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烛之武退秦师》复习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烛之武退秦师》复习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6 20:4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关于《左传》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2.《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合称为“春秋三传”。
3.《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以:因为
无礼于晋=于晋无礼(状语后置)
晋军(于)函陵(省略句)
秦军(于)氾南(省略句)
军:驻军。名→动
于:对。礼:礼遇。
贰:数作动,从属二主。
翻译: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没有礼遇,并且对楚国有贰心(即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秦晋围郑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于:介词,对。
若:假如 使:派。
师:军队 从:听从。
翻译: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
言于郑伯=于郑伯言(状语后置)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辞:推辞
犹:尚且。
为:做,干。
已:同“矣”,语气词。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省略句:( )辞曰
之:主谓间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用:重用 子:您
而:却
是:这
过:过错
( )许之。(省略句)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烛之武临危受命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退师经过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而:表修饰
既:已经。
翻译: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退师经过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亡:使动,使…灭亡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敢:冒昧,谦词
以:拿。
越:越过。以:来
鄙: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远:形作名,远方的国家
其:代词 ,这件事
焉:哪里用得着
以:而,连词,表示顺接。
陪:增加
厚:形做动 ,变雄厚
薄:形做动 ,变薄 弱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退师经过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以(之)为:把它作为(省略句)
东道主:东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主人
行李:使者。今义:行装
之:主谓之间
共:通“供”供给
乏困:缺少的(东西)。 形→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为:给予 赐:恩惠。
(晋君)许君焦、瑕(省略句)
济:渡河
而:表转折
版:防御工事
之:主谓间
夫:发语词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的标志
厌:通”餍”满足
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朝、夕:名作状,
在早上,在晚上。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封:疆界
东:向东。
名→状
封:使……作疆界。
使动
肆:扩张。
焉:从哪里,兼词
惟:希望
图:考虑
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考虑这件事吧!”
阙:使动用法,使…受到损害,削减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说:通“悦”
戍:守卫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乃:于是,就。
晋军撤退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之:代指秦军
微:没有
夫人:那人
及:达到
因:依靠
敝:损害
所与:所交往的人。所+动
知:通“智”
易:取代
武:战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其:还是。表商量语气
去:离开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五步战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供其乏困)。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分析利弊,层层深入
烛之武何以能说退秦师化解国家的危机?请分析他的言辞技巧。
烛之武
郑伯
佚之狐
(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慧眼识才的伯乐。
人物分析
晋文公
秦穆公
贪婪,但理智,能隐忍。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
政治手腕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