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检测卷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检测卷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6 12:2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第三单元检测卷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____的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____、一道宏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____,繁花似锦(jǐn);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shì)息的荒凉和____。
时间是一块前进匀速、均匀等质的直线,每一分、每一秒都没有本质区别。不过在一个人的记忆中,它会逐渐变异,每一截原本相同的时间拥有了不同的体积、容量和质量。而阅读,就是在增加这种体积、容量和质量。
有时候,十年二十年只不过是一瞬(shùn)间,是风中的一片羽毛;有时候,一瞬间抵得上半生,是闪着永恒光芒的山峰,永远屹立于你的视野中。在那样的不朽时刻,那些阅读来的故事,那些书本里的经历,仿佛就活在前一秒,带着清晰的影像、色彩、声音、温度和气味在你身边萦(yíng)绕不息。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锦(jǐn) B.窒(shì) C.瞬(shùn) D.萦(yíng)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宏沟 B.一望无际 C.变异 D.清晰
【解析】B.窒(zhì)。
【解析】A.鸿沟。
B
A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相径庭 屏障 花枝招展 寂寥
B.大相径庭 篱笆 草长莺飞 喧嚣
C.截然不同 屏障 草长莺飞 寂寥
D.截然不同 篱笆 花枝招展 喧嚣
C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时间不是一条匀速前进、均匀等质的直线
B.时间是一条匀速前进、均匀等质的直线
C.时间是一条前进匀速、均匀等质的直线
D.时间是一块匀速前进、均匀等质的直线
【解析】画线句子一是语序不当,“匀速”为副词,应在“前进”前面;二是搭配不当,“块”和“直线”不能搭配,应把“块”改为“条”。
B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B.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鲁迅,其散文集有《呐喊》《彷徨》等。
D.宋代把《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
【解析】C.《呐喊》《彷徨》是小说集。
6.名篇名句默写。【(1)~(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5)(6)题必答,每空1分,共6分】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3)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落花时节又逢君
学而不思则罔
我寄愁心与明月
海日生残夜
(5)《咏雪》一文中用来描写雪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菊”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含有“菊”字的诗句: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示例: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博物馆是厚植家国情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阵地。我校正在举办“观博物馆,做文博人”的主题活动,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7~8题。
材料一:云南民族博物馆矗立于风光秀美的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国规模较大的民族类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内珍藏着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民族文物4万余套(件),其中民族服饰类文物是中国品类最齐全的。基本陈列有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民族文字
古籍、传统生产生活技术、民族乐器、民族民间面具、民族民间美术、民族民间陶艺等,常年向观众免费开放。
材料二:中国光学历史博物馆是一座“藏”在山洞里的博物馆,位于云南昆明的国营第二九八厂旧址,由原生产洞库改建而成。国营第二九八厂是我国第一个光学仪器厂。2016年,以国营第二九八厂旧址的4号洞作为主洞的中国光学历史博物馆开馆,开始进行历史相关文物展示。博物馆主场馆长116米,高、宽均为9.5米,直接展陈面积近1 000平方米,展出的主要是光学产品在研制、生产、测试过程中的一些设备。
材料三:《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推动博物馆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展览、教育和文创开发。实施“博物馆+”战略,促进博物馆与教育、科技、旅游、商业、传媒、设计等跨界融合。
7.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博物馆是文明的守护者、记录者”这句话的理解。(2分)
8.请你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为中国光学历史博物馆设计一个“博物馆+××”项目。(2分)
云南民族博物馆内珍藏的大量民族文物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保护,因此是文明的守护者。同时,陈列的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民族文字古籍等也记录了民族的发展,因此是文明的记录者。
示例:设计“博物馆+教育”项目,让旧址遗迹成为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教材,针对不同学龄段需求,制定特色教学内容,开展各式各样的工业文化课程,成为讲好我国光学故事的“行走的课堂”。
(二)名著阅读。(4分)
9.阅读《朝花夕拾》选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阿长
给他买《山海经》
(1)语段中,鲁迅对她有不同的称呼。因她谋害隐鼠等,幼年的鲁迅憎恶地称她为“______”;多年后,当他回忆______
_______________ 这件事,鲁迅先生对她充满敬意和怀念,深情地称她为“我的保姆”“长妈妈”。(2分)
阿长
(2)《朝花夕拾》中还有许多美好的回忆,请在其余篇目中,自选两篇,各列举一个情节。(2分)
示例:《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给“我”添改讲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
10.请仔细观察以下字帖,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2分)
11.《辞海》中解释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下列书法作品中属于楷书的一项是( )(2分)
D
A B C D
【解析】A.隶书;B.行书;C.篆书;D.楷书。
三、阅读(12~24题,共3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4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曹 操
12.描绘诗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展现的画面。(2分)
13.诗中的景物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示例:沧海上水波荡漾,一个接着一个的巨浪拍向岸边的礁石,激起的水花在空中飞舞。山岛在沧海四周环绕,高高地耸立。(意近即可)
实写: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虚写:日月、星汉。抒发了诗人想要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
【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
【乙】古之欲明①明德②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③。
(节选自《大学》,有删改)
【注释】①明:动词,彰明。②明德:美德。③格物:推究事物之理。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温故而知新 故: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
(3)欲治其国者 欲:
(4)先齐其家 齐:
学过的知识
以……为快乐
想要
治理,管理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6.甲文孔子的话语在学习态度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译:(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也有他们身上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译: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的人,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示例:要激发自己对学习的热爱,用热爱来督促自己学习;要有谦虚的精神和恳切的求教态度。
17.甲、乙两文都提到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乙文告诉我们要想修身,就必须先“_______”,甲文告诉我们修身的重要方法是“博学”“______”“切问”“近思”。(2分)
正其心
笃志
【参考译文·乙】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彰明美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的人,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的人,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的人,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的人,先要学会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之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7分)

王 宇
①班主任刘老师把高中毕业联欢会放在高考之后,他说,今天的联欢会可以唱歌,可以跳舞,也可以讲故事。
②我从稀稀拉拉的掌声中站起来,双手使劲攥着皱巴巴的半袖下摆,还是止不住浑身发抖。我啥都不会,抬起头看刘老师,刘老师也看着我。他的眼睛,平静柔和。
③我环视教室,全班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在我身上,这让我很感动。之前,我是讲台上的常客,除了做检讨还是做检讨,同学们习以为常,在各自的座位上忙着完成作业,并不抬头看我,想必也不会听我说什么。
④我没有参加中考,是直接保送上高中的。高一期末测试后,我盯着成绩单,刘老师盯着我,刘老师说,这不应该是保送生的成绩。我歪着脖子说,是老师把成绩弄错了。刘老师说,那就让下一次测试来验证吧。结果下一次比上一次更糟糕,我把满心的牢骚与愤怒,传递给静静躺在校园里的一枚石子。我用右手一抛,石子起飞,呼啸声中,砸在树下晨读同学的耳朵上。我看见被砸同学的脸颊上满是血,当时就溜了。保安调取监控视频,反复比对,锁定的目标当然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我抬头看教室里的电风扇在疯狂旋转,马上进入状态,做检讨竟然口若悬河。
⑤学校搬出我,就等于搬出了我父亲。父亲从建筑工地赶来,把大小不等的钞票整齐叠放在刘老师的办公桌上。父亲说,这是医药费,我给那个受伤的孩子道歉,给您道歉,儿子不乖,给您添麻烦了。说着,父亲伸出黝黑的手,在衣襟上擦了又擦,紧紧握住刘老师的手。站在一旁的我,仍旧歪着脖子。多大点事儿,至于吗?末了,父亲在校门口用长满老茧的手摸了摸我的脑袋,什么也没说,走了。我看见父亲的背影,看着那沾满水泥渣的工服,A.心里挺不是滋味。
⑥从那以后,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我成了一个另类,做人不诚实,没担当,逃避责任。刘老师几次有意靠近我,深邃的眼睛里含着鼓励,但我的自信像飘在校园上空的浮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迷上了网络世界。我能躲避校园所有监控探头的追踪,翻过围墙,走出学校,在网吧里叱咤风云。
⑦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期待着我的节目。我再次抬起头,心中涌出最想说的话来。那是高一的第二个学期,临近暑假,天热得厉害。晚餐后,父亲突然来学校找我。父亲带来两罐豆瓣酱,是母亲做的,我最爱吃的。我看见父亲的手黝黑黝黑,长满老茧,深深的裂痕里嵌着永远洗不掉的水泥渣。父亲说,好好吃饭,别饿着。太阳隐去,校园里的灯光把父亲的影子拉得长长的,送走父亲,B.我的心里很茫然。
⑧装模作样地上完晚自习,我顿时兴奋起来,轻车熟路地跃上墙头,再踮着脚尖滑向外面的墙角根,感觉脚下软绵绵的。我闪身一跳,落在路边。墙角根下坐着一个人,刚才我踩在他的身上了。我想那人肯定是城市里的流浪汉,走了几步感觉不对劲,流浪汉怎么会穿着沾满水泥渣的工装。我猫着腰,凑上去看。父亲披着编织袋,打着呼噜,靠在墙上睡得正香。
⑨C.我的心,瞬间崩溃了。
⑩同桌打断了我的故事,站起来,用手指着我说,怪不得从那天晚上开始,你小子像打了鸡血似的啃书本,成绩一个劲儿地往上蹿。
刘老师平静的眼睛里泛着光亮。他说,此处应该有掌声了。
沸腾的教室还没有平静下来,教务主任拿着高考成绩单走进了我们教室,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撑得眼镜翘上了眉头。他不失幽默地对我说,依你的成绩,可以坐着火箭离开我们这个小城市。我盯着成绩单,刘老师盯着我,默默无语。我趴在刘老师的肩膀上痛痛快快地哭了起来。
泪眼婆娑中,我又一次看见父亲那双黝黑黝黑长满老茧的手。
(选自《微型小说集》,有删改)
18.以下语句表现了“我”的心理变化历程,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分别探究其变化的原因。(3分)
A.父亲来校赔偿、道歉,临走时什么也没对“我”说,使“我”感到难过、愧疚、不安;B.父亲带来豆瓣酱,嘱咐“我”好好吃饭,别饿着,让“我”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怀疑,对自己以后的路怎么走感到迷茫;C.“我”看到父亲在墙角睡觉,受到极大震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A.心里挺不是滋味。
B.我的心里很茫然。
C.我的心,瞬间崩溃了。
19.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刘老师平静的眼睛里泛着光亮。
20.结合全文,从结构上分析最后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2分)
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刘老师被“我”的故事所感动,为“我”的成长变化感到欣慰的心情。
①与文题、前文相照应,第四次写父亲的手,从前至后形成一条“手”的线索,使“形散而神不散”。②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11分)
不被大风吹倒
亲爱的年轻朋友:
①几天前,你们在我的公众号留言,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遇到困难,甚至是艰难时刻。我无法告诉你们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标准答案,但可以与你们分享两个小故事,当我遇到艰难时刻时,给我带来知识与力量的一本书和一个人。
②一本书,是《新华字典》。
③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艰难时刻是童年辍学。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幸好在这个时候,我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我当然也希望能阅读很多的经典作品,但当时的农村书很少,谁家有本书都视若珍宝,不轻易外借,只有这本《新华字典》是属于我的。我认识的大部分汉字,实际上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辍学之后,通过阅读这本《新华字典》学的。总之,在当年那种孤独穷困的环境里,就是这本工具书陪着我度过了艰难时刻,也为我以后能拿起笔来写小说奠定了基础。
④一个人,是我爷爷。
⑤小的时候,我跟着爷爷去荒草甸子里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我惊问爷爷:“那是什么?”爷爷淡淡地说:“风。使劲拉车吧,孩子。”风越来越大,我们车上的草被刮扬到天上去。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只袖子挂在肩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大风过去了,爷爷还保持着这个姿势,仿佛一尊雕塑。许久之后,他才慢慢地直起腰,他的手指蜷曲着,都伸不开了。爷爷与狂风对峙的模样,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⑥那么,我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风来时,爷爷没有躲避。尽管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刮得只剩下一棵。我们的车还在,我们就像钉在大地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胜利了。
⑦我的故事是老生常谈,不一定能让你们感兴趣。但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还是讲给你们听,但愿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
⑧古人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年轻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
⑨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莫言
2022年五·四前夕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21.阅读全文,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2分)
艰难时刻 应对办法 最终结果
“我”童年辍学,孤独穷困 (2)“我”用《新华字典》认识汉字、学习知识 “我”度过了艰难时刻,也为以后写小说奠定了基础
(1)爷爷和“我”去割草,归程时遇到大风 爷爷攥紧车把,弓着身子与狂风对抗,“我”死死地抓住牛筋草 大风过后,车在,人在,我们胜利了
爷爷和“我”去割草,归程时遇到大风
“我”用《新华字典》认识汉字、学习知识
22.自选角度,简要赏析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3分)
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
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风声比作雷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之大。(从修辞、炼字等角度赏析,言之有理即可)
23.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细节描写,体现了爷爷怎样的形象特点?(4分)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只袖子挂在肩上。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只袖子挂在肩上。
24.品析第⑥段中加点字“钉”的含义。(2分)
我们就像钉在大地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
“钉”是动词,本义指用钉子等把东西固定在某一位置,文中的意思是爷爷和“我”顽强地与大风对抗,纹丝未动。
四、作文(40分)25.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分)
题目一:请以《_________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学校社团、志愿服务、艺术展示、体育锻炼、课堂学习……都是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请以《这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1)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