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检测卷
[古诗文考查涉及第三单元内容]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爷爷退休在家,一改以往暴怒无常的状态,变得平易近人,兴起时一个人还会____大笑。闲时小心翼翼侍(shì)弄花草,哼唱几句“一霎(chà)时把七情俱已昧尽,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的戏曲唱段,遭受了我们的一致好评,将生活过成了诗和远方。
爷爷有时把奶奶的叮嘱(zhǔ)抛在脑后,看报纸看到深夜,一早却能____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炫耀他看到的新闻:新上任的区委书记×××对区图书馆____全民阅读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对图书馆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沙龙活动;二是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展开有关问题研究;三是____一支有奉献精神,有爱心、有耐心的志愿者队伍。
奶奶埋怨爷爷絮叨,爷爷感慨(kǎi)奶奶对时事莫不关心。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侍(shì) B.霎(chà) C.嘱(zhǔ) D.慨(kǎi)
【解析】B.霎(shà)。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暴怒 B.小心翼翼 C.絮叨 D.莫不关心
【解析】D.漠不关心。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哄然 神采奕奕 鼓动 招聘
B.突然 兴高采烈 鼓动 招募
C.突然 神采奕奕 推动 招募
D.哄然 神采奕奕 推动 招聘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A.受到了我们的一致好评
B.一致受到了我们的好评
C.一致遭受了我们的好评
D.受到了一致我们的好评
【解析】画线句子用词不当,应将“遭受”改为“受到”。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
A.《荷叶·母亲》这首散文诗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作者是冰心,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B.《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泰戈尔,这篇散文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孩子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爱。
C.《散步》中“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句,用一个“熬”字形象地写出了母亲面对漫长的严冬,在身体和精神方面经受的折磨与艰辛。
D.《世说新语》是主要记载魏晋士大夫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况,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主持编写的。
【解析】D.《世说新语》是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的志人小说集。
6.名篇名句默写。【(1)~(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5)(6)题必答,每空1分,共6分】
(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4)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曹操在《观沧海》中点明观海地点,总领全诗景物描写的诗句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6)《天净沙·秋思》中直接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七年级(2)班要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活动,欢迎××中学的师生来学校交流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7~8题。
7.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活动设计一段开场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2分)
示例:朋友是生生世世的牵挂,朋友就像收藏的宝贝,不是每天都捧在手里,但是无比珍贵。让我们带着真诚与爱心,一起欢迎××中学的师生朋友们,和我们一起开启友谊的新篇章!
8.为了欢迎××中学的师生们,请你拟写一则标语,以此来表达你们之间最诚挚的友谊。(2分)
示例:恩泽润心如雨露,友谊长存似日月。
(二)名著阅读。(4分)
9.班级开展《朝花夕拾》学习活动,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2分)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颈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一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宁愿生一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
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迎神赛会,这些情景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里。
(2)《父亲的病》和《琐记》都写到衍太太。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示例一:《父亲的病》中,衍太太让“我”在父亲临终之际大声呼唤父亲,表现出她的迷信与愚昧。 示例二:《琐记》中,衍太太怂恿孩子们在冬天吃冰、打旋子以及怂恿“我”私拿母亲的钱并散播流言,表现出她的虚伪、阴险(或:狡诈、心术不正)。
(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
10.请仔细观察以下的字帖,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2分)
11.下列属于“行云流水、龙飞凤舞、连绵不绝、气势磅礴、奔放纵逸”特点的书法作品是( D )(2分)
A B C D
三、阅读(12~24题,共32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13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联中,“阔”“悬”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这两个字好在哪里?(2分)
示例:“阔”字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给人一种宽广无垠的空间感。“悬”是帆笔直高挂的样子,诗人以数幅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一幅极具美感的动态景象。
13.说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哲理。(2分)
示例:揭示了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的自然规律,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乙】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①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选自《韩非子·说难》,有删改)
【注释】①父(fǔ):老人。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2)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相比
(3)暮而果大亡其财 亡:丢失
(4)其家甚智其子 智:认为……聪明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2)不筑,必将有盗。
译:如果不(赶紧)修筑(墙),一定有盗贼进来。
16.甲、乙两文中的家长都对孩子进行了赞赏,请你各用一个字加以概括。(2分)
甲:笑
乙:智
17.请你对甲、乙两文中家长对孩子的赞赏方式进行简要评价。(2分)
甲文:创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利于孩子的成长。
乙文:虽然也是对孩子敏锐的洞察力予以肯定,但因关系的亲疏而怀疑邻居,给孩子错误的导向,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参考译文·乙】宋国有个富人,(因)天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的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墙),一定有盗贼进来。”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那个老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7分)
母亲的味道
①母亲的习惯、做派和别的女人完全不同,她像男人一样抽烟,喜欢盘腿坐在床上,嗓门粗大,说话的语气总像跟人吵架。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母亲身上的味道,又酸又臭,稍微靠近一些,便熏得我头晕恶心。后来我知道,母亲是有狐臭。都说狐臭会遗传,我却没有,反而对气味格外敏感。这使我在懂事之后,便开始远远地避开母亲。
②我10岁那年,父亲在为人盖房时从二楼摔下来去世了。从此,母亲在菜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鱼,一年四季穿着高筒胶鞋在水里蹚来蹚去。每天晚上,母亲收摊回来,人都会累成一摊泥。我给母亲温一盆洗澡水,洗好碗后便躲进自己的房间里。可是最终还是被母亲喊出来给她搓背。母亲的身上又添了浓烈的鱼腥味,和着难闻的狐臭味,我几乎无法呼吸。胡乱搓几把,我便逃也似的离开。
③那年冬天,因为城市改造重建,那个菜市场被拆除,母亲失业了。母亲的失业,意味着这个家失去了最坚实的支撑,也意味着我的大学梦将成为一个泡影。那些夜里,母亲似乎一直在咳嗽。有一次,我被母亲的咳嗽声惊醒,走到母亲的屋门前,屋门虚掩着,母亲背对着我在擦父亲的照片,我听见母亲对着照片说:“……真真这丫头从小心气就高,我不能把她给耽误了……”
④我站在门外,心突然又酸又软,泪水成串地滴落下来……
⑤母亲终于找到了新的工作,是在一家医院里打扫卫生。她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赶到医院,拖地板、洗马桶,在八点之前,要把整幢楼的卫生全部打扫完毕。这份又脏又累没有人愿意干的活儿,母亲却做得很开心。她身上的味道越来越复杂,有时是刺鼻的消毒水的味道,有时是清洗剂的淡淡香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熟悉的缘故,母亲身上的狐臭味越来越淡,到后来,我竟闻不出那种气味了。
⑥后来,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每隔一段日子,母亲会准时寄钱和信来,总是说让我安心念书,说自己很好……薄薄的信纸上,仍然是母亲特有的复杂味道。大二的寒假,我回家过年,在小城下车,已经是夜里十点。地上铺着厚厚的雪,寒气逼人。我走出车站,搓着冻僵的双手,疾步往家赶。没走几步,就听见一声熟悉的吆喝:烤红薯,香甜的烤红薯……是那个我一直听了二十年的口音。我慢慢走过去。直到我走近,母亲才怔了怔,扑过来为我拍肩上的雪,一把把我拉到炉子旁,把一个烤红薯塞在我手里,一迭声地问我:“冷吗?累吗?甜吗?”母亲身上满是烤红薯香甜的味道,很浓很浓的香味。
⑦那夜我帮母亲推着车一起回家,一路上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母亲说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医院的活儿人家不让做了;母亲说一斤烤红薯能挣三毛钱,卖一天,也能挣不少钱呢;母亲还说,我有钱,你在学校一定不能替我省钱,要吃好……
⑧我跟在母亲身后,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和迟缓的步履,什么话都说不出来,泪悄悄地模糊了双眼。
⑨研究生毕业后,我拒绝了北京好几家大公司的挽留,执意回了老家那座小城。母亲很歉疚:都是因为我,不然你留在北京发展多好,咱这小城,委屈你了。我笑着跟母亲开玩笑说,北京再好,没有妈妈,也是一座空城。母亲笑笑,不再说什么,起身收拾碗筷,却背过身,手在脸上迅速地抹了一下,又抹了一下。
⑩回家以后,帮母亲洗澡,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当这时,母亲身上的狐臭味、鱼腥味、汗酸味、香烟味、消毒水味、烤红薯味、油烟味——那些为了养活一个家而散发的味道,似乎全消失殆尽。
我闻到的,是芬芳的香味,那淡而舒缓的芳香,才是母亲真正的味道。
(有删改)
18.文章围绕母亲主要写了四件事,请根据表格中的提示,简要概括其余两件事。(2分)
事件 主要内容概括
一 (1)父亲去世后,在菜市场租了摊位卖鱼
二 失业后担心“我”的学业,半夜向父亲的照片诉说
三 (2)到医院打扫卫生
四 卖烤红薯供“我”上大学
19.结合语境,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运用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因付出得到回报而欣慰,因“我”的懂事而感动。
20.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作答。(2分)
示例:粗俗,大大咧咧;吃苦耐劳;关爱孩子;坚忍;无私奉献。(答出两点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11分)
发现大地的星星
迟子建
①我出生在东北,这里的星空四季都是花园,星星花儿是开不败的。
②春天,大人开始翻地耕种,上肥、打垄、播种。那些小小的种子埋进土里,隔不多久,就会在孩子们的期盼中长出绿苗。菠菜、小白菜、水萝卜,要不了多久就水灵灵地上了餐桌。田里的杂草总是伴着庄稼生长,拔草的工作就落到孩子身上。我们把猪喜欢吃的灰菜、荠菜、车轱辘菜……一把一把丢到猪圈,猪享用时眼神都是温柔的。
③夏天,大人会在院子里搭上临时灶,把餐桌搬到灶旁。菜园里的茄子、豆角、西红柿姹紫嫣红,摘下来洗净切碎放进油锅,再有几片肉,就满院子都是香味了。“哟,好香啊——”门外邻居走过,赞一句。“来来来,一起吃。”主人笑着留客,眼睛弯成了月牙。“家里饭熟了——”笑声远了。吃过饭,邻居来串门,主人泡一壶茉莉花茶待客,蚊子也来凑热闹。孩子们最爱做的,是燃一堆艾草熏蚊子,蚊烟缭绕,大人搂着孩子,喝茶,闲聊。蚊烟散了,月亮和星星也出来了。
④秋天到,风又硬了。大雁南飞了,林间落叶了,河水枯瘦了,该抓紧时间收秋了。女人最忙碌,白天田间收割,晚上为家人翻新棉袄棉裤。收了秋,把土豆、萝卜、白菜下到地窖,再腌上一大缸酸菜。鸡架被抬进灶房一角,在菜园散了半年步的鸡被圈了起来,不能到处溜达了。我就多了一项活儿,每天早起把炉膛的灰掏了,均匀撒到鸡架下,盖在鸡粪上再扫出来,撮到园里攒起来做肥料,开春用来种倭瓜,倭瓜很面;剩下的种花,花朵就好似饱吸了颜料,格外艳丽。
⑤冬天拉开帷幕,就是一出长达半年的大剧。一家人偎在火炉旁吃东西,爷爷奶奶讲着山里冬天的旧事,像说书一样精彩:狍子、野兔努力扒开厚厚的积雪,才能扒出干枯的浆果和蘑菇充饥;留鸟在树缝中探寻,才能找到僵死的虫子果腹。孩子们扑闪着眼睛,担忧着野兔的命运。腊月一到,大人就开始忙年,宰年猪,蒸干粮,洗被扫尘,用旧报纸裱糊墙壁屋顶;买春联年画爆竹,买烟酒糖茶罐头,买花生瓜子。我们女孩子吵着买漂亮的发夹头绳,让彩蝶先落到头上迎接春天。
⑥我最喜欢童年的“识字板”。冬日晚饭后,我站在炕头朗读糊在墙壁上、顶棚上的旧报纸,不认识的字就问父亲。他讲解时,还要讲它不同的意思,让我明白字跟人一样有多重性格,识别它们不容易。父母用一块糖奖励我,我含着它入梦。
⑦熬过一冬,向阳山坡的积雪开始消融时,蓝紫色毛茸茸的鼠尾巴花就顶着冰凌开了。春天所到之处,碧草萌发,糊了一冬的窗纸和毛毡拆卸下来,屋子陡然明亮起来,鸡架被挪回菜园,买来猪仔,家里的猪圈又有了生气。看门狗从窝里出来,以主子的姿态,得意扬扬地站在院门口,审视过往的行人。若是主人的亲戚和熟人,它们无须请示,摇着尾巴就迎进院子了;若是生人,它们就汪汪叫,提醒主人有客来了。
⑧日子朴素而温暖地流淌着,生活也在发生着令我们欣喜和激动的变化。电灯取代蜡烛那天,全家人盘腿坐在炕上,不相信头顶小小的圆玻璃脑袋发出的光,比蜡烛亮几百倍,能照见角落里织网的蜘蛛。镇上第一户人家买来电视,孩子们一拨拨涌入他家,炕上地上全是人。主人边拨动旋钮,边大声说:“别挤别挤!别踩着弟弟妹妹!”黑白画面出现了,里面的人说话了,真过瘾。我们更忘不了铁轨铺到镇子,第一列火车呼啸而过时,一帮人追着火车啧啧惊叹的情景。
⑨百姓的家长里短,生活的酸甜苦辣,草木的荣枯变化,万物的雨露寒霜,这些都是我下笔的动力。
⑩我觉得这天地间有两个星空,一个是高悬上苍的澄明星空,要抬头仰望;一个是低垂人间的大地星空,需低头拾取。一个作家不断挖掘这片土地上的自然与人性之光,就是发现大地的星星。
(有删改)
21.请仔细阅读文章②~⑥段,补全下面图表中的内容。(2分)
季节 人 春 夏 秋 冬
大人 (1)翻地耕种 做饭串门 收秋备冬 教子忙年
孩子 拔草喂猪 (2)燃艾熏蚊 扫粪攒肥 听“书”识字
22.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5分)
(1)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下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哟,好香啊——”门外邻居走过,赞一句。“来来来,一起吃。”主人笑着留客,眼睛弯成了月牙。“家里饭熟了——”笑声远了。
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邻里间互相问候的场景,表现出邻里关系的和睦,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美好生活的热爱。
(2)文中父亲为“我”讲字时要讲它不同的意思。请你也为我们讲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冬天拉开帷幕,就是一出长达半年的大剧。
“大剧”原指盛大的戏剧,这里指持续时间很长,内容丰富、精彩充实的故乡冬天的生活。
23.请简析第⑧段画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2分)
画横线的句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写故乡四季轮转中的美好往事,开启下文对故乡生活变化的叙述。
24.请根据选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第⑩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理解。(2分)
示例:一个作家要善于发现并记录生活中那些平凡而美好的事物,朴素而温暖的情感。我们也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听到夏夜的阵阵虫鸣时,我们会因这份静谧与美好而嘴角带笑;阳光和煦、春风拂面时,我们会联想到父母、老师的培育之情;看到登山队员登顶时的景象,我们会感受到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举出一例,意近即可)
四、写作(40分)
25.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分)
题目一:在青春的世界里,是什么驱走了你的迷茫,打开你的心扉,让你荡起奋进的双桨?是什么使你相信:枯枝会绽出绿意,沙粒会变成珍珠?请以《因为,我的青春拥抱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请以《是你让我超越平凡的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