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同步练习——2.4 物质的分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同步练习——2.4 物质的分类(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18 09:06: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 物质的分类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自来水 C.冰水混合物 D.澄清的石灰水
2.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发优异的压电材料,目前我国发现了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压电材料钙铁矿晶体——钛酸钙(CaTiO3),它可以用复合氧化物(CaO TiO2)的形式表示。对上述信息分析错误的是(  )
A.TiO2属于金属氧化物 B.CaTiO3中钛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CaTiO3由3种元素组成 D.CaTiO3与 (CaO TiO2)中Ti元素化合价相同
3.观察、分析、分类和概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纯净物:蒸馏水、酒精、钢 B.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蚕丝
C.氧化物:二氧化锰、干冰、醋酸 D.有机化合物:甲烷、葡萄糖、碳酸氢钙
4.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固态氢置于488万个标准大气压下,氢分子破裂为氢原子由氢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氢。金属氢具有金属的性质,还具有超导性。用它输电,其输电效率可以提高几十倍。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金属氢属于无机化合物 B.形成金属氢的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改变
C.金属氢和氢气互为同位素 D.用金属氢输电可减少热损失
5.医用防护口罩的核心材料是“熔喷布”【主要成分为聚丙烯[(C3H6)n]】,鼻梁压条的材料是金属铝,因其对带病毒气溶胶和有害微尘的阻隔效果显著。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熔喷布”的主要成分聚丙烯属于无机物
B.制作鼻梁压条的金属铝是由铝分子构成的
C.用金属铝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与氧气反应
D.医用防护口罩起阻隔作用的原理类似于过滤
6.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二氧化碳汽化吸热完成制冰的直冷制冰新技术。下列相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
A.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冰不属于氧化物
B.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属于化学变化
C.该制冰新技术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D.该制冰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本身都发生变化
7.如图是甲烷燃烧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单质的模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氢化钙(CaH2)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H2,是野外工作人员便携燃料的来源。其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aH2+2H2O═Ca(OH)2+2H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2具有可燃性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D.生成物Ca(OH)2是常见的盐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D.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10.化学概念有交叉、并列和包含等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11.垃圾桶由多种材料组成,如图所示。
(1)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C2H4)n,它属于化合物中的 ______________。
(2)垃圾桶的铁质外筒很容易生锈,请你提一条防止生锈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家提倡材料回收再利用,现有一杯含Al(NO3)3、Cu(NO3)2、AgNO3的废液,小明向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滤液变成浅蓝色,过滤得到滤渣。则滤渣中回收到的金属一定含有 ______________。
12.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________,混合物的是________(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13.利用液态空气制备氧气时,因为液态氮的沸点低于液态氧的沸点,所以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汽化出来,此时剩余的液态氧气是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14.下列物质:①盐水②液氧③水④干冰⑤硫酸铜晶体⑥铜锌合金,其中属于:
(1)单质的是________(填数字,下同)。(2)化合物的是 ________。
15.口罩现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常用品,医用口罩生产中采用环氧乙烷(C2H4O)灭菌消毒;
(1)环氧乙烷(C2H4O)这种物质属于 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环氧乙烷易燃、易燥,与细菌接触时,能改变菌体内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杀菌,此杀菌过程属于 ___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16.小金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如图,每种物质中都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对应,图中字母均表示初中科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C、D、E、F均含有铜元素。请回答:
(1)写出B和D反应得到C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3种能与E反应得到F的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是湛江××药厂生产的一种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的说明书的部分内容。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镁属于酸、碱、盐、氧化物中的 __________。
(2)为了验证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小军进行了如下实验:首先将药片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___________,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该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有机物是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个大家族。
(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尿素[CO(NH2)2]②纯碱(Na2CO3)③酒精(C2H5OH)④葡萄糖(C6H12O6),属于有机物的是 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2)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在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
(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__。
19.小强因感冒到医院看病,医生给他输液时,要用到生理盐水。如表所示是医生给他用的一瓶生理盐水标签,请根据标签给出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设生理盐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
氯化钠注射液【规格】500毫升内含氯化钠4.5克【注意】如发现溶液中有絮状物,瓶身细微破裂等均不可用【贮存】密封保存
(1)生理盐水属于 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若以每分钟100滴(20滴约为1毫升)的速率给小李静脉输液,则输完这瓶生理盐水约需 _______分钟。
(3)输液过程中,小李想到了如下的几个问题,请通过计算帮助解决:这瓶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如果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这样一瓶生理盐水,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
20.2017年5月,我国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4 8H2O.是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经过细菌的分解作用,在低温和高压环境下,最终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天然气水化合物(化学式为CH4 8H2O),是属于__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开采出的可燃冰可以直接在管口点燃,请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洁净能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你是否支持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并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题
第7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6题
第17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 物质的分类(带答案)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自来水 C.冰水混合物 D.澄清的石灰水
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B、自来水中含有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C、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D、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 故选:C。
2.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发优异的压电材料,目前我国发现了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压电材料钙铁矿晶体——钛酸钙(CaTiO3),它可以用复合氧化物(CaO TiO2)的形式表示。对上述信息分析错误的是(  )
A.TiO2属于金属氧化物 B.CaTiO3中钛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CaTiO3由3种元素组成 D.CaTiO3与 (CaO TiO2)中Ti元素化合价相同
解:A、TiO2是由金属元素钛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金属氧化物,说法正确;
B、CaTiO3中,钙元素、钛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48:(16×3)=40:48:48,可见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说法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CaTiO3由3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D、CaTiO3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CaO TiO2中,氧元素显﹣2价,则钛元素显+4价,说法正确。
故选:B。
3.观察、分析、分类和概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纯净物:蒸馏水、酒精、钢 B.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蚕丝
C.氧化物:二氧化锰、干冰、醋酸 D.有机化合物:甲烷、葡萄糖、碳酸氢钙
解:A、钢是一种铁合金,是由铁和碳等组成的一种混合物,故错误;
B、棉花、羊毛、蚕丝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正确;
C、醋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D、碳酸氢钙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习惯上还是将其看做无机物,故错误。 故选:B。
4.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固态氢置于488万个标准大气压下,氢分子破裂为氢原子由氢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氢。金属氢具有金属的性质,还具有超导性。用它输电,其输电效率可以提高几十倍。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金属氢属于无机化合物 B.形成金属氢的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改变
C.金属氢和氢气互为同位素 D.用金属氢输电可减少热损失
解:A、将固态氢置于488万个标准大气压下,氢分子破裂为氢原子由氢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氢,金属氢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分子破裂为氢原子由氢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氢,形成金属氢的过程中氢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金属氢和氢气不属于同位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金属氢具有金属的性质,还具有超导性,用它输电,其输电效率可以提高几十倍,用金属氢输电可减少热损失,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5.医用防护口罩的核心材料是“熔喷布”【主要成分为聚丙烯[(C3H6)n]】,鼻梁压条的材料是金属铝,因其对带病毒气溶胶和有害微尘的阻隔效果显著。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熔喷布”的主要成分聚丙烯属于无机物
B.制作鼻梁压条的金属铝是由铝分子构成的
C.用金属铝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与氧气反应
D.医用防护口罩起阻隔作用的原理类似于过滤
解:A、聚丙烯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
B、制作鼻梁压条的金属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
C、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故C错误;
D、医用口罩对细菌、病毒有较强的阻隔作用,其作用原理相当于过滤,故D正确。
故选:D。
6.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二氧化碳汽化吸热完成制冰的直冷制冰新技术。下列相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
A.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冰不属于氧化物 B.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属于化学变化
C.该制冰新技术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D.该制冰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本身都发生变化
解:A、二氧化碳和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液态CO2汽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CO2直冷制冰新技术,该技术通过CO2汽化吸热完成制冰过程,该制冰新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没有生成有毒物质,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正确;
D、该制冰过程中水分子的构成不变,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隔,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本身都没有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7.如图是甲烷燃烧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单质的模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A、甲是甲烷,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B、乙是氧气,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
C、丙是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丁是水,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氢化钙(CaH2)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H2,是野外工作人员便携燃料的来源。其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aH2+2H2O═Ca(OH)2+2H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2具有可燃性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D.生成物Ca(OH)2是常见的盐
解:A、H2能燃烧,具有可燃性,故A正确。
B、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反应前CaH2中钙元素为+2价,氢元素为﹣1价,水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反应后Ca(OH)2中钙为+2价,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H2中氢元素化合价为0,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B错误。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生成物中的氢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错误。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生成物Ca(OH)2不是盐是碱,故D错误。
故选:A。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D.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解: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空气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说法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故B说法正确;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是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例如离子中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故C说法错误;
D、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石墨可以导电,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10.化学概念有交叉、并列和包含等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解:A、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错误;B、化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包含关系,错误;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错误;D、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正确;
故选:D。
11.垃圾桶由多种材料组成,如图所示。
(1)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C2H4)n,它属于化合物中的  有机化合物 。
(2)垃圾桶的铁质外筒很容易生锈,请你提一条防止生锈的建议: 刷漆(合理即可) 。
(3)国家提倡材料回收再利用,现有一杯含Al(NO3)3、Cu(NO3)2、AgNO3的废液,小明向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滤液变成浅蓝色,过滤得到滤渣。则滤渣中回收到的金属一定含有  银 。
解:(1)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C2H4)n,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2)铁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垃圾桶的铁质外筒很容易生锈,为了防止生锈,可采用刷漆(合理即可)的方法,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3)由金属活动性Al>Zn>Cu>Ag,向含有含Al(NO3)3、Cu(NO3)2、AgNO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不能与Al(NO3)3溶液反应,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滤液变成浅蓝色,过滤得到滤渣,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无法确定硝酸铜是否参加了反应,则滤渣中回收到的金属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故答案为:(1)有机化合物;(2)刷漆(合理即可);(3)银。
12.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D ,混合物的是  B、C、E (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解:由容器中的物质可知:A瓶中的氧气和液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B瓶中的氧气和臭氧、C瓶中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E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D瓶中的冰和水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答案为:D;B、C、E。
13.利用液态空气制备氧气时,因为液态氮的沸点低于液态氧的沸点,所以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汽化出来,此时剩余的液态氧气是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解:利用液态空气制备氧气时,因为液态氮的沸点低于液态氧的沸点,所以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汽化出来,剩余的液态氧气中含有液态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混合物。
14.下列物质:①盐水②液氧③水④干冰⑤硫酸铜晶体⑥铜锌合金,其中属于:
(1)单质的是  ② (填数字,下同)。
(2)化合物的是  ③④⑤ 。
解:(1)②液氧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2)③水、④干冰、⑤硫酸铜晶体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
故答案为:(1)②;(2)③④⑤。
15.口罩现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常用品,医用口罩生产中采用环氧乙烷(C2H4O)灭菌消毒;
(1)环氧乙烷(C2H4O)这种物质属于  有机物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环氧乙烷易燃、易燥,与细菌接触时,能改变菌体内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杀菌,此杀菌过程属于  化学变化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解:(1)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都属于无机物,环氧乙烷(C2H4O)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能改变菌体内蛋白质分子结构,说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1)有机物;(2)化学变化.
16.小金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如图,每种物质中都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对应,图中字母均表示初中科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C、D、E、F均含有铜元素。请回答:
(1)写出B和D反应得到C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Cu(OH)2═CuSO4+2H2O ;
(2)列举3种能与E反应得到F的物质  碳、氢气、一氧化碳 。
解:(1)由分析可知,B和D反应得到C和水的反应是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u(OH)2═CuSO4+2H2O。
(2)E是氧化铜,F是铜,3种能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的物质必需是还原剂,则3种物质可以是碳、氢气、一氧化碳。
故答案为:(1)H2SO4+Cu(OH)2═CuSO4+2H2O;(2)碳、氢气、一氧化碳。
17.如图是湛江××药厂生产的一种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的说明书的部分内容。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镁属于酸、碱、盐、氧化物中的  盐 。
(2)为了验证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小军进行了如下实验:首先将药片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 ,看到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写出该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  MgCO3+2HCl=MgCl2+H2O+CO2↑ 。
解:(1)碳酸镁是由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2)碳酸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碳酸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2HCl=MgCl2+H2O+CO2↑。
故答案为:(1)盐;(2)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MgCO3+2HCl=MgCl2+H2O+CO2↑。
18.有机物是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个大家族。
(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尿素[CO(NH2)2]②纯碱(Na2CO3)③酒精(C2H5OH)④葡萄糖(C6H12O6),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③④ (选填序号)。
(2)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在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1:2:1 。
(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 。
解:(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性质和无机化合物类似,归为无机化合物进行研究;属于有机物的是:①③④;
(2)在乙酸(CH3CO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3)8.8g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8.8g×=2.4g;
8.8g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8.8g﹣2.4g=6.4g;
1.8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1.8g×=0.2g;
1.8g水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1.8g﹣0.2g=1.6g;
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之和为8g,正好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该有机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有机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2.4g:0.2g=12:1。
故答案为:(1)①③④;(2)1:2:1;(3)C:H=12:1。
19.小强因感冒到医院看病,医生给他输液时,要用到生理盐水。如表所示是医生给他用的一瓶生理盐水标签,请根据标签给出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设生理盐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
氯化钠注射液【规格】500毫升内含氯化钠4.5克【注意】如发现溶液中有絮状物,瓶身细微破裂等均不可用【贮存】密封保存
(1)生理盐水属于  混合物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若以每分钟100滴(20滴约为1毫升)的速率给小李静脉输液,则输完这瓶生理盐水约需  100 分钟。
(3)输液过程中,小李想到了如下的几个问题,请通过计算帮助解决:这瓶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如果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这样一瓶生理盐水,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
解:(1)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
(2)需要的时间为:500mL÷=100分;(3)1.0×103kg/m3=1g/mL
由标签给出的数据可知这瓶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为4.5g,生理盐水的质量为500mL×1g/mL=500g
这瓶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0.9%;
如果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这样一瓶生理盐水,设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10%×x=4.5g x=45g
故答案为:(1)混合物;(2)100;(3)0.9%;45g。
20.2017年5月,我国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4 8H2O.是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经过细菌的分解作用,在低温和高压环境下,最终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天然气水化合物(化学式为CH4 8H2O),是属于  纯净物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开采出的可燃冰可以直接在管口点燃,请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压强变小、温度升高,可燃冰由固态转化为气态 。
(3)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洁净能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你是否支持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并阐述理由。  支持,因为可燃冰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或反对,因为可燃冰在开采过程中发生泄漏会加剧温室效应) 。
解:(1)天然气水化合物(化学式为CH4 8H2O),该物质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纯净物;
(2)压强变小、温度升高,可燃冰由固态转化为气态了,所以开采出的可燃冰可以直接在管口点燃;故答案为:压强变小、温度升高,可燃冰由固态转化为气态;
(3)可燃冰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支持大规模开采可燃冰(或可燃冰在开采过程中发生泄漏会加剧温室效应,所以反对大规模开采可燃冰);故答案为:支持,因为可燃冰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或反对,因为可燃冰在开采过程中发生泄漏会加剧温室效应)。
第6题
第7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6题
第17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