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第三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第三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30 08:0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第3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商人篇:从先秦私商到明清商帮依据教材,梳理商业发展的历程自告奋勇 据说周灭商后,周人让殷商遗民继承祖业,专门从事商品交换,因而后代就把社会上从农业生产中游离出来、专门从事物品交换的人称为“商人”。 你知道为什么把专门从事商品贸易的人称作“商人”吗?依据教材,梳理商业发展的历程自告奋勇概念解析 “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食官”指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菲薄的生活资料。“工商食官”即商业处于官府的严格控制下,控制大量用来交换的商品和集中管理商人及从事商品生产劳动的手工业者。他们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工商食官依据教材,梳理商业发展的历程自告奋勇范蠡:春秋末政治家、谋士、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吕不韦,战国时著名商人,政治家,在秦为相十三年。“兼儒墨,合名法”,为先秦杂家代表人物之一。白圭,战国时人,有“商祖”之誉。他提出贸易致富的理论。主张根据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方法经商。隋唐时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依据教材,梳理商业发展的历程自告奋勇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川蜀地区商业交易极为繁盛,但政府强制推行笨重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即难以携持。”元朝宝钞北宋交子依据教材,梳理商业发展的历程自告奋勇 晋商,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令国人瞩目,它们举商贸大业,夺金融之声,票号汇天下,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富可敌国,曾经一度垄断中国票号汇兑业,而且插足于整个亚洲地区,甚至把触角伸向欧洲市场,曾有“中国威尼斯商人”之称。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中国明清十大商帮 商业市镇、商帮
兴起,广泛使用白银,依据教材,梳理商业发展的历程自告奋勇商业的发展记忆歌
商人周朝要食官,春秋私商冲破天。
隋唐陆海丝绸路,宋代纸币世界先。
明清商业大发展,白银流通商帮兴。 城市篇:从规范之美到自由之风 “城市”是 “城”和“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侧重于军事、政治职能。“市”是商品交易的场所。在不同时期,城市这两种职能的侧重点不同。知识链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当时城市商业的特点吗?商品买卖场所固定,很不方便。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材料反映了唐朝的“市”有何特点?对人民生活有何影响?唐长安城平面图北宋东京城布局与长安城布局有何明显不同?哪一个城市中居民生活更方便?宋代:坊市制度打破《清明上河图》猜一猜:这可能是什么朝代的城市图?明清归纳总结古代城市发展概况有时间限制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设市,在城中有特定位置,
与民居分开。市令或市长管理政治中心 军事重镇打破时间限制
(夜市、晓市、草市)市分散于街巷不再受官府监控经济职能加强政策篇:从重农抑商到闭关锁国材料一:治国能抟民力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则富。
──《商君书》
材料二: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
末,故生不遂。 ──《汉书》
材料三: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
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 ──《明史》
材料四: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
贾皆其末也……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1)统治者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原因是什么?合作探究重农抑商。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商业发展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及封建政权的巩固。材料一:治国能抟民力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则富。
──《商君书》
材料二: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
末,故生不遂。 ──《汉书》
材料三: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
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 ──《明史》
材料四: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
贾皆其末也……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2)这种政策出现于什么时期?你认为这种政策对社会的发展是利还是弊?说明你的理由。合作探究战国时期。“重农抑商”促进了农业及封建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造成中国的落后。三、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②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了矛盾③法家的抑商思想的影响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①严格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②征收较重的租税③严禁商人购置土地(3)中唐以后(特别是宋)(4)明清2、表现:(1)产生: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重农抑商政策有松动。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商人地位得以提高。坚持重农抑商,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民间贸易、海外贸易,实行海禁政策。3、影响:强化了农耕经济 ;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1)在封建社会初期,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2)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到明清时期,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的落后。评价重农抑商政策,要注意它的历史阶段性! 启示: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
业对立起来,历史表明,农工商都为“本”,国家才会富强。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2)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3)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4)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5)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全面发展合作探究: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早期商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先秦)
繁荣时期(隋唐宋元)
新阶段(明清) 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原因表现知识建构影响评价产生
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
放松限制阶段(宋到明清)达标训练1、(2008年广东文基,19)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与居住区隔开? ②有专门官员管理 ③又叫草市 ④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08年山东文综,9)
图3为北宋东京(今开封)
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
它们是
A.①② B.③
C.①③ D.②④cD3、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①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②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③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劳动力也成为商品 ⑤区域性商人团体的形成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4、汉唐时期,城市的相同特点是①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②商业贸易和市场规模受限制 ③交换活动限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 ④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体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DB5、“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上述商业繁荣的景象始于
A.春秋战国 B.隋唐 C.宋朝 D.元朝
6、从城市发展的特点来看,明清时期与唐宋时期相比的不同点是
A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的兴起
B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繁荣
C众多对外贸易港口城市繁荣
D经济功能中小市镇兴起
CD你认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向善
诚信 创新
开拓
文化 开放……商人——商业的灵魂雀巢卡夫宜家等知名品牌商陷质量门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13年1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中,因违规使用化学物质山梨糖醇,一批从意大利进口总计2.7吨的雀巢奇巧榛子味牛奶巧克力脆谷棒,目前已采取销毁方式处理。另外,卡夫、宜家、家乐福等国际知名品牌的部分产品也位列其中。劣质餐巾纸调查人大代表现场演示将黑花生米扔杯中水变黑食品安全之歌天然
金属
形式多样形状统一政治军事
数量较少
规模较小市坊分离时空不限
经济功能
市镇繁荣贸易丝绸之路海上“陶瓷
之路”大宗长途贸易国内贸易重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重农
抑商中唐以后
有所放松闭关锁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