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学案 编号8 班级 姓名
欧洲西部-德国
【学习目标】
1、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湖等自然地理特征。
2、欧洲西部的工业、农业和旅游业的特点。
(一)课前识图
1、在图中绘制0°经线、50°N纬线,40°N纬线,其交汇点位于 海峡和
半岛。
2、填写图中字母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
岛屿:A 、B
半岛:C 、D 、E 、 F
山脉:G 、H 河流:J 、K
海域:L 、M 平原:N 、O 、P
(二)知识梳理
一、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主要位于35°N-北极圈之间,
10°W-30°E之间,大部分属于中纬度地区,处于西风带、北温带。
2、海陆位置:欧洲西半部,西临 洋,南临 海,北临北冰洋。
3、范围:分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平原:主要分布在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为 平原、以西为 平原
山地:分布于北部和南部,北部 山脉、南部 山脉,博朗峰本区最高。
①湖泊多——“千湖之国” ②峡湾海岸——挪威沿海
③平原呈波状起伏——波德平原 ④阿尔卑斯山脉两侧散布的湖泊
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洋深入陆地,形成许多内海、边缘海和海湾。主要半岛北部有C 、南部有D 、E 、F ;主要岛屿有大西洋中的A 岛B 岛和爱尔兰岛,地中海中的西西里岛、撒丁岛和科西嘉岛;主要的内海有 和 ,主要的边缘海和海湾有 和 。
【问题探究】冰川对欧洲西部地形造成的影响
2、气候
(1)气候类型分布:
东西差异 西部是 气候,东部是 气候
南北差异 北部是 气候,南部是 气候
(2)主要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西洋沿岸
①对应植被:
②特征: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大的成因(其中决定性因素是西风带和洋流)
纬度位置
海陆分布
地形
洋流
气压带、风带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①对应植被:
②成因:
③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包含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在东部内陆
①成因:
②特点:
3、河流、湖泊
河流特征及成因:河网较密,水量充沛,长河较少。
主要河流源于阿尔卑斯山脉:
河注入 ,欧洲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
河注入 ,内河航运发达。
湖泊:多分布在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问题探究】欧洲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三、人文地理特征
居民: 人种为主,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 ,有些国家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引发劳动力不足等社会问题。
2、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最早地区,大多数国家属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达,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3、农业
(1)乳畜业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发达的原因:
①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较多,日照不足,气温日较差小,很多地区不适合发展种植业,而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合发展乳畜业。②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对乳产品需求量大。
(2)北海渔场的成因:由北大西洋暖流和极地寒流交汇形成的,冷暖水流在此交汇,海水扰动,将底层营养盐类上泛表层,繁殖浮游生物,是鱼的饵料;寒暖流交汇形成“水障”阻碍鱼群游走。
(3)南部光热充足——亚热带水果产区和园艺业(油橄榄、柑橘、葡萄、无花果、柠檬等)
(4)瑞典等国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发达。
4、工业:工业基础好,技术水平高,以制造业为主。呈“十”字型,自英国经法国、德国到波兰境内,自斯堪迪纳维亚半岛南部向南经丹麦、德国、瑞士至意大利,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
5、旅游业发达的原因:本区各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地中海海滨日光浴、挪威峡湾、阿尔卑斯山登山和滑雪、巴黎的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希腊巴特农神庙、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和古斗兽场、西班牙斗牛、音乐之都维也纳等。)
本区经济发达,市场广阔(市场距离短);交通便利;旅游业发展时间早,旅游配套设施齐全,服务质量高(地区接待能力强)。
四、德国
1、位置:位于欧洲中部,北临波罗的海和北海,是欧洲西部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联通欧洲东西部和南北部的铁路都经过这里,有欧洲“十字路口”之称。
2、地形: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北部是波德平原,地势低平;中部谷地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为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
3、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南部有高山气候。
4、河流:主要河流有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
5、农业
北部:以波德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夏季温凉,冬季阴冷,土壤贫瘠,以粗放经营的畜牧业为主。
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日照时间长,河谷地区土壤肥沃,农业以水果、园艺业为主,盛产葡萄、烟草、水果等。
6、工业
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有欧洲的“火车头”之称。
有利:丰富的煤炭、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
不利: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
分布: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主要工业区有建立在资源基础上的鲁尔区(传统工业区)、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慕尼黑(新兴工业区)。
7、主要城市
柏林: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
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慕尼黑:南部工业中心,德国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中心,啤酒之都
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五、英国
(1)西欧的岛国
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
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政治、经济中心地区
(2)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曼彻斯特的纺织和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煤炭产地)。二战后,出现的汽车、飞机、电子工业颁在伦敦周围以及苏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业在北海沿岸地区,原油自给有余
(3)农业
西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乳畜业业发达: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多汁牧草生长好。
东南部——种植业集中地区(小麦、大麦):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
(4)首都伦敦
伦敦跨泰晤士河两岸,最大城市和港口。曾是著名的雾都,现在工厂大多将燃煤改为使用石油、煤气或电能,雾已少见。
六、法国
⑴自然地理环境
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⑵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
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
矿产:里尔煤矿区——北部;洛林铁矿区——东北部
煤、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核电比重达70%
⑶重要城市
首都——巴黎;地中海沿岸——马赛(港口、福斯的东侧)、福斯;
福斯 敦刻尔克(临海型钢铁工业----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中国宝山)
(三)强化训练
右图为“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气候与北京的气候相比( )
A.冬季气温较低 B.夏季降水较多
C.气温年较差小 D.降水季节变化大
2.欧洲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 )
A.在北部的分布与洋流无关,与地形有关
B.在南部东西延伸,与地形和盛行风有关
C.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
D.有利于小麦种植,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右图示意欧洲西部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西欧河流的特点与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由于陆地面积狭小河网较密
B.由于降水量较多,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C.位于低纬地区河流无结冰期
D.因为大陆轮廓曲折以及山岭的限制无长河
4.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有关的是( )
A.西欧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形成
C.阿尔卑斯山地大致呈东西走向 D.地中海内众多的岛屿
5.西欧乳畜业发达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山区面积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B.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C.地广人稀,土地的租金低
D.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狄那里克山脉是欧洲东南部的一条主要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山上广泛发育有石林、漏斗、小盆地、容洞和地下河等地貌。下图示意狄那里克山脉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狄那里克山脉主要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是( )
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溶蚀 B.地壳抬升--变质作用--流水溶蚀
C.流水溶蚀--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沉积作用--地壳凹陷--流水溶蚀
7.狄那里克山脉( )
A.其南北长度不超过600千米 B.夏季的溶蚀作用更加显著
C.处于欧洲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D.处于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
北京时间11月7日凌晨,2021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S11)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64°N,22°W)落幕。冰岛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被誉为“冰与火之国”。冰岛土地面积1002.5万公顷,林地面积2.81万公顷。图1为冰岛地形示意图,图2为雷克雅未克气候资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8.估算北京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距离约( )
A.4000km B.6000km C.8000km D.10000km
9.冰岛被誉为“冰与火之国”,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C.海拔高使冰川广布 D.沿岸寒流使冰川广布
10.根据材料推测,冰岛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可能是( )
①种植业 ②渔业 ③畜牧业 ④林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罗马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东南临黑海。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自西向东流,在罗马尼亚东部注入黑海,但入海口没有大型港口。罗马尼亚边境城镇奥拉迪亚一座金矿曾经发生氰化物废水泄漏。下图为罗马尼亚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罗马尼亚地理环境特征是( )
A.地势北高南低 B.地中海气候为主
C.河流无结冰期 D.河流水系较发达
12.多瑙河入海口没有大型港口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
A.海陆之间落差较大 B.入海口水流速度快 C.河口沼泽分布较广 D.货物运输需求量小
13.奥拉迪亚金矿氰化物废水泄漏,流入河流的危害是( )
A.河流上游鱼类死亡 B.引发国家之间矛盾 C.罗马尼亚饮水短缺 D.莱茵河的污染严重
国家地理频道《探寻欧洲河流》摄制组到欧洲采访,历时一年,绘制出欧洲四条河流年相对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图中河流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的是( )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5.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依次位于( )
A.欧洲北部、欧洲东部、欧洲南部、欧洲西部
B.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区、欧洲北部、欧洲西部
C.欧洲东部、欧洲北部、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区
D.欧洲西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欧洲南部、欧洲东部
16.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多瑙河流域简图。
材料二:多瑙河是欧洲第2大河,也是欧洲极为重要的一条国际河道,流经10个中欧及东欧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全长2857千米,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千米,有大小300多条支流,平均流量为6500立方米/秒。
材料三:芦苇,禾本科。多生于低湿地或浅水中。多瑙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芦苇产区,该区域的罗马尼亚的芦苇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
(1)简述多瑙河上游甲地河段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分析多瑙河三角洲芦苇广布的原因。
多瑙河年通货量巨大,高达上亿吨,请解释其原因。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1)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2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