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7 06:5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模块《中国历史》中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因此,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增强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初中历史课程中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知识,但对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问题引导、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 掌握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包括三国鼎立、西晋统一、五胡十六国、北魏统一北方、南朝与北朝的对峙等。
3. 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包括民族交融、文化交流、社会变革等方面。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包括三国鼎立、西晋统一、五胡十六国、北魏统一北方等。
这一时期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包括民族交融、文化交流、社会变革等方面。
教学难点:
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了解和分析,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
这一时期的历史意义和影响的理解和评价,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历史课堂讨论教学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史料、文字史料,板书归纳梳理知识框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1. 欢迎学生们进入课堂,打招呼并问候学生的近况。
2. 介绍今天的课程主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并简要解释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3.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你们对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
1. 学生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对三国、两晋和南朝的认知。
2. 学生们与周围的同学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并记录下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3. 学生们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对课程话题的兴趣和思考,并建立起与学生的互动和联系。学生活动部分通过小组讨论,促使学生们进行合作与交流,深入思考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对国家发展的意义。通过互动与合作,学生们能够进一步了解三国、两晋和南北朝的历史事件,加深对这一时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兴趣与研究能力。
新课教学
<1>政权更迭,秩序崩溃
教师活动:
1. 教师展示一张时间轴图,标注上三国、两晋和南北朝的朝代名称和时间段,并简要介绍这三个时期的背景和特点。
2. 教师提出问题:在这三个时期中,政权是如何更替的?又有哪些因素影响了政权更迭?
3.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堂课的内容,探究政权更迭的原因和规律。
学生活动:
1. 学生们根据时间轴图,分组进行讨论和分析,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例如统治者的政治手段、战争与政治斗争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学生们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并互相进行讨论,交流想法。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时间轴和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政权更替的原因和规律。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分享和讨论,学生们可以互相学习,拓宽对政权更迭的理解,并为后续探索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做好铺垫。此外,通过参与讨论,学生们也能培养批判思维和历史思维,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科能力。
<3>经济南移,江南发展
教师活动:
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地图,简要介绍中原和江南的地理位置,并提问学生对这两个地区的了解程度。
教师介绍中原地区与江南地区的经济特点。例如,中原地区地理辽阔、气候多样,适合农业发展,而江南地区地势平坦、水网纵横,适合水稻种植和渔业发展。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中原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如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等;并讨论江南地区水稻种植和渔业发展的原因,如地理条件、水利设施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政权更迭对经济的影响。例如,战乱时期经济衰退,稳定时期经济恢复或发展。
学生活动:
分组研究讨论该时期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的经济状况及变迁。
学生小组展示研究成果,介绍各时期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的经济特点、发展情况及政权更迭对经济的影响。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展示,并就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变迁进行分析和讨论。他们可以探讨政权更迭如何影响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经济领域,以及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的经济交流与融合。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政权更迭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的合作与表达能力。此外,通过对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的经济特点的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形成对不同地理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认识,理解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3>民族交融,统一重构
教师活动
1. 引入:我们学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和南方民族的南迁,不同民族之间产生了广泛的交流和融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的民族交融特点和影响。
2. 展示: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地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学生活动
1. 观察:请学生观察教师绘制的民族交融地图,结合教科书或其他资料,尝试说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方式及影响。
2. 分析:让学生结合教科书或其他资料,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原因及特点,以及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展示民族交融地图,帮助学生建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民族交融现象的理解程度。通过师生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1. 教师总结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性,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在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重要的因素或事件对于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生活动:
1. 学生们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并记录下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2. 学生们组成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讨论彼此的观点是否相似或有相互补充的地方。
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讨论的结果和观点。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的总结和问题引导,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思考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对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代表汇报,学生们可以进一步听取其他小组的观点,扩展自己的视野,促进全班学生对于这一时期历史事件的综合理解。此外,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们也能够加深对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的意义的认识,培养对历史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板书设计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1. 政权更迭:
- 三国:铁血战争,三国鼎立
- 两晋:八王之乱,东晋南渡江南
- 南北朝:南北分裂,北方多次统一南方
2. 民族交融:
-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外族元素的吸收和融入
- 文化交流:佛教传入,与道教、儒教的交融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历史《第 5 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的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民族交融地图、分析民族交融的原因和特点,以及讨论民族交融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民族交融的概念和理解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强化,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民族交融概念,加深对民族交融的理解。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对于民族交融的影响和意义的认识不够深刻。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和现实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民族交融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判断能力。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巩固和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判断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