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效课堂”1.1 物质的性质(提升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2023·衢州模拟)我们家乡衢州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制作龙游发糕时将成品进行包装
C.酿制江山米酒时发酵糯米
D.制作开化开顺牌黑木耳时晒干水分
2.(2023·文成模拟)番薯粉丝是文成的特产,下列制作番薯粉丝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浆 B.蒸熟
C.刨丝 D.晾晒
(2023·乐清模拟)温州苍南碗窑已有600多年的传统制碗工艺,烧制碗、盘、杯、盏等陶瓷器皿,尤以青花瓷碗闻名。
3.碗窑古村落可以看作是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4.下列是瓷器制作工艺流程,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制坯 B.晒坯
C.彩绘 D.烧窑
5.烧窑过程中,窑工通过减小窑炉风机的转速减弱火势过猛现象。这是因为使陶瓷( )
A.降低了着火点 B.升高了着火点
C.接触更少空气 D.接触更多空气
6.(2023七上·金华期末)如图是降水形成的示意图,其过程为: ①暖湿气流上升;②水蒸 气降温后变成小水珠和小冰晶;③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④ 小水珠和小冰晶变成大水滴,之后就会降水。下列有关解释正确 的是 ( )
A.①中暖湿气流是由液态水升华而成的
B.②中水蒸气液化变成小水珠和小冰晶
C.③中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属物理变化
D.④中小冰晶降落的过程中会熔化放热成水
7.(2023七上·杭州期末)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磁铁吸引铁粉和铁锈
B.燃放烟花
C.吹制泡泡
D.玻璃锤内碘晶体受热后的变化
8.(2022九上·温州月考)在互联网上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9.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不可能发生物理变化
C.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也会发生化学变化
D.物质发生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0.(2022八下·嘉兴期末)事物总是在变与不变中相统一。如图表示的是水电解和甲烷燃烧的微观反应过程,下列有关化学变化中的变与不变,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B.分子数量一定改变
C.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D.原子数量一定不变
11.(2022·江山模拟)下列与水有关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利用活性炭净化水 B.春天冰雪熔化成水
C.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分潮解 D.菜刀在潮湿环境中生锈
12.(2022八下·杭州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常用作保护气,冷冻剂,炸药制作等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根据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一样,属于分解反应
D.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元素,而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是一样的
二、填空题
13.(2023七上·余姚期末)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2日10时03分,搭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如图甲所示),约10分钟后,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 如图乙所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火箭点火,燃料燃烧发生的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搭载在飞船上的补给物资送达我国空间站时,补给物资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就是在太阳光照射下,能为飞船上的电器设备提供能量。太阳能帆板工作时是将 能转化为 能 。
14.(2022七上·鄞州期中)有一块铁,它的质量为0.25kg,它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后,质量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铁在常温下:①是固体②呈银白色③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以上信息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选填号,下同),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 。
15.(2022九上·杭州期中)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 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等。
(1)甲烷是一种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③在 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 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选填序号)。
(2)组成乙烷[C2H6]的元素有 种,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
(3)丙烷[C3H8]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16.如图所示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
组成: ;结构: ;
性质: ;变化: 。
17.在下列短文中的括号里用序号填上: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 ,把块状的硫粉碎 ,将燃烧匙内的硫粉加热,硫粉熔化 ,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8.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冷剂等。上述叙述中: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 是化学变化; 是现象; 结论; 是用途.
三、解答题
19.(2023八下·永嘉期中)常用塑化剂的学名“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C24H38O4,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常用作各种塑料制品的工业添加剂,不可食用。可是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竟然将其添加到多种饮料、果冻、果酱和方便面等食品中。若长期食用含塑化剂的食品可能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成危害,大量摄入还可能致癌。
请分析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塑化剂的一条物理性质: 。
(2)根据常用塑化剂的化学式计算塑化剂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下列做法中,可以使我们远离塑化剂的是 。
A.少喝各种饮料,日常饮水以白开水为主;
B.尽量少用塑料制品直接接触热的、含油脂的食物;
C.经常吃方便面、面包等速食食品以适应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D.呼吁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制,严惩不法黑心业者;
E.平时生病时,提倡多挂盐水,少吃药;
20.(2022七上·北仑期中)下列物质的变化或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食盐是白色晶体 ②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③酒精挥发 ④酒精易挥发
⑤蜡烛燃烧 ⑥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只是发生了物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 ,不符合题意;
B、 制作龙游发糕时将成品进行包装,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 ,不符合题意;
C、 酿制江山米酒时发酵糯米 ,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 ,符合题意;
D、 制作开化开顺牌黑木耳时晒干水分 ,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 磨浆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蒸熟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 刨丝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晾晒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答案】3.C
4.D
5.C
【知识点】群落的结构;生物圈的定义及范围;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种群是指某一地区同一物种的总和;群落是指某一地区所有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是指某一地区,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总和;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为物理变化;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可燃物;第二,助燃剂,通常是氧气;第三,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碗窑古村落中包含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所以属于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C;
4.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所以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ABC都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D.
5.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可燃物;第二,助燃剂,通常是氧气;第三,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烧窑过程中,窑工通过减小窑炉风机的转速减弱火势过猛现象。这是因为使陶瓷接触更好地空气,C正确;
故答案为:C.
6.【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熔化与熔化现象;凝固与凝固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凝华及凝华现象
【解析】【分析】由液态到气态是汽化,会吸热;由气态到液态是液化,会放热;由气态到固态是凝华,会放热;由固态到液态是熔化,会吸热;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解答】A. ①中暖湿气流是由液态水汽化而成的,错误;
B.②中水蒸气液化变成小水珠,水蒸气凝华变成小冰晶,错误;
C.③中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属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所以正确;
D.④中小冰晶降落的过程中会熔化吸热成水,错误;
故答案为:C.
7.【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A. 磁铁吸引铁粉和铁锈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燃放烟花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 吹制泡泡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玻璃锤内碘晶体受热后的变化,只是状态的改变 ,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解答】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8.【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只是物质的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 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涉及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 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只是物质的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发生物理变化时,肯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0.【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而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即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一定不变,而分子的种类肯定变化,但是分子的数量不一定变化,故B错误符合题意,而A、C、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利用活性炭净化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不符合题意;
B、冰雪熔化成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分潮解,只是表面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菜刀在潮湿环境中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氧气的性质和利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2)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3)化学反应的本质为有新物质生成;
(4)氧气供给动物呼吸,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常用作保护气,冷冻剂,炸药制作等,故A错误;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正确;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根据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一样,由于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其中不含氧气,而氧气和液氧的状态不同,而分子组成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13.【答案】(1)化学
(2)不变
(3)太阳(或光);电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质量及其特性;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解答】(1)火箭点火后,燃料燃烧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2)搭载在飞船上的补给物资送达我国空间站时,虽然补给物资的位置发生改变,但是补给物资的质量将保持不变。
(3)太阳能帆板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
14.【答案】不变;①②;③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1)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不随物体形状、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易融化、凝固、升华、挥发、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溶解性、密度等。
【解答】(1)有一块铁,它的质量为0.25kg,它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后,虽然状态发生改变,但是质量将不变;
(2)①铁是固体,描述的形态,为物理性质;
②呈银白色,描述的颜色,为物理性质;
③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此时发生了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为化学性质。
则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①②,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③。
15.【答案】(1)①③
(2)2;4:1
(3)有机物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性质是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分析;
(2)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除碳酸钠、二氧化碳等之外的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解答】(1) 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都不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③在 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 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
(2)组成乙烷的元素有碳、氢两种,乙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4:6=4:1;
(3)丙烷属于有机物。
故答案为:(1)①③;(2)2:4:1;(3)有机物。
16.【答案】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模型与符号;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可以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和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组成方面: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故填: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
结构方面: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故填: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
性质方面: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故填: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
变化方面: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故填: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
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
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
17.【答案】C;A;A;B;D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是物理性质描述;把块状的硫粉碎是物理变化描述;将燃烧匙内的硫粉加热,硫粉熔化是物理变化的描述;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化学变化的描述;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是化学性质的描述。
【分析】本题考查变化与性质的区分,首先根据叙述中有“能”“能够”“可以”等词语分出性质来,然后再具体判别变化及性质的类别。
18.【答案】①;②;③;④;⑤;⑥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是物理性质;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性质;③点燃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是化学变化;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是化学现象;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是结论;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冷剂等是用途。
【分析】变化与性质的区别看叙述中有没有“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有”等词语,若有则是性质叙述,没有则是变化叙述;现象是变化过程中感官直接感知到的,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沉淀等。结论指生成了新物质,用途是指该物质有何应用。
19.【答案】(1)无色或液体等
(2)
(3)A;B;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物理性质是不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3)根据接触塑料制品或一些不合格食品分接触塑化剂分析。
【解答】(1) 该塑化剂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液体等;
(3)少喝各种饮料,日常饮水以白开水为主,可以使我们远离塑化剂 ,A正确;尽量少用塑料制品直接接触热的、含油脂的食物,可以使我们远离塑化剂 ,B正确; 经常吃方便面、面包等速食食品以适应我们快节奏的生活,会摄入塑化剂 ,C错误;呼吁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制,严惩不法黑心业者,减少食品中塑化剂的使用,可以使我们远离塑化剂 ,D正确; 平时生病时,提倡多挂盐水,少吃药,若盐水的容器为塑料制品,会使我们接触塑化剂 ,E错误。
故答案为:(1)无色或液体等;(2)9.7%;(3)ABD。
20.【答案】③;⑤⑥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解答】①食盐是白色晶体,描述的颜色,即物理性质;
②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描述的气味,即物理性质;
③酒精挥发,描述的状态变化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④酒精易挥发,描述的物理性质;
⑤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为化学变化;
⑥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生成了新物质,为化学变化。
则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③,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⑤⑥。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效课堂”1.1 物质的性质(提升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2023·衢州模拟)我们家乡衢州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制作龙游发糕时将成品进行包装
C.酿制江山米酒时发酵糯米
D.制作开化开顺牌黑木耳时晒干水分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只是发生了物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 ,不符合题意;
B、 制作龙游发糕时将成品进行包装,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 ,不符合题意;
C、 酿制江山米酒时发酵糯米 ,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 ,符合题意;
D、 制作开化开顺牌黑木耳时晒干水分 ,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3·文成模拟)番薯粉丝是文成的特产,下列制作番薯粉丝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浆 B.蒸熟
C.刨丝 D.晾晒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 磨浆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蒸熟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 刨丝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晾晒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3·乐清模拟)温州苍南碗窑已有600多年的传统制碗工艺,烧制碗、盘、杯、盏等陶瓷器皿,尤以青花瓷碗闻名。
3.碗窑古村落可以看作是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4.下列是瓷器制作工艺流程,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制坯 B.晒坯
C.彩绘 D.烧窑
5.烧窑过程中,窑工通过减小窑炉风机的转速减弱火势过猛现象。这是因为使陶瓷( )
A.降低了着火点 B.升高了着火点
C.接触更少空气 D.接触更多空气
【答案】3.C
4.D
5.C
【知识点】群落的结构;生物圈的定义及范围;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种群是指某一地区同一物种的总和;群落是指某一地区所有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是指某一地区,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总和;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为物理变化;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可燃物;第二,助燃剂,通常是氧气;第三,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碗窑古村落中包含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所以属于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C;
4.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所以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ABC都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D.
5.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可燃物;第二,助燃剂,通常是氧气;第三,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烧窑过程中,窑工通过减小窑炉风机的转速减弱火势过猛现象。这是因为使陶瓷接触更好地空气,C正确;
故答案为:C.
6.(2023七上·金华期末)如图是降水形成的示意图,其过程为: ①暖湿气流上升;②水蒸 气降温后变成小水珠和小冰晶;③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④ 小水珠和小冰晶变成大水滴,之后就会降水。下列有关解释正确 的是 ( )
A.①中暖湿气流是由液态水升华而成的
B.②中水蒸气液化变成小水珠和小冰晶
C.③中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属物理变化
D.④中小冰晶降落的过程中会熔化放热成水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熔化与熔化现象;凝固与凝固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凝华及凝华现象
【解析】【分析】由液态到气态是汽化,会吸热;由气态到液态是液化,会放热;由气态到固态是凝华,会放热;由固态到液态是熔化,会吸热;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解答】A. ①中暖湿气流是由液态水汽化而成的,错误;
B.②中水蒸气液化变成小水珠,水蒸气凝华变成小冰晶,错误;
C.③中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属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所以正确;
D.④中小冰晶降落的过程中会熔化吸热成水,错误;
故答案为:C.
7.(2023七上·杭州期末)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磁铁吸引铁粉和铁锈
B.燃放烟花
C.吹制泡泡
D.玻璃锤内碘晶体受热后的变化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A. 磁铁吸引铁粉和铁锈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燃放烟花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 吹制泡泡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玻璃锤内碘晶体受热后的变化,只是状态的改变 ,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解答】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8.(2022九上·温州月考)在互联网上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只是物质的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 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涉及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 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只是物质的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不可能发生物理变化
C.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也会发生化学变化
D.物质发生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发生物理变化时,肯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0.(2022八下·嘉兴期末)事物总是在变与不变中相统一。如图表示的是水电解和甲烷燃烧的微观反应过程,下列有关化学变化中的变与不变,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B.分子数量一定改变
C.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D.原子数量一定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而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即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一定不变,而分子的种类肯定变化,但是分子的数量不一定变化,故B错误符合题意,而A、C、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1.(2022·江山模拟)下列与水有关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利用活性炭净化水 B.春天冰雪熔化成水
C.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分潮解 D.菜刀在潮湿环境中生锈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利用活性炭净化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不符合题意;
B、冰雪熔化成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分潮解,只是表面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菜刀在潮湿环境中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2八下·杭州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常用作保护气,冷冻剂,炸药制作等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根据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一样,属于分解反应
D.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元素,而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是一样的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氧气的性质和利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2)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3)化学反应的本质为有新物质生成;
(4)氧气供给动物呼吸,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常用作保护气,冷冻剂,炸药制作等,故A错误;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正确;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根据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一样,由于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其中不含氧气,而氧气和液氧的状态不同,而分子组成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3.(2023七上·余姚期末)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2日10时03分,搭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如图甲所示),约10分钟后,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 如图乙所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火箭点火,燃料燃烧发生的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搭载在飞船上的补给物资送达我国空间站时,补给物资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就是在太阳光照射下,能为飞船上的电器设备提供能量。太阳能帆板工作时是将 能转化为 能 。
【答案】(1)化学
(2)不变
(3)太阳(或光);电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质量及其特性;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解答】(1)火箭点火后,燃料燃烧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2)搭载在飞船上的补给物资送达我国空间站时,虽然补给物资的位置发生改变,但是补给物资的质量将保持不变。
(3)太阳能帆板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
14.(2022七上·鄞州期中)有一块铁,它的质量为0.25kg,它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后,质量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铁在常温下:①是固体②呈银白色③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以上信息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选填号,下同),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 。
【答案】不变;①②;③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1)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不随物体形状、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易融化、凝固、升华、挥发、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溶解性、密度等。
【解答】(1)有一块铁,它的质量为0.25kg,它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后,虽然状态发生改变,但是质量将不变;
(2)①铁是固体,描述的形态,为物理性质;
②呈银白色,描述的颜色,为物理性质;
③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此时发生了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为化学性质。
则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①②,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③。
15.(2022九上·杭州期中)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 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等。
(1)甲烷是一种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③在 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 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选填序号)。
(2)组成乙烷[C2H6]的元素有 种,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
(3)丙烷[C3H8]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答案】(1)①③
(2)2;4:1
(3)有机物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性质是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分析;
(2)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除碳酸钠、二氧化碳等之外的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解答】(1) 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都不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③在 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 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
(2)组成乙烷的元素有碳、氢两种,乙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4:6=4:1;
(3)丙烷属于有机物。
故答案为:(1)①③;(2)2:4:1;(3)有机物。
16.如图所示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
组成: ;结构: ;
性质: ;变化: 。
【答案】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模型与符号;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可以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和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组成方面: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故填: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
结构方面: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故填: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
性质方面: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故填: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
变化方面: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故填: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
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
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
17.在下列短文中的括号里用序号填上: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 ,把块状的硫粉碎 ,将燃烧匙内的硫粉加热,硫粉熔化 ,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答案】C;A;A;B;D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是物理性质描述;把块状的硫粉碎是物理变化描述;将燃烧匙内的硫粉加热,硫粉熔化是物理变化的描述;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化学变化的描述;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是化学性质的描述。
【分析】本题考查变化与性质的区分,首先根据叙述中有“能”“能够”“可以”等词语分出性质来,然后再具体判别变化及性质的类别。
18.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冷剂等。上述叙述中: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 是化学变化; 是现象; 结论; 是用途.
【答案】①;②;③;④;⑤;⑥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是物理性质;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性质;③点燃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是化学变化;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是化学现象;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是结论;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冷剂等是用途。
【分析】变化与性质的区别看叙述中有没有“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有”等词语,若有则是性质叙述,没有则是变化叙述;现象是变化过程中感官直接感知到的,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沉淀等。结论指生成了新物质,用途是指该物质有何应用。
三、解答题
19.(2023八下·永嘉期中)常用塑化剂的学名“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C24H38O4,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常用作各种塑料制品的工业添加剂,不可食用。可是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竟然将其添加到多种饮料、果冻、果酱和方便面等食品中。若长期食用含塑化剂的食品可能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成危害,大量摄入还可能致癌。
请分析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塑化剂的一条物理性质: 。
(2)根据常用塑化剂的化学式计算塑化剂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下列做法中,可以使我们远离塑化剂的是 。
A.少喝各种饮料,日常饮水以白开水为主;
B.尽量少用塑料制品直接接触热的、含油脂的食物;
C.经常吃方便面、面包等速食食品以适应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D.呼吁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制,严惩不法黑心业者;
E.平时生病时,提倡多挂盐水,少吃药;
【答案】(1)无色或液体等
(2)
(3)A;B;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物理性质是不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3)根据接触塑料制品或一些不合格食品分接触塑化剂分析。
【解答】(1) 该塑化剂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液体等;
(3)少喝各种饮料,日常饮水以白开水为主,可以使我们远离塑化剂 ,A正确;尽量少用塑料制品直接接触热的、含油脂的食物,可以使我们远离塑化剂 ,B正确; 经常吃方便面、面包等速食食品以适应我们快节奏的生活,会摄入塑化剂 ,C错误;呼吁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制,严惩不法黑心业者,减少食品中塑化剂的使用,可以使我们远离塑化剂 ,D正确; 平时生病时,提倡多挂盐水,少吃药,若盐水的容器为塑料制品,会使我们接触塑化剂 ,E错误。
故答案为:(1)无色或液体等;(2)9.7%;(3)ABD。
20.(2022七上·北仑期中)下列物质的变化或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食盐是白色晶体 ②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③酒精挥发 ④酒精易挥发
⑤蜡烛燃烧 ⑥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答案】③;⑤⑥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解答】①食盐是白色晶体,描述的颜色,即物理性质;
②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描述的气味,即物理性质;
③酒精挥发,描述的状态变化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④酒精易挥发,描述的物理性质;
⑤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为化学变化;
⑥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生成了新物质,为化学变化。
则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③,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⑤⑥。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