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3.1课《百合花》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3.1课《百合花》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6 14:5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烈火中的青春故事
——《百合花》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概述小说主要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理解典型细节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
3、借助对这篇小说构思艺术的赏析,掌握从叙述视角切入的小说读法。
4、感受军民的深厚情谊、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百合花
新课导入
青春者,春日之始也。它代表着草木丰茂的季节,朝气蓬勃的年华。青春之美,美在单纯,美在希望,美在充满激情,美在有无限可能……当青春处在烈火战争的年代,又会迸发出怎样的火热情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合花》,去探索特殊年代的青春之美。
作者介绍
茹志鹃
浙江杭州人。当代著名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1950年起,陆续在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和特写,后来结集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禅院》《百合花》等短篇集。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紧锣密鼓之际,她的丈夫也是这场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写作背景
「读准字音」

讷讷
忸怩
执拗

尴尬
讪讪


嬷嬷

虔诚
磕磕绊绊
包扎
氛围
踌躇
(liào)
(nènè)
(niǔ ní)
(niù)
(mó)
(jì)
(gāngà)
(shàn)
(chǒu)
(xié)
(zhài)
(qián)
(chóu chú)
(kē)
(fēn)
(zā)
小说
旧知回顾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
环境
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环境
情节
中秋 战争 包扎所……
人物
通讯员、我、新媳妇
开端:通讯员送我去包扎所
发展:通讯员和我借走了新媳妇新被子,新媳妇来包扎所帮忙
高潮+结局:通讯员救人牺牲,新媳妇为通讯员盖上百合花被子
请同学们根据小说的三要素和情节的叙事顺序,简单分析小说的内容
百合花
环节一:变换视角复述故事情节
百合花
在革命烈士纪念馆,一群中学生正在听一位老战士的讲述。这位老战士是《百合花》中年轻通讯员的战友,他们曾经一起出生入死。请模拟战友的口吻讲述小通讯员当年的英雄事迹。
百合花
若干年后,文中的“新媳妇”早已成白发苍苍的老人。如果她给孙子讲当年那段往事,会怎样讲?
百合花
环节二:人物形象 分析细节
人物形象探究
小通讯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塑造的?
原文情节 描写手法 形象特征
送“我”去包扎所的路上故意停下来等我
动作描写
善解人意
“高高的个子,块头不大……厚实的肩膀,穿一身洗淡的黄军装”
肖像描写
质朴
见我挨他坐下,局促不安,问他话时脸涨得通红“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
腼腆、害羞
“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为救战友而牺牲
语言描写
勇敢无畏
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
细节描写
热爱生活;体贴
动作、神态描写
百合花被子是新媳妇的,作者在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中花了很多笔墨塑造新媳妇的形象。
原文 描写手法 形象特征
“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
肖像描写
漂亮、质朴
细节描写
娴静、羞涩、淳朴
动作、心理描写
善良
神态、动作描写
尊敬军人,品质高洁
“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低头咬着嘴唇”
“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文中有关于“新媳妇” 两次“啊”的描写,也体现了丰富的情感。
两次“啊” 描写手法 内心情感
当通讯员受重伤被抬进包扎所后,正在帮着工作的新媳妇看到后“短促地‘啊’了一声”
语言描写
新媳妇了解了通讯员负伤的原因之后“又短促地‘啊’了一声”
意外
惊讶
关切
激动
震惊
全文中“新媳妇”六次“笑”,体现了其内心情感的变化。
六次“笑” 描写手法 内心情感
前三次
后三次
①“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
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
③“那媳妇一面笑,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
神态描写
细节描写
动作描写
①“笑眯眯地抿着嘴”,东张西望要找那位“同志弟”
②得知“同志弟”已去前沿就“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
③说完“他可受我的气了”,又“抿着嘴笑着”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娇羞
矛盾
内疚
关心
牵挂
歉疚
害羞
百合花
思考:既然可以用战友或新媳妇的视角来叙述,为什么这篇小说却以一位文工团员“我”的视角来写?
讨论“我”在文中的作用
“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故事。“我”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不可或缺的穿针引线的人物,也是故事情节的推动者。
作品通过“我”带有女性特征的细致观察,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跃然纸上。
“我”是小说中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通过和通讯员、新媳妇的交往故事表现了军民鱼水之情,人与人之间纯洁的关系,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
“我”是故事的叙述者、见证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情节
主要人物
主题
第一人称


人物总结
线索:
百合花被
军民鱼水情
通讯员
“我”
新媳妇
腼腆、质朴、英勇
善良、纯朴、圣洁
故事的叙述者、见证者
百合花
环节三:再读文本谈感受
《百合花》这个标题有怎样的含义?
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寄托百年好合的美好寓意。
1
百合花白净纯洁,象征小通讯员和新媳妇朴实美丽、纯洁无瑕的心灵。
2
表现军民之间的感情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美好。
3
歌颂战争年代里善良而崇高的人性美。
4
百合花
阅读,就是不断的发现。说说这节课你的阅读发现。(句式:《百合花》这篇课文不仅……,还……。)
《百合花》这篇课文不仅反映了军民鱼水情,还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美好、纯洁的感情。
《百合花》这篇课文不仅情节生动,还有浓浓的情味。
《百合花》这篇课文不仅细节描写生动,还有独特的叙述视角选择。
小说主旨
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歌颂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赞美了人民战士的崇高品质,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英雄战士的热爱和崇敬,揭示了军民团结是战争胜利之本的道理。
百合花
环节四:诗化气韵,诗之旋律
诗化小说
重意象、重象征、淡化情节、利用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段营造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氛围,进而凸显小说主题。
诗 化 小 说
结构:徐疾有序,刚柔有致
物象:以象造境,托物寄情
手法:虚实相生,浓淡相宜
在表现战争题材的红色经典作品中,《百合花》绝对可以算作独特的一个。在笔者看来,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回避了正面书写战斗的激烈与残酷,并以此表现英雄的崇高与伟大的惯用笔法,而是采取独特的叙事艺术为我们呈现了一道别样的战争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