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5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设计
课题 解决问题(2)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除乘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复杂分数应用题;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为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提供更多的支持,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比和比例、百分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决方法。这节课在此基础上,继续借助“小明和爸爸体重”的素材,教学“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问题。在解题方法的处理上,教材提供先借助线段图抓住数量关系,然后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教学时要随时根据学情加以正确引导。
教学与评价目标 1.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含义,能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求解这个数的值,并学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2.找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学习态度,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重难点 1. 能独立分析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2. 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小明的体重是35 kg,他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课件出示:小明的体重是35kg,他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教师随机板书)2.如果将这道题中的条件“小明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换成“小明的体重比爸 学生独立思考后说出是如何计算的。 回顾已经学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方法,引出本课课题“解决问题2”。
二、探究新知 例5:小明的体重是35 kg,小明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小明的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例5,指导学生分析题意。 2.引导学生复述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完成阅读与理解。 3.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厘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4.引导学生根据画图的过程理解“小明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这句话的含义。 5.引导学生在分析线段图的基础上,探究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6.要求学生独立解答例题。 7.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方法。(先找准单位“1”,再按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8、回顾与反思 1.认真观察课件,明确题意。 2.交流从题中获取信息。 已知:小明的体重是35kg,比爸爸的体重轻。 所求问题: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在小组内画线段图,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寻找解题方法。写出数量关系式,根据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数量关系式: (1)爸爸的体重-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的部分=小明的体重 (2)爸爸的体重× =小明的体重 4.小组内讨论、交流,对关键句的理解:把爸爸的体重看作单位“1”, 小明的体重轻,相当于爸爸体重15等份中的(15-8)份,即小明的体重相当于爸爸的。 5.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汇报讨论结果。 6.根据数量关系式自主解答例题。 7.师生共同检验结果 8.同教师共同总结解题方法。 设计意图:完成“阅读与理解“里的填空,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又能辅助学生有序地观察,有条理地分析说明,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抢建了提升自学效果的平台。通过填空理解题意,从而发现新问题,借此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说线段图是怎样完成的,可以充分理解题意,找到对应关系。当小明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几分之几没有直接给出时,可以借助已有的信息表示出来,从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线段图,利用上节课学生已有的经验,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使学生做到一题多解,拓宽思路,对比发现列方程的优势,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训练深入 1、妈妈每月的工资是2500元,比爸爸的工资少,爸爸每朋的工资是多少元? 2、练习八第7、8题。 引导学生先找出单位“1”,再根据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 独立思考并写在练习本上,然后同桌交流,并进行评价。 设计意思: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点,以此达到熟练掌握知识点的效果。
四、总结收获 1.老师总结本课时的学习内容。2.布置作业。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2) 解:设小明爸爸的体重是x kg。 思路一: 思路二: 爸爸爸的体重×=小明的体重 爸爸的体重-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的部分=小明的体重 =35 =35 =35 =35 =35÷ =35÷ =75 =75 答:小明爸爸的体重是75kg。
教学效果预测 线段图对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解决分数应用题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本节课教学时借助线段图清晰地表示出数量关系,再讲解出画线段图要注意的地方,帮助学生的解答。同时,关注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在教学中体现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2、多角度分析问题,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能力。3、学会用方程解决“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这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决方法。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