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地球的公转
运动形式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公转
思考:一般情况下,北半球夏半年(上图中远日点所在的半圆)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上图中近日点所在的半圆)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填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异同。
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回归年。
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二.昼夜长短
b
60°
a
左图中AB线为 。比较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的昼夜长短状况,D点的地方时为 ,E点的地方时为 。赤道的昼长为 。
右图为北半球某纬圈,图中劣弧ab为夜弧,判断该纬度的昼夜长短状况。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23°26′N
23°26′S
1.在春秋二分日光照图中,太阳直射哪条纬线?全球昼长有什么分布规律?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23°26′N
23°26′S
2.在夏至日光照图中,太阳直射哪条纬线?全球昼长有什么分布规律?极昼和极夜分别出现在哪些地区?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23°26′N
23°26′S
3.在冬至日光照图中,太阳直射哪条纬线?全球昼长有什么分布规律?极昼和极夜分别出现在哪些地区?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23°26′N
23°26′S
4.将上图补充完整,思考当天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全球昼长有什么分布规律?贵阳昼夜长短状况,贵阳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当天有极昼极夜地区吗?如有范围如何变化。
下图示意冬至日太阳光照。读图完成1~2题。
②
③
④
甲
①
1.甲地的昼长为
A.0小时 B.3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2.①、②、③、④四地,昼长最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完成3~4题。
春分日
秋分日
23°26′
23°26′
0°
甲
乙
丙
丁
3.北半球昼大于夜的时段是
A.甲段 B.乙段 C.丙段 D.丁段
4.太阳直射点位于丙段时
A.北半球昼长 B.北半球昼渐长 C.南半球昼长 D.南半球昼渐长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B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用下列公式来计算:H=90-纬度差,纬度差为直射点所在纬度δ与B点所在纬度ψ的差值。请结合上图,运用几何知识,推导该公式。
1、贵阳(27°N)在北半球春分日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2、由春分到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向 (南/北)侧移动,贵阳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为 。
3、夏至日当天,贵阳和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中较大的是 。
思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1.判断图示四个地点的纬度。
2.按图1.17 a的方式在绘制当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
3.描述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方向的年内变化规律。
图1.17a示意地球上四个特殊纬度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
4.房地产开发商想要在贵阳建20m高的南北两栋居民楼,为保证建筑物底层居室一定有光照,两栋楼房间距至少应是 。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四.天体视运动
四.天体视运动
四.天体视运动
四.天体视运动
底面表示地平面,底面中心为观察者位置,底面外圈代表地平圈,大外圈代表天顶面,三条路线代表该观察点观察到二分二至日太阳周日视运动路线,三条路线与天顶面的交点表示上中天,三条路线与地平圈的两个交点分别代表该日的日出日落,上中天点与底面中心点的连线与南北水平线的夹角表示正午太阳高度。
阿布.辛拜勒神庙一年中只有在2月21日和10月21日的清晨,太阳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多米长的庙廊,照到神庙尽头拉美西斯二世的石像上。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为“太阳节”。
1.计算拉美西斯二世生日至春分日、秋分日至登基日的天数,你有何发现
阿布.辛拜勒神庙一年中只有在2月21日和10月21日的清晨,太阳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多米长的庙廊,照到神庙尽头拉美西斯二世的石像上。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为“太阳节”。
2.太阳节奇观的出现,与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入射角度密切相关。想一想,在每年的2月21日和10月21日这两天内,太阳照耀石像的时间是否会持续很久
五.四季和五带
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例,春季是3、4、5月,夏季是 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
思考:若黄赤交角变大,五带范围如何变化?
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到太阳距离最近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2013年2月15日,一块陨石穿过俄罗斯上空,坠落在车里雅宾斯克州地区,导致近1500人受伤,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此时地球公转处于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于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下图示意地球公转轨道位置,读图完成3~4题。
③
①
②
④
俄罗斯世界杯吉祥物
3.7月15日法国队在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约55°45′N)以4—2击败克罗地亚队获得本届世界杯赛冠军。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和比赛地昼夜长短状况为
A.北半球 昼长夜短 B.南半球 昼长夜短
C.北半球 昼短夜长 D.南半球 昼短夜长
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于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下图示意地球公转轨道位置,读图完成3~4题。
③
①
②
④
俄罗斯世界杯吉祥物
4.世界杯期间,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在变慢 B.贵州各地昼先变长再变短
C.南极圈内极夜范围先缩小再增大 D.我国各地日出时间逐渐推迟
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5~6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长 5∶30 9∶09 11∶25 13∶56
5.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下图示意冬至日太阳光照。读图完成下题。
②
③
④
甲
①
7.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北京时间某时刻M、N两条纬线上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8.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北京时间为14:40
B.N纬线纬度低于M纬线纬度
C.这一天N纬线上某点昼短夜长
D.这一天M纬线上某点昼短夜长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据此完成9~10题。
9.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10.当天可能是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读极地投影示意图回答问题。下图中小虚线圆为极圈,大虚线圆为回归线;弧线ACB 为晨昏线,且AC 段为昏线;C 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 经线的交点。
11.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3 月21 日 B.6 月22 日
C.9 月23 日 D.12 月22 日
12.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120°E、23°26′S
B.120°E、23°26′N
C.60°W、23°26′S
D.60°W、23°26′N
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
A. 甲至乙
B. 乙至丙
C. 丙至丁
D. 丁至戊
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丙日,对应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我国某中学生发现,在书桌的固定观测点上,每年仅有一天通过窗户既可观察到日出也可看到日落。下图为该日日出、日落的位置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若乙为该日日出位置,则该窗朝向
A.正南 B.东北 C.正北 D.西南
16.若该日日出为北京时间6点56分,日落地方时为18点59分,正午太阳高度为83.8°,则该学生所在地最可能是
A.济南 B.广州 C.武汉 D.拉萨
17.科考队员在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拍摄了太阳照片。观察照片,判断太阳位于a 所指位置时,拍摄者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地的地方时分别是 方、 时。
完成教科书P20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