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6 11:0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共收录了10篇文章,大部分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散文。写这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后结集时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起,在晚年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事。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主旨点睛
这篇叙事散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活泼、自由欢乐的心理特征。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自主学习
字音字形
确凿(záo) 菜畦(qí) 皂荚(jiá)
桑椹(shèn) 油蛉(línɡ) 斑蝥(máo)
攒成(cuán) 脑髓(suǐ) 秕谷(bǐ)
蝉蜕(tuì) 倜傥(tì tǎnɡ ) 锡箔(bó)
书shú(塾) 缠络(chán) shān(珊)瑚
人迹hǎn(罕)至 盔甲(kuī) 云xiāo(霄)
渊bó(博) 人声鼎沸(dǐnɡ) 拗过去(ǎo)
绅士(shēn)
词语释义
1.倜傥:洒脱;不拘束。
2.觅食:寻找食物。觅,寻找。
3.宿儒:老成博学的读书人。宿,长久从事某事的。
4.长吟:长声鸣叫。
5.轻捷:轻快敏捷。
6.机关:文中是秘密的意思。
7.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8.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
课内精读
1.(考点:字词赏析)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1)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伏”字既写出了黄蜂体型的肥胖,又写出了黄蜂娇憨可爱的形象。
(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窜”字简洁形象地表现了云雀的轻捷迅疾,突出了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考点:描写角度)课文第2段作者从哪些角度对百草园进行描写?请结合文段分析。
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蜂的“黄”是写颜色,“高大”“肥胖”“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是从视觉上进行描写;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进行描写;覆盆子“又酸又甜”,是从味觉上进行描写。
3.(考点:动作描写的作用)在课文第7段中找出描写捕鸟的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作用。
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雪地捕鸟的过程,表现了雪后捕鸟的乐趣。
4.(考点:人物形象)简要概括文中的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
5.(考点:内容概括)文中写三味书屋的生活,共写了哪些事件?试简要概括。
①三味书屋内的陈设。②提问受斥。③枯燥的读书生活。④在后园中玩耍。⑤趁先生读书时偷描绣像。
巩固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确凿(záo) 间壁(jiān) 蝉蜕(tuì) 人声鼎沸(dǐng)
B.皂荚(jiá) 啄食(zhuó) 宿儒(sù) 潜龙勿用(qián)
C.脊梁(jí) 倜傥(tǎnɡ) 锡箔(bó) 咄咄逼人(zhuō)
D.菜畦(qí) 秕谷(bǐ) 脑髓(suí) 絮絮叨叨(xù)
【解析】A.间(jiàn);C.脊(jǐ),咄(duō);D.髓(su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班螫 消释 高枕而卧 翻来覆去
B.渊博 签赏 人迹罕至 各得其所
C.书塾 盔甲 酣畅淋漓 悄然无声
D.质朴 戒尺 豁然开朗 和霭可亲
【解析】A.斑蝥;B.鉴赏;D.和蔼可亲。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条虬枝交错如网,每行走一步都很困难。
B.元宵节到了,街头人声鼎沸,大家都急着看花灯呢!
C.他研究古文字只有两年,但进步飞快,现在已经是这一方面的宿儒了。
D.在任何行业中,不管企业经营得多么成功,领导们都不应高枕而卧。
【解析】A.人迹罕至:少有人来。合乎句意。B.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合乎句意。C.宿儒:老成博学的读书人。不合语境。D.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合乎句意。
4.下列属于搭配不当的病句是( B )
A.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B.春天到了,公园里游客如织,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
C.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D.通过参观伍先华故居,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甘洒热血的英雄主义情怀。
【解析】A.成分残缺,“婆娑多姿”后加“的影子”;B.“聆听”和“花香”搭配不当;C.语序不当,“充分”移至“发挥”前;D.无语病。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①鲁迅先生在众多领域都颇有建树。
②他一生研习不辍,留下600多万著译文字、3万多页手稿,古今中外版画4 000多幅。
③他以无限的热忱、不懈的努力创造出惊人的成绩,令人感佩。
④他在文学创作、文化历史研究、古籍校勘整理等方面,都有开拓性贡献。
⑤他酷爱美术,喜爱钻研汉画像和碑帖,喜爱书籍装帧设计,还是篆刻高手。
A.⑤①②③④ B.⑤④①③②
C.①②⑤③④ D.①④⑤②③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生活的心理。
D.“三味书屋”虽不是“我”的天地,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解析】B.《朝花夕拾》是散文集,本文是一篇散文。
名著阅读
7.(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写出相关篇名。
①捕鸟 ②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都都”
①篇名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篇名是《五猖会》。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上面图片相关的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温馨的回忆: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看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都都”,吡吡地吹上两三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理性的批判: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示倒二:《五猖会》一文中,去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
阅读迁移
【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旧 屋
余秋雨
①旧屋,是指我出生并生活到将近十岁离开的屋子,地处浙江慈溪桥头镇车头村一个叫高地地的宅落里。从我出生到离开,桥头镇都属余姚县,好像是一九七九年划入慈溪的。
②旧屋所在,是地道的农村,唯一的热闹去处是一华里之外的桥头镇,但那只是一截临河的窄街,一座普通的石桥,几家小小的店铺,每天清晨有一点买卖农产品的集市,走几步就完了。
③越是无处可去,屋子对人就越是重要。
④楼上南间,也就是我出生的房间。房间中央是一张精致的宁式大床,上面挂着楷书和篆书对联,楷书的对联为:“镕纯诗句枕边得,昌世文章醒来求。”
⑤卧房东侧有一个储藏室,俗称“堂楼顶”,正是公共祭祖堂的楼上。据说里边经常出没黄鼠狼,我从小就不敢进去,总觉得黄鼠狼与故事里的狐仙差不多,会作怪。后来有一次我真的看见黄鼠狼了,先惊吓,后好奇,甚至觉得它的形体还挺可爱。我那时痴迷画画,就把那“惊鸿一瞥”画了出来。祖母、妈妈和邻居看了都说我画得像,又给我指点出许多不太像的地方,于是,我便焦急地期待着黄鼠狼的第二次出现,以便更正。这一来,就完全不怕了。
⑥那时我在小学里已经读到高年级,想看一些闲书,例如陈鸿章同学借给我的《水浒传》,又想画画,因此想住一个单间。那天我提出要独自住到储藏室里去,祖母、妈妈十分吃惊,但很快又点头赞许。
⑦说干就干,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先把储藏室做了一番大扫除,把简易小床搬进去,在北窗口放一张书桌,书桌边有一个谷仓,我拿起毛笔在仓壁上先写了“学习室”三个字,接着又用美术体写了“身体好”“学习好”“时刻准备着”三行。写完,看窗外,一片灿烂的油菜地,直通吴山脚下。
⑧正是在这间储藏室里,我找到了早逝的伯伯余志云先生留下的书籍。由此,我开始翻阅一直读不下去的《石头记》,终于读下去了的巴金的《家》《春》《秋》,以及高语罕编的《世界名作选》。最有趣的是《芥子园画谱》,一有空就临摹;最难懂的是《史记菁华录》,连妈妈也说不明白,只得等外公来的时候问,但外公说出来的话也突然变得听不懂。书箱里还有一本署有林语堂名字的《开明英文读本》和一部林语堂题词的英汉词典,在我看来是天书,没去多翻。
⑨读书的兴趣一旦引逗起来是要命的事,我的眼睛很快从储藏室的书箱转到小学里那间小小的图书室。图书室里最吸引我的是童话和民间故事,但书少学生多,谁都想借,怎么办呢?不知是哪位老师出的聪明主意,规定可用一百个字的毛笔小楷来换借一本书。这个规定大大推动了同学们的书法练习,结果,直到今天,我的那些老同学虽然大多还是农民,但如果让他们拿起毛笔写几个字,多半会比有资格题词的名人的字,看起来更顺眼。
⑩我读民间故事,主要是为了讲给祖母听,祖母喜欢,我却不太喜欢,觉得每一个都差不多。我喜欢的是童话和寓言,但祖母听了只说是“野天糊涂”,与我的感觉很不一样。
几年前我去安徒生的故乡丹麦奥登塞,在那所小小的红顶房里徘徊很久。这间红顶房的所在,当年是一个贫民窟,安徒生一家只在里边占了一小角。就居住条件来说,要比我家的老屋差多了。让我感动的是,这所红顶房居然打开了世界上那么多小房间的窗子,包括我家乡的这一间。
小学毕业时,我要到上海考中学,我的童年和这旧屋一起,从此淡出。正是从这间旧屋起步,我开始阅读中国大地。
(节选自《旧屋与旗袍》,有删改)
8.(考点:内容概括)作者围绕旧屋回忆了哪些与读书相关的事情?请简要概括。
①“我”在旧屋储藏室的读书生活;②“我”读书的范围从旧屋储藏室的书箱转到小学里那间小小的图书室;③“我”去参观安徒生故乡的小小的红顶房,联想到“我”在旧屋的读书生活。
9.(考点:景物描写的作用)作者在第⑦段结尾处巧妙穿插了对窗外风景的描写,其目的是什么?
描绘旧屋窗外油菜花灿烂的美景,目的是渲染愉悦的气氛,烘托“我”有自己的书房之后喜悦的心情。
10.(考点:句子理解)从结尾句“正是从这间旧屋起步,我开始阅读中国大地”中,你读出了怎样的内容?写出你的阅读体验。
示例:①旧屋的读书空间是在祖母和母亲的支持下拥有的,她们是作者家庭教育的成长导师,支持作者走上了文学的道路,旧屋里有家庭的温暖和光芒;②在旧屋里,作者阅读书箱里的书,产生了浓厚的读书兴趣,是旧屋点燃了作者的文学火种;③阅读中国大地有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意思,是旧屋给了作者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契机,该句一语双关。
11.(考点:标题的作用)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儿时与读书相关的事,标题能否换成“读书那些事”?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不能换。“旧屋”作为标题,既是文章的线索,也交代了作者儿时居住的地方,包括在旧屋读书并激发读书兴趣的事,一个“旧屋”寄寓了作者真挚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而“读书那些事”所包含的内容过于宽泛,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
技法点拨
如何把握人物形象?
1.从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入手。如鲁迅在描写寿镜吾先生时,通过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可亲可敬、严厉的老师形象。2.从侧面描写入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3.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4.从典型事例入手。典型事例往往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在《秋天的怀念》中,作者选取母亲带“我”去看菊花这一事例,表明母亲希望“我”好好活着的良苦用心,展现了一个无微不至地关爱儿子的慈母形象。
创新写作
课文描写景物顺序井然,特征鲜明。请你任选一处景物,细致观察,抓住其特征进行描绘,要用到“多角度描写景物”这种手法。
【写作指导】
描写景物,要突出景物特点,即不同于其他景物的色彩、形状、状态等,要注意写景顺序,尤其要注意从多方面、多角度描写出景物的色、形、味等特点。也要注意展开丰富的想象,锤炼语言,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表现景物的特点,传达出情感。写作这个片段,要先选定景物,然后细致观察,最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写时可巧妙借助多种修辞。
【例文】
你看,它枝叶茂盛,远看像大型盆景中的一棵劲松;近看,它的主干已经长到二尺多高了,分出了数不清的枝杈。米兰叶子的形状,跟公园里种植的冬青差不多,近似椭圆形,中间还有一道不深不浅的小沟。这些叶子,有的肥厚浓绿,有的娇嫩青翠,都闪着光亮。米兰的花非常奇特,像葡萄那样是一串一串的,中间一根嫩绿的主枝,大约有一寸长,枝上又分出无数的小枝。每个小枝上都长了一个小黄球,像小米粒一样,“米兰”的名称,可能就是由此而来的吧!我不由得凑上前去,花儿散发出缕缕清香,真是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