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1.2 物质的酸碱性(基础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2023九上·舟山开学考)天宫课堂中,宇航员通过实验呈现了“奥运五环”,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溴百里酚蓝,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表所示。下列溶液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蓝色的是( )
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A.氯化钡溶液 B.硫酸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 D.硫酸钠溶液
2.(2023九上·金华期末)下表为四种植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适宜种植在碱性土壤中的是( )
选项 A B C D
植物 杨梅 菠萝 甘薯 冬枣
pH 4.0~5.0 4.5~5.5 5.0~6.0 8.0~8.5
A.A B.B C.C D.D
3.(2022九上·苍南期中)如图是我们常见的水果及其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西瓜pH=6. 6
B.葡萄pH=5. 1
C.桔子plH=3.6
D.猕猴桃pH=3. 3
4.(2021九上·温州期末)碱性洗涤剂去除油烟机的油污效果较好,如图是四种常见洗涤剂的pH值,其中最适合去除油烟机油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2021九上·淳安期中)某同学在实验室测定了几种液体的pH,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溶液 盐酸 CuCl2 溶液 Na2SO4溶液 水 Na2CO3溶液 NaOH溶液
pH <7 <7 =7 =7 >7 >7
该同学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pH<7一定是酸溶液
B.pH>7一定是碱溶液
C.pH=7一定是盐溶液
D.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6.(2023九上·余姚期末)初中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先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二氧化锰
B.测未知溶液pH值,应先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后用干布擦干,最后涂抹小苏打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
(2023九上·温州期末)某兴趣小组开展利用紫甘蓝制作酸碱指示剂的项目化学习,他们经历了制取试剂、检验试剂和应用试剂三个环节的探索。
7.制取试剂。小组制作试剂过程如上图,步骤③中的物质分离的原理类似于( )
A.沉淀 B.过滤 C.结晶 D.蒸馏
8.检验试剂。小明将紫甘蓝汁滴入4种物质中,现象如下表所示,下列选项中能证明紫甘蓝汁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最佳组合是( )
实验 ① ② ③ ④
物质 水 食盐水 石灰水 白醋
颜色 紫色 紫色 蓝色 红色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9.应用试剂。利用自制酸碱指示剂测量校园一矩形农场土壤的酸碱性,小明选取了5个位置取样测量(图中○ )表示农场俯视图取样点),则取样方式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10.(2022九上·苍南期中)下列烧杯中的溶液属于酸溶液的是( )
A. B.
C. D.
11.(2022九上·杭州期中)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不同品牌的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12.(2021九上·金华期中)小科学习了《物质的酸碱性》课程后,决定用 pH 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 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C.用pH试纸浸入矿泉水测得pH为7.2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出胃液的pH为2
13.(2022九上·长兴月考)测得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值如下表:
液体 雨水 糖水 厨房清洁剂 厕所清洁剂
pH 5.6 7 11.8 2
(1)上述液体中,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是 ;
(2)用pH试纸测定厨房清洁剂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结果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厕所清洁剂与厨房清洁剂 (选填“能”或“不能”)混合使用。
14.(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2.1 生活中的酸和碱)利用如图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 (选填“a”或“b”)。
(2)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 。
15.(2019九上·宁波期末)小科同学发现校园中的玫瑰花生长不茂盛,叶子发黄。她想:
(1)可能是缺少氮元素,需要施加下列肥料中的 (填字母);
A.K2CO3 B.NH4Cl C.Ca(H2PO4)2
(2)也可能是土壤酸性太强,可以用实验室中的 测定土壤的酸碱度;
(3)若土壤酸性太强,农业上可以用施加 来降低土壤的酸性。
16.(2022九上·镇海期中)酸碱理论的发展如下:
①17世纪前,人们对酸碱的认识模糊,只凭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判定。
②17世纪末,朴素的酸碱理论:凡物质的水溶液能溶解某些金属,跟碱接触会失去原有特性,且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叫酸;凡物质的水溶液有苦涩味,跟酸接触后会失去原有特性,且使石蕊试液变蓝的物质叫碱。
③19世纪末,酸碱电离理论: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
④20世纪初,酸碱质子理论:任何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酸,任何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碱,且酸碱有如下关系:酸一H++碱,两者彼此联系在一起叫做共轭酸碱对。酸失去一个质子后形成的物质叫做该酸的共轭碱,碱结合一个质子后形成的物质叫做该碱的共轭酸。
(1)根据朴素的酸碱理论,Na2CO3属于 (填“酸”或“碱”)
(2)根据酸碱电离理论理解酸碱反应的实质是 。
(3)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酸碱理论的描述也在不断完善。下列对不同酸碱理论的分析合理的有 。
A.酸碱电离理论认为酸、碱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B.酸碱电离理论认为氧元素是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C.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
D.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不再具有局限性
17.(2022九上·宁波月考)近两年北仑柴桥的果农兴起种植蓝莓的热潮,每年5、6月是蓝莓丰收的时节,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细胞液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
(1)在白醋中滴加花青素,溶液变 色。
(2)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3)28.7克花青素中含有 克碳元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溴百里酚蓝溶液变色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判断。
【解答】根据表格可知,溴百里酚蓝溶液遇到碱性溶液会变成蓝色。
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硫酸溶液呈酸性,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而硫酸钠溶液呈中性,故C符合题意,A、B、D不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溶液pH>7时,呈碱性,溶液pH=7时,呈中性。
【解答】杨梅、菠萝、甘薯种植土壤pH都小于7,即酸性土壤,冬枣种植土壤pH大于7,即碱性土壤;
故选D。
3.【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pH<7时,数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解答】由题干中四种物质的pH可知,猕猴桃的pH最小,因此其酸性最强。
故答案为:D
4.【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pH>7,呈碱性;pH=7,呈中性;pH<7,呈酸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丁的pH=9.5>7,呈碱性,最适合去除油污,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5.【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提取信息,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A.氯化铜溶液的pH<7,但它是盐,故A错误;
B.碳酸钠溶液的pH>7,但它是盐,故B错误;
C.水的pH=7,而不是盐,故C错误;
D.综上所述,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D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pH值的测量及方法;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先加入二氧化锰,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这样可以通过控制滴入速度控制反应速率,故A错误;
B.测未知溶液pH值,应先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的液体,然后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故B错误;
C如果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建议首先要用一些吸水性好的毛巾、纸巾,将浓硫酸稀释掉,然后擦干以后,再用清水冲洗皮肤,可以多冲洗一会儿。这样不仅可以把浓硫酸彻底冲洗干净,还能把硫酸所产生的热量带走,故C错误;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排出试管内的空气,避免发生爆炸,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7.B
8.D
9.A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的目的分析判断;
(2)根据表格信息分析紫甘蓝汁能够与酸、碱反应呈现不同的颜色即可;
(3)根据采样要求分析判断。
7.根据图片可知,步骤③中用于分离甘蓝汁和甘蓝渣子,纱布相当于滤纸,甘蓝汁相当于滤液,甘蓝渣子相当于不溶的固体,因此这个步骤相当于过滤,故选B。
8.水和食盐水为中性,而石灰水为碱性,白醋为酸性,因此证明甘蓝汁适合作为酸碱指示剂的组合应该是中性、酸性和碱性的组合,即①③④或②③④。
故选D。
9.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采样要具有普遍性,就最大程度采集到各个部分。根据图片可知,只有A的采样点分布最为均匀,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酸、碱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酸的溶液中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分析;
【解答】A、溶液中阳离子为钠离子不是酸溶液,不符合题意;
B、溶液中阳离子为钠离子和氢离子,不是酸溶液,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是酸的溶液,符合题意;
D、溶液中阳离子为钠离子,不是酸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
【解答】A、洗手液a呈酸性,用蒸馏稀释后酸性变弱,pH变大,符合题意;
B、 洗手液bpH大于a,b的酸性比a弱 ,不符合题意;
C、 洗手液c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不符合题意;
D、 洗手液d(呈碱性)和a(呈酸性)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D
【知识点】pH值的测量及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用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判断。
【解答】A.湿润的pH试纸会将稀硫酸稀释,从而使测出的稀硫酸的pH发生改变,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会使pH试纸发生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矿泉水的pH时,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矿泉水,然后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故C错误;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出胃液的pH为2,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1)厨房清洁剂
(2)偏小
(3)不能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分析;
(2)根据pH试纸用水润湿会使碱性溶液变弱,pH变小分析;
(3)根据酸性和碱性溶液不能混用分析。
【解答】(1)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 厨房清洁剂pH>7,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2) 用pH试纸测定厨房清洁剂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会使其碱性变弱,结果会偏小;
(3) 厕所清洁剂的pH<7呈酸性,厨房清洁剂pH>7,呈碱性,二者不能混合使用。
故答案为:(1)厨房清洁剂;(2)偏小;(3)不能。
14.【答案】(1)a
(2)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反应现象等)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使酚酞试液呈无色分析;
(2)根据点滴板可节约药品,方便观察等特点分析。
【解答】(1)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使酚酞试液呈无色,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a;
(2)使用点滴板可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对比现象明显等;
故答案为:(1)a;(2)节约药品或方便观察或对比现象明显等。
15.【答案】(1)B
(2)pH试纸
(3)熟石灰
【知识点】pH值的测量及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 (1)氮、磷、钾肥能分别为植物提供氮、磷、钾元素,复合肥能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2)溶液酸碱度的测定,实验室中粗略测定选用酸碱指示剂,准确测定可选用pH试纸;
(3)酸性土壤中和可选用熟石灰。
【解答】 (1)氮、磷、钾肥能分别为植物提供氮、磷、钾元素,复合肥能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根据题意应选B;
(2)溶液酸碱度的测定,实验室中粗略测定选用酸碱指示剂,准确测定可选用pH试纸。根据题意应选用pH试纸;
(3)熟石灰是碱,水中溶解度较小,用来中和酸性土壤最合适;
故答案为:(1)B (2)pH试纸 (3)熟石灰
16.【答案】(1)碱
(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3)A;C
【知识点】酸、碱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结合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酸碱中和的实质解答。
【解答】(1) 朴素的酸碱理论:凡物质的水溶液能溶解某些金属,跟碱接触会失去原有特性,且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叫酸;凡物质的水溶液有苦涩味,跟酸接触后会失去原有特性,且使石蕊试液变蓝的物质叫碱。Na2CO3溶液能使石蕊变蓝,应属于碱。
(2)根据酸碱电离理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3)酸碱电离理论中酸和碱属于不同物质,A正确;酸碱电离理论认为氢元素是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B错误;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C正确;酸碱质子理论指出任何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酸,任何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碱,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但仍具有局限性,D错误。
故答案为:(1)碱;(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3)AC。
17.【答案】(1)红
(2)15:11:16
(3)18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呈红色分析;
(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呈红色,白醋呈酸性,在白醋中滴加花青素,溶液变红色;
(2)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5:11:16;
(3) 28.7克花青素中含有碳元素质量为28.7g×=18g;
故答案为:(1)红;(2)15:11:16 ;(3)18。
1 / 1“高效课堂”1.2 物质的酸碱性(基础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2023九上·舟山开学考)天宫课堂中,宇航员通过实验呈现了“奥运五环”,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溴百里酚蓝,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表所示。下列溶液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蓝色的是( )
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A.氯化钡溶液 B.硫酸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 D.硫酸钠溶液
【答案】C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溴百里酚蓝溶液变色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判断。
【解答】根据表格可知,溴百里酚蓝溶液遇到碱性溶液会变成蓝色。
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硫酸溶液呈酸性,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而硫酸钠溶液呈中性,故C符合题意,A、B、D不合题意。
故选C。
2.(2023九上·金华期末)下表为四种植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适宜种植在碱性土壤中的是( )
选项 A B C D
植物 杨梅 菠萝 甘薯 冬枣
pH 4.0~5.0 4.5~5.5 5.0~6.0 8.0~8.5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溶液pH>7时,呈碱性,溶液pH=7时,呈中性。
【解答】杨梅、菠萝、甘薯种植土壤pH都小于7,即酸性土壤,冬枣种植土壤pH大于7,即碱性土壤;
故选D。
3.(2022九上·苍南期中)如图是我们常见的水果及其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西瓜pH=6. 6
B.葡萄pH=5. 1
C.桔子plH=3.6
D.猕猴桃pH=3. 3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pH<7时,数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解答】由题干中四种物质的pH可知,猕猴桃的pH最小,因此其酸性最强。
故答案为:D
4.(2021九上·温州期末)碱性洗涤剂去除油烟机的油污效果较好,如图是四种常见洗涤剂的pH值,其中最适合去除油烟机油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pH>7,呈碱性;pH=7,呈中性;pH<7,呈酸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丁的pH=9.5>7,呈碱性,最适合去除油污,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5.(2021九上·淳安期中)某同学在实验室测定了几种液体的pH,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溶液 盐酸 CuCl2 溶液 Na2SO4溶液 水 Na2CO3溶液 NaOH溶液
pH <7 <7 =7 =7 >7 >7
该同学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pH<7一定是酸溶液
B.pH>7一定是碱溶液
C.pH=7一定是盐溶液
D.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提取信息,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A.氯化铜溶液的pH<7,但它是盐,故A错误;
B.碳酸钠溶液的pH>7,但它是盐,故B错误;
C.水的pH=7,而不是盐,故C错误;
D.综上所述,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故D正确。
故选D。
6.(2023九上·余姚期末)初中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先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二氧化锰
B.测未知溶液pH值,应先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后用干布擦干,最后涂抹小苏打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
【答案】D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pH值的测量及方法;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先加入二氧化锰,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这样可以通过控制滴入速度控制反应速率,故A错误;
B.测未知溶液pH值,应先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的液体,然后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故B错误;
C如果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建议首先要用一些吸水性好的毛巾、纸巾,将浓硫酸稀释掉,然后擦干以后,再用清水冲洗皮肤,可以多冲洗一会儿。这样不仅可以把浓硫酸彻底冲洗干净,还能把硫酸所产生的热量带走,故C错误;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排出试管内的空气,避免发生爆炸,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故D正确。
故选D。
(2023九上·温州期末)某兴趣小组开展利用紫甘蓝制作酸碱指示剂的项目化学习,他们经历了制取试剂、检验试剂和应用试剂三个环节的探索。
7.制取试剂。小组制作试剂过程如上图,步骤③中的物质分离的原理类似于( )
A.沉淀 B.过滤 C.结晶 D.蒸馏
8.检验试剂。小明将紫甘蓝汁滴入4种物质中,现象如下表所示,下列选项中能证明紫甘蓝汁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最佳组合是( )
实验 ① ② ③ ④
物质 水 食盐水 石灰水 白醋
颜色 紫色 紫色 蓝色 红色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9.应用试剂。利用自制酸碱指示剂测量校园一矩形农场土壤的酸碱性,小明选取了5个位置取样测量(图中○ )表示农场俯视图取样点),则取样方式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7.B
8.D
9.A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的目的分析判断;
(2)根据表格信息分析紫甘蓝汁能够与酸、碱反应呈现不同的颜色即可;
(3)根据采样要求分析判断。
7.根据图片可知,步骤③中用于分离甘蓝汁和甘蓝渣子,纱布相当于滤纸,甘蓝汁相当于滤液,甘蓝渣子相当于不溶的固体,因此这个步骤相当于过滤,故选B。
8.水和食盐水为中性,而石灰水为碱性,白醋为酸性,因此证明甘蓝汁适合作为酸碱指示剂的组合应该是中性、酸性和碱性的组合,即①③④或②③④。
故选D。
9.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采样要具有普遍性,就最大程度采集到各个部分。根据图片可知,只有A的采样点分布最为均匀,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2022九上·苍南期中)下列烧杯中的溶液属于酸溶液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酸、碱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酸的溶液中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分析;
【解答】A、溶液中阳离子为钠离子不是酸溶液,不符合题意;
B、溶液中阳离子为钠离子和氢离子,不是酸溶液,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是酸的溶液,符合题意;
D、溶液中阳离子为钠离子,不是酸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2九上·杭州期中)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不同品牌的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
【解答】A、洗手液a呈酸性,用蒸馏稀释后酸性变弱,pH变大,符合题意;
B、 洗手液bpH大于a,b的酸性比a弱 ,不符合题意;
C、 洗手液c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不符合题意;
D、 洗手液d(呈碱性)和a(呈酸性)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2021九上·金华期中)小科学习了《物质的酸碱性》课程后,决定用 pH 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 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C.用pH试纸浸入矿泉水测得pH为7.2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出胃液的pH为2
【答案】D
【知识点】pH值的测量及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用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判断。
【解答】A.湿润的pH试纸会将稀硫酸稀释,从而使测出的稀硫酸的pH发生改变,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会使pH试纸发生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矿泉水的pH时,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矿泉水,然后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故C错误;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出胃液的pH为2,故D正确。
故选D。
13.(2022九上·长兴月考)测得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值如下表:
液体 雨水 糖水 厨房清洁剂 厕所清洁剂
pH 5.6 7 11.8 2
(1)上述液体中,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是 ;
(2)用pH试纸测定厨房清洁剂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结果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厕所清洁剂与厨房清洁剂 (选填“能”或“不能”)混合使用。
【答案】(1)厨房清洁剂
(2)偏小
(3)不能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分析;
(2)根据pH试纸用水润湿会使碱性溶液变弱,pH变小分析;
(3)根据酸性和碱性溶液不能混用分析。
【解答】(1)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 厨房清洁剂pH>7,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2) 用pH试纸测定厨房清洁剂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会使其碱性变弱,结果会偏小;
(3) 厕所清洁剂的pH<7呈酸性,厨房清洁剂pH>7,呈碱性,二者不能混合使用。
故答案为:(1)厨房清洁剂;(2)偏小;(3)不能。
14.(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2.1 生活中的酸和碱)利用如图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 (选填“a”或“b”)。
(2)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 。
【答案】(1)a
(2)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反应现象等)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使酚酞试液呈无色分析;
(2)根据点滴板可节约药品,方便观察等特点分析。
【解答】(1)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使酚酞试液呈无色,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a;
(2)使用点滴板可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对比现象明显等;
故答案为:(1)a;(2)节约药品或方便观察或对比现象明显等。
15.(2019九上·宁波期末)小科同学发现校园中的玫瑰花生长不茂盛,叶子发黄。她想:
(1)可能是缺少氮元素,需要施加下列肥料中的 (填字母);
A.K2CO3 B.NH4Cl C.Ca(H2PO4)2
(2)也可能是土壤酸性太强,可以用实验室中的 测定土壤的酸碱度;
(3)若土壤酸性太强,农业上可以用施加 来降低土壤的酸性。
【答案】(1)B
(2)pH试纸
(3)熟石灰
【知识点】pH值的测量及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 (1)氮、磷、钾肥能分别为植物提供氮、磷、钾元素,复合肥能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2)溶液酸碱度的测定,实验室中粗略测定选用酸碱指示剂,准确测定可选用pH试纸;
(3)酸性土壤中和可选用熟石灰。
【解答】 (1)氮、磷、钾肥能分别为植物提供氮、磷、钾元素,复合肥能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根据题意应选B;
(2)溶液酸碱度的测定,实验室中粗略测定选用酸碱指示剂,准确测定可选用pH试纸。根据题意应选用pH试纸;
(3)熟石灰是碱,水中溶解度较小,用来中和酸性土壤最合适;
故答案为:(1)B (2)pH试纸 (3)熟石灰
16.(2022九上·镇海期中)酸碱理论的发展如下:
①17世纪前,人们对酸碱的认识模糊,只凭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判定。
②17世纪末,朴素的酸碱理论:凡物质的水溶液能溶解某些金属,跟碱接触会失去原有特性,且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叫酸;凡物质的水溶液有苦涩味,跟酸接触后会失去原有特性,且使石蕊试液变蓝的物质叫碱。
③19世纪末,酸碱电离理论: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
④20世纪初,酸碱质子理论:任何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酸,任何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碱,且酸碱有如下关系:酸一H++碱,两者彼此联系在一起叫做共轭酸碱对。酸失去一个质子后形成的物质叫做该酸的共轭碱,碱结合一个质子后形成的物质叫做该碱的共轭酸。
(1)根据朴素的酸碱理论,Na2CO3属于 (填“酸”或“碱”)
(2)根据酸碱电离理论理解酸碱反应的实质是 。
(3)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酸碱理论的描述也在不断完善。下列对不同酸碱理论的分析合理的有 。
A.酸碱电离理论认为酸、碱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B.酸碱电离理论认为氧元素是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C.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
D.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不再具有局限性
【答案】(1)碱
(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3)A;C
【知识点】酸、碱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结合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酸碱中和的实质解答。
【解答】(1) 朴素的酸碱理论:凡物质的水溶液能溶解某些金属,跟碱接触会失去原有特性,且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叫酸;凡物质的水溶液有苦涩味,跟酸接触后会失去原有特性,且使石蕊试液变蓝的物质叫碱。Na2CO3溶液能使石蕊变蓝,应属于碱。
(2)根据酸碱电离理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3)酸碱电离理论中酸和碱属于不同物质,A正确;酸碱电离理论认为氢元素是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B错误;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C正确;酸碱质子理论指出任何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酸,任何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碱,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但仍具有局限性,D错误。
故答案为:(1)碱;(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3)AC。
17.(2022九上·宁波月考)近两年北仑柴桥的果农兴起种植蓝莓的热潮,每年5、6月是蓝莓丰收的时节,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细胞液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
(1)在白醋中滴加花青素,溶液变 色。
(2)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3)28.7克花青素中含有 克碳元素。
【答案】(1)红
(2)15:11:16
(3)18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呈红色分析;
(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呈红色,白醋呈酸性,在白醋中滴加花青素,溶液变红色;
(2)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5:11:16;
(3) 28.7克花青素中含有碳元素质量为28.7g×=18g;
故答案为:(1)红;(2)15:11:16 ;(3)18。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