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测量平均速度》 限时练(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测量平均速度》 限时练(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17 10:3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测量平均速度》 限时练
姓名: 班别: 学号: 成绩:
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一头老母猪的高度是(  )
A.70 m B.70 dm C.70 cm D.70 mm
2、 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
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3、某同学从甲地到乙地,前200m以4m/s的速度步行,后1000m以10m/s的速度乘车,则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7m/s B、5m/s C、8m/s D、9m/s
4、AB两地相距1500m,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相向出发,速度分别为5m/s和36km/h,则他们相遇的时间为:( )
A、300s B、150s C、100s D、50s
5、小云同学在一次测量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  )
A.3.2 cm B.3.30 cm C.3.3 cm D.3.5 cm
6、 如图所示,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能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丁 D.乙和丙
7、.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在图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v乙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8、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 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s—t图象或v—t图象,则在0—3s这段时间内,物体的运动快慢是( )
A.甲最快
B.乙最快
C.丙最快
D.乙、丙速度相等,大于甲的速度
10、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11.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所示,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则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
D.以乌鸦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1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1.5m/s B.2m/s C.1m/s D.2.5m/s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填空题(每空2分,每图2分,共30分)
13.如右图,用两把不同的刻度尺
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甲的分度值是 cm
测量数据分别是 、
14.如图所示的停表,每一小格代表_____s,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_____s。
15、如图所示漫画中,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_。请你根据照相机成像特点判断,像A处和像B处分别是图甲、乙、丙、丁中的哪个像:A___________;B_________。
16、一个小球从光滑的斜面上从静止开始滚下,不同的时间滚下的路程如下表所示。
时间t/s 路程s/m
1 1
2 4
3 9
4 16
5 25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和 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陡”或“缓”)些.
(3)(不要忘记描点连线)取上面的坐标的纵坐标为路程s,每格为5m,横坐标为时间t, 每格为0.5s。根据图中数据描点并作出小球的路程—时间图像。
(4)在2.5s时,小球滚下的路程为 。
(5)若斜面长35m,则小球滚到底部的时间 (选填“<”、“=”或“>”)6s。
决战计算题(10分)公路上,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
0 cm
1
2
0 cm
1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