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0232-2024学年高二历史素养提升实用课件(共35张PPT)(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0232-2024学年高二历史素养提升实用课件(共35张PPT)(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7 06:4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历史解释: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历史进步性。
唯物史观:了解不同时期宰相制度的演变,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认识我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变迁的基本规律。
家国情怀:了解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认识地方行政制度对中央集权及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感悟家国情怀。
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大同”社会指什么时代?“小康”社会始于哪位统治者?材料反映了社会的哪些变化?
政权性质:
公天下 → 家天下
权力传承:
社会形态:
传贤 → 传子
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进步还是倒退?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遂公盨是古代西周中期遂国国君所铸的青铜礼器。内底铭文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及德治的文献记录。专家认为这证实了大禹及夏朝的确存在。
夏朝宝藏 - 遂公盨[xǔ]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2、商朝
观察“商朝势力范围示意图”,指出商朝的地方管理制度
(1)内外服制
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间接管理)。
内服
外服
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职官制度:
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
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3、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1)分封制
分封对象
诸侯权利
诸侯义务
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旧贵族
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
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再次分封、建立武装、征派赋役、设置官吏
朝觐述职、缴纳贡赋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结合图片和所学,概括分封制特点及影响。
特点:①分封对象多元化,同姓是主体(血缘);
②等级森严,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③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④诸侯国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⑤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
影响
积极:①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②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巩固了统治;③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消极: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生产力发展,易导致分裂割据。
3、西周:
(1)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互配合,政治权利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2)特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
族权与政权结合,家国同构;
形成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
(2)宗法制
(3)礼乐制
史料: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礼记·王制》
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
实质是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3、西周:
材料一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材料二 厉王虐,国人谤王。 ——《国语·周语》
材料三: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代天治民”,自称“天子”。
材料四:西周时期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结合所学和材料概括先秦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合一”,等级森严(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2)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内外服制、分封制)
4)受原始民主传统的影响
3、春秋战国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候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材料二 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享用九鼎,诸侯享用七鼎。而在郑庄公(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公元前743年—前701年在位)的祭祀坑遗址中却出土了“九鼎”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了什么新问题?有哪些具体表现?原因是什么?
问题: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
表现:春秋诸侯争霸;战国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等,战国兼并战争
各国变法,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产生。
原因: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春秋战国: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真题研做】(2023·全国甲卷)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C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解释学科素养。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说明当时分封制、礼乐制度受到冲击,孔子在《春秋》中坚持称楚王为楚子,说明孔子编撰《春秋》是为了维护礼乐制度的等级尊卑关系,以稳定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春秋》是中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目的并非实录历史事实,排除A项;孔子编撰《春秋》坚持称楚王为“楚子”,无法达到提升周王权威的效果,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将各诸侯国的文化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强调文化差异的结论,排除D项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是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主要矛盾:皇权vs相权
概念辨析
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
内容: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政务纽带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文书制度
地方政府
郡县制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资治通鉴·秦纪二》
史料阅读:皇帝制度的特征有哪些?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2、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
皇 帝
御史大夫
丞 相
太 尉


廷尉
少府
卫尉
宗正
郎中令
太仆
典客
治粟内史
三公 丞 相 百官之长,统领百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 九卿 奉 常 宗庙礼仪教化
郎 中 令 宫中警卫
卫 尉 宫门警卫
御史大夫 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 太 仆 宫廷车马
少 府 皇家财政
宗 正 皇室宗族
太 尉 最高武官,掌军事 典 客 少数民族
治粟内史 租税、 财政
廷 尉 司法、首都警卫
家天下色彩浓厚
家国同构
决策方式:
公卿廷议,
皇帝裁断
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作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主专制;廷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3、地方制度:郡县制
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二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血缘
地缘
世袭
任免
官僚政治
贵族政治
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4、文书制度
材料一: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材料二: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材料三: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莫(暮),以辄相报殹。也书有亡者,亟告官。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1)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2)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文书行政制度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有什么影响?
保证公文传达准确性
保证公文传达及时性
材料四:“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东汉王充
保证公文传达安全性
影响:
①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②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③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近县令轻足行其书,远县令邮行之。——《田律》
邮是传书的机关,不止限于郡县行政组织间普通文书,上封事或奏疏也都是可以利用邮的。从中央的典客行人令和太尉府下的法曹,到军国的督邮,再到每个驿站的厩啬人、传舍啬人,邮书椽等,构成一个不同于地方行政系统的邮传管理系统。
——潘祥辉
《华夏传播新探 一种跨文化比较视角》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1)汉武帝:设立中朝,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2)东汉:光武帝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西汉:中外朝制度
东汉:增设尚书台
作用: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1、两汉的中外朝制度、尚书台
【真题研做】(2023·海南卷)据东汉《乙瑛碑》载,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流程如下图)。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当时( )
A.国家行政中枢权力的逐渐扩大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巩固
C.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渐趋规范
D.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
(注:①—⑦表示处理此事的先后步骤)
D
【解析】据材料可知,在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石卒史这一事件上,朝廷各部门各司其职,说明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将东汉中枢权力部门与之前的朝代做比较,无法得出中枢权力扩大的认识,排除A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涉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和皇权与相权两对关系,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突出传统道德秩序走向规范,材料旨在通过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石卒史这一事件反映本质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2、隋唐三省六部制
材料: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2)特点:
(1)职能及运行方式
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3)意义:
①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与完善,为后世所沿袭。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3、宋代二府三司制
“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宋史食货志》
(1)二府:
①中书门下:中央最高行政机构,长官为宰相;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②枢密院:专管军政,长官由文官担任,只有调兵权没有统兵权。
(2)三司:专管财政。
影响:①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官僚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
特点:多设机构,分化事权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4、元代的中书一省制
皇 帝
中书省
御史台
行政
枢密院
军事
监察
宣政院
宗教西藏






材料1: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元史》
材料2: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高鸣传》
(1)原因:
①元朝版图空前大于前代,事务繁多;
②少数民族政权治理水平相对低,删繁就简;③为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务,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改三省为一省。
(2)弊端: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元朝实行一省制原因何在?有何弊端?
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相权重新扩大。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1)废除宰相: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
(2)建立内阁:
①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内阁”。
②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5、明代废丞相、设内阁
(3)性质: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4)实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6、清朝军机处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处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皇帝
内阁
六部
军国大事
皇权受限
皇权加强
达到顶峰
清初
康熙
雍正
(处理日常事务)
材料: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职能: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影响:
提高行政效率,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真题研做】(2022·湖南卷)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
A.君主的高度集权 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
C.南书房地位提高 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强调自己是皇帝近臣,有“南书房行走”的身份,反映了君主的高度集权,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官员俸禄状况,B项错误。南书房地位提高与史实不符,C项错误。“十分混乱”体现不出,D项错误。
A
史料1: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 ——《汉书·刘辅传》
史料2: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西汉—中朝
方式:任用皇帝身边亲近的人
方式: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东汉—尚书台
史料3: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欧阳修《新唐书》
隋唐—三省六部制
方式:多人担任宰相,分化宰相权力
判断材料所涉及的制度,并说明削弱相权的方式有哪些?
史料4:“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又别置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悉隶三司。”——《宋史·职官志》
史料5: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史·高鸣传》
宋朝—二府三司制
方式:分化事权,分割宰相权力
元朝—中书省
方式:一人担任宰相,相权反弹扩大
归纳总结
史料6: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明神宗实录》
明朝—废相,设内阁
史料7: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 ——《清史稿》
清朝—设立军机处
汉唐
宋元
明清
官员姿势的变化反映了中央行政中枢制度(宰相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
演变趋势: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判断材料所涉及的制度,并说明削弱相权的方式有哪些?
方式:任用皇帝身边信任的人
方式:任用皇帝身边信任的人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1、汉朝: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
——《隋书·地理志》
(1)西汉
郡国并行制
郡县制
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恩令”
分十三州,设刺史监察地方
中央




王国
监察州
中央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席卷北部中国,已非一群小小的郡守所能镇压,朝廷不得不派出九卿出任州牧,授予兵权、财权和行政权和农民军对抗。汉末刘表为荆州牧,袁绍为冀州牧。监察州变为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 三级制
农民
起义
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2) 东汉——州、郡、县三级制
州刺史在地方有行政权,领兵权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2、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三级制
3、隋朝
州、县二级制
4、唐朝
道、州、县三级制
中央


中央

监察道

中央





方镇/藩镇
安史之乱
②道由监察机构成为地方行政实体
③战略重地设节度使
变化:
州、县二级制
①根据山川形势设道,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危及中央集权
问题: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5、宋朝
宋初,收节度使所领诸州归中央,实行“州(府、军、监)、县”二级制


中央
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府,是特殊的州,首都、首府的州称府。
军,多设在沿边地区,兼领县政,形同州级。后来军等同下州,并非与军事有何关联,故州可退为军,军也可进而为州。
监,为管理国家经营的矿冶、铸钱、牧马、制盐等区而设,兼理民事。
四监司分管
路一级事权分散,加强中央集权。
【真题研做】(2022·全国乙卷)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A
【解析】通判是宋代在地方设置的负有监察地方事务的官员,主要是为了监督地方官员,因此其主要目的是规范地方行政,防止地方官员专权,从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为了防止武人干政,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派文官担任地方知州,而不是设置通判,故B项错误;通判主要职能是监察,不能直接提升军事能力,故C项错误;设置通判主要目的是监督地方州府,而不是削弱其权力,故D项错误。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6、元朝
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来演变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意义: ①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③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元朝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此前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体制明显有异。作为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能够对空前广袤的疆域统治近及百年,行省制度在其中所起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张帆《元朝行省的两个基本特征》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7、明朝
(二)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1)废行省,设三司:明初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
(2)后来,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宣德后开始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总督和巡抚的名义督抚地方行政。巡抚、总督等监察官逐渐成为一省长官。
形成“司/省-府-县”三级制
中央
府/州

(司)省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中央
府/州


8、清朝
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
清代 督抚制度
总督和巡抚,明清两代最高的地方行政长官。清朝地方巡抚总督多为一品、二品大员二者同为地方重臣,总督偏重军事,巡抚偏于民政,原则上巡抚要受总督节制.
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体制
【探究】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 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 州 道 路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王国 郡 州 州 路、府、州 州、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摘编自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有怎样的特点?反映怎样的演变趋势?
2.行政区划以二级制和三级制为主;
1.制度发展有沿袭性,也有变革性;
3.行政区划上动下稳,县作为地方行政的基层区划最为稳定,高层政区变化大;
演变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沿袭中变革
控制不断加强
县级最为稳定
朝代 中央行政 地方治理


西周
春秋战国

西汉
东汉


两宋



世袭制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原始民主传统
内外服制
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诞生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
郡县制
中外朝制
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郡国并行制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
三省六部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三级制 ——节度使
二府三司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中书省(一省制)
行省制
废宰相,设内阁
军机处(雍正)
省、府、县三级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堂小结
发展趋势: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2.战国时郡是设于边境地区。边地原为荒僻之地,人口稀少,虽然面积大于县,其地位却比县低。后来边地逐渐繁荣、人口增加,乃于郡下设县。于是在边地有郡、县两级的地方组织。这说明
A.兼并战争推动管理体制变革 B.中央集权制度得到普遍推广
C.经济发展影响政治体制变迁 D.各国变法成效已然得到体现
1.《左传·公年》记截:“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体现出( )
A.分封制是宗法制基础 B.政权与族权的结合
C.王权与神权相互影响 D.内外服制度的推广
课堂检测
B
C
3.秦朝公文书要用印玺封缄,即在缚系文书的绳结处填上封泥,由负责的官员把印盖在封泥上,重要的文书有两封、三封的。据此判断,秦朝的公文书制度( )
A.具有较强的保密性 B.是帝国行政的基石
C.提高了执政的效率 D.凸显皇权至高无上
4.军机处一切均由大臣和章京通同办理,皇帝有谕,随时奉召承办,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签发后交兵部通过驿站、军台发出。这表明军机处的设置( )
A.制约了专制独裁 B.确保了正确决策
C.保障了西北军需 D.提高了行政效率
课堂检测
A
D
5.易中天评价某制度“更看重的是权力的制衡,把立法与执法、决策与行政分离开……它是一个严密而精致的体系,尽可能地实现了官僚政治与皇权政治的平衡。”他最有可能评价的是( )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县制度
C.汉朝的中朝制度 D.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课堂检测
D
A
6.元朝的地方行政区,一是代表朝廷监临各地的行中书省与宣慰司,二是直接牧民的路、府、州、县,具有典型的多层级、复式结构的特征。元朝地方行政设置( )
A. 适应了多民族国家统治的需要 B. 反映了蒙古文化对制度的影响C. 旨在促进不同区域的协同发展 D. 有利于强化大一统的君主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