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1、掌握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历程、内容、影响,理解变法和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及艰巨性。
2、正确评价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是在中国历史传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增强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
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理解“时势造英雄”,认识改革家勇于创新的精神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标
要求:
时空坐标
战国
两晋南北朝
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
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北魏
孝文帝改革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北宋
明朝
清朝
民国时期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南京临时政府、国民政府的改革
土地改革
各项民主
改革
1978年
2012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2013年
2017年
2019年
中共第十九届三中全会
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本课导入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周易·系辞下》中的一段话,意思是主张“变”。后来清末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也引用了这段话,强调变法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促进社会发展。“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
《变法通议》书影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1)背景
经济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急剧变动
政治 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法
思想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
(2)目的
(3)性质
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
地主阶级自上而下进行的变法运动
知识延伸
商鞅
(约公元前390-前338)
1、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4)概况
内容 意义
经济 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 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政治 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 军事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知识延伸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①顺应潮流,符合需求: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迎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符合秦国国情,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所在。
②统治者的支持:秦孝公的支持为新法的贯彻执行及取得成效扫清了障碍
③执导思想先进:商鞅变法吸收了各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相对系统的变法理论,为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④方法得当,执行有力:变法措施切实可行,执行坚决,改革较为全面彻底。
归纳总结
图构历史
商鞅变法与封建制确立的关系
政治
选官
经济
县制取代
封国采邑制
军功爵制取代世卿世禄制
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
地主阶级专政
封建地主私有制
封建上层建筑确立
封建经济基础
(1)背景
2、两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是一场封建化改革运动
①西部和北部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为断
②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③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2)表现
内容 影响
前期:制度改革 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 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后期:行汉化 ①迁都洛阳 ②移风易俗: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 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
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史料实证
史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摘编自[江苏卷]
史料二 孝文帝……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
——摘编自[2021年全国甲卷]
孝文帝改革的决心、魄力和雷厉风行的精神
由军事管控变为政党行政化管理
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根据民户多少给予俸禄
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
改革影响隋唐地方行政制度
归纳总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和实质
知识延伸
原因:
①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②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改革
③从实际出发,内容全面,措施得当,符合人民的愿望
④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的改革决心
实质: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条件下进行的。孝文帝改革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汉族、鲜卑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的融合。孝文帝改革实质上是一场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
3、北宋——王安石变法
范仲淹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背景 ①内忧: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农民起义不断 ②外患:北部边境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 内容 主张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 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弊端,制定和推行变法措施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①富国方面:推行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
②强兵方面:推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
③取士方面: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用人唯才。
结果 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仅推行一年多。 变法前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这些措施欠妥当,后来被废止。
历史总结
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失败原因:新法遭到大官僚、在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
推动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新法推行中的缺陷,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历史启示:
①改革必须遵循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原则
②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但也应防止在改革中出现用人不当、执行不力等问题
③改革必然会触及某些人的特权和既得利益,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注重改革的时效性。
4、明朝——张居正改革
背景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起反抗,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开始 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
内容 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结果 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张居正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一条鞭法”最为著名
张居正(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汉族,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今湖北省荆州市)军籍 。生于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故称之“张江陵”。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辅佐明万历皇帝朱翊钧进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隆庆元年(1567)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1572)代高拱为内阁首辅,晋中极殿大学士, 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任内阁首辅十年,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知识延伸
历史总结
立封建促统一
行汉化促融合
固封建促富强
思维拓展
全面认识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1)改革的分类:
①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②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③从性质上看,可以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2)中国古代改革的规律性认识:
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这主要是因为王朝初期,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多有强大王权的保障。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顽强抵抗。
思维拓展
①看改革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一般而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成功的希望比较大。
②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若是两种力量对比悬殊,那么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都比较大。
③看改革政治措施是否行之有效。改革必须切合实际,这样才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④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改革者的素质往往对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
⑤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只有有利的内外环境,才能促使改革走向成功。
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改革成败的原因?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戊戌变法
背景 ①民族危机: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失败激发了人们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②经济根源和社会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③思想基础:康、梁等积极宣传维新思想,提倡西学,主张学习日本、俄国改革政治
内容 从1898年开始,光绪帝颁布一系列诏令,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
结果 触犯了守时势力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大部分变法措施被废除。
影响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教训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知识延伸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思考点
(1)主观原因:不论在政治主张、方针策略,还是在组织程度上,维新派都表现出不成熟性和软弱性
①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和政治斗争经验
②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脱离人民群众
③对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反很多势力寄予幻想,缺乏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勇气
④改革范围过大,操之过急、树敌太多
(2)客观原因: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和镇压
(3)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弱小
为什么戊戌变法会失败?
史料实证
史料 戊戌期间,上海除以往的《申报》《字林西报》等报刊外,还创办了《时务报》《华报》《富强报》《农学报》等报刊,杭州、无锡等地也有类似传播媒介……(江浙)士绅们的维新宣传则较注意向底层社会伸展。1898年5月11日,无锡出版的《无锡白话报》就是明证。当北京发生政变后,江浙社会仍保持着自己的独立立场,尽力抵制当局的倒行逆施。
——摘编自胡成《戊戌变法是一个多重系列的历史发展》
根据史料,概括指出维新变法在江浙地区呈现出的特点。
特点:报刊成为维新思想传播的主要媒介
动员底层社会民众
未受政变影响,保持一定独立性和连续性
思维提升
对戊戌变法的评价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中资产阶级希望依靠封建王朝的皇帝光绪帝,通过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而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改革,使得中国走上富强民主的道路。所以说这次改革具有进步的意义。但是,由于资产阶级本身所具有的妥协性和软弱性,这场改革进行的非常不彻底,没有能够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2、清末新政
目的 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
时间 1901年初开始
内容 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
评价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
知识延伸
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到来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慈禧太后率光绪皇帝等百位皇亲在忠臣随扈下出宫避祸西安。回銮之后,接受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条约》,此举对中国打击甚大,因此朝廷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进行改革,改革内容多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戊戌变法近似,但比戊戌变法更广更深,还涉及废除千年仕宦之道的科举制度。
清廷力图在军事、官制、法律、商业、教育和社会方面进行一系列系统 性改革,改革也波及了内地和东北、蒙古、西北和西藏各地,由于改革政策的“支离、拖沓”和一些官员的“敷衍”,没有取得太大进展,但“新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也为辛亥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准备条件。
思维提升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
①改革违背历史潮流。期末新政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而非改革旧体制以适应生产力发展
②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推行者。立主改革的官员自身的权势地位与清王朝的存续息息相关,其改革具有保守性;晚清政权遭到极大削弱,新政措施难以推行
③牺牲百姓利益失去民众基础。清政府为筹措改革资金、缓解财政危机,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搜刮百姓,失去了民心。
④改革方式选取不当。盲目仿效日本立宪做法,直接导致立宪派与清政府的背离,加速了改革的失败
3、中华民国时期的改革
(1)改革内容
(2)结果
南京临时政府、国民政府推行的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
由于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末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中国民国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挑战,但也做出了一些重大的历史贡献。这个时期的历史经验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政治体制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启示意义。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改革和创新是中国前进的必由之路。希望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探索新的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历史阶段。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精神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通过对中国民国时期的历史回顾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知识延伸
中华民国时期的改革涉及广泛,但为何仍多以失败告终?
思考点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认识
1、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统一与强盛是民族自强、外交独立的前提条件;
2、外国的先进思想、技术、经验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我们必须要勇于学习借鉴,但所学要符合国情;
3、要得出合乎国情的认识与决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否则将使现代化建设事业遭受挫折;
4、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它必将使中国经济迅速腾飞;
5、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近代史证明只有中共及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现代史证明也只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过渡时期的改革(1949——1956年)
目的:
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内容:
民主政治建设
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
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图构历史
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
开端:
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召开
结果:
①曲折: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②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改革(1956——1966年)
知识延伸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有省市区党委书记参加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论十大关系》讲话。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十大关系。
(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讲话强调: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1)重大决策: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改革(1978年)以来
时间 会议 重大决策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停止“以阶级斗争不纲”,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012年 中共十八大 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2013年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部署、总动员,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部目标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2019年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2)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改革(1978年)以来
对内改革 ①农村改革: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②国企改革: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③所有制改革: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④经济体制改革: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⑤五位一体改革: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改革等。
对外开放 从兴办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建立自由贸易实验区、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3)改革开放的意义
①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知识延伸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道路探索的综合认识
一个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两个领域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五个转变 ①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③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稳步发展
⑤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注意建设道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4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它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
思考点
①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⑤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的制度优势
⑥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⑦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上的改革对当今的启示
历史纵横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要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因而易遭到反对,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要具备坚决斗争的精神。
③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合本国国情
数字识记:
一个认识:求变求新是历史传统
两大特点:改革具有创新性和艰巨性
三个主要变法: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
四个主要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张居正改革、清末新政、改革开放
必备术语
①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但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
②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清末新政和民国时期的改革,也大多没有成功。
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知识体系
1、商鞅将周代五等爵制转变为赐爵制,同时扩大授爵范围,平民也可以授爵,按照军功依次晋升。依爵位高低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婢。这一改革措施( )
A.保障了世袭贵族各项特权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恢复了西周的宗法分封制
D.激励了秦国人的进取精神
D
课堂检测:
2.496年,北魏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并仿照汉族社会的士族制度对鲜卑贵族分姓定族,等级高低有别,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大户通婚。这一措施( )
A.推动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
B.消除了各民族间的隔阂
C.促进了北魏经济迅速发展
D.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
A
课堂检测:
3.明朝内阁首府张居正大力整肃吏治,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但其去世后,家被抄,诸子或自杀、或充军。张居正家族如此结局主要由于其改革( )
A.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B.损害了宦官集团的利益
C.改变了明内阁参政体制
D.失去了皇帝的大力支持
课堂检测:
A
4.1901年,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会奏变法事宜,认为“立国之道,大要有三:一曰治、二曰富、三曰强。国既治,则贫弱者可以力求富强……整顿中法者,所以为治之所具也;采用西法者,所以为富强之谋也”。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
B.维新思潮推动变法开展
C.变法始终维护农民阶级利益
D.变法从根本上维护封建统治
D
课堂检测:
5.在过渡时期,中国政府借鉴了苏联的编制物资平衡计划的制度,主要商品的分配不通过市场机制而是直接归中央的计划人员掌握。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
A.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B.保障计划建设目标的达成
C.完善社会主经济体制
D.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
课堂检测:
6.浦东新区居民在1996年接受采访时表示,家庭中粮食、蔬菜的开支从几年前的50%下降到现在的30%左右,而瓜果以及休闲食品在家庭开支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该地区居民生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B.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C.中国入世影响百姓生活
D.经济特区建设成效显著
A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