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知识提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知识提纲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6 15:5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了解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1.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与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以时空观念为指导,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事业在不同时期取得的成就。3.认识新时期我国自信、负责、友善、包容的大国新形象,从家国情怀的角度理解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外交方针的确立
(1)背景:新中国的成立,为结束百余年来旧中国屈辱外交,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型外交关系创造了前提。
(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是新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
一边倒 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3)意义:为新中国建立后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
2.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之初
①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等国建交。
②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③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
④1956年又与挪威、南斯拉夫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2)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①中国对亚非拉争取民族解放的国家和地区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②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3)20世纪70年代
①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
②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③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④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是多种力量影响的结果
(1)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逐渐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内作用的加强,改变了联合国被少数大国操纵的局面。
(3)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外交政策调整
①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
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2)外交成就
①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2.世纪之交
(1)外交政策: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2)外交成就
①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
②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建立。
③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也取得新进展。
3.进入21世纪
(1)外交政策: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
(2)外交成就
①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
②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于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③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④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对外关系的原则
(1)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2)根本出发点:国家利益。
(3)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基本立足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外交思想
(1)依据
①世界:世界发展大势,全球化趋势深化,来自外部环境挑战严峻。
②中国:进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
(2)思想: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2.外交成就
(1)中共十八大以来的成就
①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
②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③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④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中共十九大以来外交成就
①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积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③不仅着眼于自身的发展,还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
④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所谓亲,就是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所谓诚,就是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所谓惠,就是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让周边国家得益于中国发展,使中国也从和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所谓容,就是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间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
[助读资料·再思辨]
1.读教材P80“史料阅读”
史料 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国家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就会大。现在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并不小,但是,如果我们的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强大起来,起的作用就会更大。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
[思考] 邓小平的讲话说明了什么?思考和平发展与坚定维护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点评:说明:国家综合国力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关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平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繁荣,是中国人民对世界作出的突出贡献。
2.读教材P82“学思之窗”
史料 
[思考] 据图表信息,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点评: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的提高;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主题(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论从史出]
材料一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探究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自主”与“一边倒”政策是否矛盾并说明理由。
[提示] 不矛盾。理由:“一边倒”政策是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的,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是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材料二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已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准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
[探究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提示]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国际上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深化认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
平等性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均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上,体现了新中国主张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外交关系
革命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确立的三大政策体现了与帝国主义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结盟性 “一边倒”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
过渡性 其形成过程是从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的过程,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就逐渐摆脱了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主题(二) 改革开放后外交政策的调整
[论从史出]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外交政策与理念也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国内改革的深入进行了调整。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历史,我们更要做到明确底线,坚守原则;塑造形象,担当责任;顶层设计,落到实处;与时俱进,务实调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更需要对过去的中国外交政策与理念调整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加以把握,这对于外交战略的总体把握以及中国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沈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与理念调整的历程与启示》
[探究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外交调整的核心是什么。
[提示] 外交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材料二 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十六个年头,国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已然成为地区性大国。然而一个国家如果是过于落后或者是超级强大,都不会面临太多的外部阻挠,只有处于相对强大并走向超强时才会被别国强力压制。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更加剧了各国竞争,因此我国面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的外部环境。如何处理好与各国特别是主要西方大国之间的关系,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就尤为重要和迫切。
——高旋《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及展望》
[探究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21世纪后为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采取的外交举措。
[提示] 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和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拓展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与世界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创新合作机制,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
[深化认知]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其他国家。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主题(三) 习近平外交思想创新及其意义
[论从史出]
材料一 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
——新华网《习近平外交思想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2018年)
[探究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习近平外交思想形成的背景。
[提示]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续发展,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国际环境挑战严峻。国内: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进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
材料二 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探究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应对复杂国际形势,习近平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思想。
[提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深化认知]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1)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
(2)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
(3)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4)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5)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