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30 08:2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大地在我脚下
国计掌于手中
哪个再敢多说话
夷平六国是谁
哪个统一称霸
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高高在上 诸君看吧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登山踏雾 指天笑骂
舍我谁堪夸
秦是始 人在此
夺了万世潇洒
顽石刻 存汗青
传颂我如何叱咤《秦始皇》主题歌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程标准: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前221年定都咸阳秦灭六国北方:北击匈奴,夺河套,修长城,筑直道,加强北部边防。南方:统一岭南,修灵渠,置郡县。西南:开辟“五尺道”,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将西南夷纳入版图拓疆土一、秦的统一: “六王毕,四海一”(一).过程1、东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分裂局面,建立秦朝2、北击匈奴、夺河套、修长城、筑直道(加强北部边防)3、南征岭南、修灵渠、置郡县 (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4、西南:开“五尺道”、任官吏(这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二)、意义:1、结束了战乱,利于人民安定生活,社会生产发展,符合人民共同愿望。 2、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疆域)。
3、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陇西南海东海长城生活着2000多万人面对疆域辽阔的帝国,地方该如何去管理,秦王和群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丞相王绾:“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1、王绾主张实行什么制度?分封制2、李斯主张实行什么制度?郡县制秦王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3、“秦王”是指?他做出怎样的决定?原因何在?秦始皇为避免战祸,巩固统一决定推行郡县制。1.地方:郡县制二、巩固统一——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出现:
(2)、确立:
(3)、目的:
(4)、内容:巩固国家统一,避免地方出现分裂割据势力(实现地方权力向中央的集中)春秋战国秦朝郡郡守郡尉监御史县道(少数民族聚居地)乡里亭(地方治安与公文传递)行政兵事监察1.地方:郡县制二、巩固统一——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出现:
(2)、确立:
(3)、目的:
(4)、内容:巩固国家统一,避免地方出现分裂割据势力(实现地方权力向中央的集中)春秋战国秦朝(5)、特点:
(6)、影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探究1:郡县制和分封制有何异同?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地域为基础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分封世袭皇帝任命血缘关系才能、功绩等有较大独立性,易形成割据势力直属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都是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2.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 )
A.定期朝觐皇帝 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
3.2009年,中国多个省份进行了“省直管县”的试点。现在的省县制可以追溯到古代 郡县制。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 郡县制最早是秦朝统一全国后开始实施的 ②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③郡的最高长官称监御史 ④是一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③ C. ② ④ D. ① ② ④训练与巩固CCCA、创立皇帝制度2、中央二、巩固统一——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论从史出材料一 丞相绾…等皆曰:“…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制曰:“可。”
材料二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材料三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材料四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请指出皇帝制度的特点及其本质。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A、创立皇帝制度
特点:2、中央B、建立中央官制:二、巩固统一——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三公九卿制 皇帝三公九卿制——
(行政)九卿(牵制)(统率)(统率)(虚设)直接控制——
(监察)——
(军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特点:①组织严密,分工明确 ②以皇权为中心。
③丞相位高权重;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郡 县 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概念:
专制主义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具体说是皇帝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针对地方分权而言,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4、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地方与中央3、建立(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1、前提:秦的统一4、评价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对秦朝的影响:(1)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2)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对后世:A、积极方面:(3)皇帝在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B、消极方面:皇帝的专制权威,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形成暴政和腐败现象,促使秦亡。1、秦统一全国的根本原因是A实现统一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B华夏族与其他民族融合加强
C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势力最强的诸侯国
D 秦国采取了正确对外战略A巩固练习:2、岭南和西南纳入中央王朝管辖开始于:A 商朝 B 西周 C 秦朝 D 西汉C3、秦确立的皇帝制度的本质是A 皇帝有独尊的威势和地位
B皇位世代世袭
C大臣受皇帝办事,没有决策权
D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D巩固练习: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中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