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9.1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
说课过程
一、说教材
三、说目标
六、说设计
七、说板书
二、说学情
四、说模式
五、说方法
一、说教材
有理数的乘方
整体分析
有理数
数轴
绝对值
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乘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科学计数法
整式的乘除
(七下)
整式的乘除
(七下)
有理数的乘方
整体分析
有理数
数轴
绝对值
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乘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科学计数法
实数
(八上)
整式的乘除
(七下)
实数
(八上)
有理数的乘方
整体分析
有理数
数轴
绝对值
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乘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科学计数法
整式的乘除
(七下)
实数
(八上)
解一元二次方程(九上)
解一元二次方程(九上)
有理数的乘方
本节教材分析
乘方的概念
乘方的计算
乘方的运算规律
乘方的概念
乘方的计算
乘方的运算规律
1.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2.正数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二、说学情
初中第二章已学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尤其是有理数乘法运算。
学情分析
已有的知识基础
已有的生活经验
知识基础
能力基础
知识基础
1.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计算能力,思维活泼阶段
2.具有小组合作的精神,
3.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能力基础
学情分析
已有的知识基础
知识基础
能力基础
已有的生活经验
现实生活中有关乘方的相关知识较少,学生体验的少。因此在教授过程中,我会更多地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理解乘方的现实意义。
三、说目标
情感态度
问题解决
数学思考
知识技能
有理数的乘方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运算方法的过程,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
课程标准
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问题解决
数学思考
知识技能
有理数的乘方
本节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运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并用乘方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概念
3.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通过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地在探索中寻找正确答案,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探索精神,体会数学的价值。
情感态度
四、说模式
数学课堂
一个中心
教案
学案
课前
课中
课后
以生为本
师师
生生
课堂上课堂下
师生
两个定位
三个阶段
四个互助
生本·能动高效课堂
几何
新授课
代数
复习课
几何
复习课
试卷
讲评课
数
学
教学模式
代数
新授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交流学习,出示目标
3.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4.夯实理解,巩固新知
5.举一反三,拓展提升
6.达标测试,反馈矫正
7.分层作业,巩固提高
五、说方法
练习法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法
引导探究法
讨论法
点拨归纳法
巡回指导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交流法
引导探究法
自主探究法
讨论法
合作交流法
点拨归纳法
练习法
巡回指导法
六、说设计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交流学习
出示目标
小组合作
探究新知
夯实理解
巩固新知
举一反三
拓展提升
教学过程
5分钟
20分钟
2分钟
5分钟
5分钟
达标检测
反馈矫正
6分钟
分层作业
巩固提高
2分钟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5分钟
以细胞分裂为情境,引入有理数的乘方。学生借助图形直观的感受细胞分裂时数量的变化,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直观的图形也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帮助理解乘方的现实意义和乘方运算的结果增长的很快这一特点。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交流学习
出示目标
教学过程
5分钟
2分钟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细胞分裂的简单表示方法,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出示目标。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交流学习
出示目标
小组合作
探究新知
教学过程
5分钟
2分钟
20分钟
通过对细胞分裂以及简化乘法运算的探究,引入乘方和幂的概念,底数和指数的概念,明晰底数为分数和负数时乘方的表示形式中需注意的地方。从乘方概念的角度对书写形式进行明确,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设计意图
本环节进行乘方的计算,明确计算方法。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一步探究乘方运算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交流学习
出示目标
小组合作
探究新知
夯实理解
巩固新知
教学过程
5分钟
5分钟
20分钟
2分钟
在概念教学后,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基础的习题练习,通过指出幂的意义和其中的底数和指数,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乘方和幂的相关概念的理解,对乘方运算也起到及时巩固的作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交流学习
出示目标
小组合作
探究新知
夯实理解
巩固新知
举一反三
拓展提升
教学过程
5分钟
20分钟
2分钟
5分钟
5分钟
通过对折纸30次的厚度与珠穆朗玛峰进行比较的应用题,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使学生理解乘方的现实意义,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交流学习
出示目标
小组合作
探究新知
夯实理解
巩固新知
举一反三
拓展提升
教学过程
5分钟
20分钟
2分钟
5分钟
5分钟
达标检测
反馈矫正
6分钟
通过设置几个有梯度性的题目,帮助学生及时检测本堂课学习的有效性,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回扣学习目标,具有针对性。同时又能掌握学生本堂课的学习程度,反馈学习结果,深化本节课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交流学习
出示目标
小组合作
探究新知
夯实理解
巩固新知
举一反三
拓展提升
教学过程
5分钟
20分钟
2分钟
5分钟
5分钟
达标检测
反馈矫正
6分钟
分层作业
巩固提高
2分钟
通过作业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巩固所学新知识,发现和弥补教与学中的遗漏和不足,分层布置作业兼顾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达到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
七、说板书
§2.9 有理数的乘方(1)
1、乘方的概念
2、乘方的计算
3、乘方的运算规律
例题:(-4)3=(-4)×(-4)×(-4)=-64
正数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正数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清晰再现本课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不断地加强和深化本节课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
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