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4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 说课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4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 说课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7 17:4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3.4整式的加减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材分析
1
2
3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的加减》
4
函数
方程与不等式
整式与分式
有理数
数与代数
数与式
代数式
实数
整式的加减运算是“数与代数”领域中最基本的运算,它是今后学习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及函数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整式的运算和数的运算具有一致性,因此数的运算性质和运算律在式的运算中仍然成立,可以类比数的运算来学习式的运算,用关于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对式子进行变形和化简。这充分体现了“数式通性”及由数到式、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教材分析
同类项的概念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感受“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思想
教学重点
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难点
教材分析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3)通过类比数的运算探究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体会“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思想
自主学习
展示目标
自学交流
精要点拨
小结梳理
验收测评
达标检测
教学模式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三段六步式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知识呈现的顺序,使所学内容条理化、
有序化、结构化
新课
导入
展示
目标
目标展示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会根据定义识别同类项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能应用法则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目标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做好必要的学习准备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学了解同类项的概念,通过举例 及找“同类项朋友”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
要求:1.通过阅读教材90页“议一议”上方的内容,
彩笔勾画出同类项定义中的关键句、词,
2.两人一组相互出一题,题目形式如下:
“写出一个 的同类项”
教学设计
练习一
【设计意图】让学生正确识别同类项,达成目标1,
做到步步清。
1.下列各组两个单项式是否为同类项
 ( )
 ( )
 ( )
 ( )
2.
3.找出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教学设计
实施目标2
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 , 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
例1:合并同类项
【设计意图】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有效的加以利用,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获取知识及技能
教学设计
练习二
【设计意图】加强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运用, 提高运算能力,使目标2顺利达成。
合并同类项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所学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回归目标
小结
梳理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根据概念识别同类项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应用法则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力求做到堂堂清。选做题设置的目的在于差异教学,也能够让学生带着兴趣离开课堂。
验收
测评
达标检测
教学反思
我将本节课定位为探究式教学活动,通过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让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与同学交流、反思等,构建对知识的形成和运用。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每个问题的设计都以问题串的形式前后联系,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再通过探索交流、反思、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使学生学会探索规律的方法。这样的安排符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能力相统一的原则,符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