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走月亮》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走月亮》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6 13:4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月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散文,主要写了“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展现了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现了“我”和阿妈浓浓的亲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描写的意境,感悟文中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
【过程与方法】
1.指导预习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
2.阅读和想象、品味语言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教学重点】
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体现景物特点的写法,学习作者寓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动画: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对儿母女悠闲地漫步。此间,配以优雅的音乐。)
师:同学们,这种情景美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走月亮”,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看着美丽的景色,感受着妈妈浓浓的亲情。(板书:走月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指名读,纠正读)
2、检查朗读,分段读,有感情朗读。
3、再读文章,思考:我和阿妈走过哪些地方?如果按照“我和阿妈走月亮”这样的线索分段,怎么分段?
第一部分(1—3):交待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时间,“我”和阿妈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分(4—5):写“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
第三部分(6—7)写“我”和阿妈在“田梗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8—9)写走月亮带给我的感受。
三、品读课文,深入学习
1、月亮从哪里升起来?那是怎样的一幅美景?四个“照亮了”听出了什么味道了吗?
(朦胧的月光下看不清楚,村头的大青树下看得清楚)
(在美好的月色下和阿妈一起散步、聊天,感觉特别幸福、温馨)
2、配色朗诵总结:一首温馨的月光小夜曲
3、多媒体出示第4自然段,重点理解“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体会抱的温暖,此刻作者想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4、如果你是文中的孩子,此刻和阿妈在一起你会做些什么?
教师随机点拨: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5、请同学们按照刚才学习课文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四部分。
(1)找出你喜欢的,优美的句子、段落,读一读,画出来,
(2)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写下你的感受。(小组派代表全班汇报)
(3)教师小结
四、总结
《走月亮》这篇文章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自主地走进一幅如诗、如画、如室外田园般的画卷中。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学生轻声感情朗读。
五、尝试着背诵全文
六、布置 作业
小练笔: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学会了独立行走,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
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写一写。
提示:过年过节、生日、爸爸妈妈带你出去玩……
板书设计:
2 走月亮
小路 温馨
溪边 快乐
景美 情浓
田埂 甜美
…… 幸福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文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使学生不仅感悟到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美,而且体会到月色下的意境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避免把文章“讲”没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