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检测卷(二)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检测卷(二)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6 10:5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期末检测卷(二)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班级举办以“滇风滇韵”为主题的云南特色推荐活动,下面是小雯同学所写的推荐稿。请根据要求完成1~4题。
云南自古以来就有着____的陶土资源和源远流长的制陶技艺。①云南土陶的原材料大多是以含有多种矿物质的云南红土为主,经700~800摄氏度高温烧制成的土陶,____出土红、象牙黄、淡青灰等色彩。②在云南这块红土地上,使黏土俯首皆是,③云南的陶器大多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形成了造型风格、装饰形式各异的多元发展局面。
面对大自然的馈(kuì)赠,云南人民把陶艺____地用到了生活中的每个细节,譬如云南美食汽锅鸡要____建水紫陶才能烹饪,傣族人的陶甑、陶壶能保持水的清甜甘洌(liè)等,都因土为质而显现出别样的朴拙(zhuō)温暖。④云南陶器,与云岭泥土特有的博大与润泽相契(qiè)合,彰显的是高温烧制或者古法柴烧的朴拙。以土成业,云南陶土产业已成为名幅其实的云南特色代表之一。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馈(kuì) B.洌(liè) C.拙(zhuō)D.契(qiè)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源远流长 B.譬如 C.彰显 D.名幅其实
【解析】D.契(qì)。
【解析】D.名副其实。
D
D
3.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丰富 呈现 淋漓 尽致使用
B.丰饶 呈现 酣畅 淋漓使用
C.丰饶 表现 淋漓 尽致采用
D.丰富 表现 酣畅 淋漓采用
A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句式杂糅,应删去“大多是”或“以”和“为主”。
B.②句缺主语,应删去“使”。
C.③句中,“因地制宜”与“就地选材”语序不当。
D.④句没有语病。
【解析】C.③句中,“遵循”后缺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原则”。
C
5.将下列句子填入文段的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提起云南,人们会眯起眼来,一道光芒翻山越岭投向南方,投向天上的彩云,这是人们向往已久的方向。这里有大理三月的好风光,____;这里有美丽的香格里拉,____;这里有丽江古城,____;西双版纳的女孩会跳孔雀舞,____;梅里雪山会时不时显露出金色之顶,让有缘人一睹光芒……
①无数的金花姑娘让你目不暇接
②蓝色山谷总是让人迷路和不解
③会唱民谣的歌手不知谁惹了他,总是显得那么忧郁
④能引得孔雀开屏与其比美
A.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B
6.名篇名句默写。【(1)~(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5)(6)题必答,每空1分,共6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2)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4)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其不善者而改之
岐王宅里寻常见
尚思为国戍轮台
我言秋日胜春朝
(5)《〈论语〉十二章》里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连续两句含有“家”字的古诗文名句: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8题。
材料一:2022年11月,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上线。不同于以往广受诟病的“人工智障”,ChatGPT能够深度理解上下文,完成写文章、邮件甚至是敲代码的复杂任务。它基于大量数据训练,可以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并进行交流对话。与传统搜索引擎不同的是,ChatGPT不是机械罗列出相关网页结果,而是将答案进行整理、优化,以对话形式呈现给用户。它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不断互动,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文学、媒体相关领域的创作,也可以变身为程序员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
材料二:目前,全球多国大学、科研机构发布明确的人工智能禁令,禁止使用ChatGPT和其他所有基于人工智能的工具完成学习与考试任务。多家期刊、出版机构也禁止将ChatGPT列为论文合著者。ChatGPT的使用也引发了网友热议。看法一:ChatGPT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梳理问题的解题思路,还能够检查作业的错误,是一个相当强大的“辅导老师”;看法二:人工智能工具会助长学生的惰性,“什么作业都能够依靠人工智能完成,那学生就不用学习啦!”这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不利于他们发展创造性思维;看法三:虽然ChatGPT可能会快速提供一个简洁的答案,但这并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看法四:人工智能只是“辅助”学生学习,无法让他们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7.班会上,主持人希望你用一句话向同学们介绍什么是“ChatGPT”。请你阅读材料一,完成这项任务。(60字左右)(2分)
ChatGPT是一款能够深度理解上下文,完成写文章、邮件甚至是敲代码的复杂任务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8.此次活动引发了同学们对“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的热议,请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段话,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思考。(150字左右)(2分)
工具 便利 积极影响 与时俱进
示例:同学们,ChatGPT只是改善人类生活的工具,如何使用这个工具才是关键。我认为只要我们正确使用ChatGPT,就能给我们带来积极影响。遇到问题,我们要先经过一定时间的思考,然后再借助工具,这样既能帮助我们高效解决问题,还能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希望我们正确认识工具,使用工具。
(二)名著阅读。(4分)
9.根据图一和图二,完成下面各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的故事情节名称:____________;图二出自散文:《____________》。(2分)
真假美猴王
朝花夕拾
(2)看图一和图二,按照例句各仿写一个句子。(2分)
示例:①我想跟随吴承恩去游览云淡风轻的花果山。②我想跟随鲁迅去游览鸟语花香的百草园。
例句:我想跟随施耐庵去游览山清水秀的梁山泊。
(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
10.请仔细观察以下字帖,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2分)
11.张芝是东汉著名的书法家,其草书运笔狂放自由,字形变化多端,气势一泻千里。下列属于张芝作品的一项是( )(2分)
B
【解析】A.隶书,B.草书,C.篆书,D.楷书。
A B C D
三、阅读(12~24题,共32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13题。(4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1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生”“入”二字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简要赏析。(2分)
示例:“生”“入”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形象地写出了初日生于“残夜”,将黑暗驱尽,春意闯入“旧年”,把严冬赶走的景象。这两个字不仅为诗句增添了动感,还使“海日”“残夜”“江春”和“旧年”两对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有了联系,且生动起来。“生”和“入”两个主动意味极强的词也容易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力量。
13.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2分)
首联点出“客路”,表明自己出行在外,暗寓思乡之情;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忧愁;尾联欲借“归雁”传递“乡书”,饱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①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周怡《勉谕儿辈》,有删改)
【注释】①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
(2)非学无以广才 广:
(3)由奢入俭难 奢:
(4)不馋不寒足矣 馋:
明确、坚定
增长
奢侈
挨饿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6.甲文中诸葛亮开篇明确地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如何才能修身养德呢?简要说说自己的理解。(2分)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译:放松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译:如果思考得到这些事情的艰难,(就)不敢轻易地花费钱财了。
示例:①内心恬淡,不慕名利;②立下远大的目标和志向;③珍惜时间。(答出两点即可)
17.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同为家书,甲、乙两文对孩子寄予的希望有什么不同?(2分)
甲文从静心学习、俭朴养德方面告诫孩子治学做人的道理;乙文从节俭的角度,教诲孩子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旦丢弃,再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就难了,所以要培养,要坚持。
【参考译文·乙】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变得节俭却困难。喝的、吃的、穿的,如果思考得到这些事情的艰难,(就)不敢轻易地花费钱财了。每一顿饭吃肉喝酒,可以(用来)置办几天的粗茶淡饭;一匹绸缎,可以(用来)置办几件平常的衣服。不挨饿、不受冷就满足了,何必贪图吃好的穿好的呢?经常在拥有的时候想着没有的时候,不要等到没有的时候再想着拥有的时候,那么子子孙孙(就能)常常享受到温饱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7分)
郊野的春天
①钱锺书先生说,“春天是该镶嵌在框子里看的”,赏春,是需要寻找一个恰到好处的地方的。我以为,感受春天,一定要到野外去,品尝春天,一定要到郊野去。郊野的春天,是天然、野性、自在的。
②于是,在这个草长莺飞、春意盎然的暮春时节,约上二三好友,开上摩托车,乘着和煦的春风,向远郊飞奔而去。小镇的车水马龙慢慢远离,小镇的繁华热闹渐渐消失,周遭的一
李少英
切变得简单而宁静,此刻,工作的琐碎繁杂,世事的纷繁复杂,生活的烦恼忧愁,都一一抛离,满脑子尽是明媚春光。到了到了,放眼郊野,春风过处,野花芬芳,目光所及,草木葳蕤。此刻,心是纯粹的,单一的,有如情窦初开的女子,只想和春天来个亲密约会。
③没有山,但一定要有水。一江春水,那是春天的使者,带来春的讯息。“春江水暖鸭先知”,鸭们是幸福的,在一江澄绿的春水里,感受春的温暖。行走在韩江护堤路上,两岸风景如画,水草丰茂,竹林青翠,江水澄绿。江中沙洲,在阳光下闪烁着细微的光芒,在江水的滋润冲刷下,有着柔和的线条。
④没有成片的花海,但一定要有天然的野花。护堤路上,长势最好的是五色梅。那是一种在乡野中最易生长的野花,在乡村田野随处可见。因为其味道特殊,被人们称为“狗屎花”。护堤路旁,总能撞见一大蓬一大蓬的色彩艳丽的五色梅。在满眼绿色的堤坡上,五色梅的盛放,如此明艳,如此张扬,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红、黄、紫的小花簇拥着形成一朵大花,没有一种花能有如此丰富的色彩,没有一种花能有如此明艳的颜色,没有一种花在乡野中可以开得如此热烈。行走在护堤路上,风轻,草绿,花艳,此刻,你一定是一个最自由的人,心和此刻的野花一样,野性,自然,并散发着天然的芬芳。
⑤拐进一片沙洲田园,那是另一番新天地。一畦畦碧绿的蔬菜,在阳光下长得正好。白菜、油菜、韭菜……青翠欲滴;小葱、芹菜、芫荽……喜眉笑眼;西红柿、豆荚子,红的红、绿的绿,散发着丰收的喜悦。各色野花野草也趁着春风春雨见缝插针地自在生长。此时,我的眼前一亮,在菜园里,居然还有格桑花。在蔬菜的空隙间,明艳艳地绽放着无数朵美丽的格桑花。用“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一朵朵格桑花在春风中舞动着美丽的身姿,在一片绿色的菜园中显得如此美丽,如此娇艳。我料想这块菜园地的主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人。在略显单调的视野里,
让朵朵花儿亮丽着,芬芳着。近处,几株高大的向日葵正向着太阳的方向绽放它的笑脸,黄灿灿的,沉甸甸的。远处的一小块菜地上,一小片的油菜花也正热烈盛放。细碎的金黄、燃烧的激情、馥郁的芳香,正在告诉我春天的力量。
⑥走过一片高大翠绿的香蕉园,迎面而来的是几树桃花。一朵朵桃花悄然绽放,浅浅淡淡的粉红,红红火火的桃红,一抹一抹,像轻染上去的云烟。近看,朵朵让人心动,枝枝让人喜悦。赶紧拿出相机,一阵狂拍。此刻,少不了一张“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照。在一树一树的桃花面前,没有人会抵挡得了它们的热情,没有人会拒绝它们的芬芳。就连近旁略为粗陋的草棚,也被映衬得秀气无比,眉目生动。
⑦恋恋不舍地离开这片郊野,韩江畔、村落旁,一株株高大的木棉矗立着,朵朵红木棉热烈灿烂,似燃烧的火焰,有着青春的激情。郊野的春天,就是如此天然野性,自在安然。大自然在这里,用它的丹青妙笔,将成桶成桶的颜料,花花绿绿地泼下来,染得满田满坡尽带春色,将郊野的春天调配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选自《潮州日报》,有删改)
18.在作者的笔下,“郊野的春天”有什么特点?(2分)
19.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20.作者在写作本文时,采用了怎样的顺序?请简要说明。(2分)
天然、野性、自在、安然;芬芳、富有生机、美丽。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五色梅开得多彩、明艳、热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五色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采用了地点变换的顺序。行走在韩江护堤路上拐进沙洲中的一个菜园走过一片高大翠绿的香蕉园韩江畔、村落旁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11分)
一张全家福
①“来,看镜头,大家笑开。对,一、二、三……”只听到单反相机的一声“咔嚓”,我们一家六口人的影像被定格在屏幕上。
②“爸,我们这就去选照片。”我搀扶着父亲从椅子上站起来。“这么快就能选照片啦?”父亲一边惊喜地看着我,一边着急地向选片房走去。看着父亲的身影,我蓦然发现,他那曾经高大魁梧的身躯如今却显得佝偻矮小,曾是军人的
黄彩莲
他如今走路也不再挺拔和硬朗了。迟到的全家福还来得及补拍,但亏欠日渐年迈的父母的爱能补上吗?
③在我们家客厅的墙上,悬挂着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那是1985年我们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照片里,父亲穿着深绿色的军装,宽大的帽檐搭在瘦小的脑袋上,眉宇间渗透出威严,肩膀两侧的军衔上,一颗金星显得分外夺目。挨在父亲身边的母亲,身着一件花布料子的长袖衬衣,那该是母亲当年最漂亮的衣服,母亲温婉的笑容里带着一丝娇羞,那年她才23岁。我在中间被父亲母亲簇拥着,泛黄且稀疏的毛发更凸显着炯炯有神的双眼,那时我才八个月。照片里父母淡淡的笑意,让我感受到那个年代最踏实的知足与幸福。
④这是我们一家三口的第一张全家福。父亲说当年部队驻扎在山顶,要到县城需要天没亮就出发。骑着凤凰牌自行车,载着怀抱着我的母亲,一路迎着凛冽的山风,父亲的军布鞋在自行车的脚踏板上“喀拉喀拉”地蹬着,骑上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伴着天际泛出的“鱼肚白”,县城也就到了。这自行车是父亲当了后勤处助理员时买的,在当时算是我家最贵的交通工具了。
⑤头一年仅有两次入城,一次是过年去县城买年货,另一次就是去县城的照相馆里拍一张全家福。父亲说,全家福是对家最好的诠释,是对一段记忆和历史的纪念,是团圆和睦最好的象征。
⑥之后每年,我们全家都会来到县城的这家照相馆,从黑白照拍到彩色照。父亲瘦小的身躯在照片上显得日渐壮硕,肩上的军衔也从一颗星到了三颗星;母亲也从花布衫衣服到时尚的烫发;我从圆嘟嘟的年画娃娃的模样拍到少女的鹅蛋脸——我们一家三口的全家福在这光和影的交替下慢慢变化着。
⑦参加工作后,我的日常就被敲击的键盘声和油印的墨纸所占据。在那忙碌的日子里,父亲总给我打电话,“女儿,要记得按时吃饭,别把肠胃折腾坏了。”我总是边敲击着键盘边对着话筒忙不迭地回应着“嗯,好的”,随后便匆匆挂
了电话。我已经记不清我们一家三口上一次照全家福是什么时候了。
⑧直至2020年7月,父亲突发心脏病进了医院,所幸抢救及时。当我慌乱地赶到病床前,看着身上插满管子的父亲,鼻子一酸,竟一时说不出话来。父亲虚弱地支撑着眼皮,轻声说:“傻孩子,我能有什么事,别耽误你的工作。”我俯下身子,紧紧地攥着父亲的双手,泪水滴落在父亲布满皱褶的手背上……
⑨“女儿啊,这几张都照得很好。能多挑选几张吗?”父亲在选片室里,对着电脑上的照片端详着。我想,拍摄
全家福不仅是一次团聚,一次仪式,一次纪念,更是未来幸福的开始,是家风传承的特别方式。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有删改)
21.简要说说文章标题的作用。(2分)
揭示文章内容,暗示主题,并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22.请结合语境,对下面的句子和加点词语作简要赏析。(4分)
(1)“这么快就能选照片啦?”父亲一边惊喜地看着我,一边着急地向选片房走去。(2分)
(2)我俯下身子,紧紧地攥着父亲的双手,泪水滴落在父亲布满皱褶的手背上……(2分)
通过语言、动作及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父亲知道这么快就能选照片时的意外和惊喜,以及想要立刻看到全家福的急切与激动的心情。
“攥着”,意为“紧紧握着”。此处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当“我”听到身患重病的父亲还牵挂着“我”的工作时,内心的感动、愧疚及对父亲的敬爱。
23.请简要分析第③④段的记叙顺序及在文中的作用。(3分)
24.你家里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全家福照片?请简要分享一下照片里的故事。(2分)
第③④段运用插叙,补充交代了“我”们一家三口照第一张全家福的故事,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情节更完整,让文章结构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更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
略。
四、作文(40分)25.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分)
题目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在唐诗宋词的意蕴里,在书法国画的神韵里,在春联灯谜、月饼粽子的民俗里,在善良诚信、谦让友爱的品行里……请以《里的文化》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请以《笑对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