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3第6单元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3第6单元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30 08:0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一次工业革命
瓦特蒸汽机为标志
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电气时代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空间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一系列的高新技术为标志。
时间为20世纪40年代
一、电脑与网络(电子信息技术)1、电子计算机(电脑):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与军事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于计算炮弹弹道的。1)诞生:1946年,美国
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
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一、电脑与网络(电子信息技术)1、电子计算机(电脑):1)诞生:1946年,美国2)发展方向: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一、电脑与网络(电子信息技术)1、电子计算机(电脑):1)诞生:1946年,美国2)发展方向: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3)应用:军事、生产、办公、家庭2、网络技术的发展一、电脑与网络(电子信息技术)1、电子计算机(电脑):——把独立的计算机联系在一起,可传递信息2、网络技术的发展
1)互联网的发展
诞生:1969年,国际互联网(internet)正式问世,美国 1995年,北美、欧洲和东亚地区迎来了网络建设的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网络年” 一、电脑与网络(电子信息技术)2010年,全球网民数量近20亿 1、电子计算机(电脑):网络功能:
收发邮件,
远程教育,
发表意见,
讨论问题,浏览新闻、广告等信息,收看影视,网上聊天,网上购物2、网络技术的发展一、电脑与网络(电子信息技术)1、电子计算机(电脑):2)互联网的特点信息量庞大,传播与交流快捷,打破了常规时空界限。具有开放性,人人可以参与,资源共享1)互联网的发展3、影响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时空界限,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一、电脑与网络(电子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1、电子计算机(电脑):2、网络技术的发展生物学理论的发展(理论基础)二、探索生命的奥秘
(生物工程技术)(1)1865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指出遗传单位——基因(2)1868年瑞士生物学家弗里德里希 发现了 DNA
(3)1944年美国生物学家艾弗里证明DNA 是生物 遗 传信息的载体。二、探索生命的奥秘(生物工程)1、形成:20世纪70年代2、应用:在农业、医药等行业中生产出生物制品1993年, 世界上第一
种转基因食品晚熟西
红柿在美国正式投放
市场。它易于贮藏,
不易腐烂。此后转基
因农作物大范围普及1、形成:20世纪70年代2、应用:在农业、医药等行业中生产出生物制品3、核心技术:遗传工程(或称基因工程)③1997年,克隆技术成功——实际应用取得重大突破①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9年中国加入②进入21世纪,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对人类基
因组图谱的初步分析二、探索生命的奥秘(生物工程)中国第一头克隆猪(黑色)中国培育出的克隆牛 全球首批克隆
猪在美国诞生三、航天技术1、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与登月计划 三、航天技术1、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与登月计划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宇航事业的开端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震惊了整个世界,图为卫星和内部结构和示意图。三、航天技术1、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与登月计划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宇航事业的开端 1961年,苏联发射了“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1961年4月12日的108分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使全世界的人记住了加加林的名字,尤里.加加林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于上午10时55分降落在苏联境内,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 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登上月球 三、航天技术1、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与登月计划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宇航事业的开端 1961年,苏联发射了“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陆月球,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首次登上月球。 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地,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当时他说出了此后在无数场合常被引用的名言:“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2、航天飞机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实用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美国首次升空 。△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计算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第一台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在美国
B 其发明最初受军事和战争的推动
C 因具有人脑的部分功能而被称为电脑
D 计算机体积越大,存储量就越大,运行速度就越快D2、下列日常生活现象源于互联网的是 ( )
①发电子邮件 ②开着汽车出去郊游
③网上炒股 ④网上购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②③C3、计算机更新换代特别快,其趋势不包括 ( )
A 体积越来越小 B 操作越来越复杂
C 运行速度越来越快 D 存储量越来越大B4、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意义是( )
A 可以学习知识 B 便于联络
C 把人类带进信息时代 D 提供娱乐C5、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人类以往的发明,最明显的不
同是 ( )
A 能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力
B 能部分代替人脑,进行脑力劳动
C 能广泛地应用于生产
D 能迅速地推广到世界各地B6、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是 ( )
A 品种改良 B 作物分类 C 遗传工程 D 克隆技术C7、生物工程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不包括 ( )
A 转基因农作物投放市场
B 人类基因组框架图完成
C 完成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分析
D 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成功C8、20世纪中期,高新科学技术往往最先应用于( )
A 基础工程建设 B 日常生活领域
C 军事工程领域 D 航天工程领域C10、现代高科技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包括 ( )
①扩充了人们的信息量 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新变化
③促进生产力发展 ④冲击传统观念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C9、把人类遨游太空的神话最早变成现实的是 ( )
A 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B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
C 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D 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飞船 D11、史载:“二战期间, 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
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
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 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
燃料火箭,是用于攻击英国的。” 以上史实说明
( )
A 科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B 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C 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终结B12、“人类的智力之迷好像隐藏在密云之中的高山, 到今
天我们还没有科学地认识它。也许不久我们会发现,
一个神经细胞远比一台微型计算机更复杂,毕竟我
们现在还不能合成最简单的细胞。所以,担心电子
计算机会征服人类,确实像‘杞人忧天’一样可笑。”
对以上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人类永远不必要担心计算机会征服人类
B 人脑就其结构与功能来说是任何计算机都无法比拟的
C 计算机的总体功能大大超过人脑
D 我们今天还没有完全认识人脑的功能和作用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