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黏液,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空气中的氧气首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中,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由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
【分析】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18.【答案】(1)口;肛门
(2)角质层
(3)生殖
(4)寄生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1)结合分析可知: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里,靠吸食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①口,后端有④肛门。
(2) 蛔虫体表有一层不透水的角质层,防止人体消化液的侵蚀,有保护作用。
(3)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但蛔虫的[③]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
(4)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由上述分析可知:蛔虫的这些特点都是与蛔虫寄生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分析】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