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中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备课参考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课件+教案+学案+同步练习+备课资源+知识要点,7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中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备课参考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课件+教案+学案+同步练习+备课资源+知识要点,7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30 07:53:28

文档简介

文学的繁荣 同步练习
目标解读
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艺术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生动反映了这一系列的社会变迁。雨果和大仲马以浪漫主义小说讴歌人间真善美,鞭挞丑恶黑;拜伦、雪莱用浪漫主义的诗歌抒发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巴尔扎克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鞭辟入理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上升阶段人们的惟利是图、虚情假意,真实地再现了社会的实景,此时既有贝多芬音乐的雄浑奔放,也有德彪西音乐的朦胧内省,人类对灵与肉的深刻反思,使西方的文学艺术从内容到形式推陈出新,异彩纷呈。
重点:
(1)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2)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
课堂大检查
一、选择题
2.《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理想自由的追求。这位诗人是:
A.雪莱 B.雨果 C.拜伦 D.巴尔扎克
3.奠定俄国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基础的是:
A.普希金 B.列夫托尔斯泰 C.果戈里 D.高尔基
4.《悲惨世界》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但作者在探索社会问题出路时,更多地宣扬的是仁慈和宽恕、博爱和感化。这位作者是:
A.拜伦 B.雪莱 C.雨果 D.巴尔扎克
5.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在英国的街头,你能遇见下列著名作家:
①拜伦 ②《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③雪莱 ④巴尔扎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在政治上支持爱尔兰民族独立,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抗争,其诗歌音调优美,节奏明快,想象丰富的是作家是:
A.雪莱 B.雨果 C.拜伦 D.巴尔扎克
8.通过游记方式记述某贵族青年在希腊、俄国和英国等地游历的冒险及爱情遭遇,广泛地反映了欧洲的社会生活,抨击了封建专制的诗体小说是:
A.《西风颂》 B.《唐璜》 C.《叶甫盖尼·奥涅金》 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9.下列不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代表的是:
A.雨果 B.大仲马 C.拜伦 D.巴尔扎克
10.雨果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他的代表作有:
①《巴黎圣母院》 ②《悲惨世界》 ③《唐璜》 ④《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德国某诗人的诗不时地在现实与幻想的梦境间跳跃,幻想与现实如水乳交融,折射出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部作品是:
A.《西风颂》B.《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 C.《悲惨世界》 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12.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欧美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是: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当代主义 D.现代主义
14.高二某班的表演中,有位同学正在表演高老头,此主人公来源于下列作品:
A.《西风颂》B.《人间喜剧》 C.《巴黎圣母院》 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15.有两夫妻吵架,妻子骂丈夫吝啬,是曲型的“葛朗台”。塑造“葛朗台”这一文学形象的作者是:
A.雪莱 B.雨果 C.拜伦 D.巴尔扎克
二.材料分析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恩格斯说,巴尔扎克“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材料2:列宁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中说:“他一方面是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
请回答:
①恩格斯为什么如此评论巴尔扎克?
②列宁为什么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举例说明)
③从恩格斯和列宁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两位作家作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综合二级跳
一、选择题
17.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有:
①1789年法国大革命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②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
③反对崇尚理性,深入发掘人类的本能感情
④以丰富的想象力构思情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8.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
①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
②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③热衷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
④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
⑤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9.19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的影响,主要有:
①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②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③著名作家们都热爱祖国,都在用自己的笔来歌颂人类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0.下列不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的是:
A.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
B.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C.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
D.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
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一剧是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品
B.美国作家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强调表现自我的作品,客观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
C.高尔基的小说《母亲》等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
D.泰戈尔是巴西近现代文学的光辉代表,为巴西现代民族主义奠定了基础
二、材料题
22.“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此主人公出自于下列作品:
A.《第二十二条军规》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项链》 D.《母亲》
23.阅读下列材料:
有人说这首诗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
24.为什么《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探究延伸:
25.分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并简要评述巴尔扎克和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成就。?
知识坊
拜伦
拜伦在英国文学史上素有“恶魔诗人”之称。他的书信是毫无掩饰的自我写真:放荡不羁的个性,暴风骤雨般的激情,内心的孤傲与孤寂使他的精神被判处了永久的流放。终于,我们再次领略了“苦闷出诗人”、“愤怒出诗人”等老格言的永恒价值。
在欧洲,拜伦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把孤独、悲壮、崇尚个人式反抗的浪漫主义者形象称为“拜伦式英雄”。拜伦晚年投身于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并最终因伤寒而死于希腊战场。
1824年4月,三十六岁的诗人去世了,引起了希腊和全欧进步人士的震撼。逝世那天,希腊战士们宣布为国哀日。人民为他服丧致哀,政府以隆重军礼向他遗体告别。盖着黑色斗篷的灵柩上安入了盔、剑和桂冠。拜伦是伟大的诗人,又是伟大的革命家。他那些雷奔电激、波翻云涌的诗篇,在他生前便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他死后一百多年来仍在全世界传诵不衰。歌德说拜伦是“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普希金称拜伦为“思想界的君王”;鲁迅坦然承认:他自己早期对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和“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精神,都是从拜伦那里学来的。他那为弱小民族自由解放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了当时南欧各国人民反对外族压迫的斗争。今天,他的雕像还站在希腊米苏龙吉的“英雄公园”中央,受到广大群众的崇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俄罗斯人,一个普通的工人、红军战士、共青 团基层干部。1904年出生在乌克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他的自传体小说, 但是其中确实有大量情节取材于他自身的经历。他同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年 幼家贫失学,做过小工,参加红军打过仗,负过伤,后来也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 身陷绝境的情况下,他不甘心于吃喝、呼吸、等死,于是拿起唯一还能利用的武器—— 笔,不,说笔也不准确,因为后来他连笔也拿不动了,而是靠口述,请亲友笔录,历时 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这部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了人们爱不释手的读物。他们阅读这部作品,常常激动得 热泪盈眶。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并不是为曲折离奇的情节所吸引,急于了解事件是怎样 发展的,结局又是如何。事件的发展和结局,他们早已熟知。他们一再阅读这部作品, 只是因为它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激烈地震撼着他们的心灵,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精神力 量。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写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这虽然是一个故事简单、篇幅不大的作品,但含义丰富。它是一部寓意深远的古典悲剧式的小说,也是一支感人至深的英雄主义赞歌。 海明威说:“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 评论家说:“这个朴素的故事里充满了并非故意卖弄的寓意……作为一篇干净利落的‘陈述性’散文,它在海明威的全部作品中都是无与伦比的。每一个词都有它的作用,没有一个词是多余的。”

文学的繁荣
1-5:AAACB 6-10:BABDA 11-15:BBDBD
16.答案要点:
①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②《安娜·卡列尼娜》反映了俄国社会大动荡,《战争与和平》通过1812年卫国战争,把众多人物与事件组织到一起,描写了俄罗斯社会的整整一个时代。
③都是现实主义作品,都反映了各自国家的整整一个时代的历史。
17-22:CADDDB
23.答案:同意。这是雪莱的一首抒情诗。它以寒冷的冬天比喻腐朽黑暗的社会状况,以明媚温暖、充满生机的春天比喻光明美好的未来,用冬去春来这一浅显的事理鼓舞人们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腐朽中看到生机。诗句充满高亢昂扬的乐观主义精神,揭示出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因而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24.答案:因为《战争与和平》的情节安排,是以拿破仑入侵俄国期间的俄国社会生活和两军大战的生动画面作为背景的,托尔斯泰描绘出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赞扬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深刻的揭示了人性的光辉和阴暗面,因此被称为是“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25.古典主义文学是王权政治的产物;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主义文学强调理性,为资产阶级掌权舆论准备;随后产生的浪漫主义文学,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失望情绪。这时对现存秩序进行强烈批判成为时代现象,反映在文学上,出现了按事实描写生活,详尽分析人类互相冲突的趋势,描绘人在克服周围环境带来的挫折中所进行的斗争的作品,这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
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巨著《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展示了19世纪前半期整个法国社会的生活画卷。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负盛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大动荡的本质;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反映了1812年的卫国战争,描写了俄罗斯社会的整整一个时代,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文学的繁荣 备课资源
名师导航
要点导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含义
浪漫主义文学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欧洲文学的主要文学流派。其基本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对比的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洲文学的主流。其特点是要求作家按生活本来的样子描写和反映当代的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其思想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采用“典型化”的方法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代主义文学于一战后迅速发展,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西方文艺领域的主流。它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学,由许多流派组合而成。其特点是否定文学艺术传统,通过新奇怪异的形式表现个人心灵的苦闷和不安,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
二、世界主要文学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们描绘的那样美好,资产阶级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实现。人们对现实失望和不满,开始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工业革命在西欧展开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端逐渐暴露。人们想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
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但人类却付出了巨大代价:两次世界大战、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人类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
三、苏联文学和亚非拉美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为社会主义文学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之后,在布尔什维克党文艺政策的正确指引下,苏联社会主义文学迅速发展。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联政治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出现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局面,随之出现了触及尖锐社会问题的文学作品。随着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高涨,亚非拉出现了表现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殖民压迫思想的民族文学。
典例导析
【例1】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30年,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盛行主要反映了(  )?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
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不满?
D.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点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盛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30年,在这一时期,英法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也有较大发展,可这时的人们感觉到资本主义制度与启蒙思想家对资本主义制度描绘的差异,由此产生失望和不满。该题较难区分的是C、D两项,由于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毕竟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进步,并且资本主义在法国刚刚确立,在德意志没有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人们不可能对社会制度不满。?
答案:D
【例2】 阅读下列材料:?
  (列夫·托尔斯泰)一方面,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
——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我们革命的镜子》
请回答:
列宁是看样评价列夫·托尔斯泰的??
点拨:解答材料解析题,应根据题目的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有效信息的提取一方面要准确,另一方面要全面。本题材料中列宁的评价有两个方面,既看到了其在文学上的成就,又看到了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列宁既肯定了列夫·托尔斯泰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同时又认识到了他所代表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思维启示
【例1】
一定阶段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
【例2】
评价事物要采用辩证的观点。?
思维发散
【发散点1】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关系?
【例】19世纪3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成为文学潮流。现实主义文学力图真实地展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的揭露。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两者都同情劳苦大众的悲惨境遇,抨击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腐朽堕落,都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因而,浪漫主义作品也含有现实主义的因素。许多浪漫主义作家后来转向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因而不少现实主义作品也蕴含着浪漫主义的因素。?
【发散点2】 历史变革对文化的影响?
【例】历史是文化的镜子,失去了历史的依托,文化也就失去了魅力和光彩。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万万不能失去时代背景,要在历史中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特点、价值等。回答19世纪初期历史的变革对文学艺术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19世纪上半叶,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特别是法国大革命,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迅速发展。18世纪后半期,起源于英国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各国延伸,世界在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中向前发展。这一切使得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合乎理性的社会在当时失去了实现的可能,于是诞生了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浪漫主义。整个19世纪初期的文学艺术领域弥漫着浪漫的气息,浪漫主义是这一时期文学艺术领域的总体特点。??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学案导学
【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亚非拉美文学成就。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外阅读,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体会当时文学家们创作的心境,加深对历史和文学作品的理解。或通过编演历史剧的形式,再现当时的情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以人为本,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学习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
(1)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2)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
的关系。
【思考感悟】
你读过哪些19世纪的外国名著?它们分别属于哪种文学流派?各文学流派与当时的社
会历史条件有什么关系?对今后产生了什么影响?阅读教科书回答。
【知识梳理】
浪漫主义文学⑴背景:

⑵特点①

⑶成就简表
时间
国别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特点
法国
英国
德意志
⑷影响
2、现实主义文学
⑴背景
⑵特点①

⑶成就简表
时间
国别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特点
19世纪
法国
英国
俄国
20世纪
英国
法国
美国
⑷影响
3、现代主义文学
⑴背景
⑵特点①

⑶成就
⑷影响
4、20世纪苏联和亚非拉的文学
⑴苏联文学
①背景
②成就

③影响
⑵亚非拉文学
①背景
②特点
③作品
【重点突破】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1)浪漫主义文学:第一: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第二: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
(2)现实主义文学:第一: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第二: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3)现代主义文学: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没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语言无逻辑、或句法残缺、或以声音替代,晦涩难懂。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
2理解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对比法、情景再现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重难点
重点:(1)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2)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课:不知同学们都读过哪些外国名著?你知道它们分别属于哪种文学流派吗?各文学流派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什么关系?会对今后产生什么影响?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一、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
1、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①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
②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③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2、主要特点:
①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列举成就
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英国: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19世纪30年代后的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是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欧美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现实主义文学以具体反映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为特征。因此,它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1、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2、主要特点是:
第一,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第二,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3、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家和代表作
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恩格斯称他为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他经历了拿破仑的兴衰、波旁王朝的复辟和七月王朝三个时期,对现实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创作素材的丰厚积累,为他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奠定了生活基础。
他所创作的系列小说《人间喜剧》以现实主义手法,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狡诈和虚伪,真实描绘了法国社会生活。在《人间喜剧》中以《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最著名。《欧也妮·葛朗台》(1883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其主人公葛朗台是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小说通过葛朗台的发家史及其女儿欧也妮·葛朗台的爱情、婚姻悲剧,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以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巴黎社会为背景,以伏盖公寓(高里奥老头的寓所)和鲍赛昂夫人的客厅为舞台,描绘了贵族子弟拉斯蒂涅堕落的经历和高老头被女儿遗弃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的罪恶和道德的沦丧,形象地反映了贵族阶级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从而表现了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狄更斯。狄更斯出身贫困,十分熟悉英国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情节细腻感人,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大卫·科波菲尔》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是他最喜爱的作品,也是公认的他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大卫曲折艰辛的身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他的一生道路了解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将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不朽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了解丹麦作家安徒生,挪威作家易卜生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及他们的代表作,肯定这些文学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应有地位。
※19世纪世界文学主要成就的影响,
第一,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第二,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第三,以上所介绍的所有著名作家,他们都热爱祖国,热爱人类,都有强烈的正义感,都在用自己的笔来歌颂人类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肮脏、邪恶的东西。他们的高尚品德激励21世纪的青年学生,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20世纪的西方文学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但同时又充满令人心悸的动荡不安:尤其战争的幽灵、革命的暴力、科技的双刃剑、价值的迷失、……这一切促成了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1、20世纪早期西方的现实主义文学----见教材
2、20世纪中后期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
(1)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主义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均失去和谐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便应运而生。
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没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语言无逻辑、或句法残缺、或以声音替代,晦涩难懂。
(2)现代主义文学家及代表作
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一剧是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品,贝克特借《等待戈多》的两个流浪汉之口阐明“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剧主题。
四、20世纪苏联和亚非拉美的文学”
1、苏联文学
(1)产生的历史背景
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为社会主义文学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之后,在布尔什维克党文艺政策的正确指引下,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迅速发展,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进入了成熟和繁荣阶段。
(2)基本特征:
遵循列宁提出的文学党性原则,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接受共产党领导,负有崇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基本创作方法,同时吸收其他艺术流派有生命力的表现手法;具有多样化的民族形式和统一的社会主义内容。
(3)沿革:
120世纪上半期,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繁荣。
高尔基的小说《母亲》等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高尔基在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苏联文学的奠基人。奥斯特洛夫斯基则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以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保尔·柯察金由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英雄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历程。小说感情真挚。总之,这一时期的苏联作家,以真实的笔触塑造了正面的英雄形象,我们可称之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21953年斯大林逝世,随着苏联政治生活的重大变化,50年代中期,苏联文学中出现了一股被称为“解冻”的文学现象,它是以作家爱伦堡1954年5月发表在文学杂志《旗》上的一个中篇小说《解冻》为标志的。尽管这并不是一部了不起的杰作,但是由于它首先突破了斯大林时代那种描写工农业成就、歌颂英雄人物的固有模式,把爱情和个人幸福问题作为小说的主题,因而赢得了读者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小说的标题也就成了这一时期的象征。此后,创作题材趋于多样化,既有展示普通人日常生活和命运的作品,也有引起争论或批评的作品。从而造成文坛活跃与混乱并存的局面。
苏联文学的沿革,既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伟大思想性变革,又反映了苏联文坛活跃与混乱并存的局面,特别是其所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苏联社会深层次变化的风向标。
(2)20世纪的亚、非、拉美文学
伴随着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20世纪亚、非、拉美的文学其主流都体现了反对殖民压迫、反对社会不公的爱国主义精神。出现了许多颇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泰戈尔是印度近现代文学的光辉代表,为印度现代民族主义奠定了基础。其代表作《戈拉》塑造了爱国的印度民族主义知识分子形象。泰戈尔是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鲁迅是中国文学革命的巨匠,他的《呐喊》集,昭示着中国新文学时代的到来。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描绘加勒比海沿岸小城百年孤独的原因及打破这种状态的途径。
总之,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相互交融、吸收,从而相互生长、发展;在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上,我们应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逐步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
★小结:理清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发展线索及其特点,特别是要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认识其中的历史发展线索。
★作业布置: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领域的主要流派有哪些?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各举一位作家及其代表作。
文学的繁荣 知识要点
课程标准
(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9世纪的世界文学
浪漫主义
背景
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欧洲发生多次革命和战争,社会局势混乱。
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引起人们的失望和不满,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特点
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文学创作风格上,构思想象力丰富,戏剧情节跌宕起伏。
成果
法国:雨果(顶峰)《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
英国:拜伦《唐璜》;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
现实主义
背景
工业革命展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
特点
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
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
成果
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司汤达《红与黑》;莫泊桑《项链》。
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果戈理《死魂灵》;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丹麦:安徒生。
挪威:易卜生。
美国:马克·吐温。
20世纪的世界文学
西方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成果
英国:萧伯纳《苹果车》;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美国: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现代主义文学
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和席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危机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特点
从客观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在文学表现手法上与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差异。
成果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
苏联文学
社会主义文学
成果
高尔基《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影响
反映了苏联社会的巨大变革,展示了社会主义文学的风采,享有世界声誉。
解冻文学
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出现了全盘否定斯大林模式的思潮,随之出现一批触及尖锐社会问题的文学作品。
成果
爱伦堡《解冻》。
亚非拉美文学
背景
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
成果
印度:泰戈尔《戈拉》;
中国:鲁迅《呐喊》;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1课 文学的繁荣
课前预备: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拜伦和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拜伦最重要的作品是《唐璜》。雪莱的诗歌音调优美,节奏明快,想象丰富,《西风颂》和《致云雀》等举世闻名。
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现实主义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欧美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它以具体反映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为特征,因此,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所创作的系列小说《人间喜剧》以现实主义手法,真实描绘了法国社会生活。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通过他可以了解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果戈理是俄国文学从模仿走向独创的第一人,其代表作《死魂灵》。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将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不朽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文学家及代表作是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20世纪上半期,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繁荣。高尔基的小说《母亲》等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50年代中期,苏联文学中出现了一股被称为“解冻”的文学现象,泰戈尔是印度近现代文学的光辉代表,为印度现代民族主义奠定了基础。其代表作为《戈拉》,是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
课堂同步:
单项选择题:
1.雨果的代表作是
A.《基督山恩仇记》 B.《巴黎圣母院》 C.《唐璜》 D.《西风颂》
2.可以了解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的作品是
A.《人间喜剧》 B.《叶甫盖尼·奥涅金》
C.《大卫·科波菲尔》 D.《死魂灵》
3.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是
A.巴尔扎克 B.狄更斯 C.果戈理 D.列夫·托尔斯泰
4.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是
A.泰戈尔 B.高尔基 C.贝克特 D.鲁迅
课后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把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到顶峰的是
A.雨果 B.拜伦 C.雪莱 D.梅涅
2.俄国文学从模仿走向独创的第一人
A.列夫·托尔斯泰 B.贝克特 C.果戈理 D.高尔基
二、非选择题:
3.19世纪世界文学呈现的主要流派有哪些?请各举两位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提速训练:
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课堂同步1.B 2.C 3.D 4.A
课后巩固:1.A 2.C 3.流派: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及其作品:雨果《巴黎圣母院》、拜伦《唐璜》。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提速训练:主要特征:①揭示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其中的孤独、焦虑、痛苦的情绪。②强调表现自我,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没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语言无逻辑、或句法残缺、或以声音替代,晦涩难懂。
课件35张PPT。你曾经阅读过哪些世界文学名著呢?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八单元影响原因概况雪莱奥斯特洛夫斯基巴尔扎克狄更斯普希金雨果海涅安徒生马克吐温罗曼罗兰萧伯纳海明威贝克特高尔基托尔斯泰拜伦泰戈尔鲁迅文学大师文学的繁荣第 22 课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理解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对比法、情景再现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重难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近代以来世界文学发展历程14-16C 人文主义文学
17-18C 古典主义文学、启蒙文学19C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
20C 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英国德国法国雪莱海涅雨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西风颂》《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巴黎圣母院》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抨击 现实
抒发强烈的爱国情怀《巴黎圣母院》剧情简介美与丑的区别是内在的!影响:赞美美好心灵,揭露社会黑暗、堕落。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
美丽纯洁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
道貌岸然、阴险狠毒
敲钟人卡西莫多:
外貌奇丑而心地纯洁善良
国王护卫队队长法比斯:
潇洒风流、卑鄙自私 请思考:
结合以上作品的内容,分析这些作品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由此你认为浪漫主义文学还有哪些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创作风格:想像丰富、情节跌宕;对比、夸张、比喻
内 容 上:反对崇尚理性,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反映现实,反对封建制度,憧憬未来。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毛泽东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鼓舞人们去改造自己和自己周围的环境,影响社会生活的发展。产生原因社会影响 失望、幻灭、不满有利于扫荡封建残余势力,
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列夫·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安徒生《安徒生童话》
易卜生《玩偶之家》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等。二、现实主义文学(19C30S—20世纪早期 ) 材料一 19C30S—20世纪早期杰出文学作品 材料二 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和贫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巴尔扎克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这主要是指 他的作品( )
A.描写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
B.表达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
C.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D.用小说的形式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材料三 人们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俄国后来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对社会的攻击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他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请探究: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影响?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特点:影响: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①关注… …
再现… …
剖析… …
揭露和批判… …②主要形式:长篇小说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一)西方现实主义文学
(二)现代主义文学材料一 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爱:咱们干吗不上吊呢?
弗:用什么?
爱:你身上没带绳子?
弗:没有。
爱:那么咱们没法上吊了。
弗:咱们走吧。
爱:等一等,我这儿有裤带。
弗:太短啦。
爱:你可以拉住我的腿。
弗:可是谁来拉住我的腿呢?
爱:不错。
弗:拿出来我看看。剧中说:
“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他要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
“要是不来呢,咱们明天就上吊”。等待戈多《等待戈多》写两个流浪汉在荒野路边的一棵树下等待戈多,用各种无聊的动作和对白来消磨时光。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没作交代,唯一的主题便是等待。
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一种渺不可见的希望。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借两个流浪汉之口阐明“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剧主题。萨缪尔·贝克特 《等待戈多》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材料二 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主义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均失去和谐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文明的发展形成与人相对立的状态;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等。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便应运而生。 请探究: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特征。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
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特点:
(1)集中表现自我;
(2)手法怪诞,故事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
(3)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
风格悖离传统。2、代表作:1、背景: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三)20世纪苏联文学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母亲》(奠定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基础)2.特点:表现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殖民主义压迫思想。(四)亚、非、拉美文学泰戈尔《戈拉》鲁迅《呐喊》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索卡因3.代表人物及代表作:1.背景: 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高涨《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化了18年的时间完成的代表作。作者勾画了哥伦比亚农村百年兴衰的图案。通过次作品,作者开启了现代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新流派,称为“魔幻现实主义”。世界近现代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工业革命、资义经济发展、资义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两次世界大战 资义世界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本能感情想象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关注社会问题,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批判社会的罪恶。强调自我表现,手法怪诞,故事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理由;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等。批判了
支持了揭露了反映了①浪漫主义:政治上反封建制度,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②现实主义: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③所有著名作家都热爱祖国,热爱人类,有强烈的正义感,都在用自己的笔来歌颂人类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肮脏、邪恶的东西。19世纪世界文学主要成就的影响文学的繁荣19世纪世界文学主要成就20世纪世界文学主要成就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西方文学
苏联文学
亚非拉美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 19世纪30年代—20世纪早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知识结构1.下列文学作品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① ② ③ ④2.下列文学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代表的是( )3.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诗体小说《唐璜》均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 D.人性解放的渴望4.(2008海南卷,历史,18)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5.文学作品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当时的历史。要研究l9世纪法国的历史,下列哪部文学作品可供参考?
A.《人间喜剧》 B.《十日谈》 C.《战争与和平》 D.《国家与革命》6.荒诞派戏剧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的不合理性、荒诞性,而是直接用形象表现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代表作《等待戈多》属于现代荒诞戏剧,其主要依据是( )
A.作品体现了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B.内容纯属虚构
C.内容多与鬼神有关 D.反映人们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危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材料一 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什么特点? (1)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 材料二 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两个时期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
(2)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
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全
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 (3)面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文化交流,有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等国的文化侵略,应该抵制;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被侵略国家应当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本国文化。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3)第二种说法;
看法:资本主义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被侵略国家要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交流中充实和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