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检测卷(一)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检测卷(一)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6 12:2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期末检测卷(一)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新词语,有些已溘然长逝,有些仍美丽娉(pīng)婷。新词语被时光的河流所____,有些则____下来,____与生动了平稳的语言之湖,更能____新时代的观念与行动方式。
以前我们总想记住某些词语和箴(jiǎn)言,现在却没有这种动力了——“没关系,我的电脑里有”“我的手机里有”。我常跟学生说,拣索能力是很容易学的。全世界的图书都在一个“云”里,将来稀缺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不依附于前人、今人,不盲从于社会。
在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要宽宥(yòu)这个世界的无趣,要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不拘泥(nì)于现实。要避免让自己的立场、视野和趣味不受周围环境的诱惑,这是很难的。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娉(pīng) B.箴(jiǎn) C.宥(yòu) D.泥(nì)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溘然长逝 B.拣索 C.稀缺 D.铺天盖地
【解析】B.箴(zhēn)。
【解析】B.检索。
B
B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冲散 沉淀 丰富 贴合
B.冲刷 沉淀 丰富 适合
C.冲散 沉没 丰厚 贴合
D.冲刷 沉没 丰厚 适合
A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要让自己的立场、视野和趣味不受周围环境的诱惑,这不是很难。
B.要让自己的立场、视野和趣味受周围环境的诱惑,这不是很难。
C.要避免让自己的立场、视野和趣味受周围环境的诱惑,这是很难的。
D.要避免让自己的立场、视野和趣味受周围环境的诱惑,这不是很难。
【解析】画线句子否定不当,“避免”和“不”任删其一。
C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或是社会治理,都能从“通用计算型”升级为“智能计算型”。
②新计算,不仅能够实现数据在哪里计算就在哪里,而且算力更高、能耗更低,智能更是无所不及。
③从而让生产更加高效、决策更加智能、要素流动更加顺畅。
④如此一来,无论是企业发展、行业转型,还是产业升级。
⑤把握新基建带来的新机遇,要主动拥抱“新计算”。
A.②⑤①④③ B.②③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⑤②④①③
D
6.名篇名句默写。【(1)~(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5)(6)题必答,每空1分,共6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2)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便引诗情到碧霄
何当共剪西窗烛
山入潼关不解平
落花时节又逢君
(5)《诫子书》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助景物表达离别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某科幻电视剧和某科幻电影热映,科幻迷们大呼“过瘾”。在科幻热的背景下,学校开展了“走近中国科幻”专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7~8题。
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年中国科幻产业报告》,以下是其中的两个统计图表。
材料二:汉代《淮南子》中记载了自动行走的车辆:“车莫动而自举,马莫使而自走也。”明代《五杂俎》有秦代秦方镜的记载,据说可以照见人的心胆,相当于现在的核磁共振成像。清代《续子不语》中记载了一种竹管,你对着它说话,语音就可以被记录下来,然后可以寄到远方,给远方的朋友听,这简直可以说是录音机或微信语音功能的“原型”了。
材料三:某科幻电影中,大显身手的外骨骼机器人,来自某智能公司,在现实中主要应用于矿山、消防、物流等行业。电影中“UEG地球联合政府”的多功能机械设备,其实都是实物拍摄,比如运输重卡,由某集团的全地形运输平台改造而来;“螳螂”挖掘机,也是由该集团旗下一款全地形、多用途的应急救援装备ET120步履式挖掘机改装而成。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的信息。(2分)
8.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对材料一中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2分)
2018~2021年,中国科幻阅读产业和衍生品产业营收逐年递增。
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既有传统文化做基础,又有现代科学技术做支撑。
(二)名著阅读。(4分)
9.下面是《朝花夕拾》中描写人物的精彩片段,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A.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C.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D.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1)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片段( )(字母)中的____(人名)。(2分)
A 衍太太 B 藤野先生 C 阿长 D 父亲(有错别字不给分)
(2)请简要评价你所选择的人物。(2分)
示例:A.衍太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封建迷信;B.藤野先生:生活简朴,工作认真,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关心爱护学生;C.长妈妈:虽然迷信、唠叨、愚昧、封建,但善良朴实;D.父亲:专制霸道,非常严格,不懂得儿童心理。
(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
10.请仔细观察以下字帖,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2分)
11.对下列书法作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解析】A.作品甲是行书,落笔超逸,神采脱俗,有“长枪大戟”的独特风格。
甲 乙 丙 丁
A.作品甲是楷书,横平竖直,方方正正,挺拔雄秀,可作楷模。
B.作品乙是隶书,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略微宽扁,沉稳庄重。
C.作品丙是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洒脱奔放,汪洋恣肆。
D.作品丁是篆书,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长,庄严美丽。
三、阅读(12~24题,共3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4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曹 操
12.请你展开合理想象,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画面描述出来。(2分)
示例: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海水,心潮与之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13.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简要赏析。(2分)
示例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眼前海上波澜壮阔的景色和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示例二:诗人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使人们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渴望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①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节选自《中庸》,有删改)
【注释】①措:停止,罢休。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吾日三省吾身 省: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
(3)笃行之 笃:
(4)虽愚必明 明:
自我检查、反省
喜爱,爱好
坚定
聪明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6.针对学习,甲、乙两文提出了哪些相同的观点?(2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人一能之,己百之。
译: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译:别人用一分的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
在做学问上,涉猎要广;要善于提问、请教和思考。
17.阅读甲、乙两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儒家的“博学”观点的。(2分)
示例:①要广泛涉猎,拓宽知识面;②要本着学不会绝不罢休的态度获取知识。
【参考译文·乙】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坚定实行。
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明白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的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
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使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即使柔弱也一定可以坚强起来。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7分)
我的老师齐白石
①白石老师平时作画,既不看真实的对象,也不看草稿,就是那样“凭空”自由自在地在纸上涂写,但笔墨过处,花鸟鱼虫、山水树木尽在手底成长,而且层出不穷,真是到了“胸罗万象”“造化在手”的地步。
②有一次我在江南写生,一天午后,躺在一棵大松树下休息,仰观天际伸出的松枝,忽然感到似在哪里见过。想想才恍然明白,那分枝布叶及松塔的形态,原来就像白石老师的一幅画。这使我感佩老师作画不仅是从造化入手,而且观察得是那
样细致,认识得是那样深刻。过去有人批评国画家的“凭空”作画就是不重视生活,殊不知优秀的传统画家都是把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作为艺术修养极其重要的部分,当他正式进行创作时,认识生活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不能设想白石老师一边执笔一边观看,能画出今天这样生动的小鱼小虾。
③白石老师晚年作画,喜欢题“一挥”两个字,不了解的人就会联想到,大画家作画,信笔草草,一挥而就。实际上,老师在任何时候作画都很认真,很慎重,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如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信手一挥。他写字也是一样,有人请他随便写几个字,他总是把纸叠了又叠,前后打量,再三
斟酌。有时字写了一半,还要抽出笔筒里的竹尺在纸上横量竖量,使我这在旁边帮忙按纸的人都有点着急,甚至感到老师做事有点笨拙。可是等悬挂起来,这些字画马上又会使你惊叹,你会在那厚实拙重之中,感到最大的智慧和神奇。
④老师有句诗道,“采花蜂苦蜜方甜”,好心的艺术家往往只愿把有丰富滋养的甜美成果分享给别人,却不愿别人知道自己所受的辛苦。假若有人问白石老师在他的艺术修养上下过多大的苦功,我想以“铁杵磨成针”来作比也并不怎么过分。就以老师画案上那块砚台来说,那是一块又粗又厚的石砚,但因老师作画之勤,经过千万次的研磨,砚底有的地方已经很薄。
近年别人给他磨墨时,他总是嘱咐往厚处磨,不要把砚底磨穿了。勤学苦练,功夫不可间断,是历代艺术大师的名言,白石老师就是身体力行的典范。
⑤老舍先生收藏了一幅白石老师的钓丝小鱼图。图中很大的篇幅只有一根被微风吹动的钓丝,下边是几条被钓饵所吸引的小鱼,墨色淡淡的。画面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但是,我们眼前却似乎浮现出这样的场景——晚风习习,天边一抹晚霞,人在清澈的池塘边观看游鱼,闲适惬意。画面上那一根钓丝给人无限的想象和美妙的感觉。这张画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白石老师感觉的敏锐和感情的真挚。更可贵的是,这些作品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不会感觉有什么疏远和隔膜。
⑥一次,我陪一位著名的印度诗人去访问老师,老师画了一幅牵牛花送他。画面中的牵牛花迎风向露,欣欣向荣。诗人站在画前激动地说:“这花的艳丽生动使我感到在枝叶间就要穿出一只蝴蝶。”停了一下,他又说:“这不仅是一棵花,这是东方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歌颂。”在国际和平奖授奖仪式上,艺术家郁风代白石老师致答词:“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费了我的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追求的就是和平。”
⑦我很喜欢白石老师九十多岁时画的一棵棕树。棕干笔直冲天,棕叶下垂,笔力之雄健真可说是“力能扛鼎”。我不想说画里的棕皮、棕叶的质感如何地神似,只想说我感受到的那种震撼人心的气魄,正如画上题字“直上青霄无曲处”传达出的中华民族雄迈、昂扬、不屈的精神。我想不管是谁,站在白石老师的作品之前,都会感受到清新蓬勃的气息、雄强健壮的力量扑面而来,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振奋。
⑧白石老师逝世前,还是经常不断地创作,这些作品精神饱满,一点未见衰颓之气。他九十六岁画的一幅秋海棠,红光满纸,神采焕发,浓艳至极。另外一幅万年青,有一种永不衰
竭的生命力。赏画思人,对白石老师“一挥”的题字,我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有删改)
18.文章先回忆了白石老师“凭空”作画、(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三个细节,然后谈到钓丝小鱼图、牵牛花图、棕树图等画作体现的艺术追求,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佩和怀念。(2分)
“一挥”题字
“将穿”石砚
19.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⑦段中“扑面而来”一词的表达效果。(3分)
“扑面而来”把白石老师的作品中蕴含的气息和力量写活了,写出了“我”看到白石老师的作品后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一振的精神状态,表达了“我”对白石老师及其作品的热爱。
20.作者笔下的白石老师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精神品质?依据文章内容列举两点。(2分)
示例:①对生活观察细致,认识深刻。白石老师的作品取法生活,但作画的时候是“凭空”作画。②作画或者写字很认真,很慎重。白石老师给别人写字的时候,前后打量,再三斟酌,横量竖量。③作画勤劳。白石老师使用的砚台经过千万次研磨,都快要把砚底磨穿了。④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白石老师把一个普通人对家乡、祖国、一切生命的热爱都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答出两点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11分)
成 功
①艾斯山上,有一头凶猛异常狡猾异常的野猪。
②据村里老人讲,艾斯山上密林丛中的老虎、黑熊、野狼等猛兽统统都不是这头野猪的对手!在村民的眼中,这头野猪简直就是妖精的转世和恶魔的化身,因为还没有哪个猎人能够成功猎杀这头野猪。
③两位血气方刚的年轻猎人桑克和杰西偏就不信这个邪。他俩从小就是好朋友,又都是争强好胜的性格,从小到大一直都是什么都比,比如说吃的东西要比,戴的胸坠要比,枪法的准头要比,就连打过的猎物多少也要比一比。
④这一次,两个小伙子执意要上山与这头野猪“真刀实枪”地较量一番,他俩倒要看看:到底是那头凶猛异常狡猾异常的野猪更胜一筹,还是两位枪法和胆识均是一流的年轻猎人技高一招?
⑤脸上写满了沧桑的老酋长劝他们:“孩子们,不要冲动了!村子里有多少猎人雄心勃勃地去狩猎,都是有去无还。你们何必去冒这个险呢?”
⑥桑克和杰西都微笑着摇了摇头,很明显,他们并没有接受老酋长的意见。
⑦巧舌如簧的媒婆劝他们:“你们还没有结婚,何必让你们的父母为你们牵挂操心呢?再说了,你们要是死了,年轻貌美的姑娘们到哪里去嫁像你们这样英俊威猛的勇士呢?”
⑧桑克和杰西还是微笑着平静地摇了摇头,然后扛起了猎枪,头也不回地向着艾斯山进发了……
⑨两位年轻的猎人越过了峡谷沟壑,穿过了原野丛林,又攀过了陡峭绝壁……在走入一片黑漆漆密林深处的时候,已近黄昏。正当疲惫不堪的两人准备休息一下的时候,那头野猪竟如旋风般猛冲过来,还没等两人举枪,顷刻间就将桑克撞翻在地,用灵活的蹄子狠狠地蹬向桑克的左腿。接着,又将杰西拱翻在地,随即用獠牙豁开了杰西右腿的小腿肚子。
⑩当桑克和杰西彼此搀扶着,呻吟着,再次出现在艾斯村的时候,村民们的嘲笑声和奚落声瞬间便将两个人淹没了。两位年轻的猎人此时灰头土脸,遍身血污,出发前的意气风发和威风八面早已荡然无存。
上帝似乎对桑克和杰西很公平。这次狩猎经历,让桑克失去了左腿,让杰西失去了右腿,可谓是不偏不倚。
此后,心灰意冷的桑克彻底放弃了猎人这个职业,改行做了木匠,过上了平淡庸常的日子。而杰西一心想要复仇,他开始更加疯狂地练起了左腿的腿力、臂力、体力、耐力以及枪法,并在一年后如愿以偿为自己的右腿装上了假肢。
转眼十年时间过去了。在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狩猎失败和继续努力后,有一天,杰西终于举起了猎枪,聚焦,瞄准,将那头野猪一枪爆了头。看到野猪头顶绽放的那朵殷红殷红的血花,杰西如同国王般得意地笑了。
成功后的杰西回到了村里,整天不是手舞足蹈,便是到酒吧饮酒作乐,并经常一边喝着酒,一边嘲笑桑克是个懦夫和胆小鬼。
一天,杰西又在酒吧奚落桑克的时候,实在听不下去的老酋长端着酒杯对杰西说:“桑克这十年为村民不知打了多少越来越成型的好家具,盖了多少越来越结实牢固
的新房子。而你呢?花了十年的时间,最后也不过是战胜了一头蠢猪而已……”
听了老酋长的这番话,杰西彻底沉默了。
(有删改)
21.文中画线的句子很有特色,请你赏析。(3分)
两位年轻的猎人越过了峡谷沟壑,穿过了原野丛林,又攀过了陡峭绝壁……
示例一:此句采用了排比句式,详细描写了两位年轻猎人前往打猎的过程,表现了在山间跋涉的艰难和不易,突出了两人的勇敢、坚毅。 示例二:“越”“穿”“攀”三个连续性的动词,写出了两人行动之迅速、坚决(在山间跋涉的艰难和不易),表现了两人的威猛和义无反顾去猎杀野猪的坚定决心。 示例三:句尾用省略号,意在表明两位年轻猎人向艾斯山进发路途之遥远与艰辛,表现了两人的坚持与执着。
22.小说设置老酋长、媒婆劝说两位猎人不要去打野猪的情节有何用意?谈谈你的看法。(4分)
①侧面烘托了野猪的凶猛狡猾;②突出桑克和杰西争强好胜的性格;③为下文桑克和杰西猎杀野猪受伤埋下伏笔;④表达了老一辈对年轻人的关心和爱护。
23.小说结尾写杰西听了老酋长的一番话后“彻底沉默了”,他会想些什么呢?请你写出他当时的内心独白。(80字左右)(2分)
示例一:啊,天啊!原来我在大家心目中竟然是这个形象,为什么我付出了巨大代价,猎杀了这样凶猛的野猪还得不到人们的肯定,难道是不该坚持吗?难道桑克做的事比我做的还重要? 示例二:对呀!杰西是实实在在做事,木匠的手艺也越来越精湛,他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还不断取笑他,我真是执念太深了!老酋长说得对,看来我不能自我陶醉,自以为是,我也该踏踏实实做点事了。
24.读了这篇小说,同学们围绕“怎样才算是成功”展开了激烈争论。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就这个话题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2分)
示例:成功没有高下之分,只要通过努力,完成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成功。像桑克那样,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在平凡岗位上踏实勤恳,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村民打造好家具、盖好房子就是成功。
四、作文(40分)
25.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分)
题目一:请以《成长,因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请以《这也是收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