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2第一单元第1课欧洲的君主专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选修2第一单元第1课欧洲的君主专制(共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30 08:3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 这些欧洲君主是经过怎样历程和通过哪些办法逐步加强自己的权力,提高自己的地位呢?当权力都集中到君主一人手中后,欧洲又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呢?本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向同学们介绍欧洲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作用。导入格列高利七世路易十四彼得一世伊凡四世欧洲的君主专制课程标准: 了解欧洲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过程,知道教会的在欧洲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认识君主专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一、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1、概念:“中世纪”也称中古,史学上通常指封建时代,即介于古代奴隶社会与近代资本主义之间的时代。主要适用于欧洲。AD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
2、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
法兰克王国——800年查理曼帝国——
843年分裂——法兰西
德意志
意大利9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长期四分五裂一、中世纪的封建制度 “封建主义”一词的英文是feudalism,源于拉丁文的feudum(封地、采邑),原本指建立在采邑制度基础上的欧洲中世纪政治经济体系。 查理·马特(约688—741),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宫相(714—741),丕平之父。当时,他权势倾朝,是法兰克王国实际统治者。任宫相期间,他积极推行封君封臣制度(又称“采邑制”)。中世纪的天主教会 罗马教皇把欧洲划分为大大小小的教区,向教区内的世俗封臣征收采邑税,向庄园征收什一税(各项收入的1/10)、保护金等。罗马教会还有司法权力。凡是涉及教会的人和事,包括所有的教士在内,教会有权审判惩处。教会还直接干预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世纪的国王 中世纪的国王是世俗的最高统治者,但时处在分裂混乱状态下的欧洲,国王权力有限。有时都靠借债生活。即使在自己的王国里,国王也只是最大的领主。查理大帝及其加冕式 丕平(714—768),又称矮子丕平,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的创建者。他原为宫相,751年在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教皇于754年为丕平加冕,为了报答教皇,丕平将意大利中部一片领土赠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从此,教皇国的基础得以奠定。国王与教皇的关系 107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坚持自己拥有本国境内的“神职授任权”,与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发生争执,结果,格列高利七世开除了亨利四世的教籍。亨利四世只得登上阿尔卑斯山,在坚固的古堡卡诺莎城门前,冒着严寒站了三天,求得饶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卡诺莎事件”。 格列高利七世国王与教皇的关系既相互依赖又斗争!中世纪的贵族封臣向封君表示效忠,封君授予封臣爵位。 贵族领主住在领地的城堡里,农奴在领地的庄园里劳作,且没有人身自由。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随意制定法律,铸造钱币,控制贸易,征收税款,而且彼此经常混战。 中世纪的贵族西欧封建庄园主的城堡国王与贵族的关系 国王把全国大部分土地都分封给贵族,国王不能在贵族领地内直接向人民征税。即使是向贵族领主征税,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国王与封臣的协定
? “如果国王召唤男爵及所有封臣,他们就必须来到国王的面前。他们必须率领各自的所有骑士,自己负担费用,为国王提供40天的军事服役。如果国王要求他们自费为国王提供超过40天的军事服役,只要他们不愿意,就可以不做。如果国王自己出钱请他们在40天后继续为国王服役,他们就必须做。如果国王希望他们跟随自己出国打仗,如果他们不愿意,就可以不去。”
——《西方的传统》西欧封建等级制示意图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威尼斯的繁华中世纪的城市中世纪的巴黎街道中世纪的城市佛兰德斯商人获得城市自治特许状 城市是中世纪的工商业中心。一些城市获得了自治权,拥有独立的司法权和财政系统。这些城市的内部管理不受国王和大封建主的干预。中世纪的城市一、中世纪的封建制度1.经济上:土地所有权分散国王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但其权力受到制约2.政治上:政治权力分散①教权制约王权;②贵族特权对王权的限制;③城市自治权对王权的削弱;3.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教育、思想、文化和舆论机构二、君主专制的形成——新君主国1.时间:15C2.代表:西班牙、英国、法国查理七世画像(让·富凯 绘) 法王查理七世(1403—1461)在百年战争期间,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直接向全体国民征收“人头税”,建立常备军等,这些措施使得他赢得百年战争的胜利,也奠定了专制王权的基础。
  路易十一(Louis XI,1423—1483),法国国王,1461—1483年在位,为加强王权,与大封建主进行长期斗争;奖励手工业,发展内外贸易,增加国库收入;最终合并勃艮第及其他一些地区,基本上完成法国的统一。路易十一像亨利七世(Henry VII,1457—1509) 英国国王, 1485—1509 年在位,通称亨利·都铎(Henry Tutor)。玫瑰战争中支持兰开斯特家族,反对约克家族。1485年击毙约克王朝国王查理三世,夺取王位,建立都铎王朝。设立星室法庭,惩治贵族豪强,加强专制统治,奖励工商业和航海业。斐迪南二世(Fernando II, 1452—1516年) 原为阿拉贡王子,1469年娶卡斯提尔王位继承人伊莎贝拉。1474年伊莎贝拉即位,遂与其共治。1479年登阿拉贡王位,两国正式合并,称西班牙。1492年赞助哥伦布探索新航路,同年收复格拉纳达,结束收复失地运动。后又兼那不勒斯国王(称斐迪南三世,1504—1516),1512年合并纳瓦尔王国南部,完成西班牙的统一。他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宗天主教,用异端裁判所残酷迫害“异端”。二、君主专制的形成——新君主国1.时间:15C2.代表:西班牙、英国、法国3.特点:①君主权力高度集中②打破了封建割据、建立了“民族国家”③建立的常备军2、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的典型——17、18世纪路易十四彼得一世路易十四彼得一世三、君主专制的发展1.法国: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5岁执政。在他执政的54年(1661—1715)间,法国君主专制统治达到极盛,法国一度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三、君主专制的发展1.法国:①路易十四集权措施:削弱贵族权力:变贵族为仆人削弱教权:控制教会,宣扬“王权神授”军事:扩充常备军,建立常备警察部队经济:国家管制经济 宏伟奢华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近郊,是路易十四的杰作,堪称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国力和文化品位的集中体现。 路易十四被臣民尊称为“太阳王”。路易十四以太阳作为他个人的标志。他称颂太阳是“唯一发光的品质,照亮了其他星球,为各地带去了幸运” 。 太阳王的标志 “太阳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里模仿并发展了西班牙庄严的宫廷礼仪,一时成为欧洲各国君主的榜样。伏尔泰那幸福的时代,标志着放纵自由。
那时候,狂妄像匹野马,响着小铃铛,轻快的步子跑遍整个法兰西的国土;
那时候,没有一个凡人甘愿虔诚超度;
那时候,万事可为,只除开反省自守。
——伏尔泰 路易十四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到处树敌。去世时留下30亿锂金债务,而法国当时国家年收入才七、八千万锂,这等于把国家30年收入让渡出去。路易一生热衷豪华排场的宫廷生活,仅皇室开支每年就达500万锂。当柯尔柏向这位国王汇报新建凡尔赛宫的花销相当于今天15亿美金的时候,他下令将所有财务账册统统销毁。当这位太阳王终于结束其漫长的一生病故的消息后,人们如释重负,异口同声的说:“哎呀,太阳终于落山了。!”三、君主专制的发展1.法国:①路易十四集权措施:削弱贵族权力:变贵族为仆人削弱教权:控制教会,宣扬“王权神授”军事:扩充常备军,建立常备警察部队经济:国家管制经济②影响:法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统治末期,国力渐衰,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三、君主专制的发展2.俄国:①伊凡四世:沙皇伊凡像 1547年,伊凡四世亲政,开始自称“沙皇”,表明自己要像罗马皇帝恺撒那样行使专制权力。这幅肖像画细致地刻画了当时的沙皇伊凡四世聪明睿智、虔诚威严的一面。
在他统治的后半时期中,他怀疑周围的一切,这给所有的臣民带来了恐惧,因此他在历史上被称为“恐怖的伊凡”,也被称为“伊凡雷帝”《伊凡四世杀子》(油画,列宾绘)“恐怖的伊凡”三、君主专制的发展2.俄国:①伊凡四世:政治:设立 “缙绅会议” 经济:实行“特辖制”军事:建立禁卫军②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在位时(1682—1725年在位) ,俄国国号正式改为俄罗斯帝国。彼得也获得“全俄罗斯大帝”的称号。三、君主专制的发展2.俄国:①伊凡四世:政治:设立 “缙绅会议” 经济:实行“特辖制”军事:建立禁卫军②彼得一世:对内进行欧化改革,对外极力扩张彼得身着工装肖像画 彼得一世曾身着荷兰造船工的装束,匿名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家造船厂工作,以学习西欧国家的先进技术。 化名在荷兰学造船的彼得一世彼得的剪须运动 俄国人把剪胡子视为违背上帝的罪孽,但彼得大帝则深信胡须是落后的标志。彼得的“剪须运动”迅速波及全国,为了缓和因此产生的冲突,彼得允许通过上缴高额税款以保住胡须。彼得大帝审问王子阿里克谢(油画)三、君主专制的发展2.俄国:①伊凡四世:政治:设立 “缙绅会议” 经济:实行“特辖制”军事:建立禁卫军②彼得一世:对内进行欧化改革,对外极力扩张③影响:俄国称为欧洲强国,圣彼得堡称为东欧文化中心四、欧洲君主专制的作用1、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强大2、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早期的发展(重商主义政策)(国内外市场)3、有利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繁荣4、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作用日益明显5、受君主个人因素影响大,积极作用难以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