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6 12:1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其一)
自主学习
原文赏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与众不同,一改常态:悲秋是古诗的常见主题,诗人却一反常态,写爱秋,表现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借鹤而写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
走近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写作背景
《秋词》选自《刘禹锡集》卷二十六(中华书局1990年版)。其题下共有诗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永贞元年(805),唐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运动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被贬。《秋词(其一)》就是诗人被贬朗州时写的。
主题思想
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的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特色赏析
气势雄浑,意境壮丽,熔情、景、理于一炉。
诗的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但是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秋景最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不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诗的后两句,诗人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巩固提升
1.诗中一反常态写爱秋的句子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诗中写出了诗人想要摆脱束缚,乐观向上的句子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如何理解诗中的“鹤”?
示例:那振翅高飞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使这首诗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的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是奋斗精神的体现。
4.诗的前两句用的是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人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自己的心境。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5.“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
“排”是“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夜雨寄北
自主学习
原文赏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设问点题: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来,写了此时的眼前之景:“巴山夜雨涨秋池”,“涨”字既写出巴山雨水注入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虚写反衬:这两句写的不是眼前的实景,而是诗人设想未来相聚的美好场景,用反衬的手法来表现诗人此时孤寂的心情。
走近作者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著有《李义山诗集》。
写作背景
《夜雨寄北》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寄北,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特色赏析
借景抒情,虚实结合。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诗人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的怀念之情。后两句通过设想来日重逢畅谈昔日相思的情境,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巩固提升
1.诗中在一问一答中将失望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句子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诗中想象回家后团聚的情景,时空交错、虚实相生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示例: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4.《夜雨寄北》明明写今日的离情,第三、四句却设想将来的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用想象未来团聚的欢乐反衬如今离别的相思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秉烛夜谈的话题,增添了未来重逢时的欢乐。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真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自主学习
原文赏析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对比:“僵卧孤村不自哀”描述了诗人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此时凄凉的境遇。“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显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由实入虚:在风雨声中进入梦境,梦中所见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说明诗人始终有着一颗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爱国心。
走近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他因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挤和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文学作品的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写作背景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选自《剑南诗稿校注》卷二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其题下共有诗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农历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接近70岁,虽然年迈,但是爱国热情丝毫未减,期待能报效朝廷。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当然已不可能实现。就在十一月四日那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诗人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主题思想
诗人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爱国之情,表达了自己要收复失地、为统一国家而献身的愿望。
特色赏析
虚实结合。
前三句实写诗人僵卧孤村、年老多病,仍想着报效国家,后一句虚写,转入梦境,梦中所见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巩固提升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写诗人虽年老体衰但仍然想着戍守边关的句子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本诗由实到虚,写诗人奔赴战场的句子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诗中的“僵”“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
“僵”“孤”写出了诗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的凄凉处境。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出诗人的意志坚定不移。
4.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表达了诗人要收复失地,为实现国家统一而献身的愿望。
5.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
“风吹雨”既是叙写现实中的风雨,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了爱国之情。
潼关
自主学习
原文赏析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次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借景抒情: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表现了诗人想要冲破束缚、勇往直前的心态。
走近作者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
写作背景
《潼关》选自《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岭,当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重地。这是谭嗣同十多岁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经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的风景所震撼而写下的一首诗。
主题思想
诗人借在潼关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想要冲破束缚、勇往直前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特色赏析
借景抒情。
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了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激情、这愿望,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巩固提升
1.《潼关》中表达诗人想要冲破束缚、勇往直前的句子是: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2.本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潼关险要的句子是: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拟人。“簇”赋予“云”以人的动作;“嫌束”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4.山水本无情,只不过是大自然的景观,为何在谭嗣同的眼里,山水似乎都有了壮怀激烈的举动?
当时诗人所处环境下的中国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任意欺凌的国家,诗人对此深感愤慨,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为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决罗网、勇往直前、改变国家命运的心境相似,移情于物,所以山水似乎都有了壮怀激烈的举动。
5.诗歌描绘了北方怎样的风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描绘了北方山水的壮阔与气势磅礴。表达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