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2张PPT。《磨好刀再杀》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重庆谈判(蒋和毛《双十协定》(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1945三大战役示意图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重庆谈判(蒋和毛《双十协定》进攻中原·全面内战爆发重点进攻陕甘宁(毛泽东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大决战(辽沈淮海平津)辽沈战役(锦州·东北)淮海战役(徐州·江南)平津战役(北平·华北)(国民党政权的垮台)194519471948-1949解放战争战胜的原因1.国内和民要求和平民主,蒋介石内战不得人心。
2.共产党战略、战术运用正确得当
3.人民军队英勇善战
4.人民群众的支援课堂检测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日战争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材料中的图片再现了1919年以来中国革命的四项重大事件,请为这组图片归纳一个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 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
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
抗外侮,捐弃前嫌共对敌;
要和平,陪都谈判展大义;
庆解放,南京城头悬凯旗;
盼统一,伟人构想定大计。写出这首歌谣中提及的重大史实 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根据下列提示列举出在北京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1、1860年:
2、1895年:
3、1900年:
4、1919年:
5、1937年:
6、1949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康、梁领导的公车上书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及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列举人民军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军事行动各二例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2.抗日战争时期:3.解放战争时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长征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出与南京有关的条约或历史事件名称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罪行
(3)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
(4)在南京建立的政权(1)中英《南京条约》
(2)南京大屠杀(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4)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列举人民军队在下列事件发生时的名称
(1)长征:
(2)百团大战:
(3)三大战役
(4)抗美援朝: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下列描述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千里跃进 逐鹿中原
三军会师 转危为安
八一义旗 创建军队
百万雄师 三路渡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长征胜利南昌起义渡江战役 下列诗句分别描述是什么历史事件?
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左宗棠收复新疆渡江战役抗日战争抗美援朝邓小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贡献有:(1)率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2)指挥了淮海战役。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贡献有:(1)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创造的条件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山城为之沸腾。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要和平,争民主” D下列口号提出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自强”与“求富” ②“民主”与“科学”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和平、民主、团结”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A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淮海战役结束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A一个小栏目里展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向锦州发起进攻》、《淮海战役中的支前民工》三张图片。如果给这个小栏目定一个小标题,最合适的是
A.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
B.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
C.重点进攻到全面进攻
D.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D右图所示战役是
A.转战陕北
B.孟良崮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C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会师大西北A下图所示战役的意义在于
A.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
B. 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C. 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D. 解放南京,使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C图1 黄埔军校 图2 南昌起义 图3 重庆谈判 图4 大决战如果下列图片可以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你会把它确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国共关系的变化
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毛泽东思想形成B下列信息不能从右图中获得的是
A.战役名称 B.战役时间
C.战役指挥者 D.战役结果C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A.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B.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余人,取得重大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北平谈判失败后,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所描述的军事行动发生在
A.北伐战争时 B.红军长征时
C.抗日战争时 D.解放战争时D口号是时代的鲜明印记。与下图所示战役形势相符合的口号是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C.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C有人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只开始,到大片船只结束。”请问“大片船只”指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D诗歌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毛泽东诗词中诠释了右图定格的历史瞬间的是
?A.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B.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C.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D.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D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作出的突出贡献有①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领导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④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A中共不断调整同国民党关系的主要依据是
A、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国民政府的性质和政策
C、农村包围城市的斗争需要
D、共产国际的指示A《双十协定》签订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A、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
B、赢得了反内战的时间
C、表明了共产党的诚意
D、中共取得了政治上主动权D某同学的爷爷参加过解放战争,回忆当年的战争情形时说:“那场历时三年的战争,就是首先从我们解放区开始的”。他所说的解放区是
A、上党地区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陕甘宁解放区B对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叙述错误的是(重庆谈判)
A、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
B、反映了国共两党都有争取和平愿望
C、签订了重要协议
D、充分显示了中共主要领导人的胆识和智慧 B对右图同一时段发生的两个历史场景的解读,哪项是不正确的 A、国民党的积极准备内战?????????
B、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C、当时中国面临着内战危机?????
D、全面内战已经爆发D“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胜利闭幕记者招待会上,谈到台湾问题时这样说,这句话针对的历史情景是
A、解放战争B、抗日战争
C、北伐战争D、长征A河南地处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下列发生在人民解放战争期间的重大事件与此无关的是
A.内战全面爆发
B.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开始
C.北平和平解放
D、淮海战役的胜利. C 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毛泽东指的是:
A、国共进行重庆谈判???????????
B、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主力决战。下图中有关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区域分别是辽沈:
淮海:
平津:CDA山东莱东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路线,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的有关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由此可以判断他支援过:
A.平型关大捷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C标志着统治人民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在大陆统治覆灭的事件是
A、渡江战役
B、三大战役
C、南京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CA、淮海战役结束
B、渡江战役开始
C、《共同纲领》通过
D、南京国民政府垮台下列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右图所示时期相符合的是D右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A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了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C在河南永城市有一座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陵园,你知道那里安眠着的是下列图示反映的哪次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吗?
A、辽沈战役图 B、平津战役图
C、淮海战役图 D、渡江战役图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今的政治布局是“两岸四地”,即由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当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组成,下列战争与上述现象无关的是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
D、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的战争B南昌起义、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等纪念馆历史的共同主题是
A、革命根据地不断壮大
B、人民政权不断巩固
C、广大农民支持革命
D、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D20世纪40年代某一时期,朱自清总结了当时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 ,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描绘起三五年以后可能实现的小康时代………但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当时人们普遍的愿望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要和平、争民主D(2013年河南省)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