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要求掌握:
了解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等史实;
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西线从北海往南延伸到瑞士边境,在这里是英、法对德作战。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由俄国对德奥作战“啊!我把你变成了
一只多么好的
鸽子呀!”鹰代表什么?鸽子又代表什么?如果你是一战期间美国的
执政者,你会选择做鹰还是做鸽子?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中立”
政策利用战争之机,大发战争横财 1917年3月,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其连任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 ,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
威尔逊总统的演说中暗示美国准备采取什么重大行动? 美国准备参加一战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2)威尔逊宣称的参战目的是什么?你怎么看?美国的参战不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权利,维护世界和平,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1917年1月17日。英国海军情报机构截获了一份以德国最高外交密码0075加密的电报,密电内容:德国将在1917年2月1日重新开始“无限制海战”,用潜艇攻击战时包括中立国在内的海上商运船。为了阻止美国因此参战,德国建议墨西哥入侵美国,并承诺帮助墨西哥从美国手中夺回得克萨斯等三州。德国还要墨西哥说服日本共同进攻美国,德国将提供军事和资金援助。 改变历史进程的一封电报:宣传照:从德军手中拯救自由女神,请 参军! 美国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从经济、军事、政治方
面大大加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加速了一战中协约国的
胜利。 即将开赴前线的美军士兵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中国参战中国的劳工在欧洲战场 关于一战,有人说“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这主要指的是哪一典型事件?1917年“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俄国经济特别落后,战争引起的危机特别严重
B.俄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
C.俄国最早建立工人政党
D.俄国工人政党没有受到机会主义的毒害A俄国退出一战的标志:《布列斯特和约》的签定 1917年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宣布退出不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有力地表达了人民要求和平和反战的立场,鼓舞了欧洲各交战国人民的反战运动。苏俄退出:1918年3月《布列斯特和约》“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917
①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
原因:
影响:
②中国被卷入协约国阵营
③俄国退出大战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
直接: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捞取战利品、夺取霸权
增大协约国经、军实力原因对德失败激化国内矛盾
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标志: 《布列斯特和约》萨拉热窝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美国参战中国等国参战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①德国西线进攻
②协约国军的反攻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
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
全线出击、突破“兴登堡防线”协约国封锁德国,德国家庭主妇和她们的子女在排队领配给券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①德国西线进攻
②协约国军的反攻
③德国求和、停战原因战场失利加剧国内危机
水兵兵变,柏林工人起义概况:1918.11.11签署停战协定 1918年11月11日,日耳曼帝国被它试图奴役的自由人民摧毁,其罪恶的骄傲在此地屈服。世界制造业产量:德奥占19.2%
英法俄占27.9%
陆军人数:德奥达636万
英法俄三国达873万
战争后备力量:同盟四国人口为1.45亿,
英法俄和意大利人口达2.88亿。
所利用资源:同盟国只有本国及被占有国的资
源;协约国能利用殖半殖的资源,
利于长期作战。三、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1、经济:
2、军事:
3、国内:同盟国集团内部矛盾尖锐,社会矛盾
不断激化
4、国际: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同盟国的经济
实力处于劣势低估了对手实力,军事战略失误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 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
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百余名
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
1917年4月美国参战的理由。 德国海军舰队无法突破英军封锁,于是采用无限制潜艇战来破坏英军的海上补给线造成了大量无辜伤亡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材料二 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到20亿美元,而德国的贷款则只有2700万美元(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优势条件是什么?(2)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什么矛盾之处,这种矛盾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阅读下列材料“中立政策”。美洲远离欧洲战场。本课小结1、暂时放松侵略,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2、美日争夺中国:府院之争
3、中国参战
4、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引发山东问题
5、对西方资本主义怀疑,学习转向苏俄。一战与中国关系有关史实: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三个阶段,中国参加了大战。
请思考,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国家,中
国为什么要参加这次战争?一战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哪
些影响?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C.长期的战争导致国家经济濒于崩溃
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练一练D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这句话表明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性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加剧了俄国各种矛盾,促进革命的发生
D.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前提是战争C 3、根据有关材料统计: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加一战时,由美国华尔街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700万美元,上述情况表明
①美国借战争之机同交战双方做生意 ②美国参战前实行中立政策 ③美国在参战前就已经倾向于协约国集团 ④ 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