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有理数的乘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
教材分析
一
教法学法分析
三
教学目标分析
四
学情分析
二
教学过程设计
五
板书设计与反思
六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1)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
(2)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
因而,起到承上启下、铺路架桥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小学学过如何求一个正数的平方与立方, 使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乘方的意义和记法,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2)学生刚学完有理数的乘法不久,具备良好的运算基础,对于准确理解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有很重要的作用。
从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来看: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上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情况,采用设问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联想类比,发现教学法,学法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经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
(2)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类比联想,引出概念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小结深化,布置作业
五、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我能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话,它的厚度将超过珠穆朗玛峰。
你信不信???
(1)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旧知回顾
a a
a a a
类比猜想
a·a简记作( ),读作( )
a2
a的平方或二次方
a·a·a简记作( ),读作( )
a3
a的立方或三次方
a·a·a·a简记作( ),读作( )
a4
a的四次方
猜想: n个a相乘,a·a…·a 可以简记为什么?
n个a
引出概念
底数
指数
n 个 a 相乘即: a·a…·a 可以简记作 an,
像这样,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 an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
乘方(幂)
相同因数的个数
相同因数
n个
a 的n 次方或n次幂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主题一:
注意:
(1)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要注意带括号;
(2)当乘数是几个相同的因数时,有理数乘法可以简写成乘方的形式,乘方是乘法的简便运算;
观察上面两题思考:
1、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2、你能发现有理数乘法与乘方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加深认识,深化概念
主题二:
注意:虽然乘方的形式多样,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一个:如果有括号,指数就管整个括号;如果没括号,指数就管它紧挨着的数。
当堂练习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主题三:
问题:
1、有理数的乘方该怎样计算?依据什么?
2、在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步骤是怎样的?有理数乘方运算与乘法运算有什么联系?
3、从上例中,你发现负数的幂的符号有什么规律?正数呢?0呢?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规律:
(1)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2)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3)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4)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归纳
巩固提高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回到本节课的情景导入的问题:如果把足够大的厚0.1毫米的纸折叠30次后的高度将超过珠穆朗玛峰,你信吗?
主题四:
分析:0.1毫米×230 =0.1毫米×1073741824
=107374.1824米
8844.43 ×12=106133.16米
折叠30次后的高度超过12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5、写出1~20的平方及1~10的立方,并熟记。
六、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乘方
一、引入 四、探索规律
二、概念 五、小结
三、主题展示 六、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与折纸比高度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有理数乘方的意义,理解底数,指数,幂等概念,能够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学生对于含有负数的底数,学生理解和计算出现的偏差,需要加强强调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