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5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教案)2023-2024学年度沪科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5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教案)2023-2024学年度沪科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17 01:3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1.认识全球变暖现象,能意识到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
2.认识到水污染与缺水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3.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增强学生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帮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增强学生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
【新课导入】
图片导入
缺水已经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在非洲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缺乏获得安全用水的渠道。
我国的水资源匮乏问题也很严重,西北、东北、华北等北方城市已经被迫每日定量、定时供水。中国的饮用水源污染严重,大部分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课堂探究】
1.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有哪些
现代工业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作为能源,排放出CO2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使太阳的热量聚集在地球周围,导致全球变暖,这就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2.全球变暖会给人类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2)对动、植物的影响
(3)对农业的影响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我们应怎样做到节约用水
宣传节水的重要性、迫切性,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废污水再利用。如工厂重复利用内部已使用过的水,城市污水经处理净化后可回收利用,加强输水管道检漏工作、推广节水器具、农业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1.保护水资源必须从我做起,在生活中防治水污染的具体做法正确的是(D)
A.洗菜的水浇花
B.洗菜的水冲厕所
C.使用节水龙头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2.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所以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迫在眉睫,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A.工业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水中
B.洗完菜的水用来冲厕所
C.使用节水器具
D.及时修理漏水龙头
3.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是节约用水。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节约用水意义大,下面的节水办法中不可行的是(C)
A.每日定量、定时供水
B.在每天的淘米、洗衣、冲厕的过程中,限量用水
C.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
D.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技术
4.下列关于水污染防治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
A.水污染防治要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
B.要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
C.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D.防治水污染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与个人没有关系
5.有的科学家曾这样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下列主要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B)
①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多,但淡水资源却不充裕
②地球上淡水分布很不均匀
③水被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
④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⑤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
A.①②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6.在地球上,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但能直接被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因此,向大海要淡水,成为人类解决水资源短缺危机的重要课题。若身处偏远海岛,按如图所示方法可获取少量的淡水。请简述这种装置获得淡水的过程。
答案:阳光的照射使水池内海水温度升高、蒸发加快,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塑料膜上液化形成小水滴;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从而得到淡水。
赤潮
  海水中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形成一种破坏性极强的海洋生态异常现象。赤潮灾害多为浮游植物(藻类:甲藻、硅藻、夜光虫等)大量在海洋中繁殖,使海水呈现红色或红褐色,故称“赤潮”。赤潮海域分布常为条状或块状,其长度从数千米至数千千米,持续时间从几天到几十天。赤潮危害极大,赤潮生物产生的毒素使海洋鱼类死亡;赤潮生物过度繁殖,在生长和死亡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氧而使海洋动物窒息死亡;赤潮生物毒素还会在海洋生物体内集聚,对摄食它们的其他动物包括人类产生毒害。
  赤潮的爆发、分布、聚集和扩散原因十分复杂,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海水运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