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儿童乐园
课题 初步认识乘法意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例题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把相同数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体会用乘法算式表示连加算式的简便性。 2.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能运用加法计算简单法算式的结果。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能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学生自备)。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的儿童乐园玩吗?周末,淘气和笑笑去游乐场的儿童乐园玩了,我们也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板书:儿童乐园)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1.学习绿点1。 课件出示绿点1。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课堂预设: 学生1:有4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上有2人。 学生2:有3条小船,每条小船上有3人。 学生3:小火车有6节,每节坐了4人。 …… 教师:同学们得到的数学信息真不少!你最喜欢哪项活动,算一算有多少人参加吧!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交流。 教师:请大家在交流的时候先说出你的问题,然后再说出你是怎么计算的。可以补充,但是对于别人说过的问题请不要再重复,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课堂预设: 学生1:我喜欢坐小飞机,我想求出坐小飞机的有多少人。图上有4架飞机,每架飞机坐了2人。2+2+2+2=8(人),乘坐飞机的一共有8人。 学生2:我算的是乘坐小火车的人数。小火车共有6节车厢,每节车厢坐了4人。4+4+4+4+4+4=24(人),一共有24人乘坐小火车。 学生3:我算的是坐在长椅上休息的人数。3+3=6(人),有6人在休息。 学生4:我喜欢划船,每条船上坐着3人,有3条船。3+3+3=9(人),一共有9人在划船。 教师:很好,大家已经会用加法熟练地解决问题了。那么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4个加法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2+2+2+2=8(人) 4+4+4+4+4+4+4=24(人) 3+3=6(人) 3+3+3=9(人)) 学生5:我发现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 教师:老师也喜欢划船,如果湖面上有20条船,每条船上坐着3人,你们能算出坐船的一共有多少人吗 (也可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列式解决,教师巡视、观察,了解学生列式中的问题。 学生6:老师,20个3太长了,能不能省略写。 教师:当然可以,想办法让别人明白自己写的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就行了。 课堂预设: 第一种写法:3+3+3+…(一共写20个3)。 第二种写法:3+3+3+…20个3加起来的和。 第三种写法:3+3+3+3+3+3+3+3+3+3+3+3+3+3+3+3+3+3+3+3。 教师引导:要写完这个算式的确很麻烦,大家虽然没有写完,但是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谁来说说 学生1:要算出20条船上一共坐了多少人,就要不断地加3,共加20个3。 教师:是啊。在加法计算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相同加数连加的情况,比如,刚才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在相同加数比较多时,书写起来比较麻烦。对于这样的问题,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呢 数学家也像你们这样经历了困惑之后,想出了一个新的运算方法叫作乘法。 2.学习绿点2。 课件出示绿点2。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以“2+2+2+2=8(人)”这个算式为例,结合情境图说一说,式子中的“2”表示什么 为什么要写4个2 课堂预设: 学生1:因为每架飞机上都坐着2人,总共有4架飞机,所以就是4个2连加。 教师:如果不看图,你能说出在这个连加的算式中2表示什么?4是从哪里来的吗 学生2:2是加数,4表示有4个2。 3.学习绿点3。 (1)课件出示绿点3。 教师:像这样、有4个2连加的算式我们环可以用乘法表示,写成2×4=8(人)或者4×2=8(人),其中2和4都叫作乘数,8叫作积。 (2)课件出示绿点4。 教师:请大家用乘法算一算有多少人坐小火车,看看谁写的乘号漂亮。 课堂预设: 学生3:4+4+4+4+4+4=24(人)可以写成4×6=24(人),也可以写成6×4=24(人)。这里的相同加数是4,有6个4相加。 学生4:刚才的20个3相加写起来太麻烦,这次好办了,写成20×3或3×20就可以了。 教师:当遇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你会利用加法计算还是乘法计算 学生5:当然用乘法计算了,因为不需要写那么长的算式,简便多了。 (2)方法应用。 教师: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把昨天学过的“有多少块糖”中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课堂小结: 教师:我们通过解决儿童乐园中每个项目小朋友的人数问题,进一步学习了用相同数连加的算式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一种先的运算——乘法,乘法是相同加数连加的简便运算。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9“练一练”第1题。 (1)学生自己数一数,说出每组的个数和组数,与同伴交流。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教师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个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课件出示教科书P9“练习一”第5题。 师生一起读表,分析问题。学生自主解题,教师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乘法,学会了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是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19页练一练2题、3题、4题。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增加加数的个数,增加列相同数连加的算式的难度,让学生体会乘法的必要性。 通过引导学习自己改写,让学生建立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
板书 设计 儿童乐园 2 × 4 = 8 4 × 2 = 8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读作:2乘4等于8 4乘2等于8
教后 反思 对于乘法的学习,本节课体现了从“加”到“乘”的思路,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具有“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情境,然后引导学生从中抽象出乘法。从加法入手,感悟乘法的优越性。注重关于乘法意义“实际背景”的积累,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经验、操作、画图—运算意义”的过程,凸显了教学的关注点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感悟,从现实背景中理解乘法的意义。