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同步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同步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16 15:2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同步题含答案
人教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纸张不可燃 B.乙醇汽油属于混合物
C.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D.可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
2、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升温至40 ℃,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试管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B.由试管②③可推知着火点高低:红磷>白磷
C.①③两支试管内的白磷和红磷可回收再利用
D.利用水浴控温能调节可燃物的着火点
3、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4、如图所示熄灭酒精灯的方法,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C.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D.隔绝氧气
5、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 (  )
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
6、如图所示,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经济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
B.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
C.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光照条件下分解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
7、“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所示:
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
A.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
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8、通过下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②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说明水分解能产生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
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Ca Cu Cl B.氧化物:HgO KMnO4 NO2
C.化石燃料:煤 石油 天然气 D.混合物:水银 空气 蒸馏水
10、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B.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汽油着火——用水浇灭
11、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0.94%,O3 既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又是温室气体
B.可利用的陆地淡水不足全球总储水量的 1%,农业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可节水 70%以上
C.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可以炼制成汽油、煤油、塑料等产品
D.用塑料代替钢和其他合金制造管道可以保护金属资源
12、党的十九大强调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缓解白色污染问题
B.扩大铅蓄电池、含汞干电池的生产,满足消费需求
C.采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D.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13、“安全重于泰山”,下列有关化学与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救火时不能贸然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火势蔓延
B.不能向下水道扔烟花爆竹,以防沼气爆炸
C.进入面粉厂时应严禁烟火,以防粉尘爆炸
D.任何火灾,都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14、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作用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15、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16、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器失火立即用水灭火
B.白磷放入水中保存,是为了隔绝空气
C.剪烛芯使蜡烛熄灭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填空题。
17、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为1.74g/cm3,熔点为650℃,沸点为1090℃,质地轻、有延展性.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一些烟花和照明弹里都含有镁粉,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镁还能和乙醇、水反应生成氢气.将镁条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强光,反应结束后,可看到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MgO),和集气瓶内壁附着黑色固体碳(C),说明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镁的物理性质有 (找到一点即可给分)
(2)金属镁的用途有 。
(3)金属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如果存放在仓库中的少量金属镁发生了火灾,消防官兵可以选用 灭火。
A.沙土 B.二氧化碳 C.水
18、能源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是清洁燃料,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煤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
(3)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分析,在氢能、化石燃料、太阳能、风能等能源中,应尽量减少 的使用。
19、如下图是对燃烧条件及过程的探究。
(1)A中蜡烛燃烧一会熄灭,B中蜡烛正常燃烧,A、B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是 。C实验应用的灭火原理是 。
(2)D实验中小碟底部有蜡烛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炭粒,石蜡和汽油都是石油的产品,为了减少汽车PM2.5颗粒物排放,你对燃油汽车企业的发展提出的建议是 。
20、燃烧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化学反应之一,但燃烧控制不当会引起火灾。
(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①对比铜片上白磷燃烧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②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 。
③烧杯中热水所起的作用是 和 。
(2)灭火器常用于处理小规模火灾。常见的灭火器包括泡沫灭火器、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①泡沫灭火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泡沫,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火焰熄灭。其灭火的原理: 。
②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中存储着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时喷出。该种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等的初起火灾。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用时要防止冻伤手
B.二氧化碳常温下为气体,不会弄湿或损坏图书、设备等
C.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的同时,常常伴随着___________的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的变化;①放热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吸热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阅读题。
2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2: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会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填序号)
A 提供氧气 B 提供可燃物 C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_____,(答一点)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四、实验题。
23、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________和实验____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
(3)实验________和实验____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
(4)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式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天然气浓度在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挖掘时防止和减少摩擦火花的产生。上述措施可以防止爆炸式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类综合题。
24、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等,它们是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某工厂每天燃烧的煤含硫0.16 t,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工厂每天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同步题含答案
人教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纸张不可燃 B.乙醇汽油属于混合物
C.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D.可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
【答案】B
2、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升温至40 ℃,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试管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B.由试管②③可推知着火点高低:红磷>白磷
C.①③两支试管内的白磷和红磷可回收再利用
D.利用水浴控温能调节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D
3、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答案】B
4、如图所示熄灭酒精灯的方法,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C.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D.隔绝氧气
【答案】D
5、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 (  )
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
【答案】A 
6、如图所示,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经济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
B.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
C.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光照条件下分解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
【答案】B
7、“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所示:
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
A.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
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答案】C
8、通过下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②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说明水分解能产生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
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9、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Ca Cu Cl B.氧化物:HgO KMnO4 NO2
C.化石燃料:煤 石油 天然气 D.混合物:水银 空气 蒸馏水
【答案】C
10、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B.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汽油着火——用水浇灭
【答案】D
11、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0.94%,O3 既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又是温室气体
B.可利用的陆地淡水不足全球总储水量的 1%,农业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可节水 70%以上
C.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可以炼制成汽油、煤油、塑料等产品
D.用塑料代替钢和其他合金制造管道可以保护金属资源
【答案】C
12、党的十九大强调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缓解白色污染问题
B.扩大铅蓄电池、含汞干电池的生产,满足消费需求
C.采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D.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答案】B
13、“安全重于泰山”,下列有关化学与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救火时不能贸然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火势蔓延
B.不能向下水道扔烟花爆竹,以防沼气爆炸
C.进入面粉厂时应严禁烟火,以防粉尘爆炸
D.任何火灾,都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答案】D
14、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作用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答案】C
15、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答案】B
16、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器失火立即用水灭火
B.白磷放入水中保存,是为了隔绝空气
C.剪烛芯使蜡烛熄灭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答案】A
二、填空题。
17、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为1.74g/cm3,熔点为650℃,沸点为1090℃,质地轻、有延展性.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一些烟花和照明弹里都含有镁粉,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镁还能和乙醇、水反应生成氢气.将镁条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强光,反应结束后,可看到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MgO),和集气瓶内壁附着黑色固体碳(C),说明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镁的物理性质有 (找到一点即可给分)
(2)金属镁的用途有 。
(3)金属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如果存放在仓库中的少量金属镁发生了火灾,消防官兵可以选用 灭火。
A.沙土 B.二氧化碳 C.水
【答案】(1)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为1.74g/cm3,熔点为650℃,沸点为1090℃,质地轻、有延展性。
(2)用镁制造照明弹、燃烧弹和焰火等;金属镁成为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
(3)2Mg+CO2C+2MgO
(4)A
18、能源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是清洁燃料,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煤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
(3)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分析,在氢能、化石燃料、太阳能、风能等能源中,应尽量减少 的使用。
【答案】(1)2H2+O22H2O (2)一氧化碳(或CO)  (3)化石燃料
19、如下图是对燃烧条件及过程的探究。
(1)A中蜡烛燃烧一会熄灭,B中蜡烛正常燃烧,A、B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是 。C实验应用的灭火原理是 。
(2)D实验中小碟底部有蜡烛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炭粒,石蜡和汽油都是石油的产品,为了减少汽车PM2.5颗粒物排放,你对燃油汽车企业的发展提出的建议是 。
【答案】(1)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充分燃烧;
20、燃烧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化学反应之一,但燃烧控制不当会引起火灾。
(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①对比铜片上白磷燃烧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②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 。
③烧杯中热水所起的作用是 和 。
(2)灭火器常用于处理小规模火灾。常见的灭火器包括泡沫灭火器、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①泡沫灭火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泡沫,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火焰熄灭。其灭火的原理: 。
②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中存储着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时喷出。该种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等的初起火灾。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用时要防止冻伤手
B.二氧化碳常温下为气体,不会弄湿或损坏图书、设备等
C.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1)①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2)①隔绝氧气(或空气);②AB。
2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的同时,常常伴随着___________的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的变化;①放热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吸热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能量 热量 生石灰与水反应等 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三、材料阅读题。
2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2: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会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填序号)
A 提供氧气 B 提供可燃物 C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_____,(答一点)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答案】C 隔绝氧气 Mg(OH)2MgO+H2O↑
四、实验题。
23、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________和实验____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
(3)实验________和实验____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
(4)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式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天然气浓度在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挖掘时防止和减少摩擦火花的产生。上述措施可以防止爆炸式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P+5O22P2O5 (2)② ④ (3)③ ④
(4)可燃物和达不到着火点
五、计算类综合题。
24、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等,它们是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某工厂每天燃烧的煤含硫0.16 t,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工厂每天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及解析】(1)石油 不可
(2)设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S+O2SO2
32 64
0.16 t x
x=0.32 t
答:该工厂每天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是0.32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