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我的叔叔于勒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中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小资产阶级的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希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这篇小说所写的小资产阶级日益贫困的境遇、他们海外发财的幻想以及拜金主义之下的人和人的关系都清晰地反映着时代面貌。
知识链接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及其代表作
[法国]莫泊桑——《羊脂球》《项链》
[俄国]契诃夫——《变色龙》《套中人》
[美国]欧·亨利——《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我的叔叔于勒
开端:盼望于勒
发展:夸赞于勒 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
高潮:巧遇于勒 金钱关系
结局:躲避于勒
主旨点睛
这篇小说通过写菲利普夫妇因于勒的贫富变化而前后变化的态度,刻画出菲利普夫妇虚伪、自私、冷酷、势利的嘴脸,从而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自主学习
字音字形
拮据( jié jū ) 栈桥( zhàn ) 煞白( shà )
lán lǚ( 褴褛 ) 糟tà( 蹋 ) 别墅( shù )
端xiánɡ( 详 ) ɡōnɡ( 恭 )维 阔chuò( 绰 )
词语释义
1. 郑重其事 :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2. 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课内精读
1.(考点:情节梳理)小说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是不断变化的,你能找出他们是如何变化的以及他们是围绕什么变化的吗?请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时 间 ① 十二年前 十年前 现 在
于勒的境况 糟蹋钱,把自己和“我”父亲的遗产挥霍干净 赚了点儿钱,后来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 ③ 在轮船上做水手卖牡蛎;衣服褴褛;又老又穷苦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 坏蛋、流氓、无赖 ②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人 这个贼,讨饭的,这个流氓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 打发他到美洲去 赞美、夸奖、盼望 ④ 咒骂、躲避
2.(考点:内容理解)“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是否啰唆?应怎样理解?
不啰唆。这三个称呼连用,强调了于勒叔叔与“我”家的骨肉关系,写出了若瑟夫的善良、纯真。既表现出若瑟夫对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又反衬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漠,饱含讽刺,意味深长。
3.(考点:环境描写)“在我们面前,天边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此处的“紫色的阴影”有什么深刻含义?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紫色的阴影”语义双关,既实指哲尔赛岛,也象征蒙在菲利普夫妇心头的阴影。此处的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4.(考点:叙事角度)“我”是主人公吗?“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我”不是主人公。小说只是以“我”的见闻来展开情节,“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是线索性的人物,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展现的,“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等情感。
巩固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撬开(qiào) 拮据(jū) 栈桥(zhàn) 褴褛(lǚ)
B.于勒(lè) 变更(ɡènɡ) 糟蹋(tà) 诧异(chà)
C.煞白(shà) 罪恶(è) 拖累(lèi) 牡蛎(lì)
D.手帕(pà) 无赖(lài) 张皇(huánɡ) 阔绰(chò)
【解析】B.更(ɡēnɡ);C.累(lěi);D.绰(chuò)。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大显身手 呕心沥血 悲欢离合 莫名其妙
B.千辛万苦 满脸皱纹 衣冠整齐 慷慨大方
C.风俗习惯 诚实可靠 十拿九稳 相提并论
D.行为不正 糊说八道 结结巴巴 与日俱增
【解析】D.糊(胡)。
3.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1)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外貌描写 )
(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环境描写 )
(3)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心理描写 )
(4)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 动作描写 )
阅读迁移 【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小酒桶
莫泊桑
埃佩维尔镇上开客店的希科老板,终于与72岁的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签订了一份特殊的合约:他每个月给老婆婆250法郎,老婆婆百岁之后,她那价值6万法郎的农庄归希科所有。
三年过去了,这位老太太非常健壮,她好像一天也没见老。希科可就悲观失望极了,他觉着这笔钱好像已经付了半个世纪了,他觉得自己受了骗,上了当,破产了。过一阵子他就要去看望一下那个老婆婆,就好比人们七月间到地里看麦子,是否已经熟得可以开镰收割。她用狡猾的眼光接待他。简直可以说她因为自己能够这样捉弄他而在那里沾沾自喜;而他呢,总是立刻就回到他的马车上走了,一面嘟嘟囔囔地说:“你这个瘦猴,就永远不死啦?”
他束手无策,一看见她,就恨不得把她掐死。他对她怀有一种凶狠、阴险的恨,是乡下人挨了偷以后的那种恨。
于是他琢磨起办法来了。
终于有一天,他又来看她,像第一次来商议买卖的时候那样,兴高采烈地搓着手。闲聊了几分钟以后,他说道:“我说,老婆婆,您到埃佩维尔来的时候,为什么不上我那儿去吃饭呢?外边有人说闲话,说咱们的交情破裂了,我听着心里很难受。您知道,亲爱的老婆婆,上我那儿吃饭,一个钱也不用花。吃顿饭,我是不会计较的。您只要想着来,就别客气,尽管来好啦,这反令我开心。”
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用不着第二次邀请。第三天,她坐着她的马车上市场买东西,并毫无顾忌地把马放在希科老板的马棚里,自己就理所当然地要求那份店主人许下的午饭。
客店老板心花怒放,像招待贵妇人似的招待了她,又是仔鸡,又是灌肠,还有鳗鱼、羊腿和肥肉片儿白菜。可是她几乎什么也没有吃,因为她从小过的是俭朴生活,一向只吃点汤和一块抹黄油的面包,就行了。
希科大失所望,只好一个劲儿地劝她喝。可是她什么也不喝,就连咖啡也不肯喝。
他问道:“您总可以喝一小杯吧?”
“这倒行,可以的,我不拒绝。”
他于是大声朝客店的那一头喊道:“罗萨丽,快拿白兰地来,要上等的!最纯的!”
女侍出现了,手里拿着一个长瓶子,瓶子上贴着一张葡萄叶形的商标。他斟了两小杯:“尝尝这个吧,老婆婆,这可是好东西。”
那位老太太慢慢地喝起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为的是好多享受一会儿。等把那杯喝完,她把剩下的点点滴滴也倒在嘴里,然后表示:“您说得没错,这真是好酒。”
她的话还没说完,希科已经给她斟上了第二杯。她想拒绝,已经来不及了,她像喝第一杯那样品了好久。
他于是邀请她喝第三巡,她拒绝了。他一再地劝说:“您看,这简直是牛奶嘛。我喝十多杯,都不费劲,跟糖水似的就下去了,既不胀肚,也不上头,简直可以说在舌尖儿上就化成汽了。没有比这对健康更有益处的了。”
她原来就很想喝,所以也就没有坚持拒绝,不过她只喝了半杯。
这时候,希科忽然一下子变得非常慷慨,大声说:“好吧。您既然喜欢这个酒,我就送您一小桶吧,不为别的,就为让人看着,咱们始终是一对好朋友。”
那位老太太也没有表示不要,就走了,她多少已经有了一点醉意。
第二天,客店老板进入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的院子,然后从车子里拉出一个箍着铁圈的小木桶。他要求她立刻尝尝,为的是证明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好白兰地。等他们每人喝了三杯,他就一面起身一面表示:“您也知道,喝完了,咱们那儿还有,别客气,我不是斤斤计较的人。你喝得越快,我越高兴。”
他又爬上了他的轻便马车。
四天以后他又来了,老婆婆正在门前切放在汤里的面包。他走到跟前,问了好,几乎挨着她的鼻子跟她说闲话,为的是闻闻她哈气的味道。他闻出了酒香,于是他眉开眼笑了。
没隔多久,当地就传开了,说玛格卢瓦尔老婆婆常常独自一人喝得烂醉如泥。有时候躺在她的厨房里,有时候躺在她的院子里,有时候躺在附近的路上,一动不动跟死尸一样,别人只好把她抬回去。
希科不再上她家去了,有人跟他谈到这个乡下女人,他总要愁容满面地嘟囔着说:“她这把年纪,竟沾上这种嗜好,这真是太不幸了。您瞧,一个人上了年纪,就无法可想了。早晚她得上个大当才算完。”
果然,她上了个大当。第二年冬天,快到圣诞节了,她喝得烂醉,跌在雪地里死了。
希科老板继承了农庄,他对人说:“这个乡下佬,她要是不贪杯,还能活上个十年。”
(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有删改)
4.(考点:内容梳理)请按照“原因→结果”的逻辑关系,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占有老婆婆的农庄遥遥无期,希科老板悲观失望→ 想出让老婆婆早日离世的诡计,希科老板兴高采烈 →老婆婆接受邀请,希科老板心花怒放→老婆婆完全中计,希科老板眉开眼笑→ 掩饰自己的卑劣行径,希科老板愁容满面 。
5.(考点:语言赏析)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
(1)过一阵子他就要去看望一下那个老婆婆,就好比人们七月间到地里看麦子,是否已经熟得可以开镰收割。(为什么把希科老板的行为比作“人们七月间到地里看麦子”?)
人们七月间到地里看麦子,是想看看麦子是否已经熟得可以开镰收割。而希科老板过一阵子就去看老婆婆,是想看看老婆婆是否生病离世,好让自己继承农庄,两者的期盼之情如出一辙,这样写生动形象,又颇有讽刺意味。
(2)那位老太太慢慢地喝起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为的是好多享受一会儿。(“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能否改为“一口一口地喝着”?请简述理由)
不能。“一小口一小口”体现了老婆婆喝酒速度之慢,其目的是“好多享受一会儿”,这吻合上文提到的她一直过着“俭朴生活”,与下文老婆婆为了蝇头小利而不加节制地喝酒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物的悲剧性。
6.(考点:写作技巧)法国著名作家左拉在《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一文中提到:“莫泊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阐述。
这个作品的情节充满戏剧性,希科为了得到农庄与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签订协议,在失算之后使出了卑劣的手段,用酒来诱惑老婆婆;而精打细算的老婆婆因贪图蝇头小利,对自己不加节制误中了对手的圈套,最后醉死在雪地中。一个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阴险狡诈;一个只顾眼前利益,贪得无厌。说到底,这是一场利益的竞争,而在这场竞争中,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生活中,面对利益和诱惑,我们要守住心中的底线,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也是莫泊桑想要通过作品表达的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莫泊桑作品“生活的窗口”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