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培优卷】第五单元1.4鱼—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开江期末)水族馆里的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我出,下列哪组是真正的鱼( )
①娃娃鱼 ②鲍鱼 ③海马 ④章鱼 ⑤黄鳝 ⑥中华鲟 ⑦带鱼
A.①②③④ B.①③⑥⑦ C.②④⑥⑦ D.③⑤⑥⑦
2.(2023八上·渠县期末)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无脊椎动物
B.腔肠动物和节肢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C.无脊椎动物是高等动物,是数量最多的种群
D.鱼开始是脊椎动物
3.(2022八上·永春期中)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中的海蜇营养丰富
B.扁形动物中的蛔虫能危害人体健康
C.环节动物中的蚯蚓能够疏松土壤
D.软体动物中的牡蛎、扇贝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4.(2023八上·新会期末)下列关于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
C.身体呈椭圆形,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压力
D.用BTB溶液检验鱼的呼吸时,遇二氧化碳后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黄色
5.(2023八上·常平镇期末)动物园举行全体鱼类运动会,鲨鱼、鲍鱼、鲸鱼、鲫鱼、草鱼、鱿鱼、墨鱼、海马、娃娃鱼、鳄鱼、比目鱼报名参加,有参赛资格的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6.(2023·资阳)兴趣小组的同学把火龙果汁滴在鱼嘴前方,观察到的果汁流动的途径是( )
A.从口流入鳃,然后再由口流出
B.从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
C.从鳃盖后缘流入鳃,然后再由口流出
D.从鳃盖后缘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
7.(2023·无锡)用吸管吸取少许墨汁,将墨汁慢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可看到的现象是( )
A.墨汁从口吸入后,从鳃盖流出
B.墨汁从口吸入后,进入鱼的身体,最后可能从鱼的肛门排出
C.墨汁从口吸入后,又从口里吐出
D.墨汁没有进入鱼的口里
8.(2023七下·定远期中) 溴麝香草酚蓝(BTB)溶液遇二氧化碳后会由蓝色变成黄色。为探究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变化,设计如下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甲缸 乙缸
步骤一 0.1%的BTB溶液500mL 0.1%的BTB溶液500mL
步骤二 不放金鱼 放3条金鱼
步骤三 静置一段时间
实验现象 溶液呈蓝色 ?
A.对照组是乙缸
B.乙缸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
C.该实验的变量是BTB
D.实验结果说明流出鱼体的水中二氧化碳减少
9.(2023八下·揭东月考)“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的身体有许多特征表现出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下列关于鲈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并能分泌黏液,有利于在水中游动
B.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由鳃盖后缘流出时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C.鲈鱼的侧线,能减少水中游泳时遇到的阻力
D.鱼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10.(2023八上·海丰期末)汕尾的水产品丰富,其中马鲛鱼肉质细嫩洁白,营养丰富,尾巴的味道特别好,素有“鲳鱼嘴,马鲛尾”之说。下列关于马鲛鱼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线型的身体——减小阻力 B.尾鳍——改变方向和提供动力
C.体表覆有鳞片——保持体温 D.体色背深腹浅——易于隐藏
11.(2023八上·通川期末)小亮陪妈妈到菜市场买鱼,过程中他向妈妈讲述学校所学的,与鱼有关的知识。请问描述不合理的是( )
A.可通过鳃丝的颜色鲜红判断鱼是新鲜的
B.鳃丝颜色鲜红是因为里面有大量毛细血管
C.鱼只靠鳍进行运动
D.鱼体表有黏液,起保护和减少游泳时阻力的作用
12.(2023八上·福田期末)下列有关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鱼鳃由鳃丝构成,鳃丝多而细,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B.鲤鱼、草鱼、鳄鱼和鱿鱼都属于鱼类,都是脊椎动物
C.鱼的体形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
D.鱼的体表常常有鳞片覆盖,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13.(2023七上·内江期末)如图是鲫鱼的外形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可以控制鱼体前进的方向
B.②可以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
C.体形呈梭形,能减少在水中游泳的阻力
D.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14.(2022八上·茂南期末)小明去市场买鱼,发现卖鱼人不断向鱼池中通入氧气,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少水的阻力,促进鱼的运动
B.使鱼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
C.提高水温,使鱼生存时间长一些
D.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获得充足的氧气
15.(2023八上·潮安期末)从夏禹时代起,我国就有“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细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的古训;多年来,我市每年都规定了海洋伏季休渔期.这样做的主要理由是( )
A.夏季高温可能导致鱼类肉质差 B.保护产卵期、肥育期的鱼类
C.保证夏季旅游高峰的航运畅通 D.避免渔民在高温天气下捕捞
二、判断题
16.(2022八上·大同竞赛)从鱼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17.(2022·牡丹江)鲸、海马、带鱼等都不属于鱼类。
18.(2022·衡阳)鲸俗称“鲸鱼”,生活在水中,是属于鱼类。
19.(2021八上·九台期中)侧线是鱼的感觉器官。
20.(2021·玉林)鱼在水中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三、读图理解题
21.(2022八上·乾安期中)请结合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鲫鱼的身体呈 型,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
(2)鲫鱼在水中,依靠B 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3)鲫鱼的呼吸器官是① ,其主要部分为② ,其颜色鲜红,可推测其内密布 。血液流经此处后,会由 血变为 血。
(4)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遇二氧化碳后,BTB溶液的颜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若将一滴蓝色的BTB滴在鱼口的前方,发现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 (填会或不会)变成黄色。
四、实验探究题
22.(2023八下·普宁期中)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选择了18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如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组号 溶氧量/(毫克 升-1)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次 分钟-1 条-1)
第一次统计 第二次统计 第三次统计
甲 4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
乙 6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
丙 8 隔夜自来水 58 59 60
(1)根据对照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 条。该实验假设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 。除此因素外,其他的条件都要求 。
(2)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图中x的数值为 。
(3)实验过程中统计了3次,我们合理处理这些数据就是取其 ,这样做的目的是 。
(4)该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高,金鱼浮头次数会越 。
(5)鱼鲤由鲤丝组成,它能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因此,从鲤盖后缘流出的水的成分变化是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减少,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增多。
五、资料分析题
23.(2020八上·伊通期末)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由于人们对“鱼翅”的大量食用,目前全球有八种鲨鱼濒临灭绝。其实,“鱼翅”的营养价值并不高,其中可能含有超量的汞更会危及食客的健康。
(1)鲨鱼的“鱼翅”,实际是 ,是鲨鱼的运动器官。鲨鱼利用它在水中灵活、迅捷的游泳。
(2)由于有毒物质会通过 积累,鲨鱼体内含有较高的汞等重金属,随着“鱼翅”被食用进入人体,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3)鲨鱼属于鱼类,下列动物与鲨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海马 B.鲸鱼 C.海龟 D.海葵
(4)装鱼是鲸鲨、双鬓鲨和白鱀豚等多种鲨的总称。每年有超过七千万头鲨鱼被捕杀,这是对生物 多样性的破坏,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十分不利。
(5)为了保护鲨鱼,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②鲍鱼、④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都属于软体动物。③海马、⑤黄鳝、⑥中华鲟、⑦带鱼,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都属于鱼类。所以,真正的鱼类是③海马、⑤黄鳝、⑥中华鲟、⑦带鱼。
故答案为:D。
【分析】常见的名字带“鱼”却不是鱼类的动物:鲸鱼(哺乳类)、鳄鱼(爬行类)、甲鱼(爬行类)、水鱼(爬行类)、章鱼(软体动物)、鱿鱼(软体动物)、墨斗鱼(软体动物)、鲍鱼(软体动物)、娃娃鱼(两栖动物)、衣鱼(昆虫)。
常见的名字没带“鱼”却是鱼类的动物:海马、泥鳅、中华鲟、大白鲨、河豚、黄鳝、蝙蝠鲳等。
常见的外形像鱼却不属于鱼类的动物:儒艮(又称美人鱼、海牛,哺乳类)、海豚(哺乳类)、鲸鱼(哺乳类)。
2.【答案】C
【知识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A、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A正确;
B、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B正确;
C、一般认为脊椎动物为高等动物,无脊椎动物为低等动物,C错误;
D、鱼开始是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动物类群。
我们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将动物简单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有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有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等。
3.【答案】B
【知识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A、腔肠动物中的海肠营养丰富,A不符合题意;
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线虫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史是复杂、多样的,概括来说,可以分为自由生活的、腐生的和寄生的三大类。 营寄生生活的种类,可寄生于动物或植物的体内,如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能危害人体健康,B符合题意;
C、环节动物中的蚯蚓能够疏松土壤,C不符合题意;
D、软体动物中的牡蛎、扇贝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别:
无 脊 椎 动 物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举 例
原生动物 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 (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草履虫、疟原虫 和变形虫等
腔肠动物 多细胞,体壁两胚层,具有原始消化腔, 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蜇、珊瑚 水母和海葵等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由许多体节构成。(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叫做“米猪肉”) 猪肉绦虫、涡虫、 和血吸虫等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有假体腔 蛲虫、蛔虫、钩虫等
环节动物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有真体腔。 沙蚕、蚯蚓和水蛭等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河蚌、鱿鱼、蜗牛、乌贼、鲍鱼和章鱼等
节肢动物(昆虫纲) 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虫。(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蜜蜂、蜻蜓、蝇 蝗虫和蝴蝶等
4.【答案】C
【知识点】鱼的多样性;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鱼终生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A正确。
B.我国有优良的淡水鱼养殖品种,其中鳙鱼、鲢鱼、草鱼和青鱼通常称为“四大家鱼”,B正确。
C.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C错误。
D.BTB溶液(溴麝香草酚蓝)遇二氧化碳后颜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因此,用BTB溶液检验鱼的呼吸时,遇二氧化碳后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黄色,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个部分;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5.【答案】C
【知识点】鱼的多样性;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鲨鱼、鲫鱼、草鱼、海马、比目鱼属于鱼类;鲍鱼、鱿鱼、墨鱼属于软体动物;鲸鱼属于哺乳动物;鳄鱼属于爬行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因此鱼类仅有5种;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6.【答案】B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鱼类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主要的结构是鳃丝,鳃丝呈鲜红色,因为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所以, 把火龙果汁滴在鱼嘴前方,观察到的果汁流动的途径是:从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
故答案为:B。
【分析】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7.【答案】A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用吸管吸取少许墨汁,将墨汁慢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可看到的现象是:墨汁从口吸入后,从鳃盖流出来。
故答案为:A。
【分析】鱼类的呼吸器官是鳃,依靠口和鳃盖的运动完成呼吸动作。鳃对称排列于咽部两侧,具有壁薄、气体交换面积大、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等特点。
8.【答案】B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根据表格中信息可以看出,甲组没放金鱼,乙组放入了金鱼,甲为对照组,乙为实验组,A说法错误。
B、根据题干所述,BTB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乙缸中放入了金鱼,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所以,乙缸中的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B说法正确。
C、该实验要探究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变化,所以,实验变量是金鱼,且两个缸中都放入了相同的BTB溶液500mL,C说法错误。
D、鱼在呼吸过程中释放了二氧化碳,乙缸中的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实验结果说明流出鱼体的水中二氧化碳增加,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鱼类的特征、探究实验,为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熟记:鳃里面有鳃丝内含毛细血管,水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使水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在探究实验中,要控制唯一变量,设置存在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9.【答案】C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并能分泌黏液,有利于在水中游动,A不符合题意。
B.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B不符合题意。
C.鱼通过侧线可以感知水压大小、水流方向、水流速度、水中物体的位置和其他各种变化,C符合题意。
D.鱼类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类有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②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④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⑥鱼用鳃呼吸;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
10.【答案】C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马鲛鱼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呈流线型,能减小鱼类在水中运动的阻力,A不符合题意。
B.马鲛鱼的尾鳍既能使身体保持稳定,把握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B不符合题意。
C.马鲛鱼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C符合题意。
D.马鲛鱼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类有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②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④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⑥鱼用鳃呼吸;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
11.【答案】C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如果鱼新鲜也就能保持正常的呼吸,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就充满了鲜红色的动脉血,鳃丝颜色鲜红, A不符合题意。
B.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如果鱼新鲜也就能保持正常的呼吸,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就充满了鲜红色的动脉血,鳃丝颜色鲜红, B不符合题意。
C.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C符合题意。
D.鱼体表光滑有黏液。黏液的作用是能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也有保护作用,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2.【答案】B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鱼类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主要的结构是鳃丝,鳃丝呈鲜红色,因为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不符合题意。
B.鳄鱼是爬行动物,鱿鱼是软体动物,鱿鱼是无脊椎动物,符合题意。
C.鱼的体形大多呈流线型,减少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不符合题意。
D.鱼的体表常常有鳞片覆盖,起保护身体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3.【答案】B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图中,①是尾鳍,可以控制鱼体前进的方向,A说法正确。
B、②是腹鳍,具有保持鱼身体平衡的作用,感知水流方向和压力的是鲫鱼身体两侧的侧线,B说法错误。
C、鲫鱼身体形呈梭形,能减少在水中游泳的阻力,C说法正确。
D、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鱼类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身体呈流线型;身体表面大都覆盖鳞片,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鱼用鳃呼吸;身体两侧有侧线,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
14.【答案】D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鱼在水中游,呼吸靠鳃,鱼所需的氧气来自于水中。室温下,I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所以市场的鱼贩要不断向鱼池里通入气体,其目的是增加水中的氧含量,使鱼生活的时间长一些,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个部分;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15.【答案】B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国家采取渔业政策保护,教导民众执行;国家制定法律规则,实行定期捕鱼,还要实行定期限令禁止出海捕鱼;在鱼类繁殖期间停止捕鱼同时加大鱼类繁殖力;国家也可以对饲养鱼类有成效的人实施奖励,鼓励其投资鱼类繁殖产业如规定。如规定鱼类准许捕捞的尺寸,规定渔网网眼大小的规格,是为了限制捕捞幼鱼,等到幼鱼长大再捕捞提高鱼类的产量。所以规定海洋伏季休渔期的理由是保护产卵期、肥育期的鱼类,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海洋鱼类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果我们人类不加以保护就会消失的,要合理开发利用。国家采取渔业政策保护,教导民众执行;国家制定法律规则,实行定期捕鱼,还要实行定期限令禁止出海捕鱼;在鱼类繁殖期间停止捕鱼同时加大鱼类繁殖力;国家也可以对饲养鱼类有成效的人实施奖励,鼓励其投资鱼类繁殖产业如规定。
16.【答案】(1)正确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从口进入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可见,从鱼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个部分;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17.【答案】(1)错误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鲸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海马、带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都属于鱼类,因此题干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常见的名字带“鱼”却不是鱼类的动物:鲸鱼(哺乳类)、鳄鱼(爬行类)、甲鱼(爬行类)、水鱼(爬行类)、章鱼(软体动物)、鱿鱼(软体动物)、墨斗鱼(软体动物)、鲍鱼(软体动物)、娃娃鱼(两栖动物)、衣鱼(昆虫)。
常见的名字没带“鱼”却是鱼类的动物:海马、泥鳅、中华鲟、大白鲨、河豚、黄鳝、蝙蝠鲳等。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鲸鱼终生生活在水中,但是鲸鱼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鲸鱼属于水生哺乳动物,而鱼类用鳃呼吸,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常见的名字带“鱼”却不是鱼类的动物:鲸鱼(哺乳类)、鳄鱼(爬行类)、甲鱼(爬行类)、水鱼(爬行类)、章鱼(软体动物)、鱿鱼(软体动物)、墨斗鱼(软体动物)、鲍鱼(软体动物)、娃娃鱼(两栖动物)、衣鱼(昆虫)。
19.【答案】(1)正确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明显的线叫侧线,能感知水流、测定方向,是感觉器官,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鱼的视力并不好,它的晶状体不能调节,但它的另外一种感觉器官-侧线很发达.从鱼体的外面可以看到。在鱼体两侧有许多小孔排列而成的线条.这些小孔称侧线管孔,小孔分布在一些鳞片上,小孔下面互相连通,形成长管,叫做侧线管.管中充满黏液,外界水流的刺激经过鳞片上的侧线管孔传达到侧线管中的感觉细胞,可以产生兴奋,兴奋经神经传递给脑,就能产生水流感觉。
20.【答案】(1)正确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鱼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 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 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然而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1.【答案】(1)流线
(2)躯干部
(3)鳃;鳃丝;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4)会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鲫鱼: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体呈流线型;体表被鳞,鳞表面有黏液;用鳃呼吸。
(2)鲫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3)鱼类用①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主要的结构是②鳃丝,鳃丝呈鲜红色,因为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
(4)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因此,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遇到BTB溶液后,BTB颜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
【分析】图中:A头部,B躯干部,C尾部。①鳃,②鳃丝。
(1)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
(2)鳍是鱼的运动器官,鲫鱼的鳍包括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背鳍、尾鳍和臀鳍只有一个,称为奇鳍,胸鳍和腹鳍是一对,称为偶鳍;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能够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协调作用。
22.【答案】(1)6;溶氧量;一致(相同)
(2)76
(3)平均值;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4)少
(5)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小组将18条大小相当的金鱼,平均分成三组,所以根据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6条,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所以该实验探究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 溶氧量。 除溶氧量因素外,其它条件如水温等都应该相同且适宜。
(2)在实验过程中,取平均值,所以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图中X= (76+78+74) ÷3 =76,故图中X的数值为76。
(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增加每组的统计次数,也可多次实验,都求其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4)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低金鱼浮头次数会越多。
(5)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的成分变化是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2)鱼类的呼吸器官是鳃,依靠口和鳃盖的运动完成呼吸动作。鳃对称排列于咽部两侧,具有壁薄、气体交换面积大、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等特点。
23.【答案】(1)鳍
(2)食物链
(3)A
(4)种类
(5)不买、不吃鱼翅,进行保护鲨鱼的宣传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 鱼翅是鲨鱼鳍中的细丝状软骨,鱼翅由鲨鱼的胸、腹、尾等处的鳍翅切成丝干制而成,所以鲨鱼的“鱼翅”,实际上是运动器官鳍。
(2)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这些物质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所以,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这就是生物富集现象,些有害物质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
(3)鲨鱼是鱼类,选项中,A海马是鱼类,B鲸鱼是哺乳类,C海龟是爬行类,D海葵还与腔肠动物,可见与鲨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鱼类即A海马,故A符合题意。
(4)生物的多样性包含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的多样性,根据题干所述,每年有超过七千万头鲨鱼被捕杀,这是对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破坏,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十分不利。
(5)保护鲨鱼,我们应从我们自身做起,不购买、不食用鱼翅,“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并且要进行保护鲨鱼的宣传等。
故答案为:(1)鳍;(2)食物链;(3)A;(4)种类;(5)不买、不吃鱼翅,进行保护鲨鱼的宣传。
【分析】此题考查鱼类的特征,生物富集现象、生物的分类单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基础知识,解答此题需要掌握基础知识,明确:海马属于鱼类,鲸鱼属于哺乳类,在生物的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生物的多样性包含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的多样性,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保护身边的的生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培优卷】第五单元1.4鱼—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开江期末)水族馆里的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我出,下列哪组是真正的鱼( )
①娃娃鱼 ②鲍鱼 ③海马 ④章鱼 ⑤黄鳝 ⑥中华鲟 ⑦带鱼
A.①②③④ B.①③⑥⑦ C.②④⑥⑦ D.③⑤⑥⑦
【答案】D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②鲍鱼、④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都属于软体动物。③海马、⑤黄鳝、⑥中华鲟、⑦带鱼,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都属于鱼类。所以,真正的鱼类是③海马、⑤黄鳝、⑥中华鲟、⑦带鱼。
故答案为:D。
【分析】常见的名字带“鱼”却不是鱼类的动物:鲸鱼(哺乳类)、鳄鱼(爬行类)、甲鱼(爬行类)、水鱼(爬行类)、章鱼(软体动物)、鱿鱼(软体动物)、墨斗鱼(软体动物)、鲍鱼(软体动物)、娃娃鱼(两栖动物)、衣鱼(昆虫)。
常见的名字没带“鱼”却是鱼类的动物:海马、泥鳅、中华鲟、大白鲨、河豚、黄鳝、蝙蝠鲳等。
常见的外形像鱼却不属于鱼类的动物:儒艮(又称美人鱼、海牛,哺乳类)、海豚(哺乳类)、鲸鱼(哺乳类)。
2.(2023八上·渠县期末)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无脊椎动物
B.腔肠动物和节肢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C.无脊椎动物是高等动物,是数量最多的种群
D.鱼开始是脊椎动物
【答案】C
【知识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A、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A正确;
B、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B正确;
C、一般认为脊椎动物为高等动物,无脊椎动物为低等动物,C错误;
D、鱼开始是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动物类群。
我们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将动物简单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有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有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等。
3.(2022八上·永春期中)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中的海蜇营养丰富
B.扁形动物中的蛔虫能危害人体健康
C.环节动物中的蚯蚓能够疏松土壤
D.软体动物中的牡蛎、扇贝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答案】B
【知识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A、腔肠动物中的海肠营养丰富,A不符合题意;
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线虫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史是复杂、多样的,概括来说,可以分为自由生活的、腐生的和寄生的三大类。 营寄生生活的种类,可寄生于动物或植物的体内,如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能危害人体健康,B符合题意;
C、环节动物中的蚯蚓能够疏松土壤,C不符合题意;
D、软体动物中的牡蛎、扇贝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别:
无 脊 椎 动 物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举 例
原生动物 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 (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草履虫、疟原虫 和变形虫等
腔肠动物 多细胞,体壁两胚层,具有原始消化腔, 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蜇、珊瑚 水母和海葵等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由许多体节构成。(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叫做“米猪肉”) 猪肉绦虫、涡虫、 和血吸虫等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有假体腔 蛲虫、蛔虫、钩虫等
环节动物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有真体腔。 沙蚕、蚯蚓和水蛭等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河蚌、鱿鱼、蜗牛、乌贼、鲍鱼和章鱼等
节肢动物(昆虫纲) 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虫。(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蜜蜂、蜻蜓、蝇 蝗虫和蝴蝶等
4.(2023八上·新会期末)下列关于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
C.身体呈椭圆形,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压力
D.用BTB溶液检验鱼的呼吸时,遇二氧化碳后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黄色
【答案】C
【知识点】鱼的多样性;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鱼终生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A正确。
B.我国有优良的淡水鱼养殖品种,其中鳙鱼、鲢鱼、草鱼和青鱼通常称为“四大家鱼”,B正确。
C.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C错误。
D.BTB溶液(溴麝香草酚蓝)遇二氧化碳后颜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因此,用BTB溶液检验鱼的呼吸时,遇二氧化碳后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黄色,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个部分;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5.(2023八上·常平镇期末)动物园举行全体鱼类运动会,鲨鱼、鲍鱼、鲸鱼、鲫鱼、草鱼、鱿鱼、墨鱼、海马、娃娃鱼、鳄鱼、比目鱼报名参加,有参赛资格的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C
【知识点】鱼的多样性;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鲨鱼、鲫鱼、草鱼、海马、比目鱼属于鱼类;鲍鱼、鱿鱼、墨鱼属于软体动物;鲸鱼属于哺乳动物;鳄鱼属于爬行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因此鱼类仅有5种;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6.(2023·资阳)兴趣小组的同学把火龙果汁滴在鱼嘴前方,观察到的果汁流动的途径是( )
A.从口流入鳃,然后再由口流出
B.从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
C.从鳃盖后缘流入鳃,然后再由口流出
D.从鳃盖后缘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
【答案】B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鱼类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主要的结构是鳃丝,鳃丝呈鲜红色,因为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所以, 把火龙果汁滴在鱼嘴前方,观察到的果汁流动的途径是:从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
故答案为:B。
【分析】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7.(2023·无锡)用吸管吸取少许墨汁,将墨汁慢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可看到的现象是( )
A.墨汁从口吸入后,从鳃盖流出
B.墨汁从口吸入后,进入鱼的身体,最后可能从鱼的肛门排出
C.墨汁从口吸入后,又从口里吐出
D.墨汁没有进入鱼的口里
【答案】A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用吸管吸取少许墨汁,将墨汁慢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可看到的现象是:墨汁从口吸入后,从鳃盖流出来。
故答案为:A。
【分析】鱼类的呼吸器官是鳃,依靠口和鳃盖的运动完成呼吸动作。鳃对称排列于咽部两侧,具有壁薄、气体交换面积大、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等特点。
8.(2023七下·定远期中) 溴麝香草酚蓝(BTB)溶液遇二氧化碳后会由蓝色变成黄色。为探究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变化,设计如下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甲缸 乙缸
步骤一 0.1%的BTB溶液500mL 0.1%的BTB溶液500mL
步骤二 不放金鱼 放3条金鱼
步骤三 静置一段时间
实验现象 溶液呈蓝色 ?
A.对照组是乙缸
B.乙缸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
C.该实验的变量是BTB
D.实验结果说明流出鱼体的水中二氧化碳减少
【答案】B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根据表格中信息可以看出,甲组没放金鱼,乙组放入了金鱼,甲为对照组,乙为实验组,A说法错误。
B、根据题干所述,BTB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乙缸中放入了金鱼,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所以,乙缸中的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B说法正确。
C、该实验要探究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变化,所以,实验变量是金鱼,且两个缸中都放入了相同的BTB溶液500mL,C说法错误。
D、鱼在呼吸过程中释放了二氧化碳,乙缸中的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实验结果说明流出鱼体的水中二氧化碳增加,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鱼类的特征、探究实验,为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熟记:鳃里面有鳃丝内含毛细血管,水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使水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在探究实验中,要控制唯一变量,设置存在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9.(2023八下·揭东月考)“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的身体有许多特征表现出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下列关于鲈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并能分泌黏液,有利于在水中游动
B.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由鳃盖后缘流出时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C.鲈鱼的侧线,能减少水中游泳时遇到的阻力
D.鱼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答案】C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并能分泌黏液,有利于在水中游动,A不符合题意。
B.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B不符合题意。
C.鱼通过侧线可以感知水压大小、水流方向、水流速度、水中物体的位置和其他各种变化,C符合题意。
D.鱼类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类有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②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④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⑥鱼用鳃呼吸;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
10.(2023八上·海丰期末)汕尾的水产品丰富,其中马鲛鱼肉质细嫩洁白,营养丰富,尾巴的味道特别好,素有“鲳鱼嘴,马鲛尾”之说。下列关于马鲛鱼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线型的身体——减小阻力 B.尾鳍——改变方向和提供动力
C.体表覆有鳞片——保持体温 D.体色背深腹浅——易于隐藏
【答案】C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马鲛鱼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呈流线型,能减小鱼类在水中运动的阻力,A不符合题意。
B.马鲛鱼的尾鳍既能使身体保持稳定,把握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B不符合题意。
C.马鲛鱼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C符合题意。
D.马鲛鱼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类有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②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④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⑥鱼用鳃呼吸;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
11.(2023八上·通川期末)小亮陪妈妈到菜市场买鱼,过程中他向妈妈讲述学校所学的,与鱼有关的知识。请问描述不合理的是( )
A.可通过鳃丝的颜色鲜红判断鱼是新鲜的
B.鳃丝颜色鲜红是因为里面有大量毛细血管
C.鱼只靠鳍进行运动
D.鱼体表有黏液,起保护和减少游泳时阻力的作用
【答案】C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如果鱼新鲜也就能保持正常的呼吸,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就充满了鲜红色的动脉血,鳃丝颜色鲜红, A不符合题意。
B.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如果鱼新鲜也就能保持正常的呼吸,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就充满了鲜红色的动脉血,鳃丝颜色鲜红, B不符合题意。
C.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C符合题意。
D.鱼体表光滑有黏液。黏液的作用是能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也有保护作用,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2.(2023八上·福田期末)下列有关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鱼鳃由鳃丝构成,鳃丝多而细,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B.鲤鱼、草鱼、鳄鱼和鱿鱼都属于鱼类,都是脊椎动物
C.鱼的体形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
D.鱼的体表常常有鳞片覆盖,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答案】B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鱼类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主要的结构是鳃丝,鳃丝呈鲜红色,因为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不符合题意。
B.鳄鱼是爬行动物,鱿鱼是软体动物,鱿鱼是无脊椎动物,符合题意。
C.鱼的体形大多呈流线型,减少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不符合题意。
D.鱼的体表常常有鳞片覆盖,起保护身体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3.(2023七上·内江期末)如图是鲫鱼的外形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可以控制鱼体前进的方向
B.②可以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
C.体形呈梭形,能减少在水中游泳的阻力
D.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答案】B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图中,①是尾鳍,可以控制鱼体前进的方向,A说法正确。
B、②是腹鳍,具有保持鱼身体平衡的作用,感知水流方向和压力的是鲫鱼身体两侧的侧线,B说法错误。
C、鲫鱼身体形呈梭形,能减少在水中游泳的阻力,C说法正确。
D、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鱼类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身体呈流线型;身体表面大都覆盖鳞片,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鱼用鳃呼吸;身体两侧有侧线,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
14.(2022八上·茂南期末)小明去市场买鱼,发现卖鱼人不断向鱼池中通入氧气,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少水的阻力,促进鱼的运动
B.使鱼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
C.提高水温,使鱼生存时间长一些
D.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获得充足的氧气
【答案】D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鱼在水中游,呼吸靠鳃,鱼所需的氧气来自于水中。室温下,I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所以市场的鱼贩要不断向鱼池里通入气体,其目的是增加水中的氧含量,使鱼生活的时间长一些,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个部分;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15.(2023八上·潮安期末)从夏禹时代起,我国就有“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细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的古训;多年来,我市每年都规定了海洋伏季休渔期.这样做的主要理由是( )
A.夏季高温可能导致鱼类肉质差 B.保护产卵期、肥育期的鱼类
C.保证夏季旅游高峰的航运畅通 D.避免渔民在高温天气下捕捞
【答案】B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国家采取渔业政策保护,教导民众执行;国家制定法律规则,实行定期捕鱼,还要实行定期限令禁止出海捕鱼;在鱼类繁殖期间停止捕鱼同时加大鱼类繁殖力;国家也可以对饲养鱼类有成效的人实施奖励,鼓励其投资鱼类繁殖产业如规定。如规定鱼类准许捕捞的尺寸,规定渔网网眼大小的规格,是为了限制捕捞幼鱼,等到幼鱼长大再捕捞提高鱼类的产量。所以规定海洋伏季休渔期的理由是保护产卵期、肥育期的鱼类,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海洋鱼类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果我们人类不加以保护就会消失的,要合理开发利用。国家采取渔业政策保护,教导民众执行;国家制定法律规则,实行定期捕鱼,还要实行定期限令禁止出海捕鱼;在鱼类繁殖期间停止捕鱼同时加大鱼类繁殖力;国家也可以对饲养鱼类有成效的人实施奖励,鼓励其投资鱼类繁殖产业如规定。
二、判断题
16.(2022八上·大同竞赛)从鱼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从口进入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可见,从鱼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个部分;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17.(2022·牡丹江)鲸、海马、带鱼等都不属于鱼类。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鲸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海马、带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都属于鱼类,因此题干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常见的名字带“鱼”却不是鱼类的动物:鲸鱼(哺乳类)、鳄鱼(爬行类)、甲鱼(爬行类)、水鱼(爬行类)、章鱼(软体动物)、鱿鱼(软体动物)、墨斗鱼(软体动物)、鲍鱼(软体动物)、娃娃鱼(两栖动物)、衣鱼(昆虫)。
常见的名字没带“鱼”却是鱼类的动物:海马、泥鳅、中华鲟、大白鲨、河豚、黄鳝、蝙蝠鲳等。
18.(2022·衡阳)鲸俗称“鲸鱼”,生活在水中,是属于鱼类。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鲸鱼终生生活在水中,但是鲸鱼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鲸鱼属于水生哺乳动物,而鱼类用鳃呼吸,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常见的名字带“鱼”却不是鱼类的动物:鲸鱼(哺乳类)、鳄鱼(爬行类)、甲鱼(爬行类)、水鱼(爬行类)、章鱼(软体动物)、鱿鱼(软体动物)、墨斗鱼(软体动物)、鲍鱼(软体动物)、娃娃鱼(两栖动物)、衣鱼(昆虫)。
19.(2021八上·九台期中)侧线是鱼的感觉器官。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明显的线叫侧线,能感知水流、测定方向,是感觉器官,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鱼的视力并不好,它的晶状体不能调节,但它的另外一种感觉器官-侧线很发达.从鱼体的外面可以看到。在鱼体两侧有许多小孔排列而成的线条.这些小孔称侧线管孔,小孔分布在一些鳞片上,小孔下面互相连通,形成长管,叫做侧线管.管中充满黏液,外界水流的刺激经过鳞片上的侧线管孔传达到侧线管中的感觉细胞,可以产生兴奋,兴奋经神经传递给脑,就能产生水流感觉。
20.(2021·玉林)鱼在水中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鱼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 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 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然而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三、读图理解题
21.(2022八上·乾安期中)请结合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鲫鱼的身体呈 型,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
(2)鲫鱼在水中,依靠B 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3)鲫鱼的呼吸器官是① ,其主要部分为② ,其颜色鲜红,可推测其内密布 。血液流经此处后,会由 血变为 血。
(4)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遇二氧化碳后,BTB溶液的颜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若将一滴蓝色的BTB滴在鱼口的前方,发现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 (填会或不会)变成黄色。
【答案】(1)流线
(2)躯干部
(3)鳃;鳃丝;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4)会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鲫鱼: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体呈流线型;体表被鳞,鳞表面有黏液;用鳃呼吸。
(2)鲫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3)鱼类用①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主要的结构是②鳃丝,鳃丝呈鲜红色,因为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
(4)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因此,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遇到BTB溶液后,BTB颜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
【分析】图中:A头部,B躯干部,C尾部。①鳃,②鳃丝。
(1)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
(2)鳍是鱼的运动器官,鲫鱼的鳍包括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背鳍、尾鳍和臀鳍只有一个,称为奇鳍,胸鳍和腹鳍是一对,称为偶鳍;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能够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协调作用。
四、实验探究题
22.(2023八下·普宁期中)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选择了18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如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组号 溶氧量/(毫克 升-1)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次 分钟-1 条-1)
第一次统计 第二次统计 第三次统计
甲 4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
乙 6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
丙 8 隔夜自来水 58 59 60
(1)根据对照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 条。该实验假设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 。除此因素外,其他的条件都要求 。
(2)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图中x的数值为 。
(3)实验过程中统计了3次,我们合理处理这些数据就是取其 ,这样做的目的是 。
(4)该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高,金鱼浮头次数会越 。
(5)鱼鲤由鲤丝组成,它能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因此,从鲤盖后缘流出的水的成分变化是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减少,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增多。
【答案】(1)6;溶氧量;一致(相同)
(2)76
(3)平均值;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4)少
(5)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小组将18条大小相当的金鱼,平均分成三组,所以根据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6条,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所以该实验探究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 溶氧量。 除溶氧量因素外,其它条件如水温等都应该相同且适宜。
(2)在实验过程中,取平均值,所以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图中X= (76+78+74) ÷3 =76,故图中X的数值为76。
(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增加每组的统计次数,也可多次实验,都求其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4)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低金鱼浮头次数会越多。
(5)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的成分变化是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2)鱼类的呼吸器官是鳃,依靠口和鳃盖的运动完成呼吸动作。鳃对称排列于咽部两侧,具有壁薄、气体交换面积大、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等特点。
五、资料分析题
23.(2020八上·伊通期末)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由于人们对“鱼翅”的大量食用,目前全球有八种鲨鱼濒临灭绝。其实,“鱼翅”的营养价值并不高,其中可能含有超量的汞更会危及食客的健康。
(1)鲨鱼的“鱼翅”,实际是 ,是鲨鱼的运动器官。鲨鱼利用它在水中灵活、迅捷的游泳。
(2)由于有毒物质会通过 积累,鲨鱼体内含有较高的汞等重金属,随着“鱼翅”被食用进入人体,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3)鲨鱼属于鱼类,下列动物与鲨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海马 B.鲸鱼 C.海龟 D.海葵
(4)装鱼是鲸鲨、双鬓鲨和白鱀豚等多种鲨的总称。每年有超过七千万头鲨鱼被捕杀,这是对生物 多样性的破坏,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十分不利。
(5)为了保护鲨鱼,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答案】(1)鳍
(2)食物链
(3)A
(4)种类
(5)不买、不吃鱼翅,进行保护鲨鱼的宣传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 鱼翅是鲨鱼鳍中的细丝状软骨,鱼翅由鲨鱼的胸、腹、尾等处的鳍翅切成丝干制而成,所以鲨鱼的“鱼翅”,实际上是运动器官鳍。
(2)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这些物质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所以,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这就是生物富集现象,些有害物质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
(3)鲨鱼是鱼类,选项中,A海马是鱼类,B鲸鱼是哺乳类,C海龟是爬行类,D海葵还与腔肠动物,可见与鲨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鱼类即A海马,故A符合题意。
(4)生物的多样性包含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的多样性,根据题干所述,每年有超过七千万头鲨鱼被捕杀,这是对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破坏,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十分不利。
(5)保护鲨鱼,我们应从我们自身做起,不购买、不食用鱼翅,“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并且要进行保护鲨鱼的宣传等。
故答案为:(1)鳍;(2)食物链;(3)A;(4)种类;(5)不买、不吃鱼翅,进行保护鲨鱼的宣传。
【分析】此题考查鱼类的特征,生物富集现象、生物的分类单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基础知识,解答此题需要掌握基础知识,明确:海马属于鱼类,鲸鱼属于哺乳类,在生物的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生物的多样性包含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的多样性,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保护身边的的生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