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年)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有关系吗?
请结合马克思下面的话进行思考。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因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这段话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鸦片战争后,银贵钱贱的问题日益严重,农民“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这段话反映了反映了什么问题?
一、发生的社会根源1、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自然经济瓦解,农民手工业者破产
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重
吏治腐败
自然灾害不断
二、14年天国兴衰(二)聚众而起—兴起与发展(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关于拜上帝教拜上帝教的理论组成:基督教义、儒家思想、农民的平均主义敬拜皇上帝;皇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号召以阎罗妖“共击灭之”
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表达了农民要求平等的理想,在斗争前期起了组织和号召作用;但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二、14年天国兴衰(二)聚众而起—兴起与发展
1、金田起义
2、挥师北上:广西—湖南—湖北
3、沿江东下
4、定都天京(1853年)二、14年天国兴衰(二)聚众而起—兴起与发展(三)军事全盛(1856后)
1、北伐和西征
2、击溃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四)由盛而衰—后期的防御 圣库专管财物,但对诸王与高级官员却没有限制,这无疑是对至库制度原则的一种破坏。 洪、杨虽然口头上也讲“节用而爱民”的道理,但进入大城市后,讲享受与排场,挥霍公共财物的奢靡之风,象病疫一样地滋长起来。
太平天国还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
材料: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便自视为天下万国之主,天京被称作“小天堂”。大建宫室,穷极壮丽……。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与“拜上帝教”的教义、《天》宣传的思想有何不同?二、14年风起云涌(二)聚众而起—兴起与发展(三)军事全盛(1856后)(四)由盛而衰—后期的防御1、天京事变性质:领导集团内部了内讧影响:军心涣散,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集团3、天京陷落----失败(1864年)太平天国忠王龙袍 太平天国宽袖服 二、14年天国兴衰(二)聚众而起—兴起与发展(三)军事全盛(1856后)(四)由盛而衰—后期的防御三、两个革命纲领1、空想与现实:《天朝田亩制度》2、向西方寻求真理:《资政新篇》(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材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无处不均匀……
P59解析与探究第三段1、内容:
(1)规定了土地分配的方法: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2)规定了产品分配的方法:财富归国库(圣库),平均分配产品(3)社会生活方面:男女平等、婚姻自由…2、目的:建立:“四有”理想社会二、14年天国兴衰三、两个革命纲领1、空想与现实:《天朝田亩制度》(1)革命性——具在反封建的意义:集中表达了农民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纲常礼教。代表了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2)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实现纲领的这种矛盾的特点对太平天国运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二、14年天国兴衰三、两个革命纲领1、空想与现实:《天朝田亩制度》2、向西方寻求真理:《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一、又由众下而达于上位,则上下情通,中无壅塞弄弊者,莫善于准卖新闻篇或暗柜也。
二、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兴银行 ,兴宝藏。凡金、银、铜、铁、锡、煤、盐、琥珀、蚝壳、琉璃、美石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招民采取兴邮亭以通朝廷文书,书信馆以通各色家信 《资政新篇》主要内容关于《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斗争的必然产物,与《天朝田亩制度》没有继承和补充关系。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观上两者是相矛盾的.二、14年天国兴衰三、两个革命纲领一、发生的社会根源…四、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事实回放1、坚持斗争14年;
席卷大半个中国
2、在南京建立政权
3、西征、北伐、东征
4、颁布了两个斗争纲领
冲击了原有的王朝秩序,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基础集中反映了农民反封建的愿望与要求,代表了农民运动的最高峰;提出 了近代中国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感悟与认识建立拜上帝教
天京变乱
《天朝田亩制度》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反映了农民的局限性.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文字,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存在哪些问题?二、14年天国兴衰三、两个革命纲领一、发生的社会根源四、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五、失败原因:1、分析一场运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可以从哪些角度着手?
2、有哪些事实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认识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的原因?关于太平天国与外国侵略者的关系太平天国初期对侵略者幻想与之友好相处,但坚持独立自主,反对不平等条约。
外国侵略者一开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采取了所谓“中立”的立场。
《北京条约》签订后,为了既得利益,与清政府勾结,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华尔洋枪队返 回返 回 华尔(1813—1862),美国殖民主义者,长期从事海上冒险活动。1860年,太平军攻克苏州,英美等国为了阻止太平军攻占上海,由清朝苏松太道吴熙出面,委派华尔召募外国籍人组成“洋枪队”,任领队。1861年8月,他在松江改组洋枪队,任用欧美人当军官,招骗 中国人充当兵士,组成中外混合军。11月中旬,洋枪队发展到两千多人。1862年初,当太平军进军上海的时候,洋枪队配合英法在上海的正规军、清军进行抵抗。清政府赐给华尔官衔,称洋枪队为“常胜军”。中外反革命军保住上海以后,开始进攻嘉定、青浦、南桥等地的太平军。9月,华尔率“常胜军”和英法侵略军一起进攻浙江慈溪,华尔受重伤,不久毙命。l.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民族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
2.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满族与汉族的矛盾 D.儒家思想和拜上帝教的矛盾1、C 2、B3.定都天京后,洪秀全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说明洪秀全
A.背叛了农民革命事业 B.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C.要限制杨秀清的野心 D.为了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性
4.太平天国西征的重要性在
A.集中主力打败凶狠的敌人——湘军 B.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保证粮食供应 C.解除威胁,巩固天京大本营 D.切断清朝南北联系,推翻清朝BC5.《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主要表现在
A.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C.绝对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D.禁止地主收租,承认耕者有其田C6.《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
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7.《天朝田亩制度》中绝对平均分配方案无法实现的根本 原因是
A.当时军事斗争紧张,客观环境不利于实施 B.中外反动势力日趋勾结,敌我力量悬殊 C.违背了农民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本性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失去了时机CC8.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又包含着隐患,主要是指
A.面临封建势力的疯狂反扑 B.缺乏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牢固基础 C.外国侵略势力要渔翁得利 D.一系列军事行动中太平军人员伤亡太大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