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6 12:1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主要作品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悬崖上的一课》等。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心理学与成长》(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田文慧译。原题为《悬崖上的一课》,选入课本时改为现在的题目,并做了删改。讲的是“我”小时候在一道悬崖上发生的故事以及从中获得的影响“我”一生的经验。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走一步,再走一步
人生经验
经受历练
回忆往事 爬崖遇险 父助脱险 感悟人生
首尾照应
主旨点睛
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的经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可以克服。
自主学习
字音字形
zhuó(灼)人 厌倦(juàn) 附和(hè)
mù(暮)色 怦怦(pēnɡ) 突兀(wù)
晕眩(yūn) kù(酷)热 哭qì(泣)
安慰(wèi) 凌乱(línɡ) 惊讶(jīnɡ)
恍惚(huǎnɡ hū) 畏惧(jù) 抽噎(yē)
cháo(嘲)笑 pā(趴)着 嗓子(sǎnɡ)
shēn yín(呻吟) 天旋地转(xuán) 哄堂大笑(hōng)
参差不齐(cēn cī) 惊慌失cuò(措)
词语释义
1.耸立:高高地直立。
2.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3.突兀:高耸的样子;突然,出乎意外。
4.抽噎:一吸一顿地哭泣。
5.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6.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7.惊慌失措: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课内精读
1.(考点:人物形象)谈谈你对文中父亲这一形象的理解。
示例:父亲是一个善于引导,懂得教育、帮助孩子成长的好父亲。他明白给孩子指导、鼓励,可以使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岩脊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他并没有跑上去救孩子。因为父亲深知,如果自己救了孩子,孩子的能力就毫无长进。父亲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证明,作者确实获得了永生难忘的经验。
2.(考点:内容理解)“我”爬下悬崖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最初,毫无信心(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继而,有了信心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随后,信心大增(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最后,有了巨大的成就感和骄傲的感觉。
3.(考点: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周围一片寂静……”“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这些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些是典型的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了“我”的恐惧心理,为下文写“脱险”做铺垫。
4.(考点:内容理解、谈启发)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示例:不要小看这“一小步”,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父亲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从尝试中获得成功,获得信心,变得勇敢起来。我们在困难面前要敢于挑战,敢于尝试,才能克服困难。
巩固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哭泣(qì) 凌乱(líng) 峭壁(qiào) 不能动弹(tɑn)
B.崩坍(bēn) 蓬乱(pénɡ) 降临(lín) 令人畏惧(jù)
C.凝视(nínɡ) 嘲笑(cháo) 晕车(yùn) 头晕目眩(xuàn)
D.陡峭(dǒu) 悬崖(yá) 摔死(shuāi) 小心翼翼(yì)
【解析】B.崩(bē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厌倦 灼烧 天旋地转 惊慌失错
B.酷热 突勿 变化莫测 哄然大笑
C.呻吟 抽噎 随声附和 参差不齐
D.安慰 幕色 气喘吁吁 神情恍惚
【解析】A.惊慌失措;B.突兀;D.暮色。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城里人能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的天空上一丸灰白,但____于无数路灯之中,____于各种噪音之中,____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死鱼眼睛一只,____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A.晦暗 磨损 昙花一现 丢掉
B.暗淡 磨损 稍纵即逝 丢弃
C.暗淡 破损 稍纵即逝 丢掉
D.晦暗 破损 昙花一现 丢弃
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我们在阅读、浏览、发送信息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数据”,可以成为改进教育评价、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根据。(“阅读”与“浏览”语序不当)
B.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否得到提高,关键在于平时加强锻炼。(“能否”与“关键在于”两面对一面)
C.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的原因”和“是因为”造成句式杂糅)
D.通过延时摄影镜头,使元阳梯田、昆明滇池等景点呈现出唯美震撼、梦幻浪漫的画面。(“通过”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
【解析】A.“改进教育评价”与“反馈教学效果”语序不当,应将二者调换位置。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①直至今日,这一问题虽然受到高度关注,但真正落实到位,让每一位学生均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仍面临诸多困难。
②一方面是劳动教育如何才能成为学校易于开展的一门功课。
③谁都知道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可现实中学校的劳动教育长期被弱化。
④因此,只有因地制宜解决好困难,学生的劳动技能才能够提升。
⑤另一方面是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
A.③①②⑤④ B.③④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③①②⑤
6.(2022武汉中考)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B )
A.国家话剧院推出的话剧《铁流东进》,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新探索,取得了新突破。该剧用小场面、小切口的方式讲述故事,让观众倍感亲切。
B.落实劳动教育需家校共同努力:学校要设计多样化课程,采取沉浸式教育方式:家长要制定劳动清单,采取体验式教育方式,协同育人才能形成合力。
C.生态环境局向全市人民发出“无痕露营”倡议,该倡议与“无痕山林”的理念相通,都强调在亲近自然时,要尊重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D.门类丰富、体系完备的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家园。人们只要走进博物馆,就能欣赏自然和人文精华,从中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获得精神享受。
【解析】B.第二个冒号改为分号。
综合运用
7.【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上阳台帖》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天宝三年创作的纸本墨迹甲书法作品,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甲:草书乙:篆书)
(1)请从括号中选择正确选项填在横线上。
《上阳台帖》
(2)请仔细观察下列字帖,从中挑选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正楷将他们书写在田字格中。
阅读迁移
(2022湘潭中考)【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下雨天出门远行
沈婧懿
①多年以后,每当他站在火车站的大门口,总会想起他拖着行李箱独自去远方的阴雨绵绵的那个下午。
②那天下午,他收拾完上路必需的行装,背上吉他,拖着行李箱出门了。
③天在下雨,让原本就显得有些悲壮的远行更添了一份凄凉。雨不大,缠绵如丝,像是故土对他恳切的挽留,轻轻柔柔飘落在他的头发上,于发梢积出细小的雨珠连成网,将他的薄外套淋得到处是深浅不一的痕迹。天阴阴的,压下来,世界晦暗。透过这迷离的雨雾,他恍惚看到路上的行人向他迎面走来,汇成浩荡的人潮,或者说,是他感到自己正孤独地在人潮中逆流而行。
④“我要去哪里?”他脑海里忽然冒出这个问题,但他马上清醒过来,他要去赶公交,去火车站,去寻找诗和远方。诗和远方,多么诱人的字眼,那里春风十里,鲜花遍地,阳光从枝叶间斑驳落下,湖面静若碧玉。
⑤彼时正是十一月,冬寒料峭。他站在公交车站台上,缩着脖子,手插口袋,望着坑坑洼洼的马路,内心茫然。雨越下越大,雨珠一串串沿着站台的棚檐滴落下来,形成一片雨帘,将他包围在里面。
⑥破旧的公交车终于摇摇晃晃地来了。门打开的那一刻,他真想扭头回去。车上乌泱泱地挤满了人,污浊的空气冲出车门,巨浪一般朝他扑面而来,天地间雨的清新与惆怅顿时消失全无。他犹豫了好一会儿,最终在司机不耐烦的催促声中上了车。
⑦车上真挤。他背着吉他,拖着行李箱硬着头皮使劲往里面挤去,车上的人勉强闪开身,为他攒出一条缝。他艰难地裹挟在乘客当中,动弹不得,在这密不透风的小匣子一般的空间里,各种人身上散出的气味和发动机的汽油味混合在一起,闷得他喘不过气来,胃里翻江倒海。顿时,他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⑧诗和远方连影子都未瞧见,生活已给了他当头棒喝。
⑨车外,雨还在下。车窗上的雨越积越多,由细细密密的小颗聚集成大颗,从玻璃窗上艰涩地滚落,像一个人哀怨的泪水。他看得出了神,觉得这场雨应该下在马孔多①。
⑩我要去哪里啊?哦,要去远方,要去寻找向往已久的诗意生活。可车上这些人呢?他们也是去追求诗和远方吗?
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年迈的老人背着蛇皮袋,颤颤巍巍地佝偻着身躯。魁梧的大叔倚在座位旁玩手机,几个中年妇女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时髦女郎的电话响了又响……他从狭窄的缝隙里望过去,一时间分不清是自己上错了车,还是他们搞错了目的地。
车一站一停,离终点站越近,人就越少,车里的空间有了松动。年轻妈妈在一个空出来的座位上坐下,把孩子放在自己膝上。有青年人给年迈的老者让了座,老人坐下后把巨大的蛇皮袋紧紧地抱在怀里。中年妇女要下车了,彼此道别,约定“下次再聚”,这使得车里一下子安静了不少。那个魁梧的大叔呢?依然一心扑在手机上。
就这样,公交拖着一车截然不同的人,到达了它的终点站。
火车站的大楼巍然矗立在眼前,尽管是下雨天,人群依然如翻涌的浪潮持续不断地奔向它。他愣愣地看着,火车站的胃口可真大,似乎能吞下全世界的旅行者,而来来往往的列车,就像这巨兽缓缓蠕动的肠道。他忍不住抬头回望身后的公交车,公交车犹如一个被遗弃的玩具,刚刚吐出那个背着蛇皮袋的老人,就缓缓关上车门,一瘸一拐地驶出他的视线。他似乎看见,多年以后回到故乡的自己,大约也是这个模样,背着把旧吉他,步履蹒跚,眼睛浑浊。
雨仍是下个不停。
视线愈渐模糊。他打了个寒战,忽地听见心里有个声音在说话:“别傻了,十一月的马孔多下雨很正常。”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比公交车更拥挤的人群,更错综复杂的世界。他顿时醒悟,所谓的诗和远方,从来就是这样。
他整了整行李,迎着风雨向火车站走去。多年以后,当他想起那个独自出门远行的阴雨绵绵的下午,总会像回想起一句箴言那样在心里念叨,十一月的马孔多本来就会下雨。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2?01,有删改)
【注】①马孔多:《百年孤独》中一个虚构的城市。马孔多在下雨,反映一种孤独忧愁的心境。
8.(考点:情节概括)通读全文,根据小说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收拾出门——孤独而行——观察乘客——到达火车站
9.(考点:句子赏析)按要求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雨越下越大,雨珠一串串沿着站台的棚檐滴落下来,形成一片雨帘,将他包围在里面。(从描写的角度)
运用环境描写,写当时雨下得很大,渲染了压抑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的孤独。
(2)他背着吉他,拖着行李箱硬着头皮使劲往里面挤去,车上的人勉强闪开身,为他攒出一条缝。(从词语的角度)
“攒出”是一点一点积攒的意思,文中指在公交车上,人们为年轻人积攒出一条通道,写出了车上的拥挤。
10.(考点:内容理解)第段写道:“他顿时醒悟,所谓的诗和远方,从来就是这样。”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他”悟到了什么。
主人公悟到人生要追求的美好梦想从来都是这样,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经历挫折才能实现。可能未来,他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11.(考点:拓展延伸)若干年之后,你也会背起行囊走向远方。请结合本文内容和链接材料,写一段话给未来的自己。(50字左右)
链接材料: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示例:未来的自己,你应该已经到了背起行囊走向远方的年纪了,请相信你自己心中的诗和远方,请相信我们可以战胜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人生就是这样,当你选择了一条路,就意味着会有另一条路时刻牵动着你的心,但是请坚定,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路途,都会有荆棘和鲜花。只有你勇往直前,才可能看到那个美丽的未来。
技法点拨
句子的理解。
【方法技巧】
考查点主要是哲理句和修辞句这两类句子的含义。在理解这两类句子的含义时,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第一步,抓关键词。首先,找到句子中的关键词,将对句子的理解缩小到对词语的理解;其次,弄清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关键词来理解句子。
第二步,如果有修辞,则判断其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从修辞的角度着手理解。
第三步,如果是哲理句,可在把握观点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作者阐述的哲理表达出来,阐述时要与文章的主题有关。
不管是哪类句子的理解,都必须紧扣文章中心论点,联系上下文(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