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枣 儿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枣 儿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6 22:4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枣 儿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孙鸿,剧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99年,当时的农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浪潮,将许多农村青年带离故土,到城里谋求发展,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留守家园。走进城市的人们,或因为繁忙,或因为迷失,大都不怀念乡村,在他们的心中,故乡被遗忘了,甚至一部分的亲情也被忽略、遗弃了,这使留守的亲人倍感痛苦。《枣儿》这个剧本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枣 儿
老人与男孩相遇
儿子幼年趣事
回忆枣儿往事 呼唤亲人
父亲捎巧克力 渴望亲情
藏枣给父亲
呼唤亲人回归
主旨点睛
本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一位老人和一个男孩的亲切对话,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至爱亲情,反映了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以及当今社会家庭关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刻变迁。作者通过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自主学习
字音字形
翘首( qiáo ) hú lún( 囫囵 ) 掀起( xiān )
肚兜( dōu ) 竹匾( biǎn ) chóu chú( 踌躇 )
词语释义
1. 踌躇 :犹豫不决。
2. 蹑手蹑脚 :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3.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课内精读
1.(考点:内容理解)阅读课文,请你揣摩一下,老人对男孩提出“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的要求,是他吝啬小气,还是另有隐情?
不是吝啬。因为老人的儿子不在身边,老人非常寂寞,他希望男孩留在身旁陪他说说话。
2.(考点:内容梳理)文中老人回忆起了他儿子小时候的哪些事?从中你感受到了老人怎样的感情?
①两件事:一是儿子骑在老人肩上摘枣儿,尿了老人一脖子;二是儿子把尿尿在枣树下。②从这两件事中可以感受到老人疼爱儿子、思念儿子的深情。
3.(考点:人物心理)当老人讲儿子小时候在他脖子上撒尿时,男孩的对白“我从来没有尿过我爹脖子上”前有这样一句舞台说明“有些羡慕地”。“羡慕”写出了男孩的什么心理?
写出了男孩对老人的儿子从小就有父亲疼爱的羡慕、向往之情,他希望自己也能享受到父爱的心理,表现出了他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4.(考点:内容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突出特点。试品析下列语句的象征意味。
(1)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
这不仅是乡村生活的写照,也是故乡的象征、亲情的象征。
(2)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这句话不仅是就吃枣而言,更隐含着对既往岁月、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要细细品味,才能品出滋味的感叹。
(3)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它是现代生活的象征。
巩固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凝视(nínɡ) 肚兜(dōu) 搂住(lǒu) 如火如荼(chá)
B.竹匾(biǎn) 骑跨(kuà) 咀嚼(jiáo) 鳞次栉比(zhì)
C.掸去(dǎn) 童谣(yáo) 翘首(qiáo) 风雪载途(zài)
D.眼馋(chán) 羡慕(mù) 雕塑(sù) 不屑置辩(xuè)
【解析】A.荼(tú);B.嚼(jué);D.屑(x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端祥 悲怆 迫不及待 蹑手蹑脚
B.潦草 倔强 语无纶次 慷慨淋漓
C.宣泄 诓骗 戛然而止 术手无策
D.真谛 青睐 惊慌失措 锐不可当
【解析】A.祥(详);B.纶(伦);C.术(束)。
3.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 ,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 ,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 。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 。
A.枯黄 干旱 陨落 安宁
B.枯黄 干涸 堕落 安宁
C.枯萎 干旱 陨落 宁静
D.枯萎 干涸 堕落 宁静
4.下列有关《枣儿》这部话剧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剧本中,老人和小孩代表了新旧两种时代,作者批评了老人的怀旧思想,赞扬了小孩的纯真。
B.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C.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亲情和心灵沟通。
D.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农村青壮年离开家乡,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状况。
【解析】A.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和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并没有批评老人,赞扬小孩的意思。
阅读迁移 【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一厘米(节选)
毕淑敏
1
公共汽车上。
售票员 买票啦!刚上车的,没票的请买票!
小 也 妈妈!快买票!
陶 影 小也,车门这儿有条白线,先量量你有多高,超过了白线,就给你买票。
小也走过去量身高。
陶 影 小也,你不够,还差一厘米。
小 也 妈妈!我够了!我够了!(跺脚)你上次说我下次坐车就可以买票了。这次就是下次了,你为什么不给我买票?你说话不算话!
陶 影 小也……
小 也 妈妈……(焦急而略带哭腔)
陶 影 我买两张票。
售票员 这孩子够高了吗?
陶 影 您就别管了,我买两张票。
售票员撕票。
售票员 给您票,请拿好。
陶 影 给你票,小也。
小 也 哦——哦——我买票喽!我买票喽!
小也把票粘在嘴唇上,像个风车似的吹得噗噗响。
2
到站了,母子下车。公园入口处,一个穿红衣的小伙子在收票。
小 也 妈妈,我看见公园的大门了!(小也手里拿着一张票自管自跑远去)
小 也 (边跑边回头)妈妈快跟上!
红衣青年 嗨!小孩!票!
小也把票递给红衣青年,他一把把票揪了过去。陶影见孩子跑远了,也赶紧走过去,想赶上小也。
红衣青年 (不由分说拦住陶影,没好气地)票!
A陶影无声地指了指小也跑远了的身影,当妈妈的总是这样,眼光跟着孩子,别的就都顾不上说了,意思是票在孩子手上。
红衣青年 我问的是你的票!
陶 影 咦,刚才那孩子不是给你了吗?
红衣青年 他是他的,你是你的。
陶 影 小孩子不是不要票的吗?
红衣青年 谁说不要票的?谁说的?
陶 影 票上说不到1.1米的孩子免费参观,超过1.1米的孩子照章购票。
红衣青年 呦嗬!记得还挺清楚!他在我这里跑过去的,我看得清清楚楚,我们这儿墙上有条红线,喏,就在那儿,他肯定超过了!
小也见妈妈总也进不了门,又撅着嘴跑了回来。
小 也 妈妈!你怎么还不来啊!我以为把你给丢了呢!
围观的人议论纷纷。
陶 影 小也,你过来。
红衣青年 对!小孩,到这墙根来!
四周一时间变得非常安静,有人轻微地咳嗽。
陶影很有把握地注视着这一切,自己的孩子到底有多高,每个妈妈都有数,当妈妈的心就是一把最好的尺。
B她胸有成竹地向小也点点头,小家伙挺大方地挺着小胸脯,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到了墙角的红线旁……
众人“呀”了一声,红衣青年冷笑声,墙上的红线像一条僵死的红蚯蚓,横在小也的前额上。
红衣青年 (骄横地)哼!你还嘴硬!现在可没什么好说的了吧!没人能逃得过我的火眼金睛!(推搡陶影,不屑地)买票去!买票去!
众人哄笑。
陶 影 (轻声但是极坚决)他不够1.1米的。不够!
小 也 妈妈。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妈妈,你的手怎么这么凉呀?
陶 影 (强自保持镇静,亲切地低头对孩子)小也,没什么大事,是妈忘了给你买票了。
小 也 (惊慌地)妈妈,你真的没买票?我们幼儿园的老师说了,不诚实的人不是好孩子!
陶影意识到今天这票是不能买了,一跺脚,拉起小也,拨开众人。
陶 影 走!小也!我们走!
众人哄笑。
3
到了另一条马路上,卖冰棍的在吆喝,靠墙根的阴凉处,有一个老奶奶守着身高体重称。
小 也 (伸出手)妈妈?给我钱。
陶 影 (掏了张纸币)买根冰棍就成了,妈不吃。
小也绕过了冰棍车,径直走到了量身高的老奶奶面前,递上纸币。
小 也 老奶奶,您量量我到底多高。
老奶奶拔出身高杆,抵住小也的头,眯着老花眼。
老奶奶 小小子,站直着点,好,好,让奶奶凑近了好好给你瞅瞅……好嘞,你长大准能是个大高个,现在就1.1米了!
就在老奶奶回答的那一瞬,小也惊恐地睁大了眼睛,他像对陌生人那样注视着陶影,撒腿就往前跑。摔倒了,爬起来再跑……在很远的地方停下来,充满疑惑地看着妈妈……
陶影惊异地看了看身高杆。
陶 影 (迟疑地)大妈,您这尺子准吗?
老奶奶 我这尺子是不准,可能让您高兴!哪个当妈的不巴望着孩子长高个啊!到我这儿一量,都比原来见长!话又说回来,别盼着孩子长!孩子一长大,当妈的就老喽!
陶 影 (忧郁焦灼)大妈,您可给我帮了倒忙!
陶影决定跟报社反映这件事。灯下,陶影费劲地写着信件,不时翻一下新华字典;写得不满意,就哗地撕掉。然后郑重地封好,贴上邮票。
陶影到邮局排队寄信,把挂号收据细心地收起来,回家后又在挂历上做了一个记号,开始了焦灼的等待。
一个星期天,陶影正在公用的水管前洗衣服。水哗哗地流着。
公园主任 请问,哪里是陶影同志的家?
小 也 我知道,我知道,我领你们去。(三脚两步抢着带路)妈妈,来客人啦!
陶 影 我正洗衣服呢,是不是你大舅来了啊?
小 也 (神秘地)不是,是两个不认识的老爷爷。
陶 影 噢,快请进快请进!瞧我这一手的肥皂沫子!请坐请坐,你们是……
公园书记 我们是万佛寺公园管理处的,找您来是想核对一下情况。报社把您的信转给我们了。
陶 影 哦……是这样……(紧张地)小也,你到外面玩一会儿去,好吗?
公园主任 别让孩子走,我们已经找当事人核对过情况,情况属实。现在我们要实地测一下孩子的身高。小朋友,请你站到墙边来。
小 也 (恐惧地陷入某种回忆)妈妈,我不!我再也不量身高了!
陶 影 (镇静地)小也,听妈妈的话,站到墙边去,别仰着头,也别低着头,挺起胸脯,该多高就多高!
小 也 哎!妈妈!
公园管理人员拿出皮卷尺,拉直。
长时间的沉寂。
陶 影 (轻轻地,但是胸有成竹地)多少?
主 任 (略有遗憾地)1.1米,正好。
陶 影 (坚决地)不是正好,你们是过了1个月零25天才来的,孩子长了,那时候他差1厘米。
书 记 (调解地)您说的也有道理,小孩是长得快。
陶 影 这事不难查清楚,你们回去量量公园门口那条红线,就知道它“缺斤短两”(指公园门口那条红线标高不准确)了。
主任拿出5元钱。
主 任 这样好吧,这是5元钱,算我们对您的一点小小的赔偿。
陶 影 (宁静地)我不要,世上有的东西能赔,有的东西是不能赔的。
书 记 (拿出两张门票,商量地)那天您和孩子最终没能参观成。我们都很遗憾。如果您一定不要钱,这里有两张我们公园的游览票,是长期有效的,欢迎您和孩子再次光临。
陶 影 (平和地)不,我不要,如果我们哪天要去我们会自己买票的。
主 任 您一定是心里咽不下这口气是不是?我们回去就处理当事人,扣发他的当月奖金,叫他给您来当面赔礼道歉,也好挽回我们公园的名誉。
陶 影 (惊讶地制止)别!可千万别那样!
主任、书记 (异口同声)那你到底要怎样?
陶 影 (恬淡温和地)小也,你过来。
小也乖乖地走过来。
陶 影 小也。叫“爷爷”。
小 也 爷爷,爷爷。
陶 影 谢谢两位领导,这么大热天的到我们这小院里来,钱请你们收起,票也请收起,就是那天当班的查票员,也请千万不要难为他。他虽说态度不大好,也是挺负责……
书 记 那您写这信图的是什么呢?
陶 影 (郑重地)小也,你离两位爷爷再近点,我什么都不图,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同孩子讲清楚,告诉孩子:妈妈没有错!……
(有删改)
5.(考点:内容梳理与概括)本剧的戏剧冲突围绕“该不该买票”而展开,请根据剧情发展,梳理下列内容。
① 小也要妈妈为他买车票,陶影勉强答应 ;
② 红衣青年认为小也应该买公园门票,陶影质疑并拒绝 ;
③老奶奶好意把小也身高量高了,陶影很焦虑;
④陶影写信去报社反映公园“缺斤短两”的标高红线,焦灼等待反馈;
⑤ 公园领导上门核实陶影反映的情况并道歉,陶影拒绝赔偿 。
6.(考点:语言赏析)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处舞台说明中选择一处,分析其表达作用。
示例一:A句。陶影很担心跑远的小也,急切地想告诉红衣青年自己的儿子在前面,所以“无声地指了指”;她确定儿子不到1.1米,不用买票,只要她自己有票就行了,“指了指”也是告诉红衣青年自己的票在孩子手里;“眼光跟着孩子,别的就都顾不上说了”这是母亲对孩子的爱的体现。这句舞台说明表现了陶影对儿子的爱,引出了红衣青年与陶影的对话冲突。 示例二:B句。陶影对儿子很了解,所以对儿子身高不到1.1米“胸有成竹”;小也觉得妈妈在公共汽车上给自己买了车票就意味着自己的身高已经到了1.1米,所以“雄赳赳气昂昂”带着自豪去量身高。这恰好与接下来剧情的发展“小也的身高超过公园1.1米的标高红线”构成了突转。
7.(考点:拓展探究)校园艺术节即将开幕,话剧社要为自己排演的《一厘米》拟写一则广告词。请从以下几个关键词中选取一个词语作为主题,并说明这样选择的理由。
赔偿 尊严 母爱
示例一:选择“赔偿”。5元钱的门票可以按制度赔偿,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和粗暴,损害了一位品格诚实的母亲的尊严,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赔偿的。 示例二:选择“尊严”。陶影本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但红衣青年的误会和众人的哄笑使她的尊严受到了侵害,更重要的是,儿子小也对妈妈的诚实也产生了质疑。所以陶影对儿子有没有达到1.1米的重视,是为了讨回失去的尊严。 示例三:选择“母爱”。陶影明知儿子身高不到1.1米,但在公共汽车上为了儿子想长高的心愿,选择给儿子买票;陶影不怕麻烦地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公园“缺斤短两”的标高红线是为了让儿子知道妈妈并没有说谎,这是一种深沉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