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
花城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聆听、歌唱《夏日里最后的玫瑰》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情绪。
2、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3、聆听不同版本的《夏日里最后的玫瑰》,能够探究其相同和不同之处。
4、理解爱尔兰民歌的音乐特色与《夏日里最后的玫瑰》创作的背景,喜爱世界优秀音乐作品。
新知导入
听赏乐曲,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吗?
(爱尔兰)
新知讲解
爱尔兰民歌对欧洲音乐的影响至深。在1814年到1816年,两年间贝多芬曾改编了六十二首爱尔兰歌曲; 十八世纪都柏林诗人汤麦斯·摩尔为民歌《夏天的最后一朵玫瑰花》作词:"夏天里最后一朵玫瑰还在孤独地开放,所有它可爱的伴侣都已凋谢死亡。再没有鲜花陪伴,映照它绯红脸庞,与它一同叹息悲伤"。当全世界都沉浸在这首歌伤感的意境中时,爱尔兰民歌征服了所有人,而都柏林也奠定了在音乐王国里不可动摇的地位。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
新知讲解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
聆听歌曲:谈谈歌曲给你的感受?
新知讲解
复听歌曲,思考:
(1)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
(优美宁静)
(2)作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玫瑰凋零时的伤心难过……)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
新知讲解
演唱歌曲:
轻声哼唱
注意弱起小节
新知讲解
这首抒情委婉而略带哀愁的爱尔兰歌曲,是世界上许多女高音歌唱家最爱唱的曲目之一。歌词作者和曲调改编者托马斯·穆尔(Thomas Moore,1779~1852),是十九世纪杰出的爱尔兰诗人和歌唱家,著名的《爱尔兰歌曲集》的作者。他热爱祖国的民间诗歌和音乐,在自己的创作中不仅利用了诗歌中的形象,同时还利用了它的曲调和节奏,他的每一首爱尔兰歌曲都是按某一著名的民歌曲调写成的。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是穆尔根据米利金的歌曲《布莱尼的丛林》的曲调改写而成的。在歌剧里,这首歌被安排在第二幕的这样一个情节中:村民隆涅尔倾心于到雇佣市场游玩、化名为“玛尔塔”的女官哈莉特,偷取了她带着的一朵玫瑰花,要她唱一支歌,才肯把花还给她,于是“玛尔塔”就唱了一曲《夏日里最后的玫瑰》。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
新知讲解
再次演唱歌曲:
注意情绪情感
新知讲解
歌词的“句逗”与音乐的“句逗”往往是一致的,这是歌曲分句的基本方法。在多次聆听和有表情地演唱的基础上,默诵歌词,结合歌词的句逗,对歌曲的音乐结构层次进行分句。如在《渴望春天》的乐谱上方用连线画出分句的标记。
新知讲解
请你按照《渴望春天》的方法,为歌曲划分乐句结构。
新知讲解
完整演唱
新知讲解
聆听不同版本《夏日里最后的玫瑰》:
请你谈谈它们的异同。你更喜欢哪个版本?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
课堂总结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是抒情委婉而略带哀愁的爱尔兰歌曲,是世界上许多女高音歌唱家最爱唱的曲目之一。歌词作者和曲调改编者托马斯·穆尔在自己的创作中不仅利用了诗歌中的形象,同时还利用了它的曲调和节奏,十分热爱祖国的民间诗歌和音乐。
作业布置
搜索爱尔兰其他的民歌和特色乐器
巩固演唱歌曲《夏日里最后的玫瑰》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花城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教学设计
课题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 单元 二 学科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是一首古老的爱尔兰民歌,是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爱尔兰 ( https: / / baike. / doc / 1314621-1389849.html" \t "_blank )抒情歌曲。它原来的曲名叫作《年轻人的梦》,后来一个叫米利金的人给它重新填词,改名为《布拉尼的小树林》。到了19世纪爱尔兰的著名诗人托马斯摩尔(Thomas Moore)对它发生兴趣,可是他对前面那两首词都不满意,于是,又重新为它填了词,改名为《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歌词内容略带伤感,作者借夏天最后一朵玫瑰来比喻爱情和青春即将凋谢,抒发对美好事物逝去的依恋心情爱尔兰民歌对欧洲音乐的影响至深。在1814年到1816年,两年间贝多芬曾改编了六十二首爱尔兰歌曲; 十八世纪都柏林诗人汤麦斯·摩尔为民歌《夏天的最后一朵玫瑰花》作词:"夏天里最后一朵玫瑰还在孤独地开放,所有它可爱的伴侣都已凋谢死亡。再没有鲜花陪伴,映照它绯红脸庞,与它一同叹息悲伤”。当全世界都沉浸在这首歌伤感的意境中时,爱尔兰民歌征服了所有人,而都柏林也奠定了在音乐王国里不可动摇的地位。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对音乐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而且他们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但是对于中学音乐学习来说,其方式和方法与小学有一定的提升,特别是在歌唱方面,面临变声期的各种问题,需要有更多科学的方法。
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在反复聆听、歌唱《夏日里最后的玫瑰》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情绪。艺术表现: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创意实践:聆听不同版本的《夏日里最后的玫瑰》,能够探究其相同和不同之处。文化理解:理解爱尔兰民歌的音乐特色与《夏日里最后的玫瑰》创作的背景,喜爱世界优秀音乐作品。
重点 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 聆听不同版本的《夏日里最后的玫瑰》,能够探究其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听赏乐曲,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吗? 听赏乐曲,回答问题。(爱尔兰) 教师以爱尔兰民歌导入,为欣赏乐曲做准备。
讲授新课 教师介绍爱尔兰民歌及其地位:爱尔兰民歌对欧洲音乐的影响至深。在1814年到1816年,两年间贝多芬曾改编了六十二首爱尔兰歌曲; 十八世纪都柏林诗人汤麦斯·摩尔为民歌《夏天的最后一朵玫瑰花》作词:"夏天里最后一朵玫瑰还在孤独地开放,所有它可爱的伴侣都已凋谢死亡。再没有鲜花陪伴,映照它绯红脸庞,与它一同叹息悲伤”。当全世界都沉浸在这首歌伤感的意境中时,爱尔兰民歌征服了所有人,而都柏林也奠定了在音乐王国里不可动摇的地位。教师播放视频,组织聆听《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感受。教师再次播放音频,引导学生复听歌曲,思考:(1)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 (2)作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教师出示歌谱,组织学生演唱歌曲。5.教师介绍歌曲:这首抒情委婉而略带哀愁的爱尔兰歌曲,是世界上许多女高音歌唱家最爱唱的曲目之一。歌词作者和曲调改编者托马斯·穆尔(Thomas Moore,1779~1852),是十九世纪杰出的爱尔兰诗人和歌唱家,著名的《爱尔兰歌曲集》的作者。他热爱祖国的民间诗歌和音乐,在自己的创作中不仅利用了诗歌中的形象,同时还利用了它的曲调和节奏,他的每一首爱尔兰歌曲都是按某一著名的民歌曲调写成的。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是穆尔根据米利金的歌曲《布莱尼的丛林》的曲调改写而成的。在歌剧里,这首歌被安排在第二幕的这样一个情节中:村民隆涅尔倾心于到雇佣市场游玩、化名为“玛尔塔”的女官哈莉特,偷取了她带着的一朵玫瑰花,要她唱一支歌,才肯把花还给她,于是“玛尔塔”就唱了一曲《夏日里最后的玫瑰》。6.教师组织学生再次演唱歌曲7.介绍歌词的“句逗”与音乐的“句逗”往往是一致的,这是歌曲分句的基本方法。在多次聆听和有表情地演唱的基础上,默诵歌词,结合歌词的句逗,对歌曲的音乐结构层次进行分句。如在《渴望春天》的乐谱上方用连线画出分句的标记。组织学生按照《渴望春天》的方法,为歌曲划分乐句结构。教师组织学生完整演唱教师播放不同版本《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它们的异同。你更喜欢哪个版本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搜索爱尔兰其他的民歌和特色乐器巩固演唱歌曲《夏日里最后的玫瑰》 根据教师介绍,了解爱尔兰民歌2.聆听《夏日里最后的玫瑰》,谈感受。3.复听歌曲,思考回答问题(优美宁静)(玫瑰凋零时的伤心难过……)4.演唱歌曲:轻声哼唱注意弱起小节5.根据教师介绍,了解歌曲6.再次演唱歌曲:注意情绪情感7.按照《渴望春天》的方法,为歌曲划分乐句结构。8.完整演唱9.聆听不同版本《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它们的异同。你更喜欢哪个版本10.课堂小结11.完成作业 通过聆听、演唱,使学生认识到爱尔兰民歌《夏日里最后的玫瑰》的音乐特点,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能够用圆润而自然的声音演唱《夏日里最后的玫瑰》聆听不同版本的《夏日里最后的玫瑰》,能够探究其相同和不同之处
课堂小结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是抒情委婉而略带哀愁的爱尔兰歌曲,是世界上许多女高音歌唱家最爱唱的曲目之一。歌词作者和曲调改编者托马斯·穆尔在自己的创作中不仅利用了诗歌中的形象,同时还利用了它的曲调和节奏,十分热爱祖国的民间诗歌和音乐。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的同时对文化进行理解。
板书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欣赏视频 爱尔兰民歌 演唱歌曲 对比探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