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5 秋天的怀念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5 秋天的怀念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6 12:0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秋天的怀念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史铁生26岁时,也就是史铁生双腿瘫痪的第6个年头,他的母亲便因肝病去世,当时才49岁。母亲的早逝,让史铁生感到了母爱的珍贵与厚重。后来,他在许多作品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对“母爱”这个话题,史铁生一直是笔耕不辍的。他的成长之路,其实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他对母爱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这也就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秋天的怀念》便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秋天的怀念
主旨点睛
本文讲述了一位虽重病缠身,却仍体贴入微地照顾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临终前还挂念着儿女的母亲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及对母亲的愧疚、悔恨之情。
自主学习
字音字形
瘫痪(tān) 侍弄(shì) chuí(捶)打
踩扁(biǎn) 央求(yānɡ) làn(烂)漫
淡雅(yǎ) 仿膳(shàn) qiáo cuì(憔悴)
bào(暴)怒 整宿(xiǔ) wān(豌)豆
翻来fù(覆)去 jué(诀)别 恢复(huī)
泼泼洒洒(pō) 絮絮叨叨(xù) 沉jì(寂)
词语释义
1.央求:恳求。
2.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3.淡雅: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4.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5.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6.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7.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
8.泼泼洒洒:水泼洒的样子。文中形容花开得茂盛。
课内精读
1.(考点: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秋天的怀念”这个标题有何妙处?从含义和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
①表层含义:文中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深层含义:“秋天”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这个题目暗示着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打击和挫折后,走出了低谷,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②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背景,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2.(考点:内容理解)文章第1段中说母亲喜欢花,为什么“我”瘫痪之后她侍弄的花全都死了?
这是插叙,起补充交代的作用。母亲喜欢花,表明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然而“我”瘫痪后,她侍弄的花全都死了,说明她为了儿子而放弃了自己的爱好,表现出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3.(考点:景物描写的作用)简要分析“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的描写作用。
这个句子描绘了肃杀悲凉的环境,暗示自己当时悲凉的心情,同时为下文母亲“挡在窗前”央求“我”去看菊花做铺垫。
4.(考点:句子赏析)本文语言精美,根据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
(1)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挡”有何表达效果?)
“挡”是母亲有意的动作,形象准确地写出了母亲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触景伤情,产生痛苦绝望的心情,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表现了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2)“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这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体现了母亲忍着巨大的病痛,盼望儿子能通过看菊花早日摆脱心理的阴影,蕴含了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巩固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瘫痪(tān) 捶打(chuí) 仿膳(shàn) 絮絮叨叨(xù)
B.侍弄(cì) 诀别(jué) 憔悴(qiáo) 悄无声息(qiǎo)
C.整宿(xiǔ) 淡雅(yǎ) 瞥见(piě) 泼泼洒洒(pō)
D.星宿(xiù) 哽咽(yè) 憎恨(zènɡ) 随声附和(hè)
【解析】B.侍(shì);C.瞥(piē);D.憎(zē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豌豆 砸碎 素淡典雅 翻来复去
B.玻离 呼吸 小心谨慎 热烈深沉
C.烂漫 恢复 无微不至 轻歌曼舞
D.高洁 沉寂 浓墨重采 喜从天降
【解析】A.翻来覆去;B.玻璃;D.浓墨重彩。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____。母亲进来了,____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____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____了。
A.飘落 立在 恳求 喜出望外
B.飘洒 挡在 恳求 喜不自禁
C.飘洒 立在 央求 喜不自禁
D.飘落 挡在 央求 喜出望外
4.(2022株洲中考)小红整理了一组有关“家国情怀”的写作素材,其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A.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B.面对国家民族的危亡,夏完淳以少年的热血、英勇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生命之歌。
C.人总有一死,只要留得一颗赤诚的爱国忠心,永远在史册上闪耀光彩,就死得其所。
D.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生存和凝聚的动力。
【解析】D.语序不当,“发展、生存和凝聚”改为“凝聚、生存和发展”。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语文的种种美好,镌刻在我们的脑海里,意味悠长。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不仅如此,在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解中,我们还感受到家国情怀
②学习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③语文,让曾经对任何事都无动于衷的我们,变得血肉丰满
④从课文中,我们看到各种鲜活的人物形象
⑤在课堂上,我们丰富了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感体验
A.⑤④②①③B.④⑤②①③
C.④②⑤①③D.⑤④①②③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
A.史铁生是我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等。
B.《秋天的怀念》中的“我”不懂感恩,重病缠身的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鼓励“我”,“我”却暴怒无常,对她大发雷霆。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即降职。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马致远是元代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综合运用
7.【核心素养·语言运用】在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言感谢自己的母亲。请仿照甲、乙的发言句式,续写你的发言。
甲说:“母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灵。”
乙说:“母爱是一片宽广的大海,包容我的错误。
你接着说:“示例:母爱是一场及时的甘霖,滋润我的生命。”
阅读迁移
【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水蒸蛋的幸福
①一个白瓷碗,两个鸡蛋,在厨房的大理石面板上静默。不动声色间,牵引着童年的时光翩跹而来。
②老房子很小,母亲留了老木柜背后的一个小角落给母鸡生蛋。一个破的竹篮,上面铺些稻草。每到傍晚,母亲就抓过母鸡,把食指一抵鸡屁股,默算着哪只芦花鸡有蛋,哪只黑母鸡没蛋,计算着第二天鸡蛋的数量,盘算着家里的支出。
③鸡蛋,是农家的钱包。亲人坐月子,送几个鸡蛋;亲戚来做客,煮一双鸡蛋;朋友结婚,把鸡蛋卖了买礼物……人情往来,柴米油盐,都要在鸡蛋上打算盘。我看着鸡蛋在那个黑亮亮的罐子里高起来,又矮下去,巴巴地盼着过生日。生日这天,母亲必然会煮两个鸡蛋。圆滚滚的鸡蛋,在手心里握着,从村子的东边逛到西边,村头逛到村尾,收割着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直到鸡蛋凉透了,我才会剥了蛋壳,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享用。此时,空气如黏稠的旋涡,在家门口的青草上结晶。幸福,如此充沛。
④某年中秋,我在外婆家吃到了水蒸蛋。那么滑嫩嫩,那么黄澄澄,真是好吃得掉眉毛啊。从此,念念不忘。
⑤一次,我不知为何狂拉肚子,身子虚脱无力。母亲背着我去村里的赤脚医生处看病。回来的路上,母亲问我想吃什么,我脱口而出:水蒸蛋。
⑥几年后,家里条件渐渐好转。水蒸蛋不再是稀罕之物。母亲将鸡蛋往灶沿上一磕,一轮红黄色的朝阳滑入高脚碗。再一磕,两轮朝阳卧在碗底,并肩微笑。母亲用小调羹加入细盐,倒入凉开水,取一双筷子按顺时针方向搅拌。
⑦等米饭煮开了,母亲打开铁锅的木盖子,拿勺子舀出汤水,把搅拌好的鸡蛋搁在饭的上面,再盖回木盖子。火苗继续舔着锅底,舔着舔着,米饭就发出快乐的声音,啪啪啪,像压抑着内心的欢喜暗地里放着小鞭炮。母亲撤掉明火,让米饭再焖上一会儿。
⑧在米饭腾腾的热气里,母亲端出了水蒸蛋,撒入葱花,挑一点猪油。嫩黄色的蛋,嫩绿色的葱,像极了初春的原野,沉睡的一切都在熏风里醒来,肠胃的每一层褶皱,都被熨得平平整整、舒舒服服。
⑨如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各路佳肴,早已宠坏了我的胃。某天,朋友送来海参和花蛤,我突然想做一个高大上的水蒸蛋。我期待着水蒸蛋的华丽登场。它既有小时候明澈的味道,又有新生活蓬勃的滋味。
⑩可是,真正的答案总是躲在“可是”的身后挤眉弄眼。鸡蛋根本没有想象中的好吃。海鲜的鲜和鸡蛋的嫩,似乎各自贴着滑梯的一侧,钻入草丛了。
不知什么时候起,母亲又开始养鸡了。她在新房子的院子一角搭了个小砖房,门口用稻草做了个鸡窝,还买了一个装了轮子的镬灶。我回家时,母亲正用镬灶在门口煮饭。硬柴在熊熊燃烧,炊烟解开衣襟,恣意起舞。我恍然回到了旧时光。
吃饭时,我才发现母亲做了水蒸蛋。嫩滑如果冻,黄亮似柚子,配着嫩绿的葱,浅红的生抽,色香味齐齐上阵,彻底把我俘虏。
原来,母亲把我无意间的感慨,放在了心上。
后来,只要我一回家,母亲就会让我带走一袋鸡蛋。自己散养的,才好吃。母亲很是笃定。
我拿过搁在大理石上的两个鸡蛋,它们一头俏皮,一头憨厚,个个小巧玲珑。我把它们磕到白瓷碗里,加入冷开水和盐开始搅拌。筷子在顺时针运动,鲜黄色和亮白色开始旋转,起舞,融合。看着看着,我的眼前幻化出恢宏的场景:一个顽童正在搅动大海。万千奔马在旋涡中起伏嘶鸣,划出层层叠叠圆润的弧线,不停地向深处开拓。马儿扬起的鬃毛化成了可爱的云朵……我把筷子一收,海浪顽皮地摇摆一二,倏地收了脾气。眼前是一片可爱的嫩黄色,带着温润的质感、轻浅的美好。
窗外的阳光,洒在嫩黄色的水蒸蛋上,就像在述说一个幸福的故事。
(有删改)
8.(考点:人物形象)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示例:有规划,勤劳能干,懂人情世故,有着娴熟厨艺的人。(写出三点即可)
9.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考点:句子赏析)结合文章内容,请从动作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在米饭腾腾的热气里,母亲端出了水蒸蛋,撒入葱花,挑一点猪油。
示例:通过“端出”“撒入”“挑”等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了母亲动作的娴熟,写出了母亲给自己孩子做水蒸蛋时的快乐,也间接写出了“我”被母爱笼罩着的幸福感受。
(2)(考点:词语赏析)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品味其表达效果。
后来,只要我一回家,母亲就会让我带走一袋鸡蛋。自己散养的,才好吃。母亲很是笃定。
示例:“笃定”在这里是确信、深信,有把握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对“我”的了解之深,反映出母亲对“我”深厚的爱。
10.(考点:段落的作用)有读者认为第③段多余,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示例:不同意。第③段写自己舍不得吃水煮蛋,既形象地写出了当时家中的贫困及贫困中的幸福,又为引出下文“好吃得掉眉毛”的“滑嫩嫩”“黄澄澄”的水蒸蛋做了铺垫。所以不可以删去。(分析合理即可)
11.(考点:拓展延伸)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怎样看待文中的“幸福”。
示例:小小的鸡蛋承载了母亲浓浓的爱,无论在贫困年代还是生活好了起来后,色香味俱全的鸡蛋中凝聚的是母爱,以及母爱带来的温馨和美好,它始终伴随着“我”,让“我”感到幸福;同时,通过小小的鸡蛋,也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也让人感到幸福。(言之有理即可)
创新写作
课文最后一段情景交融,学习这种写作手法,试着自己写一段景物描写以抒发某种情感。
【课文回放】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写作指导】
此段通过绚丽多彩的菊花展现了秋天美丽的一面,也象征着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对母亲的歌颂与赞美。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情景交融呢?
首先,在写作之前要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即是说,要先确定表达什么“情”,由此决定写景材料的取舍、详略及顺序。其次,选取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的景物。最后,在这个景物片段写作中,要做到情是景的精髓,景是情的依托,情与景自然交融。应重点描绘景色之美,抒写感情之真。
【例文】
听,下雨了,田间小路上,城镇街道上,朵朵美丽的伞花在雨雾中悄悄绽放,或鲜艳,或清淡,或悠闲,或忙碌……伞花下的心灵,经过一夜的听雨,或许不再浮躁。安静是暂时地享受生命,而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所以雨中的脚步永不停歇,因为希望还在,明天还在。听,下雨了;是,下雨了。让浮躁的心灵、喧嚣的尘世,静静地聆听天籁之音,静静地品味这份精美与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