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纪念白求恩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了解文章结构,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2.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领悟作者的情感。
3.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崇高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白求恩的精神境界,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2.学习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先请同学们听一首诗的朗诵:“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
这是朱子奇先生写的《白求恩纪念歌》,诗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悲痛和继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写成的《纪念白求恩》,看看白求恩为什么值得赞扬。
二、自主学习
走近作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及领导人。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写作背景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的医生。“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3月底到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后转为败血症,最终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他离世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在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文体知识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作者对某件事或某个问题的主张或观点(要证明什么)。一篇文章中可以有一个中心论点和多个分论点。
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用什么来证明)。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真实性的过程和方式(如何进行证明)。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道理论证也叫引证法,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3)对比论证: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通过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4)比喻论证:通过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能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阐述的道理平易生动,浅显易懂。
字音字形
晋察冀(jì) 派遣(qiǎn) 殉职(xùn) 狭隘(ài) 热忱(chén) 纯粹(cuì)
鄙薄(bó) 拈轻怕重(niān)
词语释义
鄙薄:轻视。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漠,一点儿也不关心。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
三、文本探究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听课文录音均可)
2.勾画各段落中能表现白求恩精神的句子。
【交流点拨】第1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2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3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4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3.课文标题为“纪念白求恩”,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仅是“纪念“吗?
【交流点拨】不仅仅是纪念白求恩,更重要的是号召全党向他学习,学习他高尚的精神品质。
4.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文章前三段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在第4段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深层领悟
1.课文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白求恩的生平事迹、国籍、政治面貌、年龄、来华目的、经历及牺牲情况。作用:突出白求恩年龄大,却千里迢迢来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更显得他的做法难能可贵,也为后面的论述提供依据,增强了说理效果。
2.引用“列宁主义认为”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
【交流点拨】作者在这里引用列宁主义的观点作为理论论据,阐述“国际主义精神”内涵,论述白求恩同志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这是运用论证方法中的道理论证,增强了说服力。
3.课文第1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运用了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赞扬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4.学生齐读第2段,说说第2段可以分为几层。
【交流点拨】第2段运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可以分为3层。第1层:先高度概括白求恩精神的具体表现,后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第2层:先联系“不少的人”的表现,后分析“不少的人”的实质。第3层:双重否定,先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对白求恩的评价,后号召学习他的精神。
5.对比可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学生齐读课文第3段,结合第2段的内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填写下列表格,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交流点拨】
白求恩 不少人和一些人
对工作 极端的负责任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
对人民 极端的热忱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对技术 精益求精 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见异思迁
作用:文中通过这样一正一反的对比,突出白求恩医生的高尚品质,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又指出不少人和某些人存在的缺点,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5.学生齐读“从这点出发……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运用排比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兴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五个短语言之有序,气势磅礴,内容丰富多彩,有如赞美诗一般,以此收束全文,铿锵有力。
6.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交流点拨】(1)运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如:“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2)运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的语气。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他,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3)运用排比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四、板书设计
纪念白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