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金版学案》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配套课件+高效达标练:第七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打包8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年《金版学案》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配套课件+高效达标练:第七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打包8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1-29 15:17:17

文档简介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
第一讲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Ⅰ
1.(2012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中,赫尔希和蔡斯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以证明(  )
A.DNA是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S是构成核酸的主要元素
D.P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解析:仅蛋白质含有S,P存在于DNA中,实验最后的结果是35S分布在宿主细胞外,32P分布在宿主细胞内。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A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RNA是遗传物质
D.DNA是遗传物质
解析:这两个实验只能证明DNA为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是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得出的。
答案:D
3.(2014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
A.分离噬菌体和细菌,比较其差异
B.降解DNA以研究其结构组成
C.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D.分别研究DNA和蛋白质是否具有遗传效应
解析: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
答案:D
4.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荚膜的细菌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解析:只有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才可以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表现出S型细菌的某些性状,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或多糖类物质,也不是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答案:A
二、单项选择题Ⅱ
5.如下图所示,甲、乙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交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
       A    B    C    D
解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酸,因此用“杂交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则在植物细胞中产生的新一代病毒与提供核酸的病毒相同。
答案:D
6.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S型细菌产生的是(  )
       A     B   C    D
解析: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答案:A
三、多项选择题
7.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其中所用的R型活细菌无毒性,S型活细菌有毒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B.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C.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死亡
D.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小鼠不死亡
解析:R型肺炎双球菌无毒性,S型活菌有毒性,因此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小鼠死亡。
答案:ACD
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  )
A.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合成
B.在细菌DNA的指导下合成
C.用细菌的原料物质合成
D.用噬菌体的原料物质合成
解析:当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到细菌细胞内的只有噬菌体DNA,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都是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合成的。
答案:AC
课件16张PPT。第七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讲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宏 观 巨视 镜学业动脉宏 观 巨视 镜必备体系考 点 显
示 镜一、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1.过程。不死亡S型R型活考 点 显
示 镜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__________________”。转化因子考 点 显
示 镜二、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1.过程。2.结论: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R型细菌和S型细菌R型细菌DNA南 粤 例题 选1.(2013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A.DNA是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DNA外壳留在细菌外面
D.蛋白质进入到细菌细胞中南 粤 例题 选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发现进入细菌细胞的是噬菌体的DNA分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细胞,以此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A南 粤 例题 选2.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
A.DNA是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存在遗传物质,但没能证明具体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D.RNA是遗传物质南 粤 例题 选本题考查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论。实验只证明了灭活的S型细菌体内存在某种促进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但并不能证明具体是哪一种物质起的作用,所以不能证明某种具体物质是遗传物质。C误区警示:本题易错选A项,误认为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其实,实验只是证明了存在转化因子,并未证明DNA是转化因子即遗传物质。南 粤 例题 选3.(多选)在人类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中,科学家以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在此实验中,32P、35S的作用分别是(  )
A.32P标记DNA     B.32P标记RNA
C.35S标记核苷酸 D.35S标记蛋白质南 粤 例题 选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和蛋白质相比,DNA含有P元素,蛋白质含有S元素,所以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AD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
第三讲 基因的概念、DNA分子的复制
一、单项选择题Ⅰ
1.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就代表遗传信息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
D.基因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
解析:本题考查了基因的概念以及遗传信息的概念。从本质看,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其主要成分除DNA外,还有蛋白质,而蛋白质不是基因的成分。
答案:A
2.遗传信息是指(  )
A.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脱氧核苷酸
C.氨基酸序列
D.核苷酸
解析:DNA是遗传物质,其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包含着遗传信息。实质上遗传信息就是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答案:A
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半保留复制
B.主要在细胞质中完成
C.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
D.DNA分子完成解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
答案:A
4.一个DNA复制2次,其子代有多少个DNA(  )
A.1         B.2
C.3         D.4
答案:D
5.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16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有(  )
A.1个 B.2个
C.15个 D.16个
解析:标记了一个噬菌体,等于标记了两条DNA单链,由于DNA为半保留复制,2条单链各进入两个噬菌体内,以后不管复制多少次,最终都只有2个噬菌体被标记。
答案:B
6.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下列哪一结构(  )
      A     B    C   D
解析:DNA复制时解旋酶的作用是使扭曲在一起的两条链打开,两条链是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联系在一起的,且DNA不含U。
答案: D
7.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经复制后的子链是(  )
A.…—T—A—G—…
B.…—U—A—G—…
C.…—T—A—C—…
D.…—T—U—G—…
解析:子链与模板链上的碱基是互补配对的。
答案:A
8.某同学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在一条链中所用的碱基比例为ACTG=1234,则该双螺旋模型中上述碱基比应为(  )
A.1234 B.3412
C.2323 D.1111
解析:一条链上碱基比例为ACTG=1234,则另一条链上的碱基比例为ACTG=3412,综合考虑,两条链上的碱基比例为ACTG=(1+3) (2+4) (3+1) (4+2)=2323。
答案:C
二、单项选择题Ⅱ
9.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以及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依次是(  )
A.1/2,7/8,1/4 B.1/4,1,1/8
C.1/4,7/8,1/8 D.1/8,1,1/8
解析: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产生的DNA分子共有23=8个,共有16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2条,含14N的DNA分子为8个。
答案:B
10.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是染色体的唯一成分
B.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C.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D.三者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解析:按照概念从大到小的顺序,染色体含有DNA和蛋白质,DNA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C
1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能够存储生物的遗传信息
B.等位基因位于同一个DNA分子上
C.基因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D.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决定
解析: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DNA分子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同时受环境影响。
答案:A
12.“人类基因组计划”最新研究表明:人体24条染色体的24个DNA分子上含有2万到3.5万个基因,这一事实说明(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
C.基因是染色体片段
D.基因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答案:B
三、多项选择题
13.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由一个DNA分子复制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往往与着丝点分裂同时发生
C.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上(A+T)/(G+C)=b,则另一条链上一定有(A+T)/(G+C)=b
D.DNA分子复制是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过程
解析:DNA分子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二者不同时发生;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的作用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
答案:AB
14.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其结果可能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解析:由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经过四次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有2个DNA分子中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其余14个DNA分子两条链全部含有14N,因此所有的DNA分子都含14N,该DNA分子中含有胞嘧啶60个,由此计算出含有鸟嘌呤60个,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各有40个,复制四次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40×(24-1)=600个。
答案:ACD
课件15张PPT。第七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三讲 基因的概念、DNA分子的复制考 点 显
示 镜一、基因的概念1.概念:基因是具有__________的DNA片段。
2.基因与DNA的关系:一个DNA分子上有________个基因。构成基因的碱基数________DNA分子的碱基总数。
3.遗传信息与DNA的关系:____________蕴藏在DNA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之中。
4.DNA分子特性:①多样性: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②特异性:是由DNA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③稳定性:主要取决于DNA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遗传效应许多小于遗传信息碱基排列顺序碱基排列顺序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双螺旋结构考 点 显
示 镜二、DNA分子的复制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______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场所:主要在____________。
4.过程:①________;②合成子链;③子、母链盘绕形成子代DNA分子。两有丝分裂间期和减Ⅰ前的间期细胞核解旋考 点 显
示 镜5.特点:________________。
6.原则:______________原则。
7.条件:①模板:亲代DNA分子的______条链。②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能量:________。④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DNA能精确复制的原因:①独特的________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②________________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半保留复制碱基互补配对两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ATP解旋酶、DNA聚合酶双螺旋碱基互补配对考 点 显
示 镜9.意义:DNA分子复制,使遗传信息从________传递给________,从而确保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10.与DNA复制有关的计算:①复制出的DNA数=____________(n为复制次数);②含亲代链的DNA数=____________。亲代  子代2n2考 点 显
示 镜重点知识解读:DNA复制的有关计算考 点 显
示 镜3.复制所需的脱氧核苷酸数=a×(2n-1),其中的a为所求的脱氧核苷酸在原来DNA(即作模板的亲代DNA)分子中的数量,n为复制次数。南 粤 例题 选1.高等生物中,基因的本质是(  )
A.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有遗传效应的氨基酸片段
C.DNA片段
D.氨基酸片段基因的本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南 粤 例题 选2.“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于人类深入了解自身的基因结构和功能有重要意义,其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  )
A.mRNA的碱基序列  B.DNA的碱基序列
C.tRNA的碱基序列 D.rRNA的碱基序列“人类基因组计划” 目的是测定人体23对染色体全部DNA序列。B南 粤 例题 选3.(2012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参与该过程的物质是(  )
①DNA ②DNA聚合酶 ③脱氧核苷酸 ④mRNA
⑤tRNA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南 粤 例题 选DNA复制需要DNA为模板,同时还需要 DNA聚合酶和脱氧核苷酸为原料。mRNA与tRNA参与翻译,不参与DNA复制。A南 粤 例题 选4.(2012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将双链都有3H标记的1个DNA分子,放入没有标记物的溶液中,经过3代复制后,有3H标记的DNA分子的数量是(  )
A.1个   B.2个 C.4个   D.8个被3H 标记的链数有两条,因此,复制N次后,有3H 标记的DNA分子的数量是2个。B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
第二讲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一、单项选择题Ⅰ
1.假如某一DNA双链分子中的胞嘧啶(C)的含量是20%,则该DNA分子中鸟嘌呤(G)的含量是(  )
A.10%        B.20%
C.30%         D. 40%
解析:DNA双链分子中,G的数量=C的数量=20%。
答案:B
2.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磷酸和五碳糖排列在内侧
C.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D.碱基对构成分子的基本骨架
解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答案:C
3.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的连接是通过(  )
A.肽键
B.—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C.氢键
D.—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解析:脱氧核苷酸是由磷酸—脱氧核糖—碱基构成的。磷酸与脱氧核糖以磷酸二酯键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答案:D
4.(2012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列细胞中,DNA含量最少的是(  )
A.癌细胞 B.人成熟红细胞
C.酵母细胞 D.成熟叶肉细胞
解析:四种细胞中,人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故DNA含量最少。
答案:B
5.已知某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A有4 000个,碱基C有5 000个,则在其互补链中碱基G和碱基T的个数分别是(  )
A.4 000个、4 000个B.5 000个、5 000个
C.4 000个、5 000个 D.5 000个、4 000个
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4 000(个),C=G=5 000(个)。
答案:D
6.在一个正常的双链DNA分子中,若含有35%的腺嘌呤(A),则它所含的鸟嘌呤(G)应该是(  )
A.15% B.30%
C.35% D.70%
解析:双链DNA分子,A=T=35%, G的数量=C的数量=(总碱基数-2×A的数量)/2=15%。
答案:A
二、单项选择题Ⅱ
7.DNA的一条链中(A+G)/(T+C)=0.4,上述比值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
A.0.4和0.6 B.2.5和1.0
C.0.4和0.4 D.0.6和1.0
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上的(A+G)/(T+C)为该链的倒数,整个DNA分子中A+G=T+C,比值为1.0。
答案:B
8.某双链DNA分子共有1 000个碱基,若碱基A的数量为200个,则该DNA分子中碱基G的个数为(  )
A.100个    B.200个
C.300个   D.400个
解析:在双链DNA分子中,A+G=T+C=50%,即:A+G=T+C=500,G=300。
答案:C
三、多项选择题
9.下列关于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DNA不可能是病毒的遗传物质
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DNA是组成染色体或染色质的主要化学物质之一
解析: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所以病毒的分类是DNA病毒或者RNA病毒。
答案:ACD
10.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B.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C.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U,G与C的配对原则
D.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核糖核苷酸链盘旋而成
解析: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而成的,其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碱基A与T配对,G与C配对。
答案:ACD
课件17张PPT。第七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二讲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考 点 显
示 镜一、DNA分子结构1.DNA的组成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NA的基本单位:________核苷酸(____种)。
3.DNA的结构:①由____条、__________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②外侧:________和________交替连接构成基本________。内侧:由________相连的________组成。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T;G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H、O、N、P脱氧核糖4两反向平行脱氧核糖 磷酸骨架氢键碱基对考 点 显
示 镜4.DNA的特性。
①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的。排列种类:__________(n为碱基对________) ②特异性:每个特定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________的。
5.DNA的功能:携带____________(DNA分子中碱基对的____________代表遗传信息)。千变万化4n对数特定遗传信息排列顺序考 点 显
示 镜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考 点 显
示 镜考 点 显
示 镜早在1957年,格勒(Girer)和施拉姆(Schramm)处理烟草花叶病毒时,把蛋白质去掉,只留下RNA,再将RNA接种到正常烟草上,结果发生了花叶病;如果用蛋白质部分侵染正常烟草,则不发生花叶病。由此证明,RNA起着遗传物质的作用。
注意:凡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遗传物质都是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三、RNA在病毒繁殖和遗传上的作用 考 点 显
示 镜重点知识解读: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相关推论1.原则:A—T,G—C。图示为:
2.推论:
(1)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相等,鸟嘌呤与胞嘧啶相等,即A=T,G=C。
(2)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等,即A+G=T+C。
(3)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所占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等。考 点 显
示 镜考 点 显
示 镜南 粤 例题 选1.(2014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某双链DNA分子含1 000个碱基对,已知腺嘌呤(A)的数目是300个,则胞嘧啶(C)的数目是(  )
A.400        B.500
C.600 D.700双链DNA分子含1 000个碱基对共2 00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A=T=300,C=G=1/2[2 000-(A+T)]=700。D南 粤 例题 选2.右图是两位科学家的工作照片。1953年,他们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  )
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B.膜流动镶嵌模型
C.杂交育种理论
D.自然选择理论图中是沃森和克里克,他们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A南 粤 例题 选3.(2012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提取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测得其嘌呤(A+G)和嘧啶(U+C)分别占总核苷酸量的30%和70%,由此判断此病毒可能是(  )
A.单链RNA病毒   B.双链RNA病毒
C.单链DNA病毒 D.双链DNA病毒由于含U,为RNA病毒,而(A+G)≠(U+C),不是双链RNA病毒。A南 粤 例题 选4.(2013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右图为DNA分子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属于DNA双螺旋结构特点的是(  )
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
B.磷酸和核糖排列在外侧
C.内侧的碱基随机配对
D.碱基对通过肽键连接南 粤 例题 选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在外侧。内侧的碱基按照互补配对原则配对。碱基对通过氢键连接。A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
第四讲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一、单项选择题Ⅰ
1.某核酸为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下图为其结构。该核酸为(  )
A.mRNA       B.rRNA
C.tRNA       D.DNA
解析:图为单链,该核酸又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应为mRNA。
答案:A
2.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
解析:同一个体体细胞来自于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所含的核DNA相同。同一个体内不同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使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不同细胞选择了不同的基因表达,所以形成的信使RNA是不同的。
答案:D
3.(2013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DNA和RNA水解后的产物,相同的有(  )
A.脱氧核糖 B.尿嘧啶
C.胸腺嘧啶 D.腺嘌呤
解析: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是DNA具有的,尿嘧啶是RNA具有的,腺嘌呤是DNA和RNA都有的。
答案:D
4.不参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的物质是(  )
A.mRNA B.rRNA
C.tRNA D.DNA
解析:翻译以mRNA模板,需要rRNA和tRNA的参与。
答案:D
5.下列选项中,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
A.DNA与mRNA B.mRNA与氨基酸
C.tRNA与氨基酸 D.氨基酸与DNA
解析: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中,发生DNA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
答案:A
6.mRNA分子中的4种核糖核苷酸能组成多少种密码子(  )
A.16种 B.32种
C.61种 D.64种
解析: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密码子共有64种,决定氨基酸的只有61种。
答案:D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B.每种氨基酸仅由一种密码子编码
C.DNA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mRNA;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64种密码子中有61种编码氨基酸,所以每种氨基酸可能有一种或几种密码子编码;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与翻译两个过程,不包含DNA复制;除少数RNA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D
二、单项选择题Ⅱ
8.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后形成(  )
A.DNA、RNA、氨基酸
B.DNA、RNA、肽链
C.RNA、DNA、核糖
D.RNA、DNA、脱氧核糖
答案:B
9.tRNA具有转运
氨基酸的功能,右图tRNA携带的氨基酸是(各选项括号中内容为相应氨基酸的密码子)(  )
A.精氨酸(CGC)
B.丙氨酸(GCG)
C.甘氨酸(GGC)
D.脯氨酸(CCG)
解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反密码子,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氨基酸。
答案:B
10.下列对t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种t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tRNA能转运它
C.tRNA能识别mRNA的密码子
D.t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
解析:tRNA的作用就是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按照mRNA上密码子的顺序将氨基酸排列,因此其自身的反密码子能识别密码子。
答案:C
11.
右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T互补配对
B.②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D.转录完成后,②需通过三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解析:①链是转录的模板链,②是转录的产物——mRNA,②链中不可能有碱基T。如果③是酶,则它的名称是RNA聚合酶。转录完成后,产物②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无须通过生物膜。
答案:B
三、多项选择题
12.(2012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圆粒、皱粒豌豆是孟德尔在杂交实验中用过的实验材料。与圆粒豌豆相比,皱粒豌豆中蔗糖含量相对较高,这是由于皱粒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发生了突变,造成该酶不能合成,从而影响了蔗糖向淀粉的转化。由此可推测,突变的淀粉分支酶基因(  )
A.不能遗传
B.可以遗传
C.不再发生突变
D.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而控制性状
解析:(突变)基因通过控制酶(淀粉分支酶)合成而控制性状(影响了蔗糖向淀粉的转化),此基因可以遗传。
答案:BD
13.下列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种氨基酸只对应一个密码子
B.每个密码子都对应一种氨基酸
C.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
D.氨基酸的种类是由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的
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密码子一共有61个,所以并不是一种氨基酸只对应一个密码子;起始、终止密码子不对应氨基酸;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主要合成的是分泌蛋白,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
答案:ABC
课件18张PPT。第七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四讲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考 点 显
示 镜一、RNA的结构1.组成元素:________________。
2.基本单位:________核苷酸(____种)。
3.结构:一般为____链。C、H、O、N、P核糖4单考 点 显
示 镜二、转录1.概念:在________中,以DNA的____条链为模板,按照__________________原则,合成________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2.条件:①模板:DNA的______条链(模板链);②原料:__________________;③能量:__________;④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A—U、T—A、G—C、C—G)。细胞核一碱基互补配对RNA一4种核糖核苷酸ATP解旋酶、RNA聚合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考 点 显
示 镜4.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使RNA(mRNA) 核糖体RNA(rRNA) 转运RNA(tRNA)考 点 显
示 镜1.概念:游离在____________中的各种氨基酸,以________为模板,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蛋白质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过程。)
2.条件:①模板:______________;②原料:______________;③能量:________;④搬运工具:________;⑤装配机器:__________。
3.原则:________________原则。
4.产物:多肽链。三、翻译细胞质mRNA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mRNA氨基酸(20种)ATPtRNA核糖体碱基互补配对考 点 显
示 镜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______________。四、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6∶3∶1考 点 显
示 镜重点知识解读: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考 点 显
示 镜南 粤 例题 选1.(2012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细胞核中的DNA不能直接到细胞质中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在DNA和蛋白质之间充当信使的物质是(  )
A.ATP       B.mRNA
C.氨基酸 D.DNA聚合酶mRNA充当信使,因为它携带从DNA转录过来的遗传信息,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B南 粤 例题 选2.从发绿色荧光的海蜇体内获得一段DNA片段,并将其插入到小鼠的基因组中,可得到发绿色荧光的小鼠,由此可知海蜇的(  )
A.该段DNA具有遗传效应
B.该段DNA可在小鼠中复制
C.遗传信息跟小鼠的遗传信息一样
D.该段DNA上的遗传信息可在小鼠中表达南 粤 例题 选小鼠被插入海蜇体内控制发绿色荧光的DNA片段后也能发绿色荧光,说明该段DNA上的遗传信息可在小鼠中表达。D南 粤 例题 选3.(2012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真核细胞中,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经过的通道是(  )
A.核仁 B.核膜
C.核孔 D.核糖体转录产物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来到细胞质中。C南 粤 例题 选4.(2013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表所示为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分析下表,可知(  )南 粤 例题 选A.整个过程共有3种核苷酸参与
B.整个过程在核糖体上完成
C.基因和mRNA有相同的密码子
D.AUA是反密码子南 粤 例题 选基因中有两种核苷酸,mRNA和tRNA中有两种核苷酸,共4种核苷酸参与。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转录在细胞核中,翻译在核糖体上。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称为遗传信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碱基称为密码子。tRNA上与密码子配对的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