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史料实证了解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基层组织与赋役征发、社会治理的关系,加强对中央、地方、基层社会协调运转的认识。2.结合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经济变迁,深刻认识社会救济对国家治理的积极意义,提升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战国秦汉时期
(1)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
(2)秦朝: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3)汉朝
表现 ①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②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结果 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
西汉编户制度
(1)含义:西汉政府为控制人口流动和确保赋税征收,把民户按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这种造册登记户口的办法称为编户制度。
(2)影响:对西汉的经济恢复起过重要作用;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强化了对人民的控制。
2.两晋和南朝时期
(1)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
(2)东晋前期: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
(3)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为“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3.隋唐时期
(1)隋朝: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
(2)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4.宋元时期
(1)宋朝
①内容: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②结果: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的40%,到1072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到30%,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人口所占比例也就相应上升了。
(2)元朝: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5.明清时期
明朝 ①分类: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②内容: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清朝前期 ①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②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③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清朝户籍制度宽松的原因
(1)清代康熙时期实施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进一步降低了户籍制度的财政功能。
(2)雍正年间实施的“摊丁入亩”,彻底割断了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的联系。
(3)以人丁和家户作为标准征发赋役的时代彻底结束,古代户籍制度也完成了彻底的异变,不再具有财政上的意义,成为单纯的户籍管理制度。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历代基层组织形态
(1)概况: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2)表现
秦汉时期 ①县下设乡和里。②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③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唐朝 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明朝 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乡、里的主要管理功能
(1)教化民众,劝民行善。
(2)规范乡民日常行为,维系婚丧、祭祀等方面的交往礼俗。
(3)患难相恤,互帮互助。
(4)解决日常纠纷,维持社会治安。
2.历代基层社会治理
秦汉 推行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唐朝 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北宋 王安石实施保甲制
明朝 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①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②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
清初 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传统的基层治理的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基础是家族、村社、行帮等基层社会组织,规则基础是各类家规、乡规村约、行规行约等各类民间规约,文化基础是儒家思想。家族、村社、行帮等通过成员救济、行为规范、调解纠纷、过失相规、兴办公益等方式方法,寓管理于利益之中,化管理于普通生活,极大地节约了社会治理成本,且能因人、因地、因时、因俗、因业而治,方便灵活,针对性强,对当今社会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背景: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
2.作用: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
3.主体: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4.表现
(1)政府救济
仓储制度 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②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尊老养老 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设立机构 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
(2)民间救济
宗族救助 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慈善组织 明清时期,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3)差异
①政府救济: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②社会救济: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资助贫困人口的教育、安葬无人埋葬的骸骨等。
[助读资料·再思辨]
1.读教材P100“史料阅读”
史料 (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
——《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一》
[思考] 结合史料,指出清朝乾隆年间社会基层管理采取了什么制度,有何特点。
点评:制度:在明朝十家牌法的基础上,实行保甲制度。特点:兼具区划与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2.读教材P101“史料阅读”
史料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王制》
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厄;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
——《周礼·地官·遗人》
[思考] 《礼记》中的记述反映了我国救济制度有何特点?商周时期,政府备荒储蓄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点评: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体制完备、分层设计、各负其责。
根本目的: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
3.读教材P102“史料阅读”
史料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于其里中买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一人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仕而家居俟代者预焉,仕而之官者罢其给。
——钱公辅《义田记》
[思考] 结合史料,指出北宋范仲淹设立的“义田”救助有何特点并阐述其作用。
点评:特点:救助族内贫苦之人。
作用:凝聚宗族力量;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维护社会安定。
主题(一)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论从史出]
材料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扩大兵源,增加赋役,稳定社会秩序,纷纷建立严格的户口登记制度以了解地方的户口和财政状况。秦朝户口登记更加严密,内容更加详尽,对不报、虚报和假报户口等行为严加惩罚,还作出了不许擅自迁徙、迁徙时必须审核并办理更籍手续等规定,户籍制度至此正式形成。汉承秦制,户籍管理又有发展。汉丞相萧何编制《九章律》,其中的“户律”规定了详细的户籍管理办法,实行编户齐民,历史上首次将户籍管理上升到法律规范。此后,秦汉户籍制度一直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
——摘编自江立华《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及其特点》
[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并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影响。
[提示] 趋势:制度日益周密,对百姓的控制日益严密。
特点:出现时间早,历史悠久;与刑法、征发徭役、赋税紧密联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影响: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人口自由流动和迁徙;便于征发兵役、徭役及课取赋税,保证国家有充足的赋税收入;成为古代国家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深化认知]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1)地域性:政府将人口控制在特定地域范围内,限制其流动。
(2)等级性:政府将人口按照等级分为特权户种(官户)、民籍户种、贱民户种等,地位逐层降低,界限分明。
(3)世袭性: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
(4)被赋予社会管理职能:政府通过户口管理加强对人口活动的控制和制约。
主题(二)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
[论从史出]
材料一 各地农村住户,不论主户或客户,每十家(后改为五家)组成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为保丁。农闲时集合保丁,进行军训;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
——北宋王安石变法
[探究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保甲制度的作用。
[提示] 把住户按照保甲编制起来,既可以节省国家的大量军费,又可以建立严密的治安网,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材料二 明初里甲制还具有独特的社会教化和管理职能。《教民榜文》记载:“民间子弟七八岁或十二三岁者,此时欲心未动,良心未丧,早令讲读三遍《大诰》,诚先入之言为主,使知避凶趋吉,日后皆成贤人君子,为良善之民。”清初,乡里制与保甲制合一,并与乡约相结合,成为稳定社会的重要方式。
[探究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社会基层治理的特点。
[提示] 明朝:明朝里甲制兼具社会管理与社会教化职能。清朝:具有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维护社会治安职能的保甲制合一;基层机构社会管理与乡约教化职能相结合。
[深化认知]
中国古代乡里基层组织的四大特点
(1)严密性:里、亭、什伍、保甲的纵向管理控制,这是“经”;宗族组织、村落组织的自治自管,这是“纬”;兵籍制度以及与其匹配的赋役、治安、教化等则是经、纬之基点,从而真正构成了控制基层乡里社会的严密管理网络。
(2)独立性:古代乡里基层组织在行使国家统治管理职能和乡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时,必须适应乡里社会特定的自然、经济、政治条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表现为基层政权组织独立行使管理乡里社会的各种职责,自成一体、自我运转,成为独立的基层管理系统。
(3)宗法性:在宗法血缘关系厚重的乡里社会中,以血缘伦理关系为纽带组成的宗族组织,融于乡党里闾,合于基层政权之中,使得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高度结合。
(4)自治性:乡里社会绝大多数事务皆由乡里社会中居于优势地位的乡绅、族长和乡里保长或甲长来进行处理。就组织类型来看,自治表现为血缘宗族对族众和宗族内部的自治,以及地缘村落就全体村民的整体社会利益关系的自治。
主题(三) 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
[论从史出]
材料 宋朝社会保障机构有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与漏泽园等。福田又称作佛教徒的功德田,北宋福田院设在东京(今河南开封),由开封府直接派人管理,收养对象为首都一地的老幼残疾且无依无靠的贫困人口。宋徽宗多次下诏敦促各州府建立养老济贫机构,居养院、安济坊到宋徽宗时最为普及、完善,遍及全国各州郡。到南宋时,发展出专业性的收养机构,如安老坊、婴儿局等。大宋律法《宋刑统》对社会保障救济作出规范,政府对执行不力的官员给予严厉惩办,并定期派“监司巡历检察”。
——摘编自赵映林《宋代社会保障救济制度述略》
[探究]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社会保障救济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朝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提示] (1)特点:设有专门的保障机构;政府积极推进;呈现专业化的发展趋势;立法保障,定期考核。
(2)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政局,巩固统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后世具有借鉴意义。
[深化认知]
中国古代救济制度的特点
(1)时间久远,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的《周礼·地官·司徒》中就有“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六条政策,这是我国最早的救济制度的记载。
(2)政府救济与民间救助相结合:政府主要承担灾害与灾难时的社会大范围救济,民间承担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日常救助,二者相辅相成。
(3)机构完善并具有法律保障措施:政府救济典型地体现了“为民父母行政”的特征,政府设置不同类型与层级的社会救济救助机构,并制定法律予以保障。
(4)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宣扬“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主张“仁”“仁政”,倡导救困济难,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本质和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