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知识提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讲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知识提纲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6 16:2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讲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标要求
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本节重点
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盛衰
本节难点
古代商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表现
知识概要
一 丝绸之路
1. 概念:是古代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商道,是古代东西方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2. 事件——张骞通西域 “凿空”
(1)时间:前138年(汉武帝时期)
(2)目的: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同夹击匈奴
(3)历史作用:张骞获得大量的西域资料,推动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3. 路线
(1)汉朝: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大秦
(2)在新疆、中亚地区比较复杂;西出阳关或玉门关后,分为南道、北道和中道。
(2)南道和中道大体上形成于汉朝,北道是在隋唐时期新开辟的。
4. 衰落——宋朝
原因有二:割据、战乱的影响;海路联系日益活跃的冲击。
二 欧亚大陆其他东西交通线
1. 草原丝绸之路
(1)路线:漠北草原、南西伯利亚——咸海、里海以北——欧洲、小亚细亚
(2)事例:匈奴、突厥等民族的西迁
2. 西南丝绸之路
(1)路线: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横断山麓——澜沧江、怒江——缅甸、印度——中亚、西亚等地。
(2)事例:唐宋时起,中原与青藏高原形成茶马互市。
3. 海上丝绸之路 后来居上
(1)西汉,中国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路线:广东——印支半岛——马来半岛——孟加拉国——印度半岛南部
(2)宋元时期,能制造出巨舟,采用帆索和指南浮针,出洋航海十分频繁。
(3)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
(4)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等口岸成为重要交通枢纽。郑和下西洋是古代海上交通的巅峰。
4. 四条丝绸之路
兴起时期 鼎盛时期 衰落时期 主要贸易商品
陆上丝绸之路 西汉 隋唐 明清 丝绸
草原丝绸之路 夏商 蒙元 明清 (民族迁徙)
西南丝绸之路 夏商 隋唐 宋明之后 茶叶、马匹
海上丝绸之路 春秋战国 郑和下西洋 鸦片战争之后 瓷器
三 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1. 传出: (1)丝绸、铁器和瓷器向西出口;养蚕和缫丝技术、制瓷技术、治铁技术经过西亚向西传播。
(2)瓷器、茶叶主要经过海路外销,瓷器上的传统纹饰传入西亚和北非。青花瓷器世界著名。
(3)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
2. 传入: (1)西汉征服中亚的大宛国,获得良种“汗血马”,同时引进了苜蓿、葡萄、石榴等作物。(“胡”类物种)
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物种有:胡桃(核桃)、蒲桃(葡萄)、石榴、苜蓿、胡瓜(黄瓜)、胡豆(蚕豆)、胡麻(芝麻)、胡萝卜、胡葱、西瓜等。
(2)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如唐朝丝织品吸收了波斯的织法与图案风格。
(3)宋元时期,棉花传入内地,后成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
(4)香料、珠宝、金银器血等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朝起基本来自海路。
3. 精神文化方面
(1)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丝绸之路沿线留下的石窟,如敦煌莫高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
(2)西亚的袄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欧洲的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
(3)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朝与唐朝广受欢迎。
(4)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特点:文明的交流具有双向性、竞争性、互惠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