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 3 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chè],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李贽
“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谭嗣同《仁学》
思考:人们对秦始皇的评价为什么差异如此巨大?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客观条件:(1)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2)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变法图强 群雄兼并
公元前770年(春秋)
公元前475年(战国)
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概括出秦朝统一的客观条件吗?
一、秦的统一
阅读课文p15 内容,总结概括秦统一的原因有哪些?
(3)地理位置:秦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物质基础雄厚。
太行山脉
秦岭
大巴山
1.统一背景
主观:
(4)个人才能: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5)变法革新: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具备了统一的历史条件。
咸阳
秦
前230年灭韩
前221年灭齐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建立秦朝
(6)统一策略:远交近攻
思考:
面对辽阔的帝国,秦朝采用了怎样的措施来巩固统治?
西到陇西
东至东海
北抵长城
南濒南海
北方:北击匈奴,夺河套,修长城,筑直道
南方:南平百越,修灵渠,置郡县
西南:开辟“五尺道”,辖管西南夷
一、秦的统一
开拓疆域
专制主义
一种决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汇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
一种管理方式,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实行垂直管理。
(1)概念
1.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巩固统一的措施
阅读课文p16内容及给定材料,概括总结出秦巩固统治的措施有哪些?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郡县制度
(2)基本内容
三皇
五帝
始皇帝
归纳皇帝制度有哪些特征?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核心特点)
皇位世袭。
(1)称号的由来: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2)特点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帝制度
皇帝
太尉
御史大夫
丞相
治粟内史
奉常
太仆
廷尉
典客
宗正
少府
郎中令
卫尉
三公
九卿
九卿泛指诸卿,分掌具体事务
太尉掌军务,但为虚职
丞相为百官之首,掌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有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的职能
三公九卿制度
思考:秦朝中央官制有何特点?
(1)比较完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地位的规定;丞相之下设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2)权力制衡:三公等相互牵制,无法独揽大权。(3)皇权中心:军政大权独揽于皇帝一人手中。(4)充分体现“家天下”:各级官员的任命都由皇帝一人决定,很多官职如宗正、奉常等专为皇帝设置,国与家同治。(5)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李斯
王绾
3.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
“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关于地方治理,秦朝内部当时有哪些观点,秦始皇赞成哪种方案?
御史
大夫
太
尉
皇帝
丞
相
诸卿
郡
县
乡
里
亭
基层具体事务
郡守、郡尉、监御史
县令\长
地方官制
监察
军事
行政
地方具体政务
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时代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官员产生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性质
影响
【课堂探究】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
世袭
由皇帝任免
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阅读教材p16第二段,概括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政治以外的其它措施
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也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3.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
4.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阅读课文p16最后一段至17第一段,并结合材料总结概括: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期也可能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经过了汉代的完善和巩固,又继续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地作了修正。
——《剑桥中国秦汉史》
①、国家版图(地理疆域):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轮廓;
②、政治制度: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③、民族交融: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 、交流与交融,为“大一统”文化观念奠定基础。
④、社会发展: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大兴土木
求仙问药
外出巡游封禅
①穷奢极欲,大兴土木
②求仙访药,动众巡游
③开疆拓土,修筑长城
④徭役沉重,刑罚严苛
⑤焚书坑儒,毁于一旦
修建秦长城
秦朝肉刑
修建陵墓
材料: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不知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四年苦役) ——《史记秦始皇本纪》
影响:钳制思想,摧残文化,使我国文化典籍遭受严重损失。
1、根据教材第二目,了解秦的暴政,这与秦的灭亡有何关系?
二、秦朝的暴政
①、秦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根本原因);
②、秦朝缺乏治理统一大国的经验;
③、对东方六国旧势力缺乏有效的融合和控制;
④、陈胜吴广起义和反秦势力的壮大(直接原因)。
2、秦灭亡的原因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柳宗元说:“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
21
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秦人大喜,民心安定。
——《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范增而不用。”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基本史实。分析刘邦最终胜出的原因?
22
项羽引兵入咸阳后都做了什么呢?
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史记.项羽本纪》
羽遂合从,坑秦人,屠咸阳。
——《汉书.天文志》
24
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请结合刘邦、项羽入咸阳后的做法谈谈你的认识?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
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
刘邦
项羽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依赖武力,实力削弱。
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得民心者,得天下!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D
2.易中天教授曾在《中国大一统》中谈道:“中国大一统局面在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个,历经2000多年至今还是大一统国家,这是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影响的结果。”这里的“精神文明”可能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
B.“天下为公”意识的影响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
D.“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
C
随堂练习巩固
3.《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这表明,秦朝的统一(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统治B.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基础C.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D.为人们生产提供安定环境
D
4.下图是考古发掘的秦朝几方印章,据此判断秦朝( )
A.实行“车同轨、书同文”B.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C.随葬品中必有官员印信 D.地方推行了分封体制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B
5.根据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评价 出处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李斯列传》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汉书·主父偃传》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封建论》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藏书》
A.秦始皇制定了统一的法律B.秦建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C.秦始皇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D.高度评价秦朝的统一及制度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